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余焕新 刘爱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3,共4页
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加快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江西特色产业在形成方式上有市场主导型特色产业集群和政策扶植型特色产业集群两类。江西特色产业集群比较优势脆弱,发展条件存在短板,外源企业根植性不足。实现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 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加快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江西特色产业在形成方式上有市场主导型特色产业集群和政策扶植型特色产业集群两类。江西特色产业集群比较优势脆弱,发展条件存在短板,外源企业根植性不足。实现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转换和升级,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区域创新环境。为此,江西应健全特色产业集群内的网络结构,打造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特色产业 集群 区域创新环境
下载PDF
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战略风险及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胡大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1,共6页
产业集群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打工者"角色,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低端锁定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给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巨... 产业集群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打工者"角色,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低端锁定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给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巨大的战略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是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阐述了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客观事实;其次,研究了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导致的战略风险;最后,提出了规避战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战略风险 转型升级路径
下载PDF
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谌飞龙 《改革与战略》 2012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传统的集群治理模式是以关系治理为核心的网络治理和以利益治理为核心的价值链治理,以及两者交融而成的模块化治理。然而,这些治理模式只关注经济绩效,不追求环境绩效。"共生治理"模式的提出旨在解决集群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 传统的集群治理模式是以关系治理为核心的网络治理和以利益治理为核心的价值链治理,以及两者交融而成的模块化治理。然而,这些治理模式只关注经济绩效,不追求环境绩效。"共生治理"模式的提出旨在解决集群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引导集群治理由形式治理向内涵治理的转变,实现产业集群治理理念的本源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治理模式 发展演变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运作模式构建及其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336-16338,16341,共4页
通过综述前人观点,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了由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所组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并简述了这种供应链的3种运作模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连锁零售... 通过综述前人观点,介绍了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了由核心网络和支撑网络所组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并简述了这种供应链的3种运作模式: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模式;以连锁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模式。并对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表明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能使得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和知识共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敏捷的市场适应能力、独特价值创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 运作模式 竞争力
下载PDF
技术势力、市场势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大立 伍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0-55,共6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引领作用强。为了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正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特征。如何避免我国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像传统产业一样陷入低端化发展困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引领作用强。为了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正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特征。如何避免我国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像传统产业一样陷入低端化发展困境,这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心的热点,产业高端化是产业势力提升的过程,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化必须培育和提升产业势力。为此,对技术势力、市场势力的内涵及形成,以及技术势力、市场势力与产业高端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培育技术势力和市场势力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高端化 技术势力 市场势力
下载PDF
基于扩展logistic模型的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满凤 危文朝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1-125,137,共6页
通过建立扩展的Logistic模型,描述不同共生关系下的集群内企业间的成长情况,并进行生态稳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在对称互利共生且企业独立成长的情形下,企业的质参量水平最高,也是最和谐稳定的。通过对共生关系的分析,提出产业集群生... 通过建立扩展的Logistic模型,描述不同共生关系下的集群内企业间的成长情况,并进行生态稳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在对称互利共生且企业独立成长的情形下,企业的质参量水平最高,也是最和谐稳定的。通过对共生关系的分析,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平衡的两点重要条件,其一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其二集群内企业必须协作与竞争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态共生 稳定性分析 LOGISTIC 模型
下载PDF
产业集群“大共生”治理的形成逻辑及运用框架 被引量:14
7
作者 谌飞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在产业集群已超越一般产业范围,集群治理理念的生态学本源回归后,产业集群共生系统已由制造系统内的工业共生扩展至制造业与制造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共生,以及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市场、行业商会、政府等主体之... 在产业集群已超越一般产业范围,集群治理理念的生态学本源回归后,产业集群共生系统已由制造系统内的工业共生扩展至制造业与制造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共生,以及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市场、行业商会、政府等主体之间的跨类共生,由此,产业集群的共生治理已由单一领域企业共生演变为在一定的集群区域中涵盖工业共生、产业共生、跨类共生在内的多产业、多领域的"大共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大共生”治理 生态共生 跨类共生
