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8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门市新会区高二学生潜伏性结核筛查结果感染现状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尚茹 龙华泉 +2 位作者 林文伟 赵丽珍 曾韶英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高中学生潜伏性结核(LTBI)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新会区教育部门在学校开展结核病的筛查和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在读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高中学生潜伏性结核(LTBI)的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新会区教育部门在学校开展结核病的筛查和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在读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开展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IGRA)及问卷调查,对所有IGRA阳性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X光胸片检查排除活动性肺结核;对IGRA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LTB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496人接受IGRA检测,LTBI阳性率2.65%(252/94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8.634,P<0.05)、结核密切接触史(OR=1.684,P<0.05)、职业类高中(OR=1.357,P<0.05)的学生人群均为LTB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江门市新会区高二学生LTBI感染率较高,教育部门应加强职业类高中学生、肺结核患者的接触者和患糖尿病学生的筛查,通过主动方式更早、更多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性结核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新会区医共体人民医院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谭仲伦 郭晓婷 +1 位作者 叶文钦 张子钦 《中国农村卫生》 2023年第12期22-24,共3页
新会区医共体人民医院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以互联网+医疗的建设模式,突破时空限制,通过设备升级、网络互通、统一方案、开展培训、推动互联网医疗、推进结果互认以及完善绩效等手段,全面解决基层卫生院影像检查资源不足、人民群众看病... 新会区医共体人民医院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以互联网+医疗的建设模式,突破时空限制,通过设备升级、网络互通、统一方案、开展培训、推动互联网医疗、推进结果互认以及完善绩效等手段,全面解决基层卫生院影像检查资源不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降低了重复建设和重复检查成本,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提升了基层技术人员素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优质的同质化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就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医学诊断 医学影像 区域影像中心 优化资源配置
下载PDF
江门市新会区老年社区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3
作者 邓银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37-0040,共4页
调查江门市新会区社区老年居民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情况。方法 在2022.04-2023.5月经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门市新会区的常住社区老年居民总共500名开展问卷调查,统计该类人群对于COPD有关知识的知晓度和就医情况,并分析... 调查江门市新会区社区老年居民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认知情况。方法 在2022.04-2023.5月经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门市新会区的常住社区老年居民总共500名开展问卷调查,统计该类人群对于COPD有关知识的知晓度和就医情况,并分析其COPD有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和需求。结果 500名江门市新会区社区老年居民对于所有COPD知识知晓占9.20%;其中,对COPD有关危险因素中空气感染、预防措施中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典型症状是慢性咳嗽、并发症是心血管病、治疗措施是氧疗的知晓度均较高,在60%以上。若出现慢阻肺,72.40%会采取立即就医的方式。社区老年居民主要经媒体(网络、电视、报刊杂志)途径获得COPD有关知识,对于COPD感兴趣的知识依次是危险因素、治疗有关知识、典型症状、防治有关知识以及疾病康复有关知识。结论 江门市新会区社区老年居民对于COPD的认知度较差,缺乏疾病防治意识,需要对其加强疾病防治知识有关宣传教育力度,以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社区居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情况 调查
原文传递
江门市新会区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尚茹 李志杰 +6 位作者 赵超 吴淑华 姚春 李光华 李德良 劳国连 刘志敏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肝在江门市新会区成人中的流行趋势、现状与危险因素。方法对3483各类体检人员的健康咨询、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江门市新会区体检人员中检出脂肪肝769例(22.08%)... 目的研究脂肪肝在江门市新会区成人中的流行趋势、现状与危险因素。方法对3483各类体检人员的健康咨询、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江门市新会区体检人员中检出脂肪肝769例(22.08%),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新会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21.57%。酒精性脂肪肝、可疑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0.86%、0.69%、20.02%。脂肪肝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之前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而60岁以后男女脂肪肝患病率相当。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肪肝组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腰围、空腹血糖、BMI、舒张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年龄和性别(男性)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江门市新会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高,主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年龄、男性等为脂肪肝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江门市新会区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荣德 黄小兵 +3 位作者 郭爱群 李树 李沛然 陈文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846-848,8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会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近3年(2001年11月~2004年10月)该区三家综合性医院共15648例体检者、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 目的初步探讨新会地区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近3年(2001年11月~2004年10月)该区三家综合性医院共15648例体检者、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以甲状腺功能检测异常值结合临床诊断来判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以三个时间段来估价其发病趋势。结果各种甲状腺疾病在总被检人数中的比例是:甲亢的发病率占12.9%,甲减占3.6%,亚临床甲亢占6.6%,亚临床甲减占6.7%,其他甲状腺疾病占2.0%;各种甲状腺疾病在总发病例数中的比例是:甲亢的发病率为40.6%,甲减为11.5%,亚临床甲亢为20.7%,亚临床甲减为21.1%,其他甲状腺疾病为6.2%。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男女之比是1∶2.60,其中以甲亢差别最大、男女之比是1∶4.03。甲状腺疾病发病年龄以中青年(20~49岁)居多。在受检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总发病率是31.7%,其中2001.11~2002.10为28.1%,2002.11~2003.10为32.9%,2003.11~2004.10为33.8%。结论甲亢发病率远高于甲减,亚临床甲亢发病率与亚临床甲减差不多,其他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比较低。该区3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稍有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区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中的运用——以江门市新会区乡镇卫生院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泳梅 《中国经贸》 2016年第4期120-121,共2页
