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沈阳医学院辅导员暖心之旅百家行活动总结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颖 刘娜 高松 《辽宁高职学报》 2012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家访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工作中要扩大走访学生群体,创新家庭教育形式。通过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环境,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采取有效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家访 家庭教育 学生
下载PDF
家访是拓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记沈阳医学院“暖心之旅”辽西行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颖 高松 刘娜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第11期10-10,18,共2页
家访是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辅导员家访活动,在连续四年开展实地家访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家访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扩大走访学生群体,创新家庭教育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环境,... 家访是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作者结合辅导员家访活动,在连续四年开展实地家访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家访工作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扩大走访学生群体,创新家庭教育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采取有效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访 家庭教育 高校学生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敏范 商丽宏 朱启文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9期695-696,共2页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高校普遍重视。通过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现状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沈阳医学院近年来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科研能力 教学方法 大学生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焦叶 王家骏 +6 位作者 杨旭 李静慧 蒋大力 王爽 郭秀华 吕莹 张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76-179,188,共5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SLS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要心理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对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tudent-life stress inventory,SLSI)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沈阳医学院和辽宁何氏医学院部分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应激源与应对方式中,男、女生各项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应激反应的行为反应项和认知反应项得分中,男、女生差异均有显著性(P分别<0.01,<0.05);不同院校大学生在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得分中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应激反应的生理反应项和行为反应项得分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在应激源挫折项得分中,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应激反应的行为反应项得分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应对方式得分中,不同来源地的大学生差异无显著性;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各应激反应均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之呈正相关,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两所医学院校部分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是由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应激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量 关喆 +1 位作者 江敏 张忠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第3期25-26,共2页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科研工作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实施科研载体多样化三方面,...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科研工作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实施科研载体多样化三方面,探讨了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管理体制 科研载体
下载PDF
刍议医学院校科研仪器设备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忠 张量 江敏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16-17,共2页
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 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会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仍然以二十世纪初的课程体系为主,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训练,造成学生与实践脱节,缺乏适应能力、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科研能力 课程建设 仪器设备 课程体系 高等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下载PDF
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精准化的困局与突围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秀华 魏家李 吕莹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7期18-20,共3页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自觉在精细、准确和具体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根本问题。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精准化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实施精准化方面的困境,从提高战...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自觉在精细、准确和具体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根本问题。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精准化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实施精准化方面的困境,从提高战略定位、优化运行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挖掘信息资源和拓展实践平台5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党建工作 精准化
下载PDF
医学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
8
作者 韩宁 李慧英 《辽宁高职学报》 2010年第2期98-99,108,共3页
主要阐述了医学院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兴趣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压力问题、前途问题、情感问题、贫困生问题等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医学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医学院校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医学类专业 学生 心理问题 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医学院校就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9
作者 杜琳琳 《大学教育》 2015年第4期126-127,共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适应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高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着"人学的空场"的现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探索构建高等医学院校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促进医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适应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高校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着"人学的空场"的现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探索构建高等医学院校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促进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就业教育体系的人本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医学生 高校就业教育体系
下载PDF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亚姝 赖端 +3 位作者 赵殿松 刘畅 徐唱 于千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6-57,60,共3页
目的:分析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Zung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测查某医学院校2011级临床医学等专业843名大学生的抑郁程度,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抑郁程度与性别、专业的相关性。结果:54名大学生为轻度抑郁... 目的:分析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Zung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测查某医学院校2011级临床医学等专业843名大学生的抑郁程度,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抑郁程度与性别、专业的相关性。结果:54名大学生为轻度抑郁,14名为中度抑郁,2名为重度抑郁,其余正常。男女生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医学专业与非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抑郁症的预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还需要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适和情绪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 Zung抑郁症状自评量表 预防
下载PDF
做好医学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翠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3期477-479,共3页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不断增加,"贫困生"问题正在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贫困生"工作,有效解决"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发展...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不断增加,"贫困生"问题正在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做好"贫困生"工作,有效解决"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发展,及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贫困生认定 问题
