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拱隧道中导洞不同起爆位置振动效应研究
1
作者 严志豪 高文学 +3 位作者 汪艮忠 胡宇 张声辉 张小军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为研究隧道掘进爆破炮孔不同起爆位置振动效应,在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过程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并基于CEEMDAN-小波包对监测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研究表明:1)采用CEEMDAN-小波包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去噪,重构,能有效保留爆破... 为研究隧道掘进爆破炮孔不同起爆位置振动效应,在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过程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并基于CEEMDAN-小波包对监测到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研究表明:1)采用CEEMDAN-小波包法对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去噪,重构,能有效保留爆破振动信号真实信息;2)炮孔不同起爆位置质点峰值振速,反向起爆>中间起爆>正向起爆;振动频率大小范围,正向起爆>反向起爆>中间起爆,其中正向起爆的频率分布更广,且具有多个峰值,有利于能量朝高频转移;3)对重构后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发现隧道掏槽段爆破瞬时能量关系为:反向起爆>中间起爆>正向起爆;随着雷管段别的增加,反向起爆和正向起爆波形较宽、质点峰值振速较大,中间起爆振动波形较窄、质点峰值振速较小;4)对比分析炮孔不同起爆位置破岩块度,反向起爆更为均匀,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爆破 不同起爆位置 CEEMDAN-小波包 信号降噪 爆破振动效应
下载PDF
Bi_(2)Te_(3)基热电材料输运性质优化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毅 郭文斌 +5 位作者 客洪亮 宗子厚 高兴鹏 吴松全 李诵斌 李阁平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耗竭,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新型能源的开发,同时也致力于提高工业废热的回收率和利用率。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转换的固态介质,以其为核心的热电器件不含运动附件且不排放污染物... 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耗竭,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新型能源的开发,同时也致力于提高工业废热的回收率和利用率。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转换的固态介质,以其为核心的热电器件不含运动附件且不排放污染物,已在半导体制冷和局部热管理领域实现商业化,例如户外制冷机、车载冷柜、光电芯片和功率激光器的控温装置等。热电制冷非常适于小空间热源的主动冷却,可能成为下一代通讯和信息技术的热管理难题中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Bi_(2)Te_(3)基化合物作为近室温区兼具稳定理化性质和优异输运性质的热电材料,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概述热电材料研究背景和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从能带工程、声子散射工程、热变形工艺、结构低维化等方面对热电性能的优化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机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性能 碲化铋 能带工程 声子散射 技术策略
下载PDF
TeO_(2)声光晶体及其声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客洪亮 宗子厚 +3 位作者 曹毅 李诵斌 高兴鹏 李阁平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声光器件在激光领域的应用逐步延伸,特别是在信号处理、时频转换等领域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TeO_(2)声光晶体因其优异的声光特性,常被作为声光器件的核心元件。本文首先概述了声光衍射的基本概念及声...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声光器件在激光领域的应用逐步延伸,特别是在信号处理、时频转换等领域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TeO_(2)声光晶体因其优异的声光特性,常被作为声光器件的核心元件。本文首先概述了声光衍射的基本概念及声光作用原理,包括拉曼-奈斯(Raman-Nath)衍射和布拉格(Bragg)衍射,其次介绍TeO_(2)晶体结构、晶体生长工艺、缺陷分析及性能测试,然后介绍声光器件结构组成、核心元件制备工艺及目前典型的商业化声光器件产品,最后展望了TeO_(2)声光晶体及其声光器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声光晶体 TeO_(2) 声光器件 晶体缺陷