为适应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责任。本文以江门市新会区乡镇卫生院为例,结合我国乡镇卫生院运行特点,分析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取得的成效、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以期促... 为适应国家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责任。本文以江门市新会区乡镇卫生院为例,结合我国乡镇卫生院运行特点,分析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取得的成效、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以期促使乡镇卫生院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和完善绩效考核建设,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支两条线 乡镇卫生院 管理模式
下载PDF
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黄德仁 梁永桓 余国洪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3464-3466,共3页
目的:探讨新江门市会区崖门镇居民健康情况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3 188名居民健康调查中发现慢性非传染... 目的:探讨新江门市会区崖门镇居民健康情况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3 188名居民健康调查中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数为707例(22.18%),排列前6位分别为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结论:以高血压病为切入点开展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防治管理工作,以提高对这些疾病的防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门镇 居民 健康调查
下载PDF
江门市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多中心调查研究
8
作者 关海林 林新宇 +5 位作者 叶顺庆 崔俊达 赵艳媚 朱可云 谭光长 张利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及趋势。方法:对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总人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及治疗... 目的:研究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及趋势。方法:对江门市三家二甲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入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0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总人数、年龄、性别、主动脉夹层类型及治疗方式、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结果:Standford A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Standford B型患者中男42例,女11例;所有患者的年龄26~92岁,平均(59.3±33.1)岁,其中8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Standford A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40例;Standford B中有高血压病史43例。Stanford A型患者中死亡16例,转诊16例,好转出院21例,放弃治疗2例。Stanford B型患者中死亡2例,转诊18例,好转出院3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年龄多在50~72岁;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率,结合有效的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死亡率并给外科及介入手术争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回顾性分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广东省江门地区4家二级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赵莺柳 蒋小燕 +3 位作者 黄艳 陆艳华 莫月娥 关锦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9期118-122,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江门地区四家二级综合医院1001名护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护士执业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培训、医院管理...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江门地区四家二级综合医院1001名护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护士执业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培训、医院管理参与度、薪酬待遇、工作被认可度等情况。结果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均分为(56.11±21.20)分。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的36个条目中得分最高的前3个是“医院有清晰的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并能有效落实”、“医院对新入职护士有系统培训”、“各护理岗位职责清晰”;得分最低的后3个是“护士薪酬在社会各行业所处水平”“医院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护士有机会参与决定医院/科室事务”。各维度得分中最高的3个条目医护合作、临床护理专业性、领导与沟通;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薪酬待遇、社会地位、医院管理参与度。结论本次广东省江门地区4家二级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得分偏低,护士执业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培训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护士薪酬待遇、参与医院管理方面急需改进。建议二级医院管理者应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改善护士执业环境中的薪酬待遇问题;积极创造和发展护士参与医院管理工作,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及维持护理团队的稳定性,从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执业环境 二级综合医院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新会区体检人群翼状胬肉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丽珍 詹研 +1 位作者 陈尚茹 肖晓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4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紫外线辐射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从2016年1~12月接收的22 124例体检人员,对体检人员进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检查,分析流行病学。结果对22 124例体检人员进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检查,其中患原发性翼状... 目的分析紫外线辐射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从2016年1~12月接收的22 124例体检人员,对体检人员进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检查,分析流行病学。结果对22 124例体检人员进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检查,其中患原发性翼状胬肉人数有295例,占1.333%,在29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中,农村患者有200例、患病率为67.80%,城市患者有95例、患病率为32.20%,不同地区患病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紫外线辐射、沙眼、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等,其中以紫外线辐射最为常见,患病率为61.02%。结论紫外线辐射与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病率密切相关,农村患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患者,紫外线辐射、沙眼、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为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应制定预防措施,减少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原发性翼状胬肉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研究新会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变化
