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Fs基微流控电化学芯片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实时在线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萍 王旭潭 +4 位作者 刘宁 汪庆祥 倪建聪 杨伟强 林振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将具有丰富微孔的ZIF-8金属有机框架和电化学技术对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与微流控器件对溶液流动的可控性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实现了高通量、实时和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多种金属离子污染物.研制的ZIF-8-Nafion/ITO基微流控电化学传... 将具有丰富微孔的ZIF-8金属有机框架和电化学技术对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与微流控器件对溶液流动的可控性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实现了高通量、实时和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多种金属离子污染物.研制的ZIF-8-Nafion/ITO基微流控电化学传感器对Cd^(2+),Pb^(2+)及Hg^(2+)离子在0.1~10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55,0.0025及0.0016μmol/L(S/N=3).该微流控芯片对于样品的需求量少,可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同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拓印的微流控器件还有望实现柔性电极的功能,对便携式电化学柔性器件在生物和环境样品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重金属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 金属有机框架
下载PDF
有机磷下锌浓度对威氏海链藻的影响
2
作者 徐彬丽 杨航 陈小煌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4-101,共8页
磷和锌作为藻类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藻类的生理生态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以威氏海链藻为实验藻种,研究在有机磷作为唯一磷源的条件下,锌浓度变化对威氏海链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及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 磷和锌作为藻类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藻类的生理生态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以威氏海链藻为实验藻种,研究在有机磷作为唯一磷源的条件下,锌浓度变化对威氏海链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a浓度及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磷条件下,锌浓度的变化对威氏海链藻产生显著影响.低锌浓度显著促进了威氏海链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增长,但对F_(v)/F_(m)和ETR_(max)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相反,高锌浓度则表现出对藻细胞的毒性作用,抑制了其生长和繁殖,导致藻细胞大量死亡.此外,在有机磷存在的情况下,低浓度的锌能够促进碱性磷酸酶(ALP)的合成,增强藻细胞对锌浓度的耐受能力,然而过量的锌则抑制了ALP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氏海链藻 锌浓度 有机磷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溶藻菌与改性黏土对中肋骨条藻去除效果及机理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徐彬丽 贾丽萍 +4 位作者 田永强 邹毅彬 黄旭光 李媛媛 陈小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9-226,共8页
以中国近海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为对象:比较研究了一株类芽孢杆菌属溶藻菌发酵制备的生物絮凝剂和改性黏土的除藻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Zeta电位、叶绿素荧光特征、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特征分析,探讨它们的除藻机理。结果表明,两... 以中国近海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为对象:比较研究了一株类芽孢杆菌属溶藻菌发酵制备的生物絮凝剂和改性黏土的除藻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Zeta电位、叶绿素荧光特征、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特征分析,探讨它们的除藻机理。结果表明,两种除藻方法对中肋骨条藻的去除效果高效,24 h去除率均超过94%,但除藻机理存在显著差异:改性黏土通过电中和作用迅速絮凝藻细胞,而溶藻菌则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如抑制藻类光合作用)裂解并杀死藻细胞。与改性黏土相比,溶藻菌在除藻过程中会产生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类蛋白质和类富里酸等藻源DOM组分,但这些组分会随时间推移被溶藻菌降解或吸收。为应急性联合控藻技术的开发及在赤潮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中肋骨条藻 溶藻菌 改性黏土 除藻机理
下载PDF