下载PDF
钨及钨合金强化方法和烧结工艺研究进展
4
作者 易锦伟 习瑶瑶 +3 位作者 李诵斌 丁思琪 李阁平 肖方闹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钨及其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核工业、航空航天等极端环境中,但钨固有的低温脆性和重结晶脆性也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从钨及其合金的成分和制备工艺两方面出发,综述了钨基材料性能方面的改善及其实... 钨及其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核工业、航空航天等极端环境中,但钨固有的低温脆性和重结晶脆性也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从钨及其合金的成分和制备工艺两方面出发,综述了钨基材料性能方面的改善及其实现方法。成分调控领域有Re,Ta和Nb等元素的固溶强化,以及碳化物和氧化物的第二相强化;制备工艺方面分为场辅助烧结的热压、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和微波烧结等工艺,以及无场辅助烧结的活化烧结和无压两步烧结方法。最后,总结了现有工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不同制备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固溶强化 第二相强化 烧结 力学性质
下载PDF
两段三产品旋流器应用于尾矿分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小平 卢涛 +6 位作者 吴启明 周炳 龙学君 冯模伦 王磊 李永峰 宋坤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根据实验室FX250/200型两段三产品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放大并制作了一台工业用两段连体三产品旋流器。通过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优化新型两段连体三产品旋流器的一段溢流管直径、二段溢流管直径、一段底流锥开度、二段沉砂口直径、二... 根据实验室FX250/200型两段三产品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放大并制作了一台工业用两段连体三产品旋流器。通过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优化新型两段连体三产品旋流器的一段溢流管直径、二段溢流管直径、一段底流锥开度、二段沉砂口直径、二段补水量,获得了沉砂—0.074 mm粒级含量13.85%,总溢流中—0.074 mm粒级含量87.21%,沉砂产率为35.72%的理想筑坝粗砂。同时也优化了中线法筑坝工艺,降低了投资及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三产品旋流器 尾砂分级 筑坝 中线法 优化 成本
下载PDF
江西某难选铜钼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清泉 戴智飞 +2 位作者 曾令明 童佳诚 林智炜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6,共4页
对江西某难选铜钼硫多金属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铜钼等可浮-强化选铜-尾矿选硫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钼混合精矿铜品位18.27%、钼品位0.45%,铜回收率81.03%、钼回收率59.83%,以及硫精矿品位47.32%、硫回收率85.58%的选别指标,实现... 对江西某难选铜钼硫多金属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铜钼等可浮-强化选铜-尾矿选硫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钼混合精矿铜品位18.27%、钼品位0.45%,铜回收率81.03%、钼回收率59.83%,以及硫精矿品位47.32%、硫回收率85.58%的选别指标,实现了铜钼硫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 浮选 捕收剂 综合回收 铜精矿 硫精矿
下载PDF
稀贵萃余液高结晶臭葱石除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章红科 孙云龙 +2 位作者 杨厅 唐华全 陈铠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产物沉砷渣通常不稳定,易导致砷泄露,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采用沉砷率高、固砷渣稳定的低温常压臭葱石(FeAsO_(4)·2H_(2)O)沉砷法进行除砷,并研究了初始pH、Fe/As摩尔比、Fe_(2)(SO_(4))_(3)滴加速率对As...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产物沉砷渣通常不稳定,易导致砷泄露,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采用沉砷率高、固砷渣稳定的低温常压臭葱石(FeAsO_(4)·2H_(2)O)沉砷法进行除砷,并研究了初始pH、Fe/As摩尔比、Fe_(2)(SO_(4))_(3)滴加速率对As、Fe去除率,FeAsO4·2H2O结晶度,形貌和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和Fe/As摩尔比的升高有利于沉砷率的提高,但会导致沉砷渣中FeAsO4·2H2O结晶度和含量下降。提高Fe_(2)(SO_(4))_(3)滴加速率有利于反应效率,但不利于FeAsO_(4)·2H_(2)O的纯度。在初始pH为1.5,Fe/As摩尔比为1.5,Fe_(2)(SO_(4))_(3)滴加速率为40 mL/h以及滴加时间为1.125 h的条件下,沉砷率为97.24%、砷浸出毒性为0.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葱石 砷酸铁 硫酸铁 浸出毒性 过饱和度
