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肺隐球菌病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析
1
作者 廖悦华 孙丽霞 杨文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5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病理学诊断要点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PC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2例PC患者中,有3例患者经开胸肺活检确诊,有8例患者经皮肺穿刺确诊,有...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病理学诊断要点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PC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12例PC患者中,有3例患者经开胸肺活检确诊,有8例患者经皮肺穿刺确诊,有1例患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组织学检查显示为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炎;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内外可见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灰红色或透明的圆形或类圆形小体,并可见有折光性厚荚膜;六胺银、爱新蓝、过碘酸希夫反应(PAS)、黏液卡红染色能很好地显示菌体。结论:PC临床表现、影像学易与肺癌混淆,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辅助相关的特殊染色检查不仅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还可以在组织中寻找菌体,有利于明确PC的诊断。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值得优先考虑的确诊手段,与肺癌等疾病鉴别诊断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活组织检查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子宫颈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荣岗 廖悦华 +3 位作者 孙丽霞 刘琼茹 杨文丽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肉瘤(uterine cervical carcinosarcoma, UCS)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例UCS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观察分析其治疗和预后。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56岁,3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为接触性出血;影像学(彩超及CT)均发现实质性肿块;组织学上,4例均见恶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3例恶性上皮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巢、片状,瘤细胞异型性明显,见丰富嗜酸性或透亮胞质,见灶性角化及单个细胞角化,1例恶性上皮成分呈不规则腺样结构,恶性间叶细胞梭形,伴明显异型,具有肉瘤形态,且有明显的黏液样背景,其中1例间叶成分为软骨肉瘤。免疫表型:所有恶性上皮成分CKpan(+),鳞状细胞癌p63、p40、CK14(+),子宫内膜样腺癌EMA、CK8/18、CK7(+),恶性间叶成分vimentin(+),软骨肉瘤S-100(+)。结论 UCS罕见,临床分期早,预后差。组织学以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未分化肉瘤成分常见,免疫组化标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癌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荣岗 孙丽霞 +3 位作者 廖悦华 刘琼茹 余卫东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59,564,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intratesticular rhabdomyosarcoma,IT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T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9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入院... 目的探讨成人睾丸内横纹肌肉瘤(intratesticular rhabdomyosarcoma,IT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IT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19岁,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入院,超声和CT提示右侧睾丸内实性肿物,肉眼观察肿物位于睾丸下极,与睾丸实质分界不清,切面灰白色、质硬,部分鱼肉样,有坏死,睾丸上极与附睾分界清,附睾、白膜及精索未见侵犯。镜下见肿瘤细胞中等大小为主,胞质稀少,核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少量瘤细胞呈梭形、条带样、大圆形,胞质丰富、嗜伊红染色,油镜下可见清楚的横纹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HHF35、desmin、Myo D1、Myogenin、h-Caldesmon均阳性(阳性细胞数>50%),SMA和Myoglobin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75%。结论成人ITRMS罕见,组织学类型以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为主,肿瘤呈高度侵袭性,预后差,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内肿瘤 横纹肌肉瘤 成人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尸检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廖悦华 陆岭 +1 位作者 周伟 黎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幼儿尸检标本进行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病史、临床相关检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察心脏体积及重量均增加,以... 目的探讨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幼儿尸检标本进行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病史、临床相关检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观察心脏体积及重量均增加,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心内膜呈弥漫性增厚呈瓷白色,表面光滑,以左心室流出道增厚最明显达2 mm。镜下见心内膜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平行排列,弹力纤维染色阳性。结论对于突发心力衰竭死亡的患儿,病理医师应重视临床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并根据大体观察、常规染色、特殊染色等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尸体解剖 幼儿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汝庸 龙晚生 茹景顺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3-226,共4页
本文分析了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B 超、CT 及手术病理资料。指出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无特征性表现;B 超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肿块;CT 表现为平扫含脂肪组织的不均匀肿块,增强扫描软组织部分有不同程... 本文分析了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B 超、CT 及手术病理资料。指出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无特征性表现;B 超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肿块;CT 表现为平扫含脂肪组织的不均匀肿块,增强扫描软组织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典型表现。指出B 超与CT 有同样的定性诊断价值。同时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探讨了B 超与CT 征象的形成原理。提出了该肿瘤与肾癌的鉴别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26例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荣岗 陈兰花 +3 位作者 孙丽霞 廖悦华 刘琼茹 余卫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9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6例原发性SCC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结果 26例患者中,24例患者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表现为月经不规则伴经期延长,妇检发现宫...