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萍乡市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夜尿患病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易睿 王俊 +1 位作者 刘方 刘各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萍乡市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夜尿患病现状。方法随机抽取萍乡市≥60岁的老年男性人群(高血压夜尿组)为研究对象,选择117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并与高血压夜尿组进行临床对比。调查流程包括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两部分。结果共调查了... 目的探讨萍乡市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夜尿患病现状。方法随机抽取萍乡市≥60岁的老年男性人群(高血压夜尿组)为研究对象,选择1172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并与高血压夜尿组进行临床对比。调查流程包括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两部分。结果共调查了1783例老年男性患者,其中1172例属于高血压合并夜尿患者,患病率为65.73%。高血压夜尿组的SCr、BUN、cystatin C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夜尿组的IPSS评分高于健康组、前列腺体积大于健康组、残余尿量多于健康组、最大尿流量低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夜尿组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合并率为36.01%,高于健康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上升和IPSS评分的提高,老年男性高血压夜尿的患病率逐渐提高,不同年龄段和不同IPSS评分范围内老年男性人群的高血压夜尿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夜尿现象在萍乡市老年男性人群中十分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威胁,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乡市 高血压 夜尿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晗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2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合理选择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并分析... 目的:分析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合理选择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63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中,有21例(33.33%)行经尿道输尿管取石术治疗,另42例(66.67%)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后半年均获得随访,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者55例(87.30%),肾萎缩者7例(11.11%),肾切除者1例(1.59%)。结论临床上应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治疗方法安全,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保肾率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结石性脓肾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康曦 刘方 +2 位作者 杨帆 龙宇 刘各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第36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上尿路上皮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21年1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肾输尿管切除术的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肿瘤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 目的 探讨上尿路上皮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21年1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肾输尿管切除术的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肿瘤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明确HER2基因扩增状态。收集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以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ER2基因扩增与上尿路上皮癌肿瘤临床病理以及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为29.24%(50/171)。不同性别、TNM分期的上尿路上皮癌HER2阳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上尿路上皮癌HER2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生存率低于HER2表达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是上尿路上皮细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ER2基因过表达和基因扩增与上尿路上皮癌病情恶化具有一定的关联,HER2基因过表达是影响肾输尿管切除术后膀胱复发时间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ER2基因过表达表明上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状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过度表达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萍 施丽华 +4 位作者 周锦波 李琴 叶海榛 胡海兵 罗超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5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手... 目的分析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分析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手术前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32.45±3.6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为(4.78±1.23)分,残余尿量RUV为(113.64±22.53)m L,最大尿流率Qmax为(8.77±1.67)m L/s;手术后3个月IPSS为(10.78±2.18)分,QOL为(2.43±0.71)分,RUV为(34.76±8.85)m L,Qmax为(14.93±1.80)m L/s;术后6个月IPSS为(10.84±2.24)分,QOL为(2.50±0.67)分,RUV为(34.90±8.57)m L,Qmax为(14.87±1.79)m L/s;术后12个月IPSS为(11.12±2.26)分,QOL为(2.52±0.68)分,RUV为(35.25±8.62)m L,Qmax为(14.88±1.83)m L/s。与手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IPSS、QOL、RUV显著下降,Qmax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应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快速通道电切技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萍 施丽华 +3 位作者 周锦波 叶海榛 胡海兵 罗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8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手术...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手术。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电切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经皮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萍 施丽华 +4 位作者 周锦波 叶海榛 胡海兵 罗超 赵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50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并且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阻...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50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并且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中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治疗后,明显降低患者临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在闭孔反射、膀胱穿孔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研究发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缩短手术时间(28.00±0.86)min,减少出血量(18.00±0.73)m L;对照组手术时间(20.00±0.42)min,出血量(12.00±0.22)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对膀胱肿瘤患者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与膀胱肿瘤基底部联合阻滞发挥积极应用价值,降低患者并发生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安全性高,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发挥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神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基底部阻滞
下载PDF
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单纯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方 王俊 刘娇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8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tPCNL)治疗单纯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经... 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tPCNL)治疗单纯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观察组则采取tPCNL。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tPCNL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和术后排尿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病情恢复,但在结石清除率上与传统经皮肾镜相当,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肾结石 结石清除
