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璇 王昕 《中外医疗》 2015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60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感染患者78例,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干预的关系进行...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术360例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导管感染患者78例,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干预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①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总的感染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分别为33.33%、21.18%和18.60%,其中股静脉置管最高,锁骨下静脉最低(P<0.05)。②置管术后第1、2、3、4周末期时的感染率分别为13.33%、18.46%、24.76%和30.77%,结果显示导管留置的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③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6.67%,显著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33.33%。④导导管留置后78次的感染中有38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感染率为48.71%,有27次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率为34.61%,有13次为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6.67%。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各阶段的管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分析重症监护室脑出血预防肺部感染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评估将预防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中对其预防肺部感染起到的积极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92例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上述患者列为干预组、基础组,各组46例。基础组向患... 目的评估将预防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中对其预防肺部感染起到的积极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收的92例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上述患者列为干预组、基础组,各组46例。基础组向患者施行常规脑出血护理,干预组在基础组患者的前提下增用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评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都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运用于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中,能降低其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且有助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预防护理干预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80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谭博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6期961-96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出现的80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原因及并发症,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出现的80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原因及并发症,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结果对80例发生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患者行相关治疗方案后,38例下肢肿胀患者的肿胀状况经物理治疗后出现明显好转,41例患者的疼痛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无肺栓塞发生者,未出现因导管相关性血栓致死患者死亡,且随访6个月未见滤器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在治疗这类血栓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导管 血栓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丽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在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2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纤维支气管镜... 目的观察在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维支气管镜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2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观察组(n=46)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46),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灌洗治疗后Pa O2、Pa CO2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气指标,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 重症肺部感染 昏迷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血象恢复正常时间
下载PDF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于慧超 马玉东 宋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6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干预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 6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干预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28 d死亡率、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血必净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6.7%,28 d死亡率为16.7%,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3.3%(P<0.05)。治疗后血必净干预组PSI评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上升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而通过调节血清中促炎因子以及氧化和抗氧化因子水平可能是其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肺炎严重度指数 炎症因子 氧化因子 抗氧化因子
下载PDF
应急护理在重症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季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0期3489-3492,共4页
重症科室已逐渐成为医院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心,该科室的监护质量及设备先进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1]。多数重症科室患者因病情严重,治疗时间过长,极易出现抵触、消极情绪,同时因治疗过程中所需设备较多,患者也容易出... 重症科室已逐渐成为医院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心,该科室的监护质量及设备先进程度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1]。多数重症科室患者因病情严重,治疗时间过长,极易出现抵触、消极情绪,同时因治疗过程中所需设备较多,患者也容易出现导管脱出、机器故障等不良事件[2,3]。因此需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方法,以降低不良事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应急护理应用于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护理 内科患者 危重患者 机器故障 导管脱出 消极情绪 应用效果分析 不良事件
下载PDF
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娜 张懋璠 +4 位作者 闫笛 韩操 谭博 宋岩 孟胜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样,用超高效... 目的研究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采集不同时间点的静脉血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试剂及参比试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6.32±0.85)h和(5.95±1.23)h;Cmax分别为(6.231±1.734)ng·mL-1和(6.138±1.352)ng·mL-1;T1/2分别为(39.89±9.43)h和(40.02±7.49)h;AUC0-144分别为(273.473±97.167)ng·h·mL-1和(278.314±80.340)ng·h·mL-1;AUC0-∞分别为(303.480±106.054)ng·h·mL-1和(306.412±91.351)ng·h·mL-1。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7±20.2)%。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不同制剂间和不同周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片 相对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DJ-1蛋白高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立新 张丽娜 张天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症状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PNENs中DJ-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PNENs及25例健康人... 背景与目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症状复杂多样,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PNENs中DJ-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在病程进展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6例PNENs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DJ-1蛋白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78例PNENs病理组织中DJ-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NENs患者血清中DJ-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36.19±6.71vs 24.68±5.94 ng/m L;P<0.001);53.8%的PNENs组织中DJ-1蛋白呈阳性表达(42/78);PNENs组织中DJ-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33)、远处转移(P=0.017)、TNM分期(P=0.012)、以及病理分级(P=0.049)呈显著正相关;作为非独立风险因素,DJ-1阳性表达与PNENs患者OS(P=0.003)及DFS(P=0.018)缩短均显著相关。结论:PNENs存在DJ-1蛋白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病程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DJ-1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下载PDF
