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邹林林 +3 位作者 李东泽 张喆 宋德群 刘丽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00,共6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重要的道德规范。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成长必备的道德素质三个方面阐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学习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重要的道德规范。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成长必备的道德素质三个方面阐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学习诚信缺失、交往诚信缺失和经济诚信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表现,从宏观教育体系失衡、中观教育体系失衡和微观教育体系失衡三个角度分析了诚信缺失的原因,从丰富诚信教育内容、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和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构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探索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诚信教育模式 实践
下载PDF
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
2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4 位作者 姜宇 朱红阳 王彤 黄馨慧 蹇东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0名大学生,通过外显自尊量表(SES)选出高自尊被试。然后,通过内隐自尊测验(IAT)筛选出不同类型高自尊(脆弱型、安全型)组各43人。每组分别参加不...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启动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对攻击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0名大学生,通过外显自尊量表(SES)选出高自尊被试。然后,通过内隐自尊测验(IAT)筛选出不同类型高自尊(脆弱型、安全型)组各43人。每组分别参加不同难易程度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完成自我威胁启动,然后完成空间线索实验。当线索无效时,根据两组对攻击性词语的反应时与中性词语的反应时差值(RTI)的变异程度,获得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在高自我威胁启动下,脆弱型高自尊组RTI值高于安全型高自尊组(P<0.01);在低自我威胁启动下,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的RT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安全型高自尊,脆弱型高自尊更易受自我威胁的影响,其在高自我威胁启动下,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固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型高自尊 安全型高自尊 自我威胁启动 注意偏向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大学生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
3
作者 段彩彬 宋德群 +1 位作者 蹇东伟 张丽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2-1108,共7页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以及自我威胁情境下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方法:研究1采用问卷法,通过外显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操纵不同类型高自尊,然后对攻击行为进行测量,考察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以及自我威胁情境下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是否发生变化。方法:研究1采用问卷法,通过外显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操纵不同类型高自尊,然后对攻击行为进行测量,考察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研究2采用实验法,通过外显自尊量表、内隐自尊测验操纵不同类型高自尊,通过虚拟智力测验操纵自我威胁情境,然后对攻击行为进行测量,考察自我威胁情境下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攻击行为是否产生变化。结果:研究1发现,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差异显著。脆弱型高自尊个体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安全型高自尊[t(129)=2.50,P<0.05]。研究2发现,不同高自尊组和不同威胁组的攻击行为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威胁组情况下,脆弱型高自尊个体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安全型高自尊[F(1,73)=13.14,P<0.01];在对照组情况下,脆弱型高自尊个体攻击行为与安全型高自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我威胁调节了不同类型高自尊个体的攻击行为。相较于对照组,自我威胁情境下,脆弱型高自尊个体比安全型高自尊更易产生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型高自尊 安全型高自尊 攻击行为 自我威胁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自我威胁情境下的攻击倾向
4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2 位作者 王天奇 徐畅 张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2-987,共6页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情境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的攻击倾向。方法:选取大学生1000人,采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筛选出脆弱型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且IAT得分后27%的被试)和安全型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且IAT得分前27%的被试)... 目的:考察自我威胁情境下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的攻击倾向。方法:选取大学生1000人,采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筛选出脆弱型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且IAT得分后27%的被试)和安全型高自尊组(SES得分前27%且IAT得分前27%的被试)各64人。采用虚拟智力测验操纵自我威胁情境,使两组均接受不同程度的自我威胁启动。然后,采用攻击性问卷(AQ)评估外显攻击倾向;内隐攻击性实验(IAE)评估内隐攻击倾向。结果:没有威胁情境下,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大学生的AQ得分、IAE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威胁情境下,脆弱型高自尊组大学生的AQ得分、IAE得分均高于安全型高自尊组(均P<0.05)。结论:自我威胁调节不同类型高自尊大学生攻击倾向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类型高自尊 攻击倾向 自我威胁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章洪丽 赵永吉 宗旭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以抽样调查方式对2005~2008级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大学生价值取向专项调查研究,按照专业、生源、性别等分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自我个性、人际交往、消费、爱情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针对... 以抽样调查方式对2005~2008级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大学生价值取向专项调查研究,按照专业、生源、性别等分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自我个性、人际交往、消费、爱情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提出学习方面应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在自我个性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人际交往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在消费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爱情方面引导学生严肃地对待爱情婚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农业院校 价值取向 差异对比 因素分析 沈阳农业大学
下载PDF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品牌化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市高等学校“十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求思学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由畅 唐雁 +3 位作者 李峰 杨宇 王一夫 王继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96-701,共6页
党建带团建是党团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成长服务和自身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近年来高等学校党建带团建成效显著,其思想引领载体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从大学生理论类社团品牌建设入手,以沈阳农业大... 党建带团建是党团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成长服务和自身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近年来高等学校党建带团建成效显著,其思想引领载体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从大学生理论类社团品牌建设入手,以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理论类社团的全面建设为先导,以沈阳市高等学校"十佳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求思学社的探索与实践为实例,提出党建带团建大学生理论类社团的构建模式和要点,就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升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青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党团大学生骨干创新典型示范和先进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和辐射实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才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带团建 高等学校 学生理论类社团 品牌 求思学社