下载PDF
臭葱石的合成及其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厅 孙云龙 +3 位作者 章红科 唐华全 刘永康 陈铠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64-176,共13页
臭葱石(FeAsO_(4)·2H_(2)O)兼具高砷容量和高稳定性,是目前公认最环保安全的固砷材料。臭葱石沉淀法作为一种砷的固定和处置手段,广泛用于含砷废水和含砷固废的处理中。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的3类臭葱石合成方法(水热... 臭葱石(FeAsO_(4)·2H_(2)O)兼具高砷容量和高稳定性,是目前公认最环保安全的固砷材料。臭葱石沉淀法作为一种砷的固定和处置手段,广泛用于含砷废水和含砷固废的处理中。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的3类臭葱石合成方法(水热合成法、常压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并系统地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此外,还论述了一些重要的衍生合成方法,介绍了基于4种合成方法开发的臭葱石工艺的应用。与其他合成方法相比,改进常压法具有操作简单、沉砷效率高、臭葱石颗粒尺寸大和浸出稳定性高等优势,已成为合成臭葱石的主流方法,有可能被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臭葱石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27.5 kV电缆低偏心绝缘线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阳 朱若林 +2 位作者 秦轩杰 陈虎啸 张文华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在生产电气化铁路专用27.5 kV电缆时,绝缘线芯的制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高绝缘偏心对绝缘热延伸性能的影响,明确了过高的绝缘偏心会造成同一绝缘线芯不同位置热延伸性能不一致。通过配有进口端热处理系统(EHT)和搓线机... 在生产电气化铁路专用27.5 kV电缆时,绝缘线芯的制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高绝缘偏心对绝缘热延伸性能的影响,明确了过高的绝缘偏心会造成同一绝缘线芯不同位置热延伸性能不一致。通过配有进口端热处理系统(EHT)和搓线机的35 kV悬链式中压生产线连续生产了1 mm×400 mm铁路专用27.5 kV电缆绝缘线芯,结合在线测偏仪和数字影像式精密测量仪对样品(离线取切片样)进行测量,结果可知,制备出的线芯绝缘偏心度≤6%,优于GB/T 28427—2012产品标准中关于绝缘偏心度的规定。在交联工艺过程中,随着交联管道整体温度的提升,线芯绝缘层的凝胶含量和热延伸性能先增加后降低,主要原因是管道整体温度升高40℃时,绝缘层发生了过交联。因此交联管道各温区最佳温度为480-420-380-360-340-320℃。为了验证经交联工艺处理后绝缘线芯各项性能的均匀性,对随机选取的5个样品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显示,绝缘层凝胶含量、热延伸性能和拉伸性能较为均匀,表明整根绝缘线芯的交联程度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线芯 偏心度 交联 热延伸性能 凝胶含量
下载PDF
选矿重晶石精矿酸浸法提纯增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方舟 胡意文 +5 位作者 杨光 俞锦 史伟强 张伟 肖强杰 赵民军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本文对某矿山选矿重晶石精矿进行酸浸提纯增白工艺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重晶石精矿研磨后,在80℃下进行3 h酸浸,可将重晶石精矿的白度和纯度提高到工业标准合格品水平,产出的酸浸液可部分开路排放,剩余部分返回工艺流程中进行循环,减少了... 本文对某矿山选矿重晶石精矿进行酸浸提纯增白工艺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重晶石精矿研磨后,在80℃下进行3 h酸浸,可将重晶石精矿的白度和纯度提高到工业标准合格品水平,产出的酸浸液可部分开路排放,剩余部分返回工艺流程中进行循环,减少了废水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精矿 酸浸 纯度 白度 循环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用钨铼合金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诵斌 易锦伟 +5 位作者 习瑶瑶 吴俊杰 谌日葵 李雄斌 冯永山 李阁平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80-88,共9页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是一种环保、低成本的固相连接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高熔点合金材料如钛合金和不锈钢的搅拌摩擦焊接而言,搅拌头材料成了主要制约因素。