辛伐他汀抑制脓毒症小鼠肠损伤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髓过氧化物酶上调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荣 孔冰冰 +2 位作者 杨文萍 赵欣 王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428-433,共6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辛伐他汀对盲肠穿孔法造模致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下列3组(24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脓毒症+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辛伐他汀对盲肠穿孔法造模致脓毒症小鼠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下列3组(24只/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脓毒症+辛伐他汀治疗组(SIM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Sham组仅开腹,不进行盲肠结扎和穿孔。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2h、24h将小鼠处死,取其小肠组织,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肠组织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结果光镜下可见Sham组小鼠小肠黏膜形态基本正常,造模后12h,24h病理表现无显著差异;SEP组小鼠小肠壁变薄,绒毛水肿,绒毛结构模糊,肠上皮坏死脱落,炎细胞浸润明显,SEP 24h小鼠病变更加明显;SIM组小鼠小肠壁结构有部分破坏,黏膜水肿程度较轻,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与SEP组相同观察点比小肠组织损伤减轻。与Sham组相比较,SEP组小肠组织匀浆中ICAM-1、MPO明显升高;与SEP组比较,SIM组小肠组织匀浆中ICAM-1、MPO明显降低。结论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小鼠肠损伤起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PMN)聚集、下调ICAM-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损伤 辛伐他汀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穿刺置管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50-53,70,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经上臂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进行PICC置管。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观察贵要静脉使用情况、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9.3%、97.8%、99.3%比80.0%、77.8%、8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6.843、4.283,P〈0.05)。两组穿刺静脉及导管末端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9、4.375,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162±20)d比(124±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4,P〈0.05)。研究组静脉炎、静脉血栓、周围组织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且导管异位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SELDINGER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穿刺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联合参麦注射液对MODS犬的脏器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慧超 马玉东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联合参麦注射液(SMI)对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犬的脏器保护作用。方法2012年9月—2013年4月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建立MODS模型,30只成年Mongrel犬随机分为MODS组、CVVHDF...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联合参麦注射液(SMI)对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犬的脏器保护作用。方法2012年9月—2013年4月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建立MODS模型,30只成年Mongrel犬随机分为MODS组、CVVHDF组及CVVHDF+SMI组。CVVHDF组内毒素注射后给予CVVHDF治疗;CVVHDF+SMI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1.5 m L/Kg体重,2次/d;MODS组做常规治疗。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肌酐(Cr)、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在治疗5 d后取肝、肾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MODS模型制备成功后,血清BUN、Cr、ALT和AST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VHDF及CVVHDF+SMI组治疗1 d后,血清BUN、Cr水平开始下降,显著低于同时间点MODS组(P<0.01或P<0.05);治疗3 d后,CVVHDF+SMI组血清BUN、Cr水平显著低于CVVHDF组(P<0.01或P<0.05)。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在治疗3 d后均开始下降,治疗第3 d、4 d、5 d,各组间血清ALT、AS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镜下可见:MODS犬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增生、肿胀,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髓质区可见梗死灶;肝脏可见灶状与大片状坏死、出血,伴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扩张淤血,枯否氏细胞多见。CVVHDF组肝、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CVVHDF+SMI组肝、肾组织损伤程度最轻。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减轻MODS犬的脏器组织损伤,参麦注射液与之联用脏器保护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参麦注射液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CRRT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尿HGMB1和L-FABP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慧超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3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CR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CR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尿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MGB1和L-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MGB1、L-FABP水平分别为(416.35±59.75)ng/L、(52.14±5.39)Ug/(g·cr),低于对照组的(498.56±68.43)ng/L、(60.05±5.78)Ug/(g·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为(6.03±1.12)mmol/L、(90.33±7.5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7.69±1.34)mmol/L、(98.62±8.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必净联合CRRT治疗可降低脓毒症合并AKI患者HMGB1和L-FABP水平,减轻肾功能损伤,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必净 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肾功能
下载PDF