UV/H_(2)O_(2)降解水体苯污染前后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赵曜 刘爱芬 +1 位作者 王振红 黄明强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62-70,共9页
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处理技术可对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苯进行高效降解.为进一步认识该技术在处理苯污染前后可能产生的水生态环境效应,以对极端环境具有较好适应性的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种,分别探讨处理苯污染前后对该藻的... 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处理技术可对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苯进行高效降解.为进一步认识该技术在处理苯污染前后可能产生的水生态环境效应,以对极端环境具有较好适应性的铜绿微囊藻为实验藻种,分别探讨处理苯污染前后对该藻的生长影响及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降解前的苯溶液因有H_(2)O_(2)的存在对藻体的细胞密度(OD_(680))、叶绿素a(Chla)和实际光能转化率(Yield)抑制明显,不同时间下由其得到的苯的半抑制浓度(IC_(50))表现出较强的急性毒性效应,且以OD_(680)最为敏感;降解后的溶液对藻体的生长抑制效应显著降低,不同时间下得到的苯的IC_(50)是降解前的10^(5)倍,显示出慢性毒性效应,以Chla更为敏感.降解前后介质中的UV_(254)可以很好地响应藻体的生长及藻毒素(MCs)的释放.降解前后均表现出随水环境中苯浓度的增高对藻体生长及MCs释出的显著抑制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对UV/H_(2)O_(2)技术处理苯污染可能导致的水生态环境效应的全面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半抑制浓度 藻毒素
下载PDF
微藻及其分泌物对溶解性有机磷矿化的促进效应
5
作者 张晓燕 罗专溪 王振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1-350,共10页
为较好认识水生态环境中溶解性有机磷(DOP)的矿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实验选取典型的DOP类型(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β-甘油磷酸钠(βP)和D-葡萄糖-6-磷酸二钠盐(GP))、温度(4,15,25℃)、铜绿微囊藻及其分泌物占比(M.a&EPS)... 为较好认识水生态环境中溶解性有机磷(DOP)的矿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实验选取典型的DOP类型(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β-甘油磷酸钠(βP)和D-葡萄糖-6-磷酸二钠盐(GP))、温度(4,15,25℃)、铜绿微囊藻及其分泌物占比(M.a&EPS)(0%、50%、90%)、砷酸盐(As(V))浓度(0,10,100μg/L)4种环境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探究影响DOP矿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水平及矿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M.a&EPS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可显著促进DOP的初期(前2d)矿化,之后被温度取代,温度升高有利于DOP的矿化.典型DOP矿化过程中藻细胞增殖对最佳温度下(25℃)DOP的矿化起促进作用,并使得βP与ATP环境下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ORP)产生较大波动.含As(V)环境中DOP矿化伴随着As(V)形态的转化,GP和ATP环境中均有明显的三价砷(As(III))产生,使得砷的生态风险增强,而温度与M.a&EPS占比增高可促进βP环境中As(V)的甲基化.单独DOP矿化可导致环境中以类蛋白质组分为主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显著升高,而存在M.a&EPS时则以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类DOM为主.研究结果对认识水体中不同DOP的矿化过程及其可能导致的水华爆发和水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生态风险的科学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有机磷矿化 温度 铜绿微囊藻 砷形态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三价砷在大型蚤体内累积与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振红 李金丽 +2 位作者 严雅萌 樊荣建 罗专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3-1128,共6页
nTiO_2(纳米二氧化钛)可作为其吸附污染物的运输载体而影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累积与毒性,为明晰nTiO_2吸附As(Ⅲ)(三价砷)后作为As的运输载体对水生物体内As累积与毒性的影响,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 nTiO_2(纳米二氧化钛)可作为其吸附污染物的运输载体而影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累积与毒性,为明晰nTiO_2吸附As(Ⅲ)(三价砷)后作为As的运输载体对水生物体内As累积与毒性的影响,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nTiO_2浓度、As(Ⅲ)不同暴露水平相互作用下蚤体中As与Ti的累积含量、毒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TiO_2可在30 min内吸附As(Ⅲ)至平衡,其中2、20 mg/L的nTiO_2对75μg/L As(Ⅲ)的吸附率分别可达31.38%、51.84%,蚤体内As的累积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9和3.8倍,表明nTiO_2可作为运输载体提高As(Ⅲ)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但不同As暴露水平下蚤体As和Ti含量的相关关系表明,nTiO_2作为载体的运输作用可能会因As暴露水平的增加而减弱.另外,nTiO_2虽然作为运输载体提高了As(Ⅲ)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但并未增加As(Ⅲ)对大型蚤的毒性.添加2、20 mg/L的nTiO_2后,As(Ⅲ)对大型蚤的24 h IC_(50)(半抑制浓度)分别从0.93 mg/L增至2.53和2.97 mg/L,表明nTiO_2降低了As(Ⅲ)对大型蚤的毒性.研究显示,nTiO_2虽增加了As(Ⅲ)在大型蚤体内的累积,但却降低了As(Ⅲ)对大型蚤的毒性,这有利于对nTiO_2及其复合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吸附 毒性 累积