钨铼(W-Re)合金凭借其高熔点、高...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是一种环保、低成本的固相连接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高熔点合金材料如钛合金和不锈钢的搅拌摩擦焊接而言,搅拌头材料成了主要制约因素。钨铼(W-Re)合金凭借其高熔点、高硬度和强抗腐蚀性等优点,已成为研究和应用最热的搅拌摩擦焊接高熔点合金的搅拌头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搅拌摩擦焊工艺中以W-Re合金作为搅拌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强化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研究进展。此外,还展望了拓宽W-Re合金在搅拌摩擦焊领域应用的前景,包括降低W-Re合金的生产成本和提高其服役寿命等方面,旨在推动W-Re合金搅拌头材料在搅拌摩擦焊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W-Re合金 制备工艺 复合强化 应用场景
下载PDF
高光滑度漆包线关键技术研究
12
作者 郭振兴 余琪 +4 位作者 袁孚胜 吴礼 金平 徐溯航 钟方友 《铜业工程》 CAS 2022年第4期21-23,共3页
采用静摩擦系数检测仪分析漆包线表面光滑度,研究绝缘层结构及自润滑涂层厚度、表面油含量以及表面漆瘤缺陷对漆包线表面光滑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润滑涂层厚度增加,静摩擦系数降低,有利于提升表面光滑度;漆包线光滑度随着表... 采用静摩擦系数检测仪分析漆包线表面光滑度,研究绝缘层结构及自润滑涂层厚度、表面油含量以及表面漆瘤缺陷对漆包线表面光滑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自润滑涂层厚度增加,静摩擦系数降低,有利于提升表面光滑度;漆包线光滑度随着表面油含量的不断增加,静摩擦系数先是逐渐降低,之后逐渐上升;漆包线表面存在漆瘤缺陷,会明显降低产品表面光滑度。因此,自润滑层厚度、表面油含量的控制以及减少表面漆瘤对高光滑度漆包线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包线 静摩擦系数 自润滑 润滑油 漆瘤 万米粒子数
下载PDF
德兴铜矿床富家坞采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13
作者 汪伟 吴碧娟 +3 位作者 武超峰 谢小锋 李思萍 房驰航 《矿产勘查》 2023年第10期2006-2015,共10页
德兴斑岩型铜矿床为中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矿床之一,为探究德兴铜矿床采区底部地下水的类型、来源和空间分布,从而为地下水防治和开采布局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对富家坞采区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结果表明:在富家坞采区大气... 德兴斑岩型铜矿床为中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矿床之一,为探究德兴铜矿床采区底部地下水的类型、来源和空间分布,从而为地下水防治和开采布局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对富家坞采区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结果表明:在富家坞采区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的水位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北东向的断层和裂隙(包括采动裂隙和节理)是控制地下水赋存情况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充水特征,提出了“疏排-注浆-帷幕-截流”四位一体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本次研究显示,水文地球化学和物探勘探相结合,可揭示采区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和来源,并为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兴铜矿床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高密度电法
下载PDF
氟碳铈矿浮选药剂研究进展
14
作者 徐韶梅 戴智飞 +1 位作者 余涌潮 怀杨杨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144-152,共9页
