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门市中学生痤疮患病情况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红 黄小兵 冯丽春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张红1黄小兵2冯丽春2目的调查江门市中学生痤疮患病情况,探讨其患病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用体检及填表法,对我市2006、2007、2008年参加高考的9所中学、共12450名中学生进行痤疮患病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中学生痤疮总患... 张红1黄小兵2冯丽春2目的调查江门市中学生痤疮患病情况,探讨其患病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用体检及填表法,对我市2006、2007、2008年参加高考的9所中学、共12450名中学生进行痤疮患病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中学生痤疮总患病率为51.83%(男55.9%,女46.02%),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17岁和18岁两年龄段痤疮患病率分别为45.5%和46.3%,两组患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患病率比较:多脂多糖饮食高于普通饮食、油性皮肤高于中性皮肤、乡镇学校高于城市学校,其差异性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学生痤疮患病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皮肤类型、防治水平等密切相关,通过恰当的对策干预,可以降低中学生痤疮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患病调查
原文传递
江门市社区人群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世友 黎晓绮 陈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人员都是来自江门市区内部医院,年龄主要集中在70~90岁之间,调查人群则是集中于社区老年痴呆人群。在研究过程中,将各个患者所需要问道的课题...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人员都是来自江门市区内部医院,年龄主要集中在70~90岁之间,调查人群则是集中于社区老年痴呆人群。在研究过程中,将各个患者所需要问道的课题项目细化,以让研究更加准确、可靠。结果在一系列的调查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机制不明确,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与常人在遗传因素、文化程度、生活情况、性格因素、饮酒因素、吸烟因素、作息因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结论社会可以做到的是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老年人社区的娱乐活动设施,强化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对于个人而言,养成合理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禁烟少饮;对于整个家庭来说,给父母更多贴心的陪伴也同样会降低发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江门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杨慧敏 廖隆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探讨生化检验方式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通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 目的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探讨生化检验方式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通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以及尿液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空腹血糖指标、同型半胱胺酸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尿糖指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微量白蛋白指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49例(98.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50例(100%),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315)。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中,普通糖尿病患者以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具备十分显著的差异,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 糖尿病肾病 早期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
4
作者 吴伟清 邓水连 陈新豪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江门市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的检验与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统计2022年4月—6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检的病原菌1106株。观察1106株病原菌标本来源、标本分布情况、多重耐药情况、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06株病原菌... 目的:分析江门市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的检验与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统计2022年4月—6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检的病原菌1106株。观察1106株病原菌标本来源、标本分布情况、多重耐药情况、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106株病原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构成比较高,为30.83%;其次分别为分泌物与中段尿,分别构成比为21.79%和15.01%;1106株病原菌标本中以肠杆菌科细菌构成比较高39.51%;其次为非发酵菌与真菌,分别构成比23.06%和14.56%;多重耐药菌前5位分别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97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70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56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3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铜绿假单细胞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均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相对敏感,但对青霉素类、部分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存在一定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药物存在40%~50%的耐药性,而对阿米卡星、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具有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药物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噻肟敏感性高。结论:本院2022年第二季度主要分离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开展用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控制医院感染能提供实时有效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途径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熊燕 张虹 +1 位作者 陈炎添 容永璋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调查其感染途径。方法对诊断为血流感染的35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社区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87株,阳性分离率为6.5%;医院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264株,阳... 目的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调查其感染途径。方法对诊断为血流感染的35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社区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87株,阳性分离率为6.5%;医院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264株,阳性分离率为13.1%。两组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菌株中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及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医院感染组菌群分布较社区感染组广,多重耐药率高。医院感染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37.9%、25.0%)高于社区感染组(18.5%、21.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77.8%、45.5%)亦高于社区感染组(46.2%、33.3%)。医院感染组主要的感染途径为血管内导管和尿道,社区感染组主要的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胆道。呼吸道、胆道、尿道、腹部、肠道为感染途径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皮肤伤口、血管内导管及不明途径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阳性菌。