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6例原发性SCC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结果 26例患者中,24例患者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表现为月经不规则伴经期延长,妇检发现宫颈赘生物,其中15例为健康体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非典型细胞。26例患者中,ⅠB1期10例,ⅠB2期8例,ⅡA2期2例,ⅢB期4例,ⅣB期2例。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不规则巢片状分布,瘤细胞大小及形态较一致,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其中2例合并中分化腺癌,2例合并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级)。26例患者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角蛋白(CK)阳性率为100%、细胞膜抗原(EMA)阳性率为84.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率为100%、突触素(Syn)阳性率为92.3%、CD56阳性率为92.3%、嗜铬蛋白A(Cg A)阳性率为69.2%、TTF1阳性率为7.7%,Ki67阳性率为70%-90%。结论 SCCC少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形态学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瘤细胞表达联合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早期即可复发或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病理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廖悦华 刘琼茹 黎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病理活检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66例组织学HE光镜检查见典型或不典型结核形态学改变的病理活检组织,同时进行6μm厚切片及4μ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μm厚切片抗酸染... 目的探讨病理活检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66例组织学HE光镜检查见典型或不典型结核形态学改变的病理活检组织,同时进行6μm厚切片及4μm常规切片进行抗酸染色,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μm厚切片抗酸染色总的阳性率为48%,典型的结核病(TB)总的阳性率为58%,不典型TB阳性率为35%。而4μm常规切片总的阳性率为30%,典型TB阳性率为40%,不典型TB阳性率为15%,厚切片及常规切片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及病理活体组织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辅助组织厚切片抗酸染色,可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更确切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活组织检查 厚切片 抗酸染色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荣岗 廖悦华 +2 位作者 孙丽霞 黄秀芳 周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测子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颈癌和47例同期健康志愿者,...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测子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颈癌和47例同期健康志愿者,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联合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imFISH)检测患者术后外周血CTC,以病理组织学和标准影像学为金标准,评价CTC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预测子宫颈癌术后复发/转移中的实用价值。结果健康志愿者和子宫颈癌的CTC检出率分别为4.26%(2/47)和65.0%(52/80),其中子宫颈癌患者有复发/转移和无复发/转移的CTC阳性率分别为93.62%(44/47)、24.24%(8/33),且淋巴结侵犯、脉管侵犯和FIGO分期越高,CTC阳性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的CTC检出率与淋巴结侵犯、脉管侵犯和FIGO分期相关,CTC可以作为预测子宫颈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临床病理 复发/转移
下载PDF
无精子症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廖悦华 孙丽霞 +1 位作者 李荣岗 李青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5期26-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InhB)的关系,了解血清InhB评估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09~2013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病例,依据睾丸生殖病理标准进行诊断分型,统计各型...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病理分型与血清抑制素B(InhB)的关系,了解血清InhB评估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09~2013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病例,依据睾丸生殖病理标准进行诊断分型,统计各型的病例数并给予分组,同时检测血清InhB水平。结果分组情况如下,生精功能基本正常组(n=12)、生精功能低下组(n=55)、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n=37)和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n=23)、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n=36)、Klinefelter综合征组(n=2)。上述6组血清InhB水平分别为(147.83±36.75)、(71.72±13.94)、(69.19±12.59)、(65.70±11.03)、(25.17±9.95)、(18.00±2.83))pg/ml。InhB水平在生精细胞发育不完全阻滞组、生精细胞发育完全阻滞组与生精功能低下组之间及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组与Klinefelter综合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活检是诊断无精子症的最直接方法,可直观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程度。血清InhB水平与受损程度相关,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及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下降最为显著,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生精功能受损的情况,也是判断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有效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睾丸活检 病理学分型 抑制素B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荣岗 孙丽霞 +3 位作者 刘琼茹 廖悦华 余卫东 周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2-14,2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03年5月-2014年7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青年(年龄≤35岁)浸润性乳腺癌182例标本,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03年5月-2014年7月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青年(年龄≤35岁)浸润性乳腺癌182例标本,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EGFR表达情况,分析EGFR在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82例青年乳腺癌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43.5%(48/108)、22.2%(2/9)、93.6%(44/47)和73.1%(19/26);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中EGF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54,P〈0.05),其中HER2过表达型EGFR阳性表达率最高。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的EGFR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等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患者TNM分期和HER2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013、2.612,P〈0.05)。结论不同分子亚型青年乳腺癌中EGFR阳性表达率不同,不同亚型青年乳腺癌EGFR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和HER2表达有关,且两者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乳腺癌 分子亚型 临床病理