氟碳铈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然而,在矿山的选矿过程中对氟碳铈矿的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矿石性质复杂、品位低,且缺乏高效的分离技术。本文总结了目前... 氟碳铈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然而,在矿山的选矿过程中对氟碳铈矿的回收利用率普遍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矿石性质复杂、品位低,且缺乏高效的分离技术。本文总结了目前氟碳铈矿浮选药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捕收剂、抑制剂、pH调整剂、活化剂以及浮选机理,客观评价了各类药剂的优势和不足,并阐明了未来氟碳铈矿浮选药剂开发研究的重点以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铈矿 浮选 捕收剂 抑制剂 pH调整剂 活化剂
下载PDF
福美钠应用于硫酸锌溶液除钴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彭情亮 黄文浩 张旭泳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52-158,共7页
对以福美钠代替锌粉作为净化剂去除ZnSO_(4)溶液中的Co^(2+)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福美钠可以有效去除ZnSO_(4)溶液中的Co^(2+)。最佳工艺条件为:福美钠用量400 mg/L,NaNO_(2)加入量23 mg/L,初始pH值4.0,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1.5 h。... 对以福美钠代替锌粉作为净化剂去除ZnSO_(4)溶液中的Co^(2+)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福美钠可以有效去除ZnSO_(4)溶液中的Co^(2+)。最佳工艺条件为:福美钠用量400 mg/L,NaNO_(2)加入量23 mg/L,初始pH值4.0,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可以将ZnSO_(4)溶液中的Co^(2+)脱除至0.2 mg/L以下。对以福美钠除钴后得到的ZnSO_(4)溶液进行电积试验,连续电积10个周期,平均电流效率为93.33%,析出的锌片质量全部达到国标0^(#)锌标准。这说明福美钠除钴工艺不会对后续锌电积过程产生不良影响,福美钠可作为代替锌粉的净化除钴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钠 净化除钴 硫酸锌溶液 锌电积 亚硝酸钠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在锂电铜箔抗氧化方面的研究
16
作者 宋言 朱若林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为研究苯并三氮唑(BTA)在锂电铜箔抗氧化方面的应用,运用高温烘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BTA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铜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BTA质量浓度0.1~2.0 mg/L),经BTA、BTA+植酸(PA)、BTA+硅烷偶联剂(KH792)... 为研究苯并三氮唑(BTA)在锂电铜箔抗氧化方面的应用,运用高温烘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BTA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铜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BTA质量浓度0.1~2.0 mg/L),经BTA、BTA+植酸(PA)、BTA+硅烷偶联剂(KH792)三种钝化液处理后,放置150℃高温烘箱保温10 min,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变色,表面轻微泛黄。经BTA+草酸(OA)配置成的钝化液处理后,同样放置150℃高温烘箱保温10 min,铜箔变色不明显,并且其微观形貌均未见明显变化,BTA和OA配合使用形成的钝化膜膜电阻和反应电阻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铜箔 苯并三氮唑 无铬钝化 高温氧化 微观形貌
下载PDF
均热板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7
作者 郝剑 朱崧 +1 位作者 吴胜 薛亚辉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104-116,共13页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愈发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其在极端狭小空间下产生超高热流密度。均热板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具有低热阻值和均温性...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愈发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其在极端狭小空间下产生超高热流密度。均热板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具有低热阻值和均温性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高热流密度设备的散热模块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均热板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均热板的优势、传热原理、结构,总结了均热板建模仿真模拟的现状,分析评估了制备工艺等对均热板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微纳尺度铜基吸液芯制备方法和均热板可靠性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均热板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流密度 均热板 吸液芯 散热 可靠性