结论医院感染组分离细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社区感染组,临床医生可根据其感染途径选择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经验性用药,待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出来后及时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布 耐药性 感染途径 血流感染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献血者的输血传播感染疾病血清流行学研究和风险因素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东德 陈江涛 +11 位作者 Urbano Monsuy Eyi Rocio Apicante Matesa Maximo Miko Ondo Obono Carlos Sala Ehapo 郑艳芬 詹小芬 杨辉 杨惠钿 杨立业 章光华 荆磊 林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在比奥科岛上献血人群中开展一次输血传播感染疾病(transfusion—transmissibleinfections,TTIs)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金标法和ELISA对合格献血者血样进行4项输血传播感染疾病的检测,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 目的在比奥科岛上献血人群中开展一次输血传播感染疾病(transfusion—transmissibleinfections,TTIs)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金标法和ELISA对合格献血者血样进行4项输血传播感染疾病的检测,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型病毒(HBV)、丙型肝型病毒(HCV)、梅毒螺旋体(LUES),同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评估TTIs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2937名献血者中HIV、HBV、HC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率分别为7.83%(95%CI:6.85~8.80)、10.01%(95%CI:8.92~11.10)、3.71%(95%CI:3.03~4.39)和21.52%(95%CI:20.02~23.00)。多重混合感染的阳性率是6.30%(95%CI:5.42~7.18)。同时发现女性献血者的HIV和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HIV:AOR=I.50,95%CI:1.10-2.04,P=0.010;梅毒:AOR=1.27,95%CI:1.02~1.58,P=0.034)。岛上的未规划居住区是艾滋病、乙肝和梅毒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HIV:AOR=I.66,95%CI:1.04~2.66,P=-0.033;HBV:AOR=I.78,95%CI:1.11~2.83,P=-0.016;梅毒:AOR=I.73,95%CI:1.26-2.37,P=-0.001)。结论比奥科岛的献血人群中输血传播感染的阳性率极高,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流行病学 输血传播感染 风险因素 比奥科岛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临床检验危急值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曾仲麟 梁锦泉 +1 位作者 周清霞 李活乾 《青岛医药卫生》 201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急诊科临床检验危急值的质量管理。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运用PDCA管理方法反复进行监督检查,定立PDCA循环改进方案。通过1年的PDCA循环管理实施,比较PDCA管理实施前后的急诊科检验危...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急诊科临床检验危急值的质量管理。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运用PDCA管理方法反复进行监督检查,定立PDCA循环改进方案。通过1年的PDCA循环管理实施,比较PDCA管理实施前后的急诊科检验危急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合格率。结果 PDCA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检验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合格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从2014年1月的42.5%上升至2014年12月的98.6%,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法能明显提高急诊科检验危急值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合格率,使有危急值的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检验危急值 管理 急诊
下载PDF
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居民的镰型红细胞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谢东德 陈江涛 +12 位作者 Urbano Monsuy Eyi Rocio Apicante Matesa Maximo Miko Ondo Obono Carlos Sala Ehapo 岳亮 郭翼华 古杰超 詹小芬 杨辉 杨惠钿 杨立业 林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了解非洲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Bioko Island)人群的镰刀形红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在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采用红细胞镰变试验对1 036名本岛居民进行筛查。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 目的了解非洲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Bioko Island)人群的镰刀形红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在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采用红细胞镰变试验对1 036名本岛居民进行筛查。用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和PCR-DNA测序法对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居民的SCD发生率为16.99%(176/1 036)。HRM法与PCR-DNA测序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00%)。结论比奥科岛是SCD高发区,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这种疾病的危害。HRM法对SCD的鉴定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形红细胞病 比奥科岛 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PCR—DNA测序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血糖检测历年水平变化及不同检验仪器检测结果比较研究
9
作者 谭家晶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1期1951-1952,共2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0~2010年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不同检验仪器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血糖水平。方法:检验科与医院的体检中心合作,以社区65~80岁以上健康老年参加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每年1000~200... 目的:回顾性研究2000~2010年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不同检验仪器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血糖水平。方法:检验科与医院的体检中心合作,以社区65~80岁以上健康老年参加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每年1000~2000名体检对象中,排除糖尿病患者,每年随机选取406位研究对象,分析血糖的均值和标准差。研究的范围从2000年1月~2010年12月。结果:自2000~2010年,社区健康老年体检患者的血糖水平不断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历年的检验仪器设血,除了型号不同之外,检验的结果相当一致,检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也很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体检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不同型号检验仪器的检测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血糖平均水平逐渐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检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糖 检验仪器 体检 健康 社区
下载PDF