下载PDF
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在MPCNL治疗上尿路开放术后肾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S.T.O.N.E评分系统与微创经皮肾镜技术(MPCNL)治疗上尿路开放术后肾结石中清石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接受同一组医生施行MPCNL的82例肾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术... 目的探讨S.T.O.N.E评分系统与微创经皮肾镜技术(MPCNL)治疗上尿路开放术后肾结石中清石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泌尿外科接受同一组医生施行MPCNL的82例肾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结石清除状态分为结石清除组(57例)与结石残留组(2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将入选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8例)和无并发症组(44例),同时依据Clavien分级系统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将患者分为轻度并发症组(23例)与严重并发症组(15例)。比较结石清除组与结石残留组的S.T.0.N.E.肾结石评分以及无并发症组、轻度并发症组与严重并发症组之间S.T.0.N.E.肾结石评分的差异,并分析S.T.O.N.E.评分与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结石清除组的S、N、E评分及总分低于结石残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清除率与S.T.O.N.E.评分、S评分、N评分、E评分有关系(P<0.05),与T评分、O评分无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O.N.E.评分、S评分、N评分、E评分是结石清除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T.O.N.E.评分与结石清除率呈负相关(r=-0.712,P=0.018),S评分与结石清除率呈负相关(r=-0.685,P=0.021),N评分与结石清除率呈负相关(r=-0.637,P=0.025),E评分与结石清除率呈负相关(r=-0.526,P=0.034)。无并发症组、轻度并发症组与严重并发症组的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间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O.N.E.评分、S评分、T评分、O评分、N评分、E评分不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T.O.N.E.评分系统在MPCNL治疗上尿路开放术后与肾结石清石率具有相关性,呈负相关,但与并发症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N.E评分系统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开放术 肾结石 清石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合并输尿管狭窄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王俊 刘方 易睿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4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取石手术,对照组采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取石手术,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手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输尿管狭窄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显著缩短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经皮肾镜手术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联合阿托品在男性患者导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各亮 杨晗杰 刘恬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2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达已苏)联合阿托品经由尿道注入对男性患者导尿时疼痛及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6年2月住院的男性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达已苏)联合阿托品经由尿道注入对男性患者导尿时疼痛及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6年2月住院的男性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联合阿托品1 mg,B组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C组石蜡油10 mL,对比三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导尿时疼痛程度比较:A组与C组相比,中等疼痛的患者例数明显较少。三组患者的CRBD比较:A组与C组相比,无不适的患者明显较多,中度不适的患者例数明显较少,A组与B组相比,在T2、T3、T4时间段,无不适的患者例数明显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患者在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联合阿托品,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CRBD)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宁胶浆 阿托品 导尿 疼痛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庆春 俞敏 +1 位作者 杨敏 刘绍远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7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n=38,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和对照组(n=41,行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对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n=38,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和对照组(n=41,行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3.2±21.0)min、(72.6±28.7)m L、(6.5±1.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0±23.1)min、(120.9±35.8)m L、(11.6±2.1)d(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IPSS、Qmax、RRV 3项疗效指标分别为(6.1±1.5)分、(20.1±2.2)m L/s、(23.2±5.7)m L,对照组为(6.4±1.2)分、(19.7±2.5)m L/s、(22.5±5.2)m L,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相当,但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俞敏 曾庆春 杨敏 《微创医学》 2016年第6期943-944,9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干预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对两组围术期和术后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干预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对两组围术期和术后6个月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的干预组在手术中仅1例出现异常情况而需要输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对照组出现电切综合征者5例,需要输血者6例,干预组在术后的平均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中出血量、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症 安全性
下载PDF
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后尿道断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敏 俞敏 +1 位作者 曾庆春 刘绍远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镜治疗后尿道断裂。方法对放置尿管失败的后尿道损伤,B超定位下膀胱高位穿刺,建立通道后,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尿管内外口双向直视下会师。结果 8例均一次性手术置管成功。结论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 目的探讨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镜治疗后尿道断裂。方法对放置尿管失败的后尿道损伤,B超定位下膀胱高位穿刺,建立通道后,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尿管内外口双向直视下会师。结果 8例均一次性手术置管成功。结论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后尿道断裂,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膀胱高位穿刺 输尿管镜 后尿道完全断裂
下载PDF
排石饮结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海榛 《海峡药学》 2015年第6期219-220,共2页
目的对排石饮结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进行速尿片治疗,对研究组进行排石饮结合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 目的对排石饮结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进行速尿片治疗,对研究组进行排石饮结合坦索罗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石排出率(90.0%,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石时间为(3.4±1.1)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7±1.2)d,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副作用。结论使用排石饮结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结石排出率高,排石时间较短,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石饮 坦索罗辛 输尿管结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69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瑞发 李云 +1 位作者 邓贱林 江熠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6期64-65,共2页