下载PDF
产业集群对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宇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产业集群是继主导产业发展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发展理论之后,面临经济全球一体化机遇和挑战的新型区域发展理论。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和论证了梯度转移会导致低梯度陷阱,并提出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梯度转移理论 低梯度陷阱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满凤 鄢文博 《科技与管理》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知识溢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溢出机理仍然是一个"黑箱"。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首先分析影响知识溢出各环节的因素,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因素作用结构反馈模型,揭示知识溢出的机理,得出在知... 知识溢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溢出机理仍然是一个"黑箱"。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首先分析影响知识溢出各环节的因素,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因素作用结构反馈模型,揭示知识溢出的机理,得出在知识溢出过程中有六大反馈回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系统基模分析与政策解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满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65-69,共5页
技术扩散(或知识溢出)是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主要诱因,但是技术扩散(或知识溢出)的微观过程依然是一个"黑箱"。将高技术产业集群看成一个系统,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技术创新动力成长上限基模、技术扩散动力成长上限基... 技术扩散(或知识溢出)是企业集群发展的一个主要诱因,但是技术扩散(或知识溢出)的微观过程依然是一个"黑箱"。将高技术产业集群看成一个系统,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技术创新动力成长上限基模、技术扩散动力成长上限基模、知识生产与搭便车者两败俱伤基模、知识生产富者愈富基模、集群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集群创新舍本逐末基模、集群发展饮鸩止渴基模共7个系统基模,用以揭示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技术扩散、知识生产、集群成长与集群发展之间因果关系的作用机理及运作机制,并对基模根本解作了政策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系统动力学 技术扩散 知识生产
下载PDF
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林 陈明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7X期202-203,共2页
江西省当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的四大问题,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市场准入制度、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管理制度和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有利于问题解决。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困境 对策 江西省
下载PDF
横店构建影视产业集群的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小铁 《声屏世界》 2007年第6期55-57,共3页
产生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由于大量的同类企业以及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同时,有利于促进创... 产生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由于大量的同类企业以及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同时,有利于促进创新,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塑造区域品牌和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支持性产业 影视 横店 规模经济效应 竞争与合作 地理位置 相关产业
下载PDF
建设全国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谌飞龙 毛梦莹 张卫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7-102,124,共7页
构建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提升社会消费能级的重要抓手,既可集聚消费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又能促进传统消费转型升级和新型消费创新发展。南昌市建设全国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借鉴我国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经验,充分认识自身的基础优势和现... 构建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提升社会消费能级的重要抓手,既可集聚消费资源和推动经济增长,又能促进传统消费转型升级和新型消费创新发展。南昌市建设全国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借鉴我国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经验,充分认识自身的基础优势和现实瓶颈,着力从建设高能级地标商圈、擦亮赣鄱特色消费名片、打造多元复合消费体验、深化区域消费交流合作、多方合力营造优异环境等5个方面加快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中心城市 江西南昌 核心商圈 数字消费
下载PDF
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慧 蔡文著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背景下,解决好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变化万千的"大市场"如何连接的问题,尤为关键。在实践中,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开展合作营销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订单...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背景下,解决好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变化万千的"大市场"如何连接的问题,尤为关键。在实践中,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开展合作营销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订单农业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对国内外订单农业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以梳理国内外订单农业兴起与发展的脉络,明了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动因、合作关系绩效指标度量、合作关系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治理问题等,并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一个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提出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的研究,还要深入地了解及聚焦那些隐藏在龙头企业代表人与农户内心中认为是"不言而喻"或"心照不宣"的心理契约内容,从而为开辟渠道关系治理机制研究的新空间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农业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 龙头企业与农户心理契约
下载PDF
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机制及路径--基于江西淘鑫的单案例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舒辉 胡毅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6,I0004,I0005,共13页
