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中性激素污染现状及其高级氧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瑞 杨黎彬 +3 位作者 郝泽伟 郑吉斯 张亚雷 周雪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系统性地梳理了水环境中性激素的主要来源、环境分布与潜在风险;详细评述了以羟基自由基为氧化物质的高级氧化过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同时,综合考察了高级氧化过程及其复合技术在性激素去除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性激... 系统性地梳理了水环境中性激素的主要来源、环境分布与潜在风险;详细评述了以羟基自由基为氧化物质的高级氧化过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同时,综合考察了高级氧化过程及其复合技术在性激素去除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性激素污染水体的高效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赋存特征 潜在风险 控制技术 羟基自由基
原文传递
固废资源化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研究——以兴化为例
2
作者 贾志兴 陈明 +1 位作者 周丹 黄蕾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通过量化固废资源化产业对其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区域指出新发展思路。通过构建兴化不锈钢产业与城市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评估了2010年-2021年不锈钢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化不锈钢产业和城市化关联度极强,其耦合程度几乎保持在... 通过量化固废资源化产业对其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区域指出新发展思路。通过构建兴化不锈钢产业与城市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评估了2010年-2021年不锈钢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化不锈钢产业和城市化关联度极强,其耦合程度几乎保持在0.9以上;产业的两次不同调整,协调度和调和指数不断提高,说明现有产业政策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均GDP 59 662元、第二产业占比38.7%时达到“拐点”。结果显示:不锈钢产业链的调整,兴化不锈钢产业发展更加科学,为推进城市特色“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探索经验。也为资源化产业提供示范典型,指出发展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固废资源化 耦合协调模型 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过程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黄欣怡 张珺婷 +2 位作者 王凡 贺文智 李光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45-2951,共7页
餐厨垃圾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传统的焚烧、填埋处理方式易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餐厨垃圾又具有有机质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其资源化利用可实现价值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产品利... 餐厨垃圾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传统的焚烧、填埋处理方式易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餐厨垃圾又具有有机质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其资源化利用可实现价值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产品利用方向的角度综述了几类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能源化利用方向的餐厨垃圾制生物柴油、甲烷、氢、燃料乙醇技术,农业化利用方向的餐厨垃圾制动物饲料、有机肥料技术,工业化利用方向的餐厨垃圾制还原糖、炭材料、乳酸技术;介绍了餐厨垃圾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废水污染问题以及污染控制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对微生物厌氧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实现相关技术在工业生产规模的优化,厨垃圾资源化工艺过程的污染控制需要进一步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资源化利用 恶臭污染 废水处理 污染控制
下载PDF
我国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
4
作者 石磊 边炳鑫 赵由才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4期23-28,共6页
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峻挑战。大型填埋场既能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也可集中进行污染控制,以及填埋气、封场土地和矿化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上海老港填埋场的实践表明:... 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峻挑战。大型填埋场既能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也可集中进行污染控制,以及填埋气、封场土地和矿化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上海老港填埋场的实践表明:在统筹规划、合理选址和规范运行的条件下,大型填埋场不仅可规避二次污染,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 污染控制 资源化 矿化垃圾 场地复用
下载PDF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中嗅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慧婷 鲁仙 +3 位作者 邢云青 张饮江 黎雷 高乃云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6-15,共10页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水中嗅味物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基种类,介绍了传统高级氧化和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基于不同活化方式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的研究动态,并探讨了水中嗅味物质的降解特性和机理。最后对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嗅味物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水中嗅味物质的深度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工艺 嗅味物质 降解机理 活化方式
下载PDF
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行为实验室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品晶 瞿贤 +2 位作者 杨琦 邵立明 高志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和强化填埋场终场覆盖层土壤的甲烷氧化能力是控制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以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终场覆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柱实验方法对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的甲烷氧化行为进行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柱整体甲烷氧... 利用和强化填埋场终场覆盖层土壤的甲烷氧化能力是控制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手段.以杭州天子岭填埋场终场覆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柱实验方法对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的甲烷氧化行为进行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模拟柱整体甲烷氧化速率由实验初始的3.33mol·m-2·d-1增至8.33mol·m-2·d-1,表征了甲烷氧化菌群的生长与增殖;覆土层氧气的空间分布与其中的甲烷氧化活动有显著的交互影响,甲烷氧化活动在10~20cm深度最为强烈;整个实验过程中,甲烷氧化后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比例为51%,其余的碳被微生物所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覆盖层 甲烷氧化 柱实验
下载PDF
基于环境基尼系数的控制单元水污染负荷分配优化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文俊 蒋洪强 +4 位作者 段扬 刘年磊 卢亚灵 张伟 于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6,共9页
