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钰军 李志斌 +1 位作者 余文浩 卜春芳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977-980,共4页
目的:回顾对比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优劣。方法: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股... 目的:回顾对比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优劣。方法: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92例,其中DHS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72.5±5.3)岁;PFNA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72.8±5.8)岁。对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包括隐性失血和显性失血)、卧床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3.5个月。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和显性失血少,隐性失血多。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疗效优于DHS组。髋关节Harris评分PFNA组高于DHS组。结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方面,PFNA效果更好;对于Ⅱa、IIb、Ⅲ型骨折采用DHS可获取良好疗效,在减少围手术期失血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玻璃酸钠治疗早期髌骨软化症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钰军 梁颖湘 余斌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期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和南方医院门诊部收治的髌骨软化症患者7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A组(口服美洛昔康)24例,B组(口服美洛昔康+关节注射玻璃酸钠... 目的探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期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和南方医院门诊部收治的髌骨软化症患者76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A组(口服美洛昔康)24例,B组(口服美洛昔康+关节注射玻璃酸钠)32例和C组(关节注射玻璃酸钠)2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和疼痛变化情况。结果 B组镇痛效果好,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关节功能改善好,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利于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功能,镇痛效果与非甾体消炎药相当,可作为早期髌骨软化症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玻璃酸钠 关节内注射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远翘 陈元庄 +5 位作者 马滚韶 莫华贵 李钰军 邬黎平 朱英 郑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0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髁问棘骨折患者并随访1年。总结其临床疗效,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骨折3个月愈合。术后3月内...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髁问棘骨折患者并随访1年。总结其临床疗效,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骨折3个月愈合。术后3月内,患膝屈膝角度较健侧减少8.35°,平均22。,伸膝角度较健侧少5~10°,平均7.5°。术后6个月复查时,有3例屈膝受限约10°,1例伸膝受限约5°,其余全部恢复正常。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JD〈0.05)。结论膝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手术时问短、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棘骨折 关节镜 空心钉
下载PDF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鹿瓜多肽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钰军 黄远翘 《右江医学》 2010年第6期667-668,共2页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生素,未予任何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12 ml...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生素,未予任何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12 ml,加入250-500 ml生理盐水静滴,15日为一疗程,每个患者治疗2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3、57、d的N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至第14 d两组疼痛NP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Ⅰ度、Ⅱ度和Ⅲ度肿胀的消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鹿瓜多肽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肿痛消退,利于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鹿瓜多肽 疼痛 肿胀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邬黎平 黄远翘 +7 位作者 朱小华 张宇 李宝丰 陈元庄 莫华贵 马滚韶 李学仕 李钰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8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12例拟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12例拟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候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候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在总体满意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等候手术时问、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临床路径
下载PDF
三种不同髓内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远翘 邬黎平 +6 位作者 朱小华 陈元庄 张宇 李宝丰 马滚韶 莫华贵 李钰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研究PFNA-Ⅱ、PFNA及Gamma钉三种不同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FNA-Ⅱ组治疗61例、PFNA组治疗61例、Gamma钉组治疗60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 目的研究PFNA-Ⅱ、PFNA及Gamma钉三种不同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FNA-Ⅱ组治疗61例、PFNA组治疗61例、Gamma钉组治疗60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三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PFNA组及Gamma钉组相比,PFNA-Ⅱ组手术时间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最短f(46.3±12.4)min],失血量(60±15.3)ml和住院天数(6.2±1.3)d最少(P〈0.05)。结论与PFNA及Gamma钉相比,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时间和中X线暴露时间短、失血量和住院天数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固定 PFNA-Ⅱ GAMMA钉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我们采用钛合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可以控制骨折端旋转及缩短移位,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早期活动的特点。我院从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50例下肢骨折给予交锁艇内钉固定,他们都通过这种方式手术... 目的我们采用钛合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可以控制骨折端旋转及缩短移位,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早期活动的特点。我院从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50例下肢骨折给予交锁艇内钉固定,他们都通过这种方式手术,使他们早期恢复自理能力,效果满意。方法采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进行手术,手术的成功,配合手术治疗。而术后病人加强翻身,体位正确,伤口抗炎治疗,并注意末梢循环,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蛄果本组50例患者,经随访1~12个月,50例患者有1例在住院中发生内固定物断裂外,其余49例骨折全部愈合达98%。骨愈合时间1~12个月,1个月后开始扶拐行走,关节活动范围大于120度,伸直受限0度,行走无疼痛。姑论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可以早期活动,适当负重,能使骨折端产生滑动加压,促进骨痴生长,但完全负重活动,尚需参考X线中有大量骨痂生长来决定的。给以后生活带来更大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应用 护理
下载PDF
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邬黎平 黄远翘 +4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莫华贵 李钰军 李学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NA-Ⅱ治疗组84例,Gamma钉治疗组84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 目的探讨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NA-Ⅱ治疗组84例,Gamma钉治疗组84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大腿疼痛发生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Gamma钉组相比,FNA-Ⅱ组手术时间[(47.8±11.3)min]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2.1±0.89)min]短,术中失血量[(59±14.7)ml]、住院天数[(6.1±1.2)d]和大腿疼痛发生率(2.4%)少(P〈0.05)。结论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具有微创,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Ⅱ GAMMA钉
下载PDF
内固定术与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钰军 李志斌 +3 位作者 陈元庄 黄远翘 张敏 殷文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2-546,共5页