地佐辛与布托啡诺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慧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对比地佐辛与布托啡诺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镇痛镇静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地佐辛组及布托啡诺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镇静,在此基础上,地佐辛组... 目的对比地佐辛与布托啡诺用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镇痛镇静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地佐辛组及布托啡诺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镇静,在此基础上,地佐辛组联用地佐辛,布托啡诺组联用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OI)],镇痛镇静指标(镇静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镇痛镇静评分[面部表情评分法(FPS)、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MAP、HR、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25.47±6.44)min、停药后苏醒时间(17.67±6.43)min、机械通气时间(4.61±1.31)d、ICU住院时间(5.89±1.61)d均短于布托啡诺组的(28.72±5.61)min、(21.25±5.42)min、(5.56±2.71)d、(7.73±1.8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的FPS评分为(1.83±0.22)分、Ramsay评分为(3.01±0.12)分,均低于布托啡诺组的(2.53±0.26)、(3.87±0.4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地佐辛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水平均高于布托啡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4%低于布托啡诺组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的效果更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布托啡诺 右美托咪定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玉东 明宗毅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外伤(TBI)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NSC)组,每组36只。TBI和NSC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大鼠脑外伤...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108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外伤(TBI)组和神经干细胞移植(NSC)组,每组36只。TBI和NSC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大鼠脑外伤动物模型,NSC组大鼠在脑外伤模型制作成功后1周在皮质处局部注射移植神经干细胞,TBI和NSC组大鼠分别在细胞移植后的第7天、14天和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sham组仅切开头皮暴露颅骨,不实施打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各时点NSC组大鼠较TBI组NSS评分均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均显示,与Sham组相比,TBI组大鼠脑组织的Caspase-3和Caspase-9阳性表达OD值均升高(P<0.05);而与相同时间点的TBI组大鼠相比,NSC组大鼠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的阳性表达OD值均降低,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促进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干细胞移植 神经元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早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臧桐 王璇 李歆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无斑块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 目的: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弹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无斑块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应用VVI测量颈总动脉管壁长轴方向上和短轴前、内、后、外对应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elocity of systolic maximum,Vsm)、收缩期峰值应变(strain of systolic maximum,Ssm)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train rate of systolic maximum,SRsm),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对照组P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IMT,长轴Vsm、Ssm、SRsm和短轴各对应点Vsm、Ssm、SR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用于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弹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应变 应变率
下载PDF
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慧超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析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析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采用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各项炎性因子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MG、SCr、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肾毒清灌肠黄葵胶囊辅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肾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黄葵胶囊 肾毒清灌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博 闫笛 宋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55-857,共3页
目的分析烧伤脓毒症患者经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9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45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烧... 目的分析烧伤脓毒症患者经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收治的9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45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烧伤脓毒症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与28 d死亡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F-a、IL-6、IL-1水平以及临床相关性指标值显著优于治疗之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8 d死亡率、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脓毒症患者经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脓毒症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丽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接受急性肾衰竭治疗的老年患者106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运用连续... 目的观察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接受急性肾衰竭治疗的老年患者106例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运用连续血液净化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歇性血液净化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天、14天、30天的BUN、SCR水平以及治疗后心率、CVP、MAP、氧合指数和导管栓塞、消化道出血、插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了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减低了导管栓塞、消化道出血、插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间歇性血液净化 老年急性肾衰竭 消化道出血 导管栓塞
下载PDF
BMP-2/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陶瓷骨促进兔桡骨缺损修复
19
作者 韩操 张丽娜 +1 位作者 颜南 王正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0,135,共7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在兔桡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双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在兔桡骨缺损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BMSC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采用慢病毒载体将BMP-2/bFGF基因转染到兔BMSC,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过表达。制备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植入兔挠骨缺损模型后,8周后取出缺损侧挠骨组织。HE染色观察桡骨组织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采用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分析桡骨修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桡骨组织ColⅠ、OP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桡骨组织中EphB4、ephrin-B2水平。结果BMP-2/bFGF双基因转染的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能够改善缺损桡骨组织形态,提高桡骨组织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上调桡骨组织中Runx2、ALP、OPN和ColⅠ的表达,并能够上调缺损桡骨组织中EphB4和ephrin-B2的水平。结论BMP-2/b FGF双基因转染的BMSC复合生物陶瓷骨对兔桡骨缺损有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桡骨缺损 生物陶瓷骨 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
下载PDF
家庭协同制订个性化居家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8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家庭协同制订个性化居家护理(PHC)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家庭协同制订个性化居家护理(PHC)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协同制订PHC。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社会适应功能[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AFE)]评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MSE、ADL、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F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协同制订PHC可提高AD患者MMSE、ADL、GQOL-74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SAFE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家庭协同制订个性化居家护理 认知功能 自理能力 社会适应功能 生命质量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