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7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神经内...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还能提高护理整体效果,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与内科保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初步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子非 郑雪丹 +1 位作者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10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53)与手术治疗组(n=16),对比两组患者死亡发生率,对存活者采... 目的探讨外科去骨瓣减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10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n=53)与手术治疗组(n=16),对比两组患者死亡发生率,对存活者采用美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治疗组死亡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39.6%,P<0.05);两组存活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8±1.86 vs 13.21±2.05,P<0.05);手术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结论手术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应争取尽早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外科手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聪杰 牛平 +2 位作者 陈鑫 刘宝茹 辛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0,41,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应用Res对实验动物进行处理。通过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核因子κB(NF-κB)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应用Res对实验动物进行处理。通过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核因子κB(NF-κB)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技术观察Res对DA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结果对照组大鼠无行为学变化,PD组大鼠平均旋转圈数为(196.90±9.52)圈,Res组为(106.57±7.89)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明显;PD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1),甚至消失,神经元胞体萎缩,突起亦不清晰。Res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与PD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形态变化亦不明显。NF-κB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对照组黑质仅见少数NF-κB阳性细胞,无明显核转位现象;PD组黑质NF-κB阳性细胞较多,胞质呈黄褐色,部分细胞核也着色,有明显核转位现象;与PD组相比,Res组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OX-42)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止的"分枝样"状态,PD组多为激活状态,呈典型的"阿米巴样";Res组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形态介于静止和激活状态之间。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D组TH蛋白表达减少,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PD组相比,Res组TH蛋白表达增加,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Res可对LPS所致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起防护作用,具有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脂多糖
下载PDF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杜鸿雁 费兆霞 +1 位作者 孙莉 高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补充肠外营养(PN)组。比较3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单纯EN组患者入院1w后血清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均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患者入院1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入院时比较均有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E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治疗后TLC升高明显,显著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指标较EN+补充P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IgA、IgG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后升高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1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血清蛋白下降和营养不良。急性期(1w)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早期添加肠外营养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危重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涛 曲方 +1 位作者 周中和 宋福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W 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和小剂量组(B组,阿司匹林20 mg/kg)、中等剂量组(C组,阿司匹林80 mg/kg)、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W 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和小剂量组(B组,阿司匹林20 mg/kg)、中等剂量组(C组,阿司匹林80 mg/kg)、大剂量组(D组,阿司匹林320 mg/kg),每组12只。实验组于脑缺血-再灌注术后连续3 d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阿司匹林。脑缺血-再灌注后当日始连续4 d对每组动物进行Bederson评分并记录。第4天处死各组大鼠,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梗死灶体积,用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原位标记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节基因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用阿司匹林干预后,B、C、D组大鼠肢体功能改善,与A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显著缩小(分别较A组缩小16.3%、19.2%和12.8%);缺血周边区凋亡细胞阳性率A组为58%,B组为37%,C组为35%,D组为40%;缺血区BCL-2蛋白表达A组为38%,B组为55%,C组为60%,D组为50%;BAX蛋白表达A组为50%,B组为34%,C组为33%,D组为42%。三个药物组间进行比较,小、中等剂量阿司匹林组对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大剂量组。结论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神经保护药 脱噬作用 基因 BCL-2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欢意 牛平 +1 位作者 赵帅 杜迎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传代扩增及纯化。bFGF预诱导24h后,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单...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传代扩增及纯化。bFGF预诱导24h后,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组和GDNF+GM1组,以及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预诱导第3d、7d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见少量NSE阳性细胞。实验组于诱导第3d、7d见较多数量的NSE、TH阳性细胞,GFAP阴性。bFGF预诱导各组中GDNF+GM1组NSE、TH阳性细胞率最高,GDNF组次之,GM1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F-GF预诱导不仅可明显促进GDNF、GM1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细胞标志物——NSE;还可促进M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表达DA能神经元标志物——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基质干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凡 曲方 +2 位作者 陈团芝 宋福林 杨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RG-1、存活素的表达。结果①再灌注后24h,3、5、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司匹林组分别为1.47±0.11、1.22±0.08、0.85±0.15、0.59±0.12,对照组为1.87±0.18、1.45±0.14、1.05±0.0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RP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梗死中心区两种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再灌注后6h最多,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梗死周边区6h后仅有少量的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3d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各时间点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可诱导大鼠神经元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阿司匹林上调缺血后NRG-1的存活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阿司匹林 神经调节蛋白1 存活素 大鼠