将基尼系数这一福利经济学概念引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物负荷分配过程,综合考虑水循环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因素,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水平、水污染治理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角度出发,遴选出人均GDP、重污染行业总产值比重、人均水污... 将基尼系数这一福利经济学概念引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物负荷分配过程,综合考虑水循环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因素,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水平、水污染治理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角度出发,遴选出人均GDP、重污染行业总产值比重、人均水污染物产生强度、工业水污染物去除率、生活水污染物去除率、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国控劣Ⅴ类断面占比7项指标,以COD及NH_3-N负荷为控制因子,辅以贡献系数这一表征外部不公平性参数,构建了以基尼系数为度量标准的流域水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据此制订了松花江流域33个控制单元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负荷分配方案。研究表明,2012年松花江流域基于7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值均大于0.4,超过了基尼系数合理警戒线,说明流域控制单元间COD及NH_3-N排放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其中松花江干流和第二松花江流域是不公平性特征最为突出的两个流域。在Lingo模型优化分配得到的2020年流域各单元COD削减方案中,单元21的年削减量最大,为1.82万t/a,单元10的年均削减率最高,达8%;在相应NH_3-N削减方案中,单元21的年削减量及削减率均为最大,分别达到0.08万t/a及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控制单元 污染负荷分配 公平性 贡献系数
下载PDF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银生 季学李 羌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9-701,共3页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入口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 ;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甲苯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入口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 ;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 ,随气体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 等离子体 有机污染物 甲苯
下载PDF
纳米限域催化膜在高级氧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晓科 陈家斌 +3 位作者 姚广磊 郝泽伟 张亚雷 周雪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5,30,共6页
详细阐述了纳米限域催化膜的主要特征,全面总结了空间限域效应下催化膜强化降解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同时,综合归纳了当前纳米限域催化膜的构建策略及其在不同体系中的应用;最后,对纳米限域催化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级氧化 纳米限域 催化膜 污染物降解 水处理
原文传递
人工湿地控制暴雨径流污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徐丽花 周琪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研究了不同填料、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I)以沸石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中的COD、N具有高而稳定的去除率。(2)沸石能高效去除氨氮,并可生物再生,长期保持吸附氨氮能力。(3)N的去除是通过硝... 研究了不同填料、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I)以沸石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对暴雨径流中的COD、N具有高而稳定的去除率。(2)沸石能高效去除氨氮,并可生物再生,长期保持吸附氨氮能力。(3)N的去除是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微生物的同化作用而去除。(4)菖蒲和芦苇对N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区别。(5)对COD的去除,芦苇好于菖蒲,但菖蒲的除P能力大于芦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人工湿地 沸石 暴雨径流 芦苇 菖蒲 污染控制 河流污染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及其环境污染研究进展——多溴二苯醚的检测技术、浓度分布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帆 陈玲 +2 位作者 潘兆宇 吴俊杰 孟祥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102,共6页
电子废弃物中的多溴二苯醚(PBDEs)因其环境持久性、可远距离传输、生物累积性及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已成为环境中一类广泛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综述了电子废弃物中PBDEs的分析技术及浓度分布最新研究,揭示了中国原始粗放型电子废弃物处理... 电子废弃物中的多溴二苯醚(PBDEs)因其环境持久性、可远距离传输、生物累积性及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已成为环境中一类广泛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综述了电子废弃物中PBDEs的分析技术及浓度分布最新研究,揭示了中国原始粗放型电子废弃物处理方式所导致的PBDEs环境污染,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电子废弃物 多溴二苯醚 浓度分布 环境效应
原文传递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13
12
作者 魏钟波 沈萱 裴大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提出了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中积累的管理经验,提出了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重点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管理者业务水平,加强对实验者的培训,注重资料和数据的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安全 管理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及其环境污染研究进展——回收、处理与处置体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帆 陈玲 +1 位作者 杨超 孟祥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综述了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化回收体系和集约化处理处置体系,剖析了发展中国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环境污染后果,并就目前国内对电子垃圾的无序回收管理和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原始粗放型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电子废弃物回收 处理体系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金属组学方法识别水中络合态重金属形态及其吸附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何丽娜 SCHOTT Eduardo 吴一楠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Cu^(2+)、Pb^(2+)和Ni^(2+)等重金属离子可与水中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分子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相比于游离态离子,络合态重金属具有更高的水溶性和环境毒性,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稳定存在且形态复杂,难以通过化学沉淀等常规... Cu^(2+)、Pb^(2+)和Ni^(2+)等重金属离子可与水中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分子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相比于游离态离子,络合态重金属具有更高的水溶性和环境毒性,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稳定存在且形态复杂,难以通过化学沉淀等常规方法高效去除。对近年来基于金属组学方法的水中络合态重金属复杂形态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对吸附净化技术在络合态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上述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组学 络合态重金属 形态分析 吸附 展望
下载PDF
某化工园区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15