下载PDF
干燥与蒸煮对香菇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及吸收率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林路秀 刘凤娇 +3 位作者 黄玲凤 李艳彩 杨辉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7-771,共5页
加工过程及方式对微量元素溶出率和吸收率的影响是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评价重要基础。本文应用体外仿生消化吸收模型,对香菇样品进行预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以胃肠仿生消化后可溶性食糜中微量元素含量... 加工过程及方式对微量元素溶出率和吸收率的影响是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评价重要基础。本文应用体外仿生消化吸收模型,对香菇样品进行预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以胃肠仿生消化后可溶性食糜中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其溶出率,以食糜中单层脂质体结合态含量评价其吸收率。结果表明,干燥和蒸煮均对香菇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和吸收率影响显著,即影响香菇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微量元素 体外仿生消化 食品安全 吸收性
下载PDF
丝瓜络固定脱色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卓英 郭春缘 +3 位作者 林亚楠 陈炜娟 游广球 丘欣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3期1-6,30,共7页
通过梯度驯化,本研究从好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脱色菌ATC1,经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被鉴定为Escherichia coli。同时,应用植物载体丝瓜络固定脱色菌,探讨了固定化菌体在不同接种菌量、温度、pH、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 通过梯度驯化,本研究从好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脱色菌ATC1,经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其被鉴定为Escherichia coli。同时,应用植物载体丝瓜络固定脱色菌,探讨了固定化菌体在不同接种菌量、温度、pH、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脱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游离菌悬液和固定化菌体的脱色动力学,分析该固定化菌体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当接菌量2%、温度35℃、pH 6.0和初始浓度50 mg/L时,固定化菌体脱色率最高。固定化后的菌体脱色效果优于游离态菌体,该固定化菌体对50 mg/L活性艳红X3B染料的脱色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并且经3次重复利用试验后,脱色率仍可达7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络 固定化 活性艳红X3B 脱色菌
下载PDF
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对胃液pH值的精确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加玲 刘凤娇 +4 位作者 王婷婷 刘翠娥 郑凤英 王振红 李顺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13-1520,共8页
以水杨酸和硫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好、稳定性强、量子产率高(36.23%)、呈蓝光的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s).在302 nm波长激发下,N,S-CQDs在发射波长409 nm处的荧光强度与pH值(在2.01~5.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以水杨酸和硫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好、稳定性强、量子产率高(36.23%)、呈蓝光的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s).在302 nm波长激发下,N,S-CQDs在发射波长409 nm处的荧光强度与pH值(在2.01~5.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31,可原位、实时检测胃液内pH值在Δ0.01范围内的变化.可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和新生儿健康防护.400μg/m L N,S-CQDs孵育铜绿微囊藻细胞48 h,存活率82.8%,其可作为人体胃细胞荧光探针,经人体排泄进入水环境,对淡水浮游生物毒性低,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掺杂 PH值 胃液 荧光探针