下载PDF
经腹腔联合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中和 杨璐 +4 位作者 李巍 李凤鹏 曲方 韩雅玲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联合应用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阿加曲班组、依达拉奉组、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每组18只。阿加曲班组术后即刻和12 h分别经腹腔给予阿加曲... 目的探讨经腹腔联合应用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脑出血组、阿加曲班组、依达拉奉组、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每组18只。阿加曲班组术后即刻和12 h分别经腹腔给予阿加曲班干预1次;依达拉奉组术后经腹腔注入依达拉奉,12 h 1次,连用3 d;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术后即刻和12 h分别经腹腔给予阿加曲班干预1次,术后12 h经腹腔注入依达拉奉,12 h 1次,连用3 d;脑出血组术后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2 h 1次,连用3 d。造模后及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处死后检测4组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免疫反应细胞数及脑组织水含量、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阿加曲班组、依达拉奉组和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处死前NDS、TUNEL阳性细胞数、Caspase-3阳性细胞数、脑组织水含量、MDA含量均低于脑出血组,SOD活性高于脑出血组,且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阿加曲班组和依达拉奉组(P<0.05,P<0.01)。结论经腹腔应用阿加曲班或依达拉奉均可有效地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细胞凋亡性损伤以及自由基损伤,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阿加曲班 依达拉奉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神经白塞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中和 何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白塞病 研究进展 皮肤黏膜 病理机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孤立的双侧脑桥臂梗死神经血管影像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凡 吕彦 +2 位作者 曲方 周中和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7-49,共3页
脑桥臂,又称小脑中脚,位于脑桥被盖部外侧,连接小脑和脑桥,主要走行的是小脑传入纤维,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脑桥臂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梗死发生率低,尤其双侧脑桥臂同时梗死更为少见。本文报道4例孤立的双侧... 脑桥臂,又称小脑中脚,位于脑桥被盖部外侧,连接小脑和脑桥,主要走行的是小脑传入纤维,几乎全部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脑桥小脑纤维构成。脑桥臂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梗死发生率低,尤其双侧脑桥臂同时梗死更为少见。本文报道4例孤立的双侧脑桥臂梗死,并结合文献报道的11例带有血管影像的双侧脑桥臂梗死病例加以总结,探讨双侧脑桥臂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臂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沈阳地区高血压性脑出血2094例生存曲线与生命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立辉 刘剑立 +3 位作者 王耀山 何祥 刘际清 张立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530-2530,共1页
为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对2094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并发症、年龄、血糖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等因素提示与预后有显著相关。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并发症... 为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对2094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并发症、年龄、血糖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等因素提示与预后有显著相关。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态、并发症、年龄、血糖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等因素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高血压性脑出血 生存曲线 预后 影响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与智能障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蓓 王耀山 +3 位作者 何祥 马维亚 胡瑞琅 谭梅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32-334,共3页
对20例运动神经元病(MND)采用WAIS-RC测验,其中17例进行WMS-RC测验的结果表明,MND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和记忆障碍,其智商处于边界以下(79分以下)者的MQ、FIQ、VIQ和PIQ分别为29.4%、35%、40%和30%。与44例对照组对比,本组MN... 对20例运动神经元病(MND)采用WAIS-RC测验,其中17例进行WMS-RC测验的结果表明,MND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和记忆障碍,其智商处于边界以下(79分以下)者的MQ、FIQ、VIQ和PIQ分别为29.4%、35%、40%和30%。与44例对照组对比,本组MND表现为皮质性兼皮质下痴呆的特征,按DSM-Ⅲ标准,其痴呆的程度为轻~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智能障碍
下载PDF
青藤碱防护脂多糖所致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鑫 牛平 +2 位作者 王聪杰 刘宝茹 辛志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青藤碱(SN)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PD大鼠模型。应用SN对实验动物进行预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PD组及SN组,采用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化酶-2(COX-2)... 目的观察中药青藤碱(SN)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PD大鼠模型。应用SN对实验动物进行预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PD组及SN组,采用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化酶-2(COX-2)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技术等观察SN对LPS所致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大鼠无任何行为变化,PD组大鼠平均旋转圈数为196.90±9.52,SN组明显减少,为98.79±8.81,差异非常显著(P<0.01)。TH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明显;PD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神经元胞体萎缩,突起亦不清晰,差异非常显著(P<0.01)。SN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与PD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形态变化亦不明显。COX-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致密部偶见COX-2阳性细胞,PD组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COX-2阳性细胞,SN组COX-2阳性细胞数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OX-4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止的"分枝样"状态,PD组多为激活状态,呈典型的"阿米巴样"。SN组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形态为高度分枝状态,介于静止和激活状态之间。W estern blotting表明对照组大鼠黑质TH蛋白大量表达,仅有微量COX-2蛋白表达。PD组TH蛋白表达减少,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SN组与PD组相比,TH蛋白表达增加,COX-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SN可防护LPS所致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具有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脂多糖 神经炎症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脂多糖所致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平 陈鑫 +2 位作者 王聪杰 刘宝茹 辛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3,204,共4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CB)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应用CB对实验动物进行处理。采用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化酶-2(COX-2)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CB)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应用CB对实验动物进行处理。采用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化酶-2(COX-2)等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技术观察CB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大鼠无行为变化,PD组大鼠平均旋转圈数为196.90±9.52,CB组为109.30±9.38,差异非常显著(P<0.01)。TH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胞体较大,突起明显;PD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或消失(P<0.01),神经元胞体萎缩,突起不清晰;CB组TH阳性神经元数与PD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神经元形态变化亦不明显。COX-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黑质偶见COX-2阳性细胞,PD组见大量COX-2阳性细胞;CB组COX-2阳性细胞数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OX-42)免疫组化表明,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多呈静止的"分枝样"状态;PD组多为激活状态,呈典型的"阿米巴样";CB组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与PD组相比明显减少,形态为高度分枝状态。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相同。结论CB可防护LPS所致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多巴胺能神经元 脂多糖 神经炎症
