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Cu污染对苏丹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2 位作者 刘腾云 王碧琴 余发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5期199-204,共6页
为了探讨苏丹草在重金属Cu污染土壤植被修复中的应用,以苏丹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溶液对苏丹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浓度低于10 mg/L时,对苏丹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5 mm胚芽鞘的伸长... 为了探讨苏丹草在重金属Cu污染土壤植被修复中的应用,以苏丹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溶液对苏丹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浓度低于10 mg/L时,对苏丹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5 mm胚芽鞘的伸长具有促进作用,随Cu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变为抑制效应;Cu胁迫浓度对幼苗高度、根长、鲜重和干重均存在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对幼苗生长抑制越明显;Cu对苏丹草幼苗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大于对根系的抑制。重金属Cu对苏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抑制效应,植被修复中应测定土壤Cu含量后决定播种及种子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下载PDF
鄱阳湖南矶水生植物年周期变化及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玲 高柱 +2 位作者 余发新 李彦强 刘腾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57-62,共6页
为揭示鄱阳湖水生植物群落年周期变化及其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定点观测方法,对鄱阳湖南矶4个碟形湖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底泥和水生植物重金属Cu、Zn和Pb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为揭示鄱阳湖水生植物群落年周期变化及其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定点观测方法,对鄱阳湖南矶4个碟形湖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底泥和水生植物重金属Cu、Zn和Pb元素含量。结果表明:4个碟形湖水生植物主要有8科11属12种,其中莕菜、轮叶黑藻、大茨藻和苦草为优势水生植物种群。蝶形湖水深和透明度年周期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7月水深最深为269.4cm,透明度最大为170cm,且随湖边向湖心水透明度呈升高趋势。水生植物生物量1—9月份增加,单位面积最大生物量为11 250.0g/m^2。优势沉水植物轮叶黑藻9月份株高和密度分别是104.7~124.5cm和1 875~2 200根/m2。蝶形湖水体重金属Cu、Zn和Pb含量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其Zn和Pb含量超出了渔业水质标准;与鄱阳湖流域底泥背景值相比,蝶形湖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增加的速度依次为Cu〉Zn〉Pb,3种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毒性效应均达到了最低级别;轮叶黑藻对重金属Cu的富集能力最强,对Pb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生植物 周期变化 重金属污染
原文传递
铜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小玲 高柱 +2 位作者 黄益宗 刘腾云 余发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9-706,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弯叶画眉草、象草和苏丹草生物量、根系耐性指数、Cu积累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弯叶画眉草和象草生长随着Cu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上升-下降"趋势,胁迫浓度低...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弯叶画眉草、象草和苏丹草生物量、根系耐性指数、Cu积累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弯叶画眉草和象草生长随着Cu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上升-下降"趋势,胁迫浓度低于100 mg·kg^(-1)时促进生长;苏丹草生长随着Cu胁迫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弯叶画眉草、象草和苏丹草的Cu耐性指数分别是130.63、149.15和75.81。3种植物对重金属Cu均以根系积累为主,积累量随着Cu处理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对Cu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为象草>苏丹草>弯叶画眉草,Cu从根系转运到地上部的能力为弯叶画眉草>象草>苏丹草,转运系数均小于1。可见,象草耐性较强,可用于Cu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弯叶画眉草转运能力较强,可用于Cu污染土壤生物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生长特性 耐性 转运能力
下载PDF
干热河谷牛角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柱 付锦楠 +3 位作者 王小玲 高松金 郑元 马焕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7-30,共4页
以牛角瓜野生种群当年生果实为试材,采用集约化培育方法,对牛角瓜整个生育周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完善牛角瓜人工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牛角瓜在干热河谷秋播萌发率达95.00%,高于春播,但萌发速度较春播慢,与春、秋季播种温度变化有关;... 以牛角瓜野生种群当年生果实为试材,采用集约化培育方法,对牛角瓜整个生育周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完善牛角瓜人工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牛角瓜在干热河谷秋播萌发率达95.00%,高于春播,但萌发速度较春播慢,与春、秋季播种温度变化有关;植株生长发育过程经历1个峰值,快速生长期为6~8月,与河谷雨季同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出现在谢花后的第6~15天,果实长度增加滞后于粗度增加,果实成熟期为33d左右;集约化栽培平均单株产量为42.50g,每667m2可产纤维78.98kg,平均出棉率达19.37%,且变异系数达12.69%;集约化种植牛角瓜能节约土地,达到稳产和高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牛角瓜 栽培技术 产量