下载PDF
基于Au@N-CDs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功勋 刘翠娥 +6 位作者 满珊 郑凤英 刘凤娇 黄永俊 骆嘉燚 黄昭景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2,共8页
本文以富氮生物物质为前驱体合成氮掺杂碳点(N-CDs),调控反应时混合溶液pH值,协同发挥N-CDs还原性和稳定性效应,还原HAuCl_(4)生成并稳定Au纳米粒子(AuNPs),以水浴孵化法制备Au@N-CDs纳米复合材料。基于AuNPs良好电催化能力,N-CDs高比... 本文以富氮生物物质为前驱体合成氮掺杂碳点(N-CDs),调控反应时混合溶液pH值,协同发挥N-CDs还原性和稳定性效应,还原HAuCl_(4)生成并稳定Au纳米粒子(AuNPs),以水浴孵化法制备Au@N-CDs纳米复合材料。基于AuNPs良好电催化能力,N-CDs高比表面积和对左氧氟沙星(LEV)亲合力,提高玻碳电极(GCE)对LEV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pH=6.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于电位0.4V下富集125s,Au@N-CDs/GCE可在利福平、罗红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共存情况下选择性检测LEV,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6) mol/L和2.5×10^(-6)~1.0×10^(-4) mol/L。该法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样中LEV测定,回收率为93.0%~107.4%,相对标准偏差为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碳点 金纳米粒子 抗生素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一步水热法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及其在铁离子检测中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烨 李跃海 +3 位作者 杨辉 黄虹浦 李琳 李顺兴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8-755,共8页
以大肠杆菌沉淀物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180℃)一步合成水溶性好、pH稳定性和抗盐性突出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N-CQDs进行了表征,N-CQDs呈圆球状,粒径均一,大小4.1 nm,分散良好,... 以大肠杆菌沉淀物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180℃)一步合成水溶性好、pH稳定性和抗盐性突出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N-CQDs进行了表征,N-CQDs呈圆球状,粒径均一,大小4.1 nm,分散良好,表面含大量亲水基团;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考察其光学性能,结果表明, Fe^(3+)离子可对N-CQDs选择性荧光猝灭,在0.58 nmol/L~100μ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程度与Fe^(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58 nmol/L,回收率为93.9%~108.7%;同时考察了pH值、含盐量、金属离子共存对Fe^(3+)测定的干扰,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含盐量较高、pH值变化范围较大、共存金属离子多样的近海海水中Fe^(3+)的选择性荧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氮掺杂碳量子点 铁离子 荧光探针
下载PDF
镍/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惠燕 赵敬创 +1 位作者 康贤禹 李艳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59-1969,共11页
以Ni(Ac)_(2)·4H_(2)O和生物质材料丝瓜络为原料,通过先浸渍后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低成本的镍纳米颗粒/丝瓜络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Ni/T⁃dNPCN)。研究复合材料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并讨论热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以Ni(Ac)_(2)·4H_(2)O和生物质材料丝瓜络为原料,通过先浸渍后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低成本的镍纳米颗粒/丝瓜络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Ni/T⁃dNPCN)。研究复合材料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并讨论热解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T⁃dNPCN修饰玻碳电极(GCE)在碱性条件下对甲醇氧化反应(MOR)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中,800℃煅烧得到的Ni/T⁃dNPCN_(800)/GCE对1 mol·L^(-1)甲醇具有最低的起始电位(0.344 V(vs Ag/AgCl))、最高的催化电流密度(质量活性:1902 mA·mg_(Ni)^(-1);比活性:1.61 mA·cm^(-2))和最快的动力学反应过程(Tafel斜率:50.23 mV·dec^(-1)),其催化活性约为商业化Pt/C/GCE的3.92倍。