下载PDF
医学院校本科生社交焦虑及其应对方式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文婷 辛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本科生社交焦虑及应对方式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学专业本科生1 63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往焦虑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应对方式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交焦虑与应对方...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本科生社交焦虑及应对方式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学专业本科生1 63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往焦虑量表进行心理测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应对方式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结果:1 630名医学生社交焦虑总体得分(46.29±5.39)分、积极应对因子得分(1.96±0.59)分,消极应对因子得分(1.13±0.24)分,得分存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P<0.05)。医学专业本科生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r=0.401,P<0.05),而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326,P<0.05)。结论:医学院校本科生具有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减轻消极应对方式,有利于医学生降低焦虑水平,促进身心健康,也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本科生 社交焦虑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以辽宁省医学院校为例
13
作者 徐明霞 张娜 栗红侠 《传承》 2016年第3期98-99,共2页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有帮助,希望学校能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应该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强的社会...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要求。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身发展有帮助,希望学校能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应该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性较强的社会实践主题,创建稳定、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能力 作用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地方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宇丹 李荣梅 +2 位作者 马坚 刘海艳 贾媛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沈阳医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医学院校探索建立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模式,为同类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高校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沈阳医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医学院校探索建立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模式,为同类高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大学生 科研管理 模式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究
15
作者 袁源 《中国校外教育》 2020年第6期16-17,共2页
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信息化的意识形态舆情,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不够坚定,大学五年级毕业实习带来的时空距离,导致了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压力。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解决... 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信息化的意识形态舆情,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不够坚定,大学五年级毕业实习带来的时空距离,导致了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压力。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当前学生党员面临的组织设置、活动载体、学习主动性、知行合一等困难。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树立全面从严理念,提升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精准覆盖和青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医学院校 学生党支部建设 问题 路径
下载PDF
基于科技平台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
16
作者 王一维 祁荣 +2 位作者 吴鹏 韩琳 张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83-186,共4页
随着新时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的同时,也应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医学高等院校的分子形态... 随着新时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的同时,也应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医学高等院校的分子形态学实验室作为重要的科技平台,同样担负着全方位育人、培养优秀医务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文章阐述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宣教诚实守信、科学作风、节约意识、爱护他物、团队意识和劳动精神,多角度多环节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作用,在管理的过程中言传身教地融入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等教育 科技平台 立德树人 医学生 科学研究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生对教学信息化平台的了解和使用现状
17
作者 史新竹 李荣梅 +3 位作者 李舒 苑光梅 李京峰 裴秀丛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教学信息化平台和教学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为现代医学信息化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至2022级所有自愿参加本调查的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半开放式访谈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教学信息化平台和教学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为现代医学信息化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至2022级所有自愿参加本调查的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半开放式访谈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对多个教学平台均有所了解,通过平台获取课程资料的频率较高;教师在平台推送的案例分析浏览率不高;学生对优质课程有所了解,尤其是慕课和微课的使用率高于其他课程。结论: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较强,具备通过多平台多渠道解决课业问题的能力。教学平台资源建设需进一步优化提高其简洁性和亲和度,同时教师要有选择性地推送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医学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学平台 信息化
下载PDF
基础医学课程群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慧 张珉 +2 位作者 张量 杨智航 张忠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2期45-47,共3页
阐述基础医学课程群建设方法,从打造教学团队、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凸显专业特色和增强岗位胜任力等七方面进行改革。基础医学课程群建设是全面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 阐述基础医学课程群建设方法,从打造教学团队、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凸显专业特色和增强岗位胜任力等七方面进行改革。基础医学课程群建设是全面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课程群建设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
19
作者 孙冶 刘光焱 +4 位作者 杨彪 肖纯凌 车雨辰 李新鸣 李舒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及改革考核模式,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将同专业的2020级和2021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线上学习资源和课程思政到理... 目的: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及改革考核模式,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将同专业的2020级和2021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线上学习资源和课程思政到理论内容,全过程考核体系联合应用到教学方法。采用全过程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通过考试成绩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教改组的学生成绩显著提高(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达到97.5%,融入微生物热点问题和课程思政显著启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更多的学生未来想从事微生物相关领域的工作。结论: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及改革考核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 雨课堂 课程优化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整合医学理念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丹 张珉 张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4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开展整合医学理念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改革后的教学安... 目的研究开展整合医学理念下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开展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更喜欢改革后的教学安排,对课程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思维等能力肯定度均>90%。结论整合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改革可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基础医学 实验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