原文传递
吉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5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2 位作者 伍建榕 唐军荣 马焕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6-822,共7页
分析了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母树树龄、插穗粗度及长度、制穗方法对吉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能提高吉贝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和质量,生根率可达70%以上,平均生根数大于3根,根系长度长于10.14 cm,150 mg/L ABT1生根粉处... 分析了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母树树龄、插穗粗度及长度、制穗方法对吉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能提高吉贝插穗生根率、生根数量和质量,生根率可达70%以上,平均生根数大于3根,根系长度长于10.14 cm,150 mg/L ABT1生根粉处理生根指数最高为122.87;1 a生树插穗生根率最高,为86.67%,较10 a生树高出45.61%,且生根指数依次为5 a、10 a生树的1.71倍和4.24倍,相关系数为-0.997,呈显著负相关;插穗长度以20-30 cm最佳,生根率达69.1%,插穗粗度以1.5-2.5 cm最佳,最高生根率可达83.46%;不同枝段相比,生根率以中段插条最高,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切口处理生根率差异不显著,带叶片不利于插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贝 外源激素 插穗质量 生根率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作物生长及作物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小玲 刘腾云 +2 位作者 高柱 胡淼 余发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0-1247,共8页
稀土作为一类有益元素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增产增质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分别从稀土元素在作物不同器官的积累、作物体与土壤稀土含量的相关性、作物对稀土元素的选择吸收等方面综述了稀土元素... 稀土作为一类有益元素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增产增质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分别从稀土元素在作物不同器官的积累、作物体与土壤稀土含量的相关性、作物对稀土元素的选择吸收等方面综述了稀土元素在作物体内转运;概述了国内外稀土元素对作物保护酶活性、营养元素吸收与光合作用效率等影响的生理效应,以及稀土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和稀土元素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长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加强开展稀土对复合重金属和作物品质影响的分子机制,旨在为探索稀土纳米微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理特性 作物生长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西南地区木棉居群种子变异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2 位作者 伍建榕 唐军荣 马焕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2,共7页
为明确木棉居群种子对环境长期适应产生的变异规律,对西南地区不同居群种子形态指标、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棉不同居群种子变异系数为10.45%~28.85%,种子形态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种子长为4.44~7.30 mm,平均种子高为3.... 为明确木棉居群种子对环境长期适应产生的变异规律,对西南地区不同居群种子形态指标、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木棉不同居群种子变异系数为10.45%~28.85%,种子形态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种子长为4.44~7.30 mm,平均种子高为3.11~5.46 mm,勐堆乡居群种子最长,勐罕镇居群种子最高,物茂乡居群种子千粒重最重;东面种子较北方种子圆,年平均温度越高种子越高,西南方种子最重;木棉种子第4 d开始发芽,最高发芽势为49.25%,最高发芽率为57.05%,种子萌发变异系数为53.20%~93.32%,居群间种子萌发差异显著;木棉种子越大,萌发时间越长,但发芽率越高和发芽较整齐;根据种子形态指标可将西南地区木棉种子分为6个种群,种子形态未随居群种子地理位置连续或就近原则分类。可见,木棉局域性居群环境因子形成种子特有形态,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温度影响种子长、高及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居群 种子性状 变异分析
下载PDF
提高观赏羽扇豆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玲 高柱 +2 位作者 刘腾云 谭胤静 余发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4-1080,共7页
分别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观赏羽扇豆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玻璃化控制的最佳组合,探讨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抗氧化剂(维生素C、柠檬酸)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是影响外植体消毒的主要因素... 分别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观赏羽扇豆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玻璃化控制的最佳组合,探讨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抗氧化剂(维生素C、柠檬酸)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是影响外植体消毒的主要因素,0.1%高锰酸钾次之;采用0.1%高锰酸钾、70%乙醇和0.1%升汞依次消毒30 min、40 s和9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最低为14.8%。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2.0 g/L,培养周期控制在25 d之内,平均褐化率可控制在5.3%,效果最理想;培养基中添加柠檬酸5.0 g/L也能有效控制褐化(8.5%),但整体效果不如活性炭。与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组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干物质积累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温度是影响玻璃化的关键因素,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 g/L和琼脂6 g/L,在20℃培养条件下,光照14 h,玻璃化率最低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 组织培养 污染 褐化 玻璃化