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联动性差、技术水平低下、运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念及一般框架提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企业实践,以江西淘鑫农产品... 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联动性差、技术水平低下、运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农业物流生态圈构念及一般框架提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企业实践,以江西淘鑫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典型的农业物流企业逐渐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并与相关主体建立战略联盟进行深入分析,主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1)农业物流生态圈一般框架是否具有可行性,结合企业案例进行验证;(2)基于协同理论从目标协同、资源协同、能力协同及利益协同等方面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机制展开分析;(3)结合淘鑫运营发展现状,对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协同发展路径进行剖析。通过对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机制及路径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农业物流组织理论,为中国农业物流跨越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流生态圈 框架体系 协同机制 协同路径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探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余中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4-146,共3页
中国加快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应用,既是应对能源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优化能源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基于复合系统耦合的农业物流生态圈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舒辉 胡毅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71,共10页
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联动性差、技术水平低下、运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对农业物流生态圈框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理论融合于现实,构建农业物流生态... 农业物流生态圈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业联动性差、技术水平低下、运营模式落后等问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对农业物流生态圈框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理论融合于现实,构建农业物流生态圈复合系统(农业、物流及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协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耦合模型对江西省2009—2018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测算,探索江西省农业物流生态圈的协同发展机理。结果表明:农业、物流和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十年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18年达到良好协同阶段,其中农业和环境两系统发展迅速,迈入最高发展阶段,而物流子系统发展则相对缓慢,处于一般发展阶段;江西省农业物流生态圈耦合协同发展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根据不同阶段的测度值,根据其演化特征分为低水平协同、震荡协同和快速协同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流生态圈 协同 复合系统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我国品牌发展格局分布及其内在产业协调性分析——基于Interbrand和BrandZ品牌价值榜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谌飞龙 龚艳萍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7期156-163,共8页
对Interbrand和BrandZ品牌榜单的历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品牌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迅速壮大,在全球品牌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同时,我国品牌格局已呈现出中国移动稳居"第一品牌",金融业品牌稳处"第一组团",中央... 对Interbrand和BrandZ品牌榜单的历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品牌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迅速壮大,在全球品牌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同时,我国品牌格局已呈现出中国移动稳居"第一品牌",金融业品牌稳处"第一组团",中央企业品牌排名前、体量大等鲜明特征。然而,我们将榜单中品牌群体视为品牌金字塔系统的"塔尖品牌群",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来评价我国品牌系统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协调度,研究发现,我国品牌系统的产业格局长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以及这一品牌系统似乎并不支持"双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格局 品牌价值 INTERBRAND BrandZ 产业协调性
下载PDF
农产品营销中农户-龙头企业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研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文著 叶善青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6,共8页
在对龙头企业与农户营销合作行为的研究中,仅仅关注龙头企业与农户所签订的书面合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了解那些龙头企业代表人与农户内心中认为是"不言而喻"或"心照不宣"的心理契约内容。由此,通过将农户-龙... 在对龙头企业与农户营销合作行为的研究中,仅仅关注龙头企业与农户所签订的书面合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了解那些龙头企业代表人与农户内心中认为是"不言而喻"或"心照不宣"的心理契约内容。由此,通过将农户-龙头企业心理契约概念引入到农户与龙头企业营销合作关系研究中,并运用江西省农户样本调研数据进行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农户-龙头企业心理契约由农户感知的"交易型心理契约"与"关系型心理契约"二维结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营销 农户-龙头企业 心理契约
下载PDF
集成化物流战略层协同管理实现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舒辉 万敏琍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6,共12页
集成化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物流资源整合方式,而战略层作为集成化物流的最高层次,其协同管理的实现决定着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实现的方式与方向。文章以探讨集成化物流战略层协同管理的实现机理为主线,利用专家评分方法,分析战略价值、核心... 集成化物流是一种新型的物流资源整合方式,而战略层作为集成化物流的最高层次,其协同管理的实现决定着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实现的方式与方向。文章以探讨集成化物流战略层协同管理的实现机理为主线,利用专家评分方法,分析战略价值、核心能力、资源互补性、企业文化相容度、利益分配机制、合作伙伴关系六个关键参量对战略层协同管理实现的影响;通过运用粗糙集理论的简约集运算方法,得出“战略价值、企业文化相容度”是战略层协同管理的序参量。借助于双序参量自组织模型,发现在“竞争→协作”“协作→协调”相变阶段,“战略价值”是主导力量,“企业文化相容度”是辅助力量;而在“协调→协同”阶段,则反之。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了物流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方面的文献,而且为物流资源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物流 战略层 协同管理 序参量 实现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