下载PDF
从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冰 朱红阳 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11-214,共4页
通过对沈阳农业大学202例心理咨询个案的梳理及回顾,从问题的类型、年级和性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中主动来访求助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为人际关系、情绪及恋爱和性心理等一般性心理问题,以及发展性问题、适应性问题和危机干预。来... 通过对沈阳农业大学202例心理咨询个案的梳理及回顾,从问题的类型、年级和性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中主动来访求助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为人际关系、情绪及恋爱和性心理等一般性心理问题,以及发展性问题、适应性问题和危机干预。来访大学生中一年级占46%,二年级占23.7%,三年级占15.8%,四年级占3.9%,研究生占10%,女生多于男生。对此,应采取在特殊学业阶段开展针对性心理教育,在教学及专业设置上重视心理培养,在校园人文环境中渗透心理发展理念等策略构建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模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 沈阳农业大学
下载PDF
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就业焦虑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许晓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其就业焦虑的关系。方法:选取116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施测自尊量表(SES)和就业焦虑问卷(EAQ),获得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就业焦虑水平;另外选取80名大学生完成高内隐自尊启...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其就业焦虑的关系。方法:选取116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施测自尊量表(SES)和就业焦虑问卷(EAQ),获得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就业焦虑水平;另外选取80名大学生完成高内隐自尊启动实验、内隐自尊测量实验,获得高内隐自尊水平,并施测SES和EAQ。结果:内隐自尊及SES、EAQ得分分别为(159.5±81.2)、(2.4±0.7)、(3.2±0.9)。SES得分负向预测EAQ得分(β=-0.13)。高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负向预测EAQ得分(β<-0.01);低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正向预测EAQ得分(β=0.01);高内隐自尊时,SES得分负向预测EAQ得分(β=-0.06)。结论: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就业焦虑关系密切;自尊分离程度越低就业焦虑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尊分离 就业焦虑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段彩彬 张冰 +1 位作者 许晓辉 周会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采用就业焦虑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我概念量表对5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查了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性别的调节。结果显示:(1)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 采用就业焦虑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我概念量表对5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查了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性别的调节。结果显示:(1)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2)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就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相对于女生,男生的就业焦虑因高自我概念而降低的更加明显。因此,就业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就业焦虑 调节 中介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对自杀态度及其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冰 段彩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97-700,共4页
为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为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构建模型等方法,对沈阳农业大学348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杀态度总体为矛盾... 为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心理影响因素,为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构建模型等方法,对沈阳农业大学348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自杀态度总体为矛盾或中立态度;自杀态度部分因子与性别、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存在显著差异;焦虑、抑郁、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对自杀行为的认知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大学生自杀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自杀态度 心理健康咨询 焦虑症 抑郁症
下载PDF
新媒体助力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晓庆 宋德群 +1 位作者 姜宇 张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620-624,共5页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但是大学生社团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诸多钳制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新媒体凭借操作便捷、信息海量和受众广泛等优势,在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策划...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但是大学生社团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诸多钳制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新媒体凭借操作便捷、信息海量和受众广泛等优势,在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和宣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工具性作用,与大学生社团工作之间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大学生社团自身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决定新媒体与大学生社团相结合符合时代要求,新媒体在提升大学生社团知名度、提高大学生社团工作效率以及开阔大学生视野等方面助力大学生社团建设。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给出实现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加强新媒体制度管理、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以及发挥新媒体正能量等应用管理方面的实用性建议,意在促进大学生社团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等学校 大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良性发展
下载PDF
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永吉 王仲德 牛巨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94-295,共2页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出的重要工作项目,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者从进行职业导航设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建立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出的重要工作项目,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者从进行职业导航设计、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建立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培育广泛的认同四个重要环节就如何做好这个工作项目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拓展计划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外显自日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1 位作者 张冰 张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18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同时完成自尊量表(SES)和攻击性问卷(AQ),获得内隐自尊水平、外显自尊水平和攻击性水平,对数据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另外,选...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18名大学生完成内隐自尊测量实验,并同时完成自尊量表(SES)和攻击性问卷(AQ),获得内隐自尊水平、外显自尊水平和攻击性水平,对数据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另外,选取108名大学生完成高内隐自尊启动实验、内隐自尊测量实验,获得高内隐自尊水平,并完成SES和AQ测试,对数据进行简单线性回归。结果:本样本内隐自尊和SES、AQ得分分别为(164.9±80.5)、(2.5±0.7)、(54.1±15.5)。SES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7.36)。高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0.14);低外显自尊时,内隐自尊得分正向预测AQ得分(β=0.07);高内隐自尊时,SES得分负向预测AQ得分(β=-7.97)。结论:自尊和攻击性密切相关;自尊分离程度越高,个体攻击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尊分离 攻击性