下载PDF
β-catenin、P53和E-cadher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兰花 李荣岗 +2 位作者 孙丽霞 廖悦华 余卫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7期61-63,66,共4页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P53和上皮钙黏素(E-ca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2005年5月-2014年8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26例食管鳞癌中β-cat、P53和E-cad的表达,分析三者的表达与不同...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P53和上皮钙黏素(E-ca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2005年5月-2014年8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26例食管鳞癌中β-cat、P53和E-cad的表达,分析三者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有随访资料的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多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β-cat、P53和E-cad的阳性率分别为34.51%、70.35%和67.26%。食管鳞癌中β-cat、P53和E-cad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中E-cad表达与P53、β-cat表达均呈负相关(r=-0.685、-0.637,P〈0.05),E-cad表达和患者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β-cat、P53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E-cad可以抑制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与P53、β-cat的表达具有相关性,提示三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联合检测三者可为评估食管鳞癌的预后及指导靶向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E-CADHERIN P53 Β-CATENIN 临床病理
下载PDF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国强 龙晚生 +4 位作者 周伟 吴秀玲 兰勇 张朝桐 胡茂清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及其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例FNH病灶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块,其中10例位于近肝表...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及其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例FNH病灶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块,其中10例位于近肝表面包膜下,直径2~6cm。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为明显全瘤均匀性强化,强化高于正常肝组织而接近于同层腹主动脉,门静脉期9例下降到稍高密度,3例为等密度,其中4例显示典型中央瘢痕组织,1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后出现强化。12例FNH病灶均无包膜,为孤立的、中央有纤维瘢痕的结节肿块,纤维瘢痕中可见厚壁血管及增生的小胆管。结论:CT可明确诊断典型的F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智辉 李荣岗 +4 位作者 钟媚共 伍婉婷 孟子杰 郑焱 张鑫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45-750,共6页
目的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 目的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并用IGV软件分析并可视化热点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整理108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样品及信息,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发现,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染色体8q24.21区段扩增最为显著而8p23.2区段缺失最为显著,其中8q24.21区段的扩增热点为MYC基因,而8p23.2区段缺失热点为CSMD1基因。在TCGA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3.0%,CSMD1基因的缺失为67.1%。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8.9%,CSMD1基因的缺失为58.3%;然而,MYC的扩增或CSMD1的缺失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T分级、N分级、M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 TNBC组织中有显著的MYC扩增和CSMD1缺失情况,是TNBC较为普遍的分子特征,但两者的拷贝数变异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基因拷贝数变异 MYC基因 CSMD1基因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梭形细胞类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悦华 李荣岗 方晓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7期1355-1357,共3页
肺硬化性血管瘤(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发生于肺的相对少见的肿瘤。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不易获得病理组织学确诊证据,大多数病例经手术切除后方能确诊。我院从2007~2013年共收集了14例病例,其... 肺硬化性血管瘤(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发生于肺的相对少见的肿瘤。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不易获得病理组织学确诊证据,大多数病例经手术切除后方能确诊。我院从2007~2013年共收集了14例病例,其中1例合并梭形细胞类癌,本文观察PSH与梭形细胞类癌病理学改变及相互联系,并结合文献探讨PSH病理学改变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梭形细胞 病理观察 类癌 临床 pulmonary 病理学改变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丽霞 李荣岗 +1 位作者 廖悦华 黄秀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2例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于泌尿外科B超引导下行... 目的探讨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2例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于泌尿外科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细针穿刺活检术,镜检瘤细胞胞浆由于脂质大量堆积而成透明或泡沫状(黄色瘤样),核立方至柱状,小而深染,核仁不明显,但肿瘤的结构特征及生长方式与经典型癌相似,大多表现为密集排列的腺体和浸润性生长方式,是一种具有假良性细胞学表现的前列腺腺癌。结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是前列腺腺泡腺癌的一种变异型,尽管细胞形态呈良性假象,但其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泡沫状腺体型腺癌 细针穿刺活检 免疫组织化学 黄色瘤样癌
下载PDF