作者 马光正 黄蕾 +4 位作者 张琦 成浩楠 段倩囡 王刚 周美春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某典型化工园区为例,探索了该园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系统监测了该园区内外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并运用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等,评估了污染物浓度水平的空间分布与组... 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某典型化工园区为例,探索了该园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系统监测了该园区内外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并运用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等,评估了污染物浓度水平的空间分布与组分特征;研究了多层次深度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园区土壤污染物未超标,但Ni(p=0.018)、Cu(p=0.023)浓度显著高于园区周边,周边的Hg(p=0.074)高于内部;地下水污染物中1,2-二氯乙烷、Mn、Pb、二氯甲烷等多种指标超过国家标准,且部分点位超标程度较高,表明地下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同时园区地下水污染物与土壤多层次深度污染物整体相关性较低。本研究为该园区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下水 空间分布 组分特征
下载PDF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开龙 杨庆 +3 位作者 潘赫男 左怡琳 许柯 张徐祥 《能源环境保护》 2023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脱硫废水低碳资源化利用是推动燃煤电力行业废水零排放、实现经济收益与环境保护相向而行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脱硫废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与技术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脱硫废水资源化技术类别、技术... 脱硫废水低碳资源化利用是推动燃煤电力行业废水零排放、实现经济收益与环境保护相向而行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脱硫废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与技术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脱硫废水资源化技术类别、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适用性,评估了典型应用案例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性,并展望了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方向。脱硫废水资源化技术经历了高盐水资源化、低盐水资源化以及分质资源化3个阶段,现行分质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沉淀分质、膜分质和热蒸发分质;相对而言,膜分质技术的水质适应性更强,资源化产品更丰富,能耗药耗更低,是脱硫废水低碳资源化的有效手段;基于膜分质资源化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具有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其中纳滤与离子交换电渗析耦合的膜分质资源化技术,在减少预处理药剂与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选择性"离子交换膜"是脱硫废水低碳资源化与零排放的瓶颈,开发低成本、高效率、耐污染的膜材料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零排放 分盐 资源化
下载PDF
氧化偶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碌亭 张万友 肖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22,共3页
采用氧化偶合絮凝剂(COF)对微污染珠江水进行烧杯搅拌模拟试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药剂处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新型药剂对受污染原水中NH3-N和CODM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药剂投加质量浓度为40mg/L、复配比为0.5时,NH3-N去... 采用氧化偶合絮凝剂(COF)对微污染珠江水进行烧杯搅拌模拟试验,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药剂处理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新型药剂对受污染原水中NH3-N和CODM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药剂投加质量浓度为40mg/L、复配比为0.5时,NH3-N去除率可达85%,CODMn去除率达75%以上,NO2--N去除率达97%,出水浊度为0.6NTU,NH3-N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比常规絮凝剂硫酸铝、PAC高出60%和23%。并对药剂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氧化 絮凝 氧化偶合絮凝剂
下载PDF
绿色电子供给和细胞代谢调控型反硝化研究
18
作者 刘超 范心韵 +3 位作者 张学萌 陈闯 朱梦茹 陈银广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1期12-23,共12页
作为氮循环的关键环节,微生物反硝化在去除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实现氮元素返回大气和维持氮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异养反硝化是生物脱氮的主流工艺,但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过程中往往需要额外投加乙酸等化学碳源,以获得足够的电子... 作为氮循环的关键环节,微生物反硝化在去除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实现氮元素返回大气和维持氮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异养反硝化是生物脱氮的主流工艺,但在处理低碳氮比废水过程中往往需要额外投加乙酸等化学碳源,以获得足够的电子供体,从而实现高效脱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光生电子、短链气态烷烃等新型绿色电子供体的供给以及促进电子供体利用的代谢调控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首先,归纳了光电子驱动反硝化的光敏剂种类、主导功能微生物、光敏剂-微生物复合方式以及光电反硝化的应用现状;然后,阐述了以甲烷、丙烷等短链烷烃为碳源进行反硝化的微生物代谢途径,介绍了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的碳源化性能,分析了微生物内碳源的形成机制和利用特性;最后,探讨了通过提升微生物对电子的利用效率来促进反硝化的作用原理,以期拓展对高效生物脱氮机制的理解,并提出了绿色电子高效供给和微生物细胞内电子分配调控等未来探索方向,旨在为反硝化脱氮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低碳 光电子 短链烷烃 有机废弃物 代谢调控
下载PDF
中低温NH_(3)-SCR催化剂抗中毒与再生研究进展
19
作者 冯斌 邹伟欣 +1 位作者 赵勇刚 董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中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氮氧化物(NO_(x))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陶瓷、玻璃、水泥、垃圾焚烧、燃气锅炉等非电行业.不同工况下,硫、酸、碱金属、飞灰等会导致SCR催化剂中毒.因此,如何制备抗中毒性能好的脱硝催化剂,... 中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氮氧化物(NO_(x))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陶瓷、玻璃、水泥、垃圾焚烧、燃气锅炉等非电行业.不同工况下,硫、酸、碱金属、飞灰等会导致SCR催化剂中毒.因此,如何制备抗中毒性能好的脱硝催化剂,并且有效再生失活SCR催化剂一直是研究热点.本综述针对不同中低温SCR的工况,对比总结脱硝催化剂的应用、抗中毒机制与再生方法,最后对中低温SCR脱硝催化技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催化剂 抗中毒 再生
原文传递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哲学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维本 李爱民 肖主安 《江苏环境科技》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对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资本是影响人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只有对它进行宏观控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使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指出,可持续发...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对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资本是影响人类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只有对它进行宏观控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使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控制 资源化 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发展观 自然辩证法 可持续发展 宏观控制 废弃物 原因 人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