且计时电流测试表明,Ni/T⁃dNPCN_(800)/GC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氧化反应 生物质衍生碳 镍基纳米复合材料 碱性电解质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Fe2+掺杂酸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活性磷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珍 兰旺荣 +2 位作者 邓禄安 李金蓉 黄旭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以酸和Fe^2+为改性剂,微波处理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膨润土用于处理含高活性磷(PO4^3-)水体。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改性剂质量分数(H2SO4和FeSO4)、改性膨润土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对活性磷的去除效果影响。实验结... 以酸和Fe^2+为改性剂,微波处理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膨润土用于处理含高活性磷(PO4^3-)水体。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改性剂质量分数(H2SO4和FeSO4)、改性膨润土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对活性磷的去除效果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微波辐射为350W、时间为5min,30g钠基膨润土用50mL质量分数8%的H2SO4和质量分数4%的FeSO4溶液制备的改性膨润土效果最好。微波改性Fe2+掺杂酸改性膨润土的层间距和比表面积比未改性膨润土分别增加了52.2%和80.2%。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0.10g,处理100mL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1的含活性磷(PO4^3-)废水,pH值在7左右,搅拌3min,处理效果最好,且改性后的膨润土对DRP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曲线。将该实验结果应用于处理闽南师范大学校园内3种富营养化的水体(三湘江、景观池塘和达理小河)中的活性磷,去除率可达到84.67%~9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改性 膨润土 活性磷 酸改性 FE^2+
下载PDF
脂质体封端CsPbX3(X=Cl,Br,I)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在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婷婷 雷宇涵 +4 位作者 林宇娟 黄加玲 刘翠娥 郑凤英 李顺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96-1902,共7页
以脂质体充当表面封端配体修饰合成后的CsPbX3纳米晶体.封端CsPbX3纳米晶能保持原始形状和粒径大小,相对量子产率提升至(100±3)%,发射光谱在411~626 nm范围内可调.将其存储于空气(温度25℃,相对湿度50%)中150 d仍保持立方晶型.以DO... 以脂质体充当表面封端配体修饰合成后的CsPbX3纳米晶体.封端CsPbX3纳米晶能保持原始形状和粒径大小,相对量子产率提升至(100±3)%,发射光谱在411~626 nm范围内可调.将其存储于空气(温度25℃,相对湿度50%)中150 d仍保持立方晶型.以DOPC-CsPbBr3为颜色转换器可制造显色指数高达91.2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纳米晶 脂质体 表面钝化 稳定性 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氮磷比对有机磷环境中微藻砷代谢的生态风险效应
15
作者 赵曜 柳彩霞 +2 位作者 杨轶丹 罗专溪 王振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0-1242,共13页
【目的】探究了以单酯磷D-葡萄糖-6-磷酸二钠(D-glucose-6-disodium phosphate,GP)为唯一磷源时含砷(As5+)水体中不同氮磷质量比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砷代谢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释出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究了以单酯磷D-葡萄糖-6-磷酸二钠(D-glucose-6-disodium phosphate,GP)为唯一磷源时含砷(As5+)水体中不同氮磷质量比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及砷代谢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释出的影响。【方法】将氮磷饥饿状态的藻细胞于含砷水体中不同氮磷比条件下进行实验,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OD680)、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实际光合产率(Yiel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砷的存在形态以及微囊藻毒素含量,分析该藻在砷胁迫下的生理响应以及砷代谢机制。【结果】氮磷饥饿状态藻细胞对较高GP水平(0.1 mg/L)下的低氮磷比有更好的适应性,较低GP水平(0.02 mg/L)下的高氮磷比能显著促进培养初期藻细胞的OD680、Chla和Yield;SOD在培养初期与末期受氮磷比影响显著。GP环境下铜绿微囊藻经8 d培养后氮磷比为10:0.1介质中的砷表现为以亚砷酸盐(As^(3+))为主,占水体总砷(total arsenic,TAs)含量的78.8%,其余氮磷比环境中仍以As^(5+)为主,藻体砷形态则均以As^(5+)为主,氮磷比为1:0.1时有机砷占藻体TAs比例最高。藻细胞砷代谢受GP水平影响显著,较高GP环境(0.1 mg/L)下砷的代谢总量也更高,氮磷比为10:0.1时砷代谢以As^(5+)的还原和As^(3+)释出为主,低GP环境下(0.02 mg/L)砷代谢的甲基化水平提高。介质中MCs的含量与GP水平有关,较高GP的低氮磷比水体中MCs含量最低。【结论】研究结果对全面了解有机磷源含砷水体中藻华暴发及砷生态风险的科学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氮磷比 铜绿微囊藻 砷形态 藻毒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