11
作者 汤翠霞 丘仲柳 +1 位作者 林耀威 高艳珠 《哈尔滨医药》 2020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研究新会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5~... 目的研究新会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5~2019年共分离出20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共537株,占25.85%;MRSA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26.63%;MRSA 5年检出率分别为24.61%、20.99%、32.22%、24.85%、25.56%;MRSA药敏实验结果显示,MRSA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青霉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100%耐药,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超过80%,其他药物耐药性为21.97%~53.44%;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耐唑烷完全敏感,对奎奴普丁、莫匹罗星、呋喃妥因较高敏感。结论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需加强对MRSA耐药情况的长期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情况
下载PDF
广东省某三级公立医院2013—2021年间的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美欣 区翠红 陈明欣 《现代医院》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广东省某三级公立医院2013年-2021年间的的4 582例住院死亡病例数据,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等,为医院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年间住院死亡病例,采用... 目的 通过分析广东省某三级公立医院2013年-2021年间的的4 582例住院死亡病例数据,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等,为医院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年间住院死亡病例,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F检验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住院病死率1.32%,男女比为2.03∶1,男女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死亡年龄为65.93岁。前五顺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共占死亡患者的92.42%。0~34岁组主要死亡原因是损伤中毒(49.11%),35~84岁组是恶性肿瘤(48.29%),85岁以上的是循环系统疾病(33.28%)。恶性肿瘤致死的前三病种分别是肝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结论 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重点,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是重要的死亡原因,医院应加强专科医疗技术建设和重视多学科联合救治;65岁以上人群健康应给予重视,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住院死亡 病死率
下载PDF
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晓晖 余雅婷 +1 位作者 谭银凤 张燊鸿 《智慧健康》 2023年第4期197-200,216,共5页
目的 探讨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综合外科、儿科、妇产科4个科室病例,2020年1~5月医院未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前为参照组,2021年1~5月医院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后为研究组,... 目的 探讨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骨科、综合外科、儿科、妇产科4个科室病例,2020年1~5月医院未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前为参照组,2021年1~5月医院实行抗菌药物分科分级管理后为研究组,总病例数为700例,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50例患者,统计整合研究组与抗菌使用强度关联的数据并应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研究组抗菌使用强度远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分科分级管理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各个科室在不同的用药环境中对抗菌剂量和效果的实际需求,及时地发现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促进了药物合理配置和科学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科分级控制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管理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勤兑 廖锡强 +1 位作者 林福森 陈珍爱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试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_(0))、手术开始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 h应激指标,麻醉效果,麻醉优良率,术后10 min,术后1 h、3 h、6 h、12 h疼痛情况,不良反应。结果:T_(1),试验组心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常规组,T_(2)、T_(3),试验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试验组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3 h、6 h、12 h,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麻醉起效时间短,镇痛效果佳,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且不增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可取得安全高效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安全性 应激
下载PDF
智能穿戴设备辅助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睡眠管理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陈锦源 姚慧文 +2 位作者 黄少婷 钟景良 梁锦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穿戴设备辅助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睡眠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ICU 2020年3月—2022年10月接收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根据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评价夜间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智能穿戴设备辅助监测在危重症患者睡眠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ICU 2020年3月—2022年10月接收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根据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评价夜间睡眠质量,研究组采用华为荣耀手环5监测危重症患者睡眠质量,两组均根据评估或监测结果动态调整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镇静药物剂量、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平均唤醒时间、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躁动发生率。结果:ICU第6天,研究组RCSQ得分、深睡眠比例、深睡眠连续性得分及睡眠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浅睡眠比例及清醒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2~6天的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镇静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累积6d的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镇静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停药后唤醒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ICU获得性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CSQ评分相比,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睡眠质量来调整镇静药物剂量,能提升危重症患者睡眠质量,减少镇静药物使用量,降低ICU获得性谵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穿戴设备 危重症 睡眠管理 睡眠质量 镇静药物剂量 谵妄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的影响
