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资源研究
1
作者 胡根秀 胡陇伟 +1 位作者 罗晓敏 刘学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6-160,共5页
本文采用最新的分类系统对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资源情况及种子植物分布区系,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收集文献和调查数据,发现(1)保护区共有野生高等植物265科 1063属2934... 本文采用最新的分类系统对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进行调查,旨在分析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资源情况及种子植物分布区系,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收集文献和调查数据,发现(1)保护区共有野生高等植物265科 1063属2934种,其中苔藓类植物73科167属364种,石松类与蕨类植物20科59属147种,裸子植物7科18属23种,被子植物165科819属2400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的有46种,植物种类丰富,种子植物科和属的区系组成复杂;(2)科、属的多样性丰富,被子植物是江西马头山高等植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62.3%、77%和81.8%;(3)从科的分布区类型来看,热带科与温带科之比约为1.93,在科的分布上呈现出的热带性质。从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热带属与温带属之比约为1.08,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马头山保护区 被子植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武夷山西坡退耕还林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和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2
作者 魏志聪 罗晓敏 +2 位作者 石福习 曹俊林 毛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目的]揭示典型人工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生物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武夷山西坡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江西省武夷山西坡杉木林、枫香林、枫香-木荷混交林和弃耕地,调查了0—10 cm和10—30 c... [目的]揭示典型人工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生物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武夷山西坡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江西省武夷山西坡杉木林、枫香林、枫香-木荷混交林和弃耕地,调查了0—10 cm和10—30 cm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全氮(DTN)和溶解性全磷(DTP)浓度以及DOM芳香化程度,分析了土壤DOM生物降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退耕还林对土壤DOM含量的影响趋势取决于造林树种,但退耕还林地土壤DOC∶DTP和DTN∶DTP均高于弃耕地;(2)在0—10 cm中,枫香林土壤DOM的芳香族碳含量高于弃耕地,在10—30 cm中,杉木林土壤DOM的芳香族碳含量则低于弃耕地;(3)枫香林和混交林0—10 cm土壤DOM生物降解性均低于弃耕地,而杉木林10—30 cm土壤DOM生物降解性则高于弃耕地;(4)土壤DOM生物降解性与DOC∶DTN∶DTP化学计量比无显著相关,但与芳香族碳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碳质量调控土壤DOM生物降解性。[结论]树种决定着武夷山西坡退耕还林地土壤DOM数量和芳香化程度,而且碳质量是驱动退耕还林后土壤DOM生物降解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和评估亚热带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壤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物降解性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亚热带森林 造林
下载PDF
智慧保护区建设及挑战分析
3
作者 胡陇伟 胡根秀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12期45-48,共4页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与经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供给、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随着新时代林业工作的发展,以“数智化”为特征智慧保护区建设得到了逐步开展。为了更好的推进智慧保护区建...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与经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供给、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随着新时代林业工作的发展,以“数智化”为特征智慧保护区建设得到了逐步开展。为了更好的推进智慧保护区建设,本文介绍了智慧保护区的来源、建设目标,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智慧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智慧保护区 生态感知监测体系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亚热带红楠林和日本柳杉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4
作者 李凯 项国栋 +3 位作者 杨钧 周波 徐健鸿 万松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06-413,共8页
【目的】毛竹大范围扩张引起相邻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景观变化已成为生态学的重要问题,然而毛竹扩张如何影响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还不是很清楚。【方法】以亚热带区域选择毛竹向红楠林和日本柳杉林扩张的典型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 【目的】毛竹大范围扩张引起相邻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景观变化已成为生态学的重要问题,然而毛竹扩张如何影响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还不是很清楚。【方法】以亚热带区域选择毛竹向红楠林和日本柳杉林扩张的典型样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探讨毛竹扩张对相邻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在土壤总有机碳中相对比重的影响。【结果】毛竹向红楠林扩张对土壤总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且主要归因于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重,从而降低活性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长期固持。毛竹向日本柳杉林扩张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但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而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影响不显著;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的相对比重,可能通过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生物活性和周转速率,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损失。【结论】毛竹扩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与森林类型有关,且土壤活性有机碳可以作为潜在的因子反映毛竹扩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加深亚热带区域毛竹扩张与碳循环关系的基础理论知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活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干湿交替对亚热带人工林常见树种凋落物源溶解有机碳数量和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杨娜 王思敏 +1 位作者 于乐琳 毛瑢 《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95-2902,共8页
在亚热带人工林中,凋落物经常经历干湿交替的现象。本研究选取我国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中常见的6种落叶阔叶树、4种常绿阔叶树和2种常绿针叶树的凋落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40天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了干旱(维持凋落叶:水的重量比小于20∶1)、湿润... 在亚热带人工林中,凋落物经常经历干湿交替的现象。本研究选取我国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中常见的6种落叶阔叶树、4种常绿阔叶树和2种常绿针叶树的凋落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40天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了干旱(维持凋落叶:水的重量比小于20∶1)、湿润(维持凋落叶:水的重量比为1∶1)和干湿交替(干旱4天湿润4天共计5个循环)3个处理,测定了凋落叶源溶解有机碳(DOC)数量和光谱特性(SUVA_(254)、SUVA_(280)和SUVA_(350)值)的变化以及凋落叶质量损失,探究干湿交替对凋落物源DOC数量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润和干湿交替处理的凋落叶质量损失均显著高于干旱处理,且干湿交替处理凋落叶的质量损失与湿润处理相当;(2)对于落叶和常绿阔叶树而言,干湿交替处理凋落叶产生的DOC总量高于干旱处理,但低于湿润处理;对于常绿针叶树而言,干湿交替处理凋落叶产生的DOC总量均低于干旱处理和湿润处理;(3)在培养期间,干湿交替处理凋落叶源DOC的SUVA_(254)、SUVA_(280)和SUVA_(350)值均高于干旱处理,即芳香化程度更高。综上,干湿交替是亚热带人工林中凋落物源溶解有机碳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芳香化程度 淋溶 树种 亚热带森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