下载PDF
观赏羽扇豆4个家系种子性状及苗期变异研究
9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2 位作者 高松金 刘腾云 余发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39,共6页
为揭示观赏羽扇豆种子特性、变异规律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以选育的4个家系种子为材料,分析了种子表型特性、种子萌发及与苗期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观赏羽扇豆4个家系居群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粉色种子体积最大,红色种子千粒重最... 为揭示观赏羽扇豆种子特性、变异规律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以选育的4个家系种子为材料,分析了种子表型特性、种子萌发及与苗期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观赏羽扇豆4个家系居群间存在丰富的变异,粉色种子体积最大,红色种子千粒重最重,不同家系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2.97% ~ 14.34%,种子比重、千粒重因变异程度高,可作为育种选择重要性状指标;(2)观赏羽扇豆种子重量变异主要依赖种子宽度的变异,种子长度变异小;(3)不同家系种子萌发始于播种后第2天,萌发期为第5天,粉色、红色种子萌发速率系数和萌发指数高于蓝色种子,发芽势提早1d,但蓝色种子发芽率最高;(4)观赏羽扇豆种子千粒重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种苗保存率存在显著正相关,种子圆且大利于萌发;(5)观赏羽扇豆饱满种子萌发率高、发芽快、苗保存率高,种子长/宽比与苗期小叶数量存在显著关系.因此,观赏羽扇豆不同家系种子存在丰富变异,通过种子宽变异实现种子千粒重、比重的变异,种子圆、大、饱满利于萌发,且与苗期生长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羽扇豆 家系 种子特性 苗期变异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中、轻度污染农田杂交水稻对Cd的吸收和累积分布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照祥 孙小艳 +3 位作者 刘腾云 余发新 李晓晖 周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3-430,共8页
为比较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对重金属元素镉(Cd)富集能力的差异性,筛选和培育Cd安全水稻品种,实现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以具有高产优质特性的闽恢3301为亲本的6个“闽恢3301”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原位试验,测定其C... 为比较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对重金属元素镉(Cd)富集能力的差异性,筛选和培育Cd安全水稻品种,实现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以具有高产优质特性的闽恢3301为亲本的6个“闽恢3301”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原位试验,测定其Cd吸收和累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杂交水稻品种生长与产量指标差异不明显,对Cd的吸收积累能力差异显著,其中谷优3301糙米Cd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但仍超出安全标准限值,可结合其他农艺措施进一步降低其糙米Cd浓度。谷优3301表现出优于“闽恢3301系列”杂交水稻其他5品种的籽粒低积累特征,具有中、轻度污染土壤上安全生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重金属 中、轻度污染 富集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木棉叶片光合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元 唐军荣 +3 位作者 高柱 高溪 钱成梭 马焕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4,共10页
采用L25(53)正交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单株施用量分别为CO(NH2)22.0、4.0、6.0、8.0和10.0 g,Ca(H2PO4)24.0、6.0、8.0、10.0和12.0 g,KCl 0.6、1.2、1.8、2.4和3.0 g﹞,并设置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单株施用... 采用L25(53)正交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氮、磷和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单株施用量分别为CO(NH2)22.0、4.0、6.0、8.0和10.0 g,Ca(H2PO4)24.0、6.0、8.0、10.0和12.0 g,KCl 0.6、1.2、1.8、2.4和3.0 g﹞,并设置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单株施用量分别为10、20、30、40和50 g),比较了施肥后第1至第3个月木棉( Bombax ceiba Linn.)幼苗叶片光合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 Pn)、水分利用效率( 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和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和幼苗生长指标(包括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叶面积增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不同施肥处理组木棉幼苗叶片的Pn和WUE值升高,幼苗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叶面积增长量增加,但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Fv/Fm和SPAD值的影响较小;复合肥对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也较小。在施肥后的第1至第3个月,单株施用量氮肥4.0或6.0 g,磷肥4.0或8.0 g,钾肥1.2、1.8或3.0 g处理组幼苗叶片的Pn和WUE值显著高于对照(不施肥)和大多数处理组;单株施用量氮肥4.0或6.0 g、磷肥4.0-12.0 g、钾肥1.2-3.0 g处理组幼苗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叶面积增长量也均较高。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氮肥对木棉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综合考虑Pn值、WUE值、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和叶面积增长量,木棉苗期的适宜单株施肥量为N 1.84或2.76 g、P2 O50.72-2.16 g和K2 O 0.72-1.8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施肥水平 肥料配比 光合生理特性 幼苗生长
下载PDF