下载PDF
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中和 曲方 何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二次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重组水蛭素进行干预,并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别测定同侧皮质和基底节区TdT介导的dUT...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二次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应用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重组水蛭素进行干预,并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分别测定同侧皮质和基底节区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阳性细胞以及caspase3免疫反应性(IR)细胞的表达。结果水蛭素干预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P<0.01),同侧基底节区和皮质TUNEL阳性细胞、caspase3免疫反应性IR细胞减少(均P<0.01),尤以同侧皮质减少明显(均P<0.001)。结论水蛭素可明显减少大鼠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数量,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凝血酶释放很可能是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凝血酶 细胞凋亡 脑出血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平 王耀山 +1 位作者 吕永利 何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用立...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用立体定向法注入大鼠一侧中脑黑质制作 PD大鼠模型,并在注入6-羟基多巴胺之间每天向预伤侧壳核区定位注入BDNF,采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及透射电镜等观察BDNF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显微超微结构影响。结果 BDNF能改善6-羟基多巴胺造成的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及超微结构影响。结论 BDNF可减轻6-羟基多巴胺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黑质
下载PDF
双侧肢体电刺激对脑卒中早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韩丹 何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80-348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双侧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成单侧、双侧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康复组进行肢体电刺激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双侧...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双侧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成单侧、双侧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康复组进行肢体电刺激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双侧治疗组、单侧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NS评分为13±5,16±6,19±5,FMA评分为68±18,58±17,41±19,MBI评分为66±14,58±14,44±1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9.93,16.75,19.72,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且双侧康复训练优于单侧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功能 电刺激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雪丹 陈会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3-38,共6页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大量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方面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广...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大量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方面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广泛支持,如欧洲卒中组织(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 ESO)2008年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管理指南、欧洲心脏协会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ESC/EAS)2011年脂质异常管理指南及2012年中国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指南均一致推荐,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应规范他汀类药物治疗[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保护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最佳治疗时间窗的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楠楠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将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n=10)。A、B、C、D组分别于造模后0.5 h、1 h、1.5 h、2 h通过尾静脉给予3 mg/kg的依达拉奉,E组于造... 目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将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B、C、D和E组(n=10)。A、B、C、D组分别于造模后0.5 h、1 h、1.5 h、2 h通过尾静脉给予3 mg/kg的依达拉奉,E组于造模后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梗死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量脑梗死体积。结果 A、B、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低于E组(P<0.05,P<0.01),其中B组与E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B组低于A、C、D组(P<0.05,P<0.01),B组与D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对大鼠MCAO模型,依达拉奉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其神经保护作用有治疗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依达拉奉 神经保护药 治疗时间窗
下载PDF
周围神经细胞悬液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帅 牛平 +1 位作者 陈欢意 杜迎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应用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探索体外诱导MSCs定向分化为DA能神经元的最佳条件。方法取雄性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扩增。碱... 目的应用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转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探索体外诱导MSCs定向分化为DA能神经元的最佳条件。方法取雄性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和传代扩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依据处理因素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周围神经细胞悬液组、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在诱导第7天进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及实验各组7d NSE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304±0.767,37.411±2.89.37.836±2.836(细胞数/每视野)。各组以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组NSE阳性细胞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实验各组7d T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10.44±0.511,16.671±0.544(细胞数/每视野)。以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组TH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周围神经细胞悬液、中脑条件培养基与细胞因子联合可明显促进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促进细胞表达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周围神经细胞悬液 细胞因子 中脑条件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