下载PDF
党建的源头工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志宏 陈丽瑶 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源头工程,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举措。调研发现,个别大学生党员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 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源头工程,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举措。调研发现,个别大学生党员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表现出信念模糊和迷茫;党员的宗旨意识、组织意识淡薄。有鉴于此,应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根本,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将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力抓手;抓住继承和创新这两个关键环节,创新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大学生党员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党章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春雷 段彩彬 周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03-107,共5页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通过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下降趋势;(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通过对4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结果显示:(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有下降趋势;(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成长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城市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3)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拒绝否认显著负向预测社会责任感,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显著正向预测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社会责任感 影响
下载PDF
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志刚 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22-425,共4页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某些基本职业能力不认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本研究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某些基本职业能力不认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本研究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认同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企业等用人单位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主动投身实践锻炼,职业指导教师要尽早地全程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合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用人单位 职业指导 就业能力
下载PDF
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彩彬 张冰 +2 位作者 王天奇 宋德群 赵永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9-78,共10页
目的:探讨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用外显自尊量表(SES)、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CCS)、攻击性问卷(AQ)和内隐自尊测验(IAT)对492名大学生(男245人)进行测量。结果:外显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 目的:探讨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选用外显自尊量表(SES)、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CCS)、攻击性问卷(AQ)和内隐自尊测验(IAT)对492名大学生(男245人)进行测量。结果:外显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55,-0.58;P均<0.01);内隐自尊得分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0.30;P均<0.01);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攻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β=-0.95,P<0.01)。外显自尊水平对自我概念清晰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93,P<0.01),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攻击性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16.30,P<0.01),外显自尊水平对攻击性还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3.61,P<0.01)。内隐自尊在外显自尊和攻击性之间、外显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外显自尊和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和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我概念清晰性 攻击性
下载PDF
不同高自尊类型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的注意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彩彬 周会 +1 位作者 袁堃 张丽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自尊类型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认知加工时的注意偏向特点和注意控制特点。方法:选取某校大一学生714人,使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筛选出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各51人;两组依次完成不同时间间隔(450ms... 目的:探讨不同高自尊类型大学生对攻击性信息认知加工时的注意偏向特点和注意控制特点。方法:选取某校大一学生714人,使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筛选出脆弱型高自尊组和安全型高自尊组各51人;两组依次完成不同时间间隔(450ms和1200ms)下的空间线索实验任务,根据RT回避警觉和RT固着回避值,获得注意偏向特点;两组依次完成Flanker实验任务,根据被试类型和一致性的交互作用结果,获得注意控制特点。结果:时间间隔为450ms时,脆弱型高自尊组的RT回避警觉值低于安全型高自尊组(P<0.05);时间间隔为1200ms时,脆弱型高自尊组的RT固着回避值高于安全型高自尊组(P<0.001)。被试类型和一致性的交互作用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高自尊类型大学生在注意不同阶段的攻击性注意偏向成分不同,但注意控制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型高自尊 安全型高自尊 注意偏向 注意控制
下载PDF
家庭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冰 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6-90,共5页
选取辽宁省16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作为样本来研究目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着重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父母职业及其文化程度等维度分别在强迫、网络成瘾、自卑和性心理等几个因子的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家庭因... 选取辽宁省16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作为样本来研究目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着重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和父母职业及其文化程度等维度分别在强迫、网络成瘾、自卑和性心理等几个因子的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家庭因素在某些心理健康因子上对大学生产生显著影响,对此,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性格完善和理性平和的人才,构建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作用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健全人格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预防体系初探 被引量:10
20
作者 段彩彬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目的:构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方法:以2 40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自编心理发展能力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自卑、性心理、孤独无助、网络成瘾、迷茫、责任感等10个因子上呈现不同程度的特点。因此... 目的:构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方法:以2 40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自编心理发展能力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自卑、性心理、孤独无助、网络成瘾、迷茫、责任感等10个因子上呈现不同程度的特点。因此,依据各因子程度的不同,尝试从家庭、学校、个人等方面着手,构建针对性的、点对点的预防体系;结论: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预防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