目的对输尿管镜下进行的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实际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以1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69例。对于对照组选择应用了体外超声波碎石的方法,对于... 目的对输尿管镜下进行的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实际疗效进行研究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以1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69例。对于对照组选择应用了体外超声波碎石的方法,对于观察组,选择应用了输尿管镜下进行的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然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结石排除率与一次碎石合格率分别是97.1%和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6%、80.2%),观察组的结石排出时间是(4.1±0.7)d,明显少于对照组(8.3±0.1)d;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3.0%和15.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8,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进行的气压弹道碎石,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要,且术中安全性高,并具有较高的结石排出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弹道碎石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
下载PDF
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与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龙瑞发 赖炳旺 +4 位作者 何丽 李云 彭湘萍 邓贱林 江熠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与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5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膀胱结石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行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观察组行经... 目的:探讨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与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02/2013-05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膀胱结石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行单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观察组行经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对照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结石残留及1例尿道损伤.结论:经尿道电切镜内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方法可靠、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且合并前列腺增生者可同时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切镜鞘 气压弹道碎石术 膀胱结石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曾庆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6期495-496,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评价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评价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一次穿刺成功。其中42例患者手术成功,8例患者由于在手术期间出血视野不清,经止血处理后手术成功。患者均在手术后的1w内复查发现腹部平片,结石基本取出,结石清除率为87.3%。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结石清除率高,术后不易出现碎石和出血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治疗
下载PDF
合理管理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Bricker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刘方 卓林 王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合理管理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Bricker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9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及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全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 目的探讨合理管理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Bricker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22年9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及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全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2,常规管理)和B组(n=28,常规+合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费用、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费用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比较、时间比较以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48 h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2、24和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和总分高于本组术前,且B组分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Bricker术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合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全切Bricker术 并发症防治 临床应用 围手术期 合理管理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及其相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映波 习小庆 +3 位作者 吴勇 易睿 熊建华 史子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278-3279,3282,共3页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BTCC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MMP-9和VEGF的表达水...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BTCC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MMP-9和VEGF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男女性别、病灶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BTCC组织中与正常膀胱组织MMP-9及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BTCC组织中MMP-9及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TCC组织中>3cm肿瘤病灶MMP-9阳性表达率较≤3cm肿瘤病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CC组织中G3期MMP-9阳性表达率较G1~G2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CC组织中T2~T4期MMP-9阳性表达率较Tis~T1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及VEGF在BTCC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及与血管生成的密切相关,为BTCC的预后估计及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明胶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肾锥体穿刺建立通道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萍 施丽华 +4 位作者 周锦波 叶海榛 赵华 胡海兵 罗超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锥体穿刺建立通道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超声引导经皮肾锥体穿刺建立通道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为分期建立通道组和B组36例...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经皮肾锥体穿刺建立通道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超声引导经皮肾锥体穿刺建立通道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为分期建立通道组和B组36例一期建立通道组。结果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A组40例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为80.00%;总手术时间129~241 min,平均手术时间(123.98±22.46)min,住院时间15~24 d,平均住院时间(11.2±2.6)d;4例(8.00%)术后输血者。B组31例结石取净,结石取净率为86.11%;总手术时间89~161 min,平均手术时间(106.8±12.46)min,住院时间7~14 d,平均住院时间(8.76±2.43)d;3例(8.33%)术后输血者。2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和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锥体穿刺建立通道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安全可靠,一期建立通道比分期建立通道临床效果更好,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一期建立通道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肾锥体穿刺 肾镜 鹿角形肾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