Cu^(2+)胁迫对象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小玲 刘腾云 +2 位作者 高柱 余发新 王碧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873,共6页
本研究分析了Cu2+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浓度低于80mg.L-1的Cu2+胁迫对象草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5mm胚芽鞘伸长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Cu2+浓度高于... 本研究分析了Cu2+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浓度低于80mg.L-1的Cu2+胁迫对象草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5mm胚芽鞘伸长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Cu2+浓度高于或等于80mg.L-1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100mg.L-1时,象草种子仍有78%的发芽率。随Cu2+浓度升高,象草种子活力指数、幼苗高度、根长、鲜质量和干质量逐渐降低。象草幼苗高度和根长生长抑制率与Cu2+处理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 1和0.940 7。Cu2+对象草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高的抑制。研究结果说明,象草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Cu2+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对受Cu2+污染的土壤进行植物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重金属 发芽率 生物量
下载PDF
耐旱型花卉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付锦楠 李佳璇 +2 位作者 郑健 刘腾云 高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79,共4页
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地的内涵以及对生态型城市绿地认识的逐步加深,耐旱型城市绿地将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趋势,而耐旱型花卉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现在介绍耐旱型花卉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就耐旱型花卉在... 随着人们对城市绿地的内涵以及对生态型城市绿地认识的逐步加深,耐旱型城市绿地将成为一种独特的发展趋势,而耐旱型花卉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现在介绍耐旱型花卉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就耐旱型花卉在城市绿地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应用趋势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旱花卉 城市绿地 应用趋势
原文传递
白木乌桕种子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柱 刘腾云 +3 位作者 王小玲 李彦强 杨爱红 余发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81,共6页
以白木乌桕为试材,通过测定白木乌桕果实及种子特性,探讨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萌发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白木乌桕果实平均鲜重1.45g,平均千粒重为173.62g;变异系数为2.08%-10.87%,... 以白木乌桕为试材,通过测定白木乌桕果实及种子特性,探讨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萌发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白木乌桕果实平均鲜重1.45g,平均千粒重为173.62g;变异系数为2.08%-10.87%,最大为种子高,果实变异系数小于种子;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提高种子含水量、淀粉酶活性,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400-800mg/L处理发芽率较好,种子发芽率达75%以上;随播种深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先升后降趋势,2-4cm为最佳播种深度;年苗期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第110、150天,与苗期1年抽2次梢对应。通过选育大种子可实现油料的高产,子叶厚度为关键选育因子,并可通过养分措施实现营养物质在子叶的积累,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促进种子吸水及淀粉酶活性提高而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春梢、秋梢期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苗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乌桕 种子性状 种子休眠 生长规律
原文传递
Seed Morphology and Seedling Variation of Four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s
15
作者 高柱 王小玲 +3 位作者 刘腾云 高松金 喻琼 余发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期57-62,67,共7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seed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eedling growth of ornamental lupins. [Method]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the seeds of fo...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seed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 and their effects on seedling growth of ornamental lupins. [Method] The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the seeds of four excellent lupin pedigrees were measured, and then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seeding growth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abundant variations among the four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s. Pink seeds had the largest volume and red seeds had the largest 1 000seed weigh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seed morphological traits among the four pedigrees