下载PDF
降低废杂铜冶炼渣含铜研究
18
作者 程贵桃 刘亮强 +3 位作者 罗波 郭从发 陈河银 陈千乐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4期146-152,共7页
某厂以300 t固定式阳极炉冶炼高品位废杂铜,产出的炉渣含铜率较高,在25%~35%之间,因缺乏炉渣冶炼回收装置,只能将这些炉渣直接折价对外销售,导致冶炼生产中铜损失较大。为了降低冶炼炉渣的含铜率,在分析该厂原料杂质成分和含量的基础上... 某厂以300 t固定式阳极炉冶炼高品位废杂铜,产出的炉渣含铜率较高,在25%~35%之间,因缺乏炉渣冶炼回收装置,只能将这些炉渣直接折价对外销售,导致冶炼生产中铜损失较大。为了降低冶炼炉渣的含铜率,在分析该厂原料杂质成分和含量的基础上,结合铜冶炼原理,选择合适的渣型,试验不同造渣剂在冶炼时对渣含铜率的控制情况,最终探索出一种有利于控制渣含铜率的复合造渣剂。在工业生产试验中,分别从渣型选择、氧化时间、渣温控制、保温时间、造渣剂配比等方面对生产操作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了将渣含铜率控制在18%以下的目标,可大幅减少炉渣销售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炉 杂铜 降低渣含铜 复合造渣剂 工艺优化
下载PDF
As(Ⅴ)-Fe(Ⅱ)体系臭葱石固砷研究
19
作者 孙云龙 章红科 +4 位作者 杨厅 唐华全 刘永康 邹哲 陈铠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27-135,共9页
研究了在As(Ⅴ)-Fe(Ⅱ)体系中将废水中的砷转化为臭葱石的模拟过程。考察了As(Ⅲ)氧化为As(Ⅴ)中双氧水过量系数、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对氧化率的影响,以及臭葱石沉砷实验中Fe(Ⅱ)氧化方式、初始pH、 Fe/As摩尔比对沉砷效果的影响。结果... 研究了在As(Ⅴ)-Fe(Ⅱ)体系中将废水中的砷转化为臭葱石的模拟过程。考察了As(Ⅲ)氧化为As(Ⅴ)中双氧水过量系数、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对氧化率的影响,以及臭葱石沉砷实验中Fe(Ⅱ)氧化方式、初始pH、 Fe/As摩尔比对沉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双氧水过量系数、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均有利于提高As(Ⅲ)的氧化率;臭葱石沉砷实验中加快Fe(Ⅱ)氧化有利于臭葱石晶体的生长,可以提高沉砷率和臭葱石质量;适当提高初始pH和Fe/As摩尔比有利于提高沉砷率,虽然臭葱石结晶质量有所降低,但臭葱石毒性仍较低。在双氧水过量系数为1.5、氧化时间为1 h、氧化温度为45℃条件下,以60 mL/h的速率滴加0.3%H2O2溶液氧化Fe(Ⅱ),当初始pH为2.0、 Fe/As摩尔比为1.5时,As(Ⅲ)平均氧化率可达97.67%,平均沉砷率高达95.57%,臭葱石稳定性高,浸出毒性平均为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葱石 硫酸亚铁 浸出毒性 沉砷率 氧化
下载PDF
超细全尾砂最优絮凝剂配比优化试验研究
20
作者 焦国芮 邹开华 +3 位作者 黄毅伟 黄金华 谢敏 李斌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153-159,共7页
针对某铜矿超细全尾砂在絮凝沉降过程中存在底流浓度偏低和沉降速度较缓等问题,选择了适当的絮凝剂并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絮凝沉降效果。首先,对涉及矿浆尾砂等关键试验材料进行详尽的物化分析;然后,对多个候选絮凝剂进行了比较与筛选,... 针对某铜矿超细全尾砂在絮凝沉降过程中存在底流浓度偏低和沉降速度较缓等问题,选择了适当的絮凝剂并进行参数优化,以提高絮凝沉降效果。首先,对涉及矿浆尾砂等关键试验材料进行详尽的物化分析;然后,对多个候选絮凝剂进行了比较与筛选,通过参数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为合适的絮凝剂型号。这一研究成果为突破矿浆絮凝沉降过程中的性能瓶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并显著提高了絮凝沉降效能。此外,深入探究了全尾砂矿浆浓度、絮凝剂投加量以及絮凝剂溶液浓度等因素对超细尾砂絮凝沉降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细尾砂絮凝沉降受到多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通过执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最佳参数配比,即全尾砂矿浆浓度为10%,絮凝剂单耗为20g/t,絮凝剂溶液浓度为0.05%。本研究为矿山生产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并为下一步的参数优化工作提供了参考。通过优化絮凝剂的选择和参数调整,可以进一步改善超细全尾砂絮凝沉降过程,提高底流浓度和沉降速度,从而提升矿山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沉降 料浆浓度 絮凝剂浓度 絮凝剂单耗 生产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