椎管内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青 邓星辉 +3 位作者 刘琼茹 崔恩铭 陈相猛 黄列彬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椎管内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MR显示C7-T8椎体水平硬膜下软... 目的:探讨椎管内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椎管内IM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MR显示C7-T8椎体水平硬膜下软组织肿块形成。镜下示肿瘤组织主要由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混合性增生构成,间质可见大量成熟的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区表达vimentin、SMA及calponin部分阳性,但ALK阴性。术后随访3及6个月未见复发迹象。结论:椎管内IMT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发生于脊椎的神经鞘瘤、浆细胞瘤等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学 预后
下载PDF
国内外HER-2/neu基因扩增型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秀芳 原向伟 +9 位作者 刘琼茹 梁津杰 方晓华 蔡育波 杨文丽 黄辉 陈艳虹 陈仙兰 张鑫 林碧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9期9-12,35,共5页
目的比较国内外胃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HER-2/neu)扩增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国外441例胃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TCGA患者肿瘤组织... 目的比较国内外胃癌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HER-2/neu)扩增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获国外441例胃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TCGA患者肿瘤组织中HER-2/neu基因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2008~2014年江门市中心医院404例胃癌患者信息,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癌组织中HER-2/neu的扩增。分析两组数据HER-2/neu扩增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ER-2/neu基因在TCGA及江门市中心医院胃癌患者中的扩增率分别为14.7%(65/441)和17.1%(69/404),无显著性差异。男性HER-2/neu扩增率高于女性,低、中病理分级的HER-2/neu扩增率高于高病理分级,而与年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两组HER-2/neu扩增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6.4个月和38.8个月,HER-2/neu非扩增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9.4个月和39.1个月,两群患者的生存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国内外的胃癌患者中,HER-2/neu扩增与男性及高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2基因 基因拷贝数变异 荧光原位杂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4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青 周伟 +2 位作者 邓星辉 廖悦华 孙丽霞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3686-3688,共3页
目的:总结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符合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例共48例,所有患者均行肝脏CT平扫和增强检查。肝穿刺标本行HE染色、Masson、网状纤维染色及HBsA... 目的:总结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符合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例共48例,所有患者均行肝脏CT平扫和增强检查。肝穿刺标本行HE染色、Masson、网状纤维染色及HBsAg、HBcAg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评价肝组织的炎性反应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结果:48例患者平均年龄(44.2±3.7)岁,界面性肝炎和肝纤维间隔形成出现率分别为79.2%和66.7%,大多数伴有小叶内肝细胞不同程度损伤、坏死。采用趋势χ2检验,发现CT异常检出率有随HBeAg阴性CHB分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P<0.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复杂,病理诊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
下载PDF
15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卫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833-834,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的细胞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分析15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细胞分型的确诊率及临床病例对照符合率。结果 15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95.3%。淋巴结核44例,临床确诊40例,准确率为90.9%;淋巴...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的细胞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分析15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细胞分型的确诊率及临床病例对照符合率。结果 150例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为95.3%。淋巴结核44例,临床确诊40例,准确率为90.9%;淋巴结炎95例,临床确诊93例,符合率为97.9%;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确诊5例,符合率为83.3%;淋巴结转移瘤4例,临床确诊4例,符合率为100%;巨大型淋巴结增生1例,产生误诊。结论颈部淋巴肿大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对临床淋巴病变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 淋巴肿大 穿刺 细胞学特征
下载PDF
胃原发中度危险性胃肠道间质瘤36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兰花 肖宁新 李荣岗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6期727-732,共6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的中度危险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改组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胃原发中度危险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6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55岁... 目的:探讨胃原发的中度危险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改组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胃原发中度危险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6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55岁,男女比例为0.64。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黑便。发生在胃体部28例,胃底部5例,胃窦部3例,肿瘤大小平均7.5 cm(2.5~10 cm)。组织学表现为中等密集的肿瘤细胞流水样或弥漫分布,肿瘤细胞梭形或上皮样或二者混合,核分裂象平均4.8/50HPF(2~10/50HP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PDGFR A、DOG-1、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88.9%、80.6%和97.2%,Ki67指数平均为6.5%(2%~8%)。随访时间8~50个月,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88.9%、83.3%,3例死于肿瘤复发、2例死于转移、1例死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5例c-kit基因11外显子检测阳性的患者中8例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其预后好于未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原发中度危险性GIST确诊需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c-kit基因检测阳性的患者手术后辅助伊马替尼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中度危险性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