ranged from 2.97% to 14.34%. Seed specific weight and 1 000-seed weight could be used as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selection in breeding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variability. Seed weight variation of ornamental lupin was mainly depen- dent on seed width variation. There was small variation in seed length. The seeds of the four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s started to germinate one day after sowing, and the germination period was 5 d. Germination rate coefficient and germination index of pink and red seed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lue seeds, but blue seeds had the largest germination rate. 1 000-seed weight share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eed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and seedling retention rate. Round and large seeds had some advantages in germination. Full seeds had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and speed, and seedling retention rat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d length-width ratio and the number of leaflets of seedling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eed phenotypic diversity and breeding research of ornamental lup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namental lupin PEDIGREE Seed morphology Seedling vari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胡枝子复垦对德兴铜矿尾砂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照祥 孙小艳 +3 位作者 余发新 刘腾云 卢萍 刘巧丽 《江西科学》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有色金属矿产开采活动引发诸多环境问题,生态修复已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微生物可作为评价生态恢复进程的敏感因子。本研究以江西省德兴铜矿1号尾砂库胡枝子修复区作为对象,采用16S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功能基因... 有色金属矿产开采活动引发诸多环境问题,生态修复已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微生物可作为评价生态恢复进程的敏感因子。本研究以江西省德兴铜矿1号尾砂库胡枝子修复区作为对象,采用16S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PICRUSt功能基因预测技术分析胡枝子复垦土壤区细菌群落结构、功能组成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胡枝子复垦区细菌群落由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主导,与未复垦区相比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升高,并且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功能菌群丰度增加显著。胡枝子的直接复垦还改变了细菌群落的功能组成,显著提升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和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等功能基因丰度。亚热带酸性尾矿胡枝子直接复垦对土壤生物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一项有效的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PICRUSt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丛枝菌根通过调节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徐丽娇 姜雪莲 +3 位作者 郝志鹏 李涛 吴照祥 陈保冬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5-825,共11页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具有重要作用。AM不仅直接调节宿主植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还可能通过分泌物影响相邻的非菌根植物。该研究采用分室培养系统,以玉米(Zea mays)和AM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试验材料,考察... 丛枝菌根(AM)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低磷胁迫具有重要作用。AM不仅直接调节宿主植物对低磷胁迫的响应,还可能通过分泌物影响相邻的非菌根植物。该研究采用分室培养系统,以玉米(Zea mays)和AM真菌Rhizophagus irregularis为试验材料,考察低磷(10 mg·kg^(–1))和高磷(100 mg·kg^(–1))条件下,菌根共生体系对植物生长、磷营养以及碳磷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揭示AM调节植物低磷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分室培养系统由0.45μm微孔滤膜分隔成供体室、缓冲室和受体室3个分室,以供体室菌根化植物为AM分泌物来源,通过微孔膜阻止菌根真菌对未接种受体植物的直接影响,但允许AM分泌物在分室间的扩散。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玉米以及AM真菌自身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供体植物干质量和磷浓度,上调了玉米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AM真菌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在低磷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磷水平;对于受体植物而言,仅高磷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干质量和磷含量,而接种处理显著上调了受体植物磷转运蛋白基因和碳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该研究表明,低磷胁迫下AM可能通过分泌物调控植物碳磷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室培养系统 丛枝菌根 碳磷代谢 功能基因 缺磷胁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