16
作者 罗翊芝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压、尿酸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x 2=8.389,P=0.004);治疗后,观察组血压(SBP、DBP)指标、BUA、Pro指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VS 8.00%)对比差异不大(x 2=0.709,P=0.400)。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控制血压,调节尿酸和尿蛋白指标,且不会额外增加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具有很高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尿酸
下载PDF
新会地区高考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超 陈尚茹 +2 位作者 姚春 李光华 刘志敏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新会地区高考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4月对新会地区12所中学参加高考的6259名16~21岁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身体检查,了解高考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检出高血压558名,... 目的探讨新会地区高考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4月对新会地区12所中学参加高考的6259名16~21岁青少年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身体检查,了解高考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检出高血压558名,占8.9%;男、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与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及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DP)呈正相关(均P<0.01);在超重和肥胖组,男性高血压分别为16.2%和21.0%,明显高于一般体重组的8.5%;女性高血压分别为11.6%和22.4%,明显高于一般体重组的7.1%(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城镇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子。结论新会地区16~21岁参加高考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与BMI呈正相关,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危险性可能增加;城镇考生较农村考生更易患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高血压 超重 肥胖 体重指数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不同科室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调查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秀卿 陈翠瑜 +1 位作者 邓冬梅 赵雅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0期3668-3670,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基层医院不同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江门市新会区3所二级综合医院的3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来自内科、外科、急诊科、儿科4个科室,每个科室75名。采用护士压力量表调查护士工作压力,... 目的调查研究基层医院不同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江门市新会区3所二级综合医院的3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来自内科、外科、急诊科、儿科4个科室,每个科室75名。采用护士压力量表调查护士工作压力,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调查护士主观幸福感。比较不同科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分析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内科、外科、急诊科护士压力量表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科护士压力量表总评分高于其他3个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个科室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r=-0.989)。结论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尤以儿科护士为著,主观幸福感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护士 工作压力 幸福感 调查
下载PDF
物流管理系统在基层医院综合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洁英 蔡育红 李健灿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3期135-136,139,共3页
药房是患者就诊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表现,药房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本文通过对某基层医院综合药房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回顾物流管理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必要性及实施效果,从而优化药房的管理... 药房是患者就诊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表现,药房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本文通过对某基层医院综合药房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回顾物流管理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必要性及实施效果,从而优化药房的管理体系,提高药师的工作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以供其他基层医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综合药房 信息化
下载PDF
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产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美洁 郑振娇 +3 位作者 林锦霞 马云卿 曾年娇 林惠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产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的80名产科具有独立值班资格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名和研究组40名。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基层医院产科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的80名产科具有独立值班资格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名和研究组4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交接班,比较两组护士的病情知晓率、护理交接班缺陷率、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交接班效果。结果研究组护士病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交接班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交接班效果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交接班实施SBAR标准沟通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护士病情知晓率、自主学习能力、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班效果,降低护理交接班缺陷率,该模式在基层医院产科临床上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产科护士 SBAR标准沟通模式 交接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