Hcy、hs-CRP联合检测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黎晓绮 郭翼华 陈世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3期3441-3444,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将其分为轻度组(18例,NIHSS评分为0~<5分)、中度组(14例,NIHSS评分为5~15分)、重度组(5例,NIHSS评分>15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变化及上述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血清Hcy、hs-CRP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均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cy、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hs-CRP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血清Hcy、hs-CRP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2、0.618,P<0.05)。结论血清Hcy、hs-CRP在ACI患者中呈现高水平表达,二者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临床上可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对病情进行相应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血清类风湿因子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廖隆祥 谭雪萍 黄香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6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及病情评估中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R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RF、抗CCP抗体水平。比较RF、抗CC...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及病情评估中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R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RF、抗CCP抗体水平。比较RF、抗CCP抗体、RF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结果,RF和抗CCP抗体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84例疑似RA患者中,抗CCP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0.71%(51/84),RF检测阳性率为54.76%(46/84),RF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5.00%(63/84),三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RF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抗CCP抗体、RF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准确率高于RF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RA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效能更高,对RA患者预后结局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
下载PDF
HR-HPV DNA PCR联合TCT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1
12
作者 陈炎添 陈青龙 +5 位作者 熊燕 苏雪棠 黄伟刚 石胜 郭翼华 陈荣策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40例T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的患者进行HR-HPV DNA 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40例T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的患者进行HR-HPV DNA 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T阳性合并HPV阳性患者共259例,其中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例数(阳性率)分别为155例(59.8%)、81例(31.3%)、15例(5.8%)、8例(3.1%);259例患者中ASCUS、LSIL、HSIL、SCC合并HR-HPV的阳性例数(阳性率)分别为28例(18.1%)、20例(24.7%)、10例(66.7%)、8例(100.0%)。HR-HPV和TCT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与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TCT及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5%、11.1%、2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8%、59.2%、40.8%。结论TCT与HR-HPV DNA PCR检测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诊断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炎添 熊燕 +4 位作者 苏雪棠 谭雪萍 廖隆祥 杨慧敏 陈青龙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9期1684-1686,1690,共4页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基因和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1-sull)的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9株MDR-A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并...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基因和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1-sull)的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9株MDR-A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并且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39株MDR-AB中28株碳青霉烯酶-23(OXA-23)阳性(71.8%),OXA-51阳性39株(100%),青霉素酶(TEM)阳性7株(17.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阳性6株(15.4%),丝氨酸酶(PER)阳性5株(12.8%),头孢菌素酶(AmpC)阳性23株(59.0%),qacE△1-sull阳性39株(100%)。OXA-23和AmpC同时阳性17株(43.6%)。OXA-24,OXA-58,内膜蛋白酶-1(IMP-1),IMP-4,波形蛋白酶(VIM-2)和产巯基变量型(SHV)均未检出。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来的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克洛、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90%,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结论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MDR-AB主要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OXA-23和AmpC,根据其院内感染特征,为控制其传播,临床应加强有效的监测和隔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呼吸监护病房 鲍氏不动杆菌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不同人群sdLDL-C水平及其与血脂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黎晓绮 郭翼华 +1 位作者 熊燕 陈世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分析其与血脂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体检和门诊就医人员共9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脂正常者654例,并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血脂增高者根据空腹TG和LDL-C分为高TG组、...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分析其与血脂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体检和门诊就医人员共9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脂正常者654例,并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血脂增高者根据空腹TG和LDL-C分为高TG组、高LDL-C组、联合增高组。测定上述人群血清sdLDL-C、LDL-C、TG、TC、HDL-C、ApoAⅠ和ApoB水平,并分析sdLDL-C与TG、TC、HDL-C、ApoAⅠ、ApoB的相关性。结果男、女sdLDL-C 70岁之后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水平总体均值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血脂增高组sdLDL-C水平、sdLDL-C/LDLC均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与TC、TG、ApoB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4、0.589、0.302),与HDL-C和ApoAⅠ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1、-0.275、-0.311)。结论sdLDL-C与TC、TG、ApoB呈正相关,与HDL-C、ApoAI呈负相关,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脂质代谢整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5例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阮炳威 陆小蒟 +4 位作者 林延明 陈荣策 陈欣智 曾广忠 刘雁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2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例,排除失代偿性肝病、原发性或继发性泌尿系统疾病。所有病例治疗前无尿常规及肾功能异常。其中单一使用常规剂量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初...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2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例,排除失代偿性肝病、原发性或继发性泌尿系统疾病。所有病例治疗前无尿常规及肾功能异常。