[目的]通过内固定术和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探求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A组5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B组42例)和半髋置换术(C组32例)治... [目的]通过内固定术和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比较,探求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A组5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B组42例)和半髋置换术(C组32例)治疗。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均13.5个月),C组术后卧床时间、下地负重时间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卧床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并发症情况、疗效不全相同,依据Harris评分计算的优良率分别为82.0%、90.48%和90.63%,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及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内固定术,PFNA疗效更优;半髋置换疗效好但不主张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半髋置换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邬黎平 黄远翘 +6 位作者 朱小华 张宇 李宝丰 陈元庄 马滚韶 莫华贵 李钰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治疗失败后共计16例患者,依据失败后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统计其治疗结果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治疗失败后共计16例患者,依据失败后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统计其治疗结果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经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结果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在初次手术前,PFNA内固定判定失败后,再次治疗后半年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7,P=0.000)。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类型多样,在其失败后的治疗策略上应根据其具体的失败类型,是否影响PFNA固定效果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的进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治疗
原文传递
髌上与髌下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钰军 吴振焕 +1 位作者 朱英 潘月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比较髌上旁入路和髌下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 2012年6月—2019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62例。其中30例取髌上旁入路(髌上组),32例取髌下旁入路(髌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 [目的]比较髌上旁入路和髌下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 2012年6月—2019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62例。其中30例取髌上旁入路(髌上组),32例取髌下旁入路(髌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髌上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髌下组(P<0.05),但两组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0±2.50)个月。两组恢复负重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活动时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膝关节ROM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髌上组的VAS评分显著小于髌下组(P<0.05),术后6、12个月髌上组的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髌下组(P<0.05)但相应术后时间点两组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髌上组术后残留矢状面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均显著小于髌下组(P<0.05),但是两组间术后残留冠状面侧方移位和成角移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显示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两种入路均可完成胫骨干骨折髓内固定,相比之下髌上旁入路的临床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髌上旁入路 髌下旁入路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钰军 黄远翘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对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对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DHS和PFNA内固定手术.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和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本组随访24-36个月。DH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FNA组高,两... 目的对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对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DHS和PFNA内固定手术.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和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本组随访24-36个月。DH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FN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需依据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及内固定生物力学特点选择术式,要总结手术操作经验,重视患者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邬黎平 黄远翘 +6 位作者 陈元庄 张宇 李宝丰 莫华贵 马滚韶 李学仕 李钰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4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肥胖、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股骨头钉尖顶距(TAD)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的...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4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肥胖、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股骨头钉尖顶距(TAD)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43例患者获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共有13例PFNA内固定失败。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mm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率[分别为8.5%(12/141)、7.8%(121153)、18.5%(5,27)、26.1%(6/23)]与不肥胖、稳定性骨折、TAD〈25mm及术中骨折复位良好患者[分别为1.0%(1/102)、1.1%(1/90)、3.7%(8,216)、3.2%(7/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mm以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是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选择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应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危险因素 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
原文传递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钰军 梁淑英 +1 位作者 黄远翘 徐碧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2期1099-1100,共2页
目的对广东江门地区股骨粗隆间骨折致病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0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两家三甲医院股骨粗隆间骨折122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分布,骨折类型和侧别,发生季节,外伤原因和合并症情况。结... 目的对广东江门地区股骨粗隆间骨折致病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0年7月广东省江门市两家三甲医院股骨粗隆间骨折122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分布,骨折类型和侧别,发生季节,外伤原因和合并症情况。结果 70~90岁为高峰年龄,春夏季多发(占59.84%),骨折以EvansⅠ~Ⅲ型多见,行走跌倒占76.5%,62.3%患者伴合并症。结论江门地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发生季节和骨折类型存在一定规律。注重老人健康检查,防治骨质疏松,防止行走跌倒,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可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致病因素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远翘 莫华贵 +6 位作者 邬黎平 张宇 李宝丰 陈元庄 马滚韶 李钰军 李学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1923-1924,共2页
目的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7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95min,平均55min;术中... 目的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7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35—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20~200ml,平均85ml。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6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5周,患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应用PFNa操作简单,适合微创操作,创伤少,内固定可靠,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性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改良体位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钰军 陈锦玉 +2 位作者 曾凌翔 陈元庄 邹春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体位与改良体位髌下入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8—2018-08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胫骨干骨折,其中30例术中采用传统体位(传统组);30例术中采用改良体位(改良... 目的比较传统体位与改良体位髌下入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8—2018-08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胫骨干骨折,其中30例术中采用传统体位(传统组);30例术中采用改良体位(改良组),患侧腘窝用自制L形圆柱状托架垫高,使患膝中立并高度屈曲。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结果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9~24)个月。传统组术后2例出现对线不良,2例出现髌前疼痛,1例骨折畸形愈合。改良组术后2例出现髌前疼痛,1例对线不良。改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体位,改良体位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可减少人员维持体位、便于骨折复位,同时有利于骨折复位维持,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髌下入路 交锁髓内钉 改良体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115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黄远翘 张敏 +4 位作者 陈元庄 李钰军 马滚韶 郑若 莫华贵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44-44,共1页
因膝部外伤致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应用膝关节镜对损伤的交叉韧带进行重建,手术具有对机体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 关节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