其中单一使用常规剂量阿德福韦酯治疗的初治病例85例(A组),其余35例患者予以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B组)。治疗过程中起初12周每4周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之后每12周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磷、血清肌酸激酶及淀粉酶等。结果 A组9例(10.59%)出现尿常规异常,包括蛋白尿、镜下血尿等,其中一过性异常5例(5.88%),持续异常4例(4.71%)。B组有1例(2.86%)一过性尿蛋白阳性。两组尿检异常率及持续尿检异常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5例(5.88%)尿素氮(BUN)升高,B组1例(2.86%)BUN升高,均为一过性,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血清肌酐(SCr)升高病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剂量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良好。少数病例出现持续性尿检异常,可考虑换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石胜 陈健勇 +1 位作者 黄华兴 卢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30-53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 89例肝硬化患者 (男 5 8例 ,女 3 1例 )和 3 0例健康人群 (男 19例 ,女 11例 )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 (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的水平 ...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 89例肝硬化患者 (男 5 8例 ,女 3 1例 )和 3 0例健康人群 (男 19例 ,女 11例 )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 (ALT)、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的水平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各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且随着ChildA、B、C分级的升高而递增 ,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对数值 )与肝硬化患者Child -Pugh得分呈负相关 (r =-0 3 92 4,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随着肝损害程度的逐渐加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反映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 蛋氨酸 中间代谢产物
下载PDF
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碧云 黄伟刚 +1 位作者 石胜 陈荣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879-1880,共2页
目的检测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656例妊娠早期女性作为妊娠组,100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 目的检测妊娠早期女性甲状腺功能,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656例妊娠早期女性作为妊娠组,100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妊娠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妊娠组,T4、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非妊娠期健康育龄女性,妊娠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对孕妇进行定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对于改善母儿结局,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基线病毒载量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阮炳威 陆小蒟 +2 位作者 曾广忠 刘雁平 陈荣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基线HBV DNA水平不同将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44例和高病毒载量组(B组)28例。A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B...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ADV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基线HBV DNA水平不同将7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A组)44例和高病毒载量组(B组)28例。A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B组HBV DNA≥1×107拷贝/毫升,均应用ADV治疗,观察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A组HBV DNA水平分别为3.5±1.1lg拷贝/毫升、3.0±1.1lg拷贝/毫升和2.6±1.2lg拷贝/毫升,B组分别为3.8±1.3lg拷贝/毫升、3.6±1.3lg拷贝/毫升和3.1±1.4lg拷贝/毫升,其中仅在24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A组HBV DNA阴转率为18.2%、HBeAg阴转率为15.2%,HBeAg血清转换率为9.1%、ALT复常率为54.5%,B组分别为3.6%、10.7%、10.7%、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组HBV DNA阴转率为34.9%、HBeAg阴转率为27.9%,HBeAg血清转换率为11.6%、ALT复常率为86.0%,B组分别为14.3%、14.3%、10.7%、57.1%,仅ALT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A组HBV DNA阴转率为52.3%、HBeAg阴转率为4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6.8%、ALT复常率为90.9%,B组则分别为25.9%、11.1%、7.4%、70.4%,除HBeAg血清转换率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A组发生病毒学突破1例,B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病毒载量是影响ADV治疗CHB疗效的重要因素,并可作为疗效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疗效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被引量:12
19
作者 石胜 熊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95例围产期门诊病人和60例无糖尿病未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HbAlc测定和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三项检查,根据临床诊断将围产期妇...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95例围产期门诊病人和60例无糖尿病未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HbAlc测定和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三项检查,根据临床诊断将围产期妇女分为GDM组和非GDM组。结果GDM组29例,非GDM组有366例;非G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OGCT和HbAl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组FPG,OGCT,HbAlc水平与非GDM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GDM组FPG,OGCT,HbAlc阳性率分别为37.9%,79.3%,93.1%;HbAlc在GDM筛查中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示值分别为93.1%,98.4%,98.0%,81.8%,均明显高于FPG和OGCT。结论HbAlc水平测定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取血量少的特点,并且不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可作为临床GDM诊断筛查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筛查
下载PDF
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斌华 黄勇帆 项嘉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58-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MPP病例38例(MPP组),另选择非MP患儿28例为非MP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MPP病例38例(MPP组),另选择非MP患儿28例为非MP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不同辅助性T细胞亚群相关的细胞因子(INF-γ、IL-4及IL-17)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ELISA法检测MPP组患儿血清INF-γ为(60.93±17.88)ng/L,IL-4为(67.67±14.69)ng/L、IL-17为(72.64±33.80)ng/L,与对照组和非MP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PP组IL-4/IFN-γ比值为1.21±0.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肺炎患儿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临床上检查该类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检测患儿病情进展以及治的效果,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TH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