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牛津分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卅立 范秋灵 +4 位作者 赵洁 刘楠 王曦 姜奕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Ig A肾病牛津分型的4种主要病变:系膜细胞增生(M0/1)、内皮细胞增生(E0/1)、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0/1)、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T0/1/2)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2月17日至2011年10月11日在中国医科... 目的研究Ig A肾病牛津分型的4种主要病变:系膜细胞增生(M0/1)、内皮细胞增生(E0/1)、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0/1)、肾小管萎缩或肾间质纤维化(T0/1/2)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2月17日至2011年10月1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514例18岁以上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除外过敏性紫癜、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继发性Ig A肾病。采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二分类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4例Ig A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1.06∶1,平均年龄(35.70±11.99)岁,平均病程(18.31±30.42)个月。单纯血尿组牛津分型以M0E0S0T0为主。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分期、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 G与M病变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C3、血小板与M病变呈负相关。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小板升高是影响系膜细胞增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尿蛋白≥3.5 g的患者M1的比例(67.5%)显著高于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的患者。年龄、收缩压、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 G与E病变呈正相关;病程、血清白蛋白与E病变呈负相关。年龄、病程长是E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以上患者E1的比例(73.3%)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CKD分期、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与S病变呈正相关。年龄、CKD肾功能分期、收缩压、舒张压、C4、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血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 G与T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Ig G与T病变呈负相关。前驱感染史、舒张压≥90 mm Hg、低白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贫血、高C反应蛋白血症是T病变加重的影响因素。结论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小板升高,高龄,病程长,存在低白蛋白血症、贫血、高脂血症、前驱感染、舒张压升高、高C反应蛋白血症是Ig A肾病患者牛津分型病变严重的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因素的患者应及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分级,给予个体化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牛津分型 临床指标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唐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4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尿毒症且具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次/周,3000 U/次。治疗组于血液...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尿毒症且具有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次/周,3000 U/次。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2次/周。3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尿毒症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并发肾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静 宛长亮 李晓男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并发肾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将412例CK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肾性高血压将其分为并发高血压组和不并发高血压组。记录所选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病程、CKD诱因、CKD分期、给药情况等一般资料及相...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并发肾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将412例CK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肾性高血压将其分为并发高血压组和不并发高血压组。记录所选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病程、CKD诱因、CKD分期、给药情况等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血压达标情况,筛选出影响CKD患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CKD病因、CKD分期、联用哌唑嗪等因素对是否并发高血压影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2 kg/m^2、糖尿病肾病、4~5期CKD是CKD病人并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哌唑嗪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BMI≥22 kg/m^2、糖尿病肾病、4~5期CKD是CKD病人并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联用哌唑嗪可控制患者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性高血压 哌唑嗪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万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5期200-201,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糖、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显著的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恢复,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在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万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5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肾内科68例纳入研究的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外治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34例。普通护理组接受常规对症护理,外治护理组在对症护理基础上接受中药泡洗、...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肾内科68例纳入研究的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外治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各34例。普通护理组接受常规对症护理,外治护理组在对症护理基础上接受中药泡洗、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中药保留灌肠、耳穴压籽、艾灸中的至少1种中医外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护理效果满意度、相应护理方案实用性之间的差异,对比2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中医外治护理与普通护理对患者住院天数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护理方案实用性和效果满意度方面,2种方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治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实用性、满意度均高于普通护理组。结论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对慢性早中期肾衰疗效确切,对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广泛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外治法 中医护理 虚劳
下载PDF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王超 万多 +1 位作者 李卅立 王曦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病血液透析者纳入血液透析组(n=40),接受腹膜透析者纳入腹膜透析组(n=40)... 目的分析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病血液透析者纳入血液透析组(n=40),接受腹膜透析者纳入腹膜透析组(n=40),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n=40)。比较各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结果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低于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低于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慢性肾病患者透析类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可量化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防治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肾透析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3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血红蛋白(Hb)水平、白蛋白(Alb)水平、铁蛋白(SF)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lb、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可改善T细胞亚群相关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提高Hb、Alb、SF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重组人促红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素 T细胞亚群 炎性因子 白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中医药护理方案干预高血压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万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7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纳入研究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分别为60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西医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艾灸、中药穴位贴敷...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纳入研究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分别为60例。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西医护理,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艾灸、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中的至少一种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中医护理方案实用性之间的差异,对比2种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中医护理与常规西医护理对患者住院天数的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护理方案实用性和效果满意度方面,2种方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中医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实用性、满意均高于普通护理组。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对高血压肾病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中医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碘普罗胺对大鼠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于凤侠 汪立杰 +1 位作者 林树无 李子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碘普罗胺诱导的大鼠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机制。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剂肾病组(CIN组),各12只。CIN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碘普罗胺的方法建立大鼠CIN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溶剂。所有大鼠均在注射后24 ... 目的探讨碘普罗胺诱导的大鼠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机制。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对比剂肾病组(CIN组),各12只。CIN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碘普罗胺的方法建立大鼠CIN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溶剂。所有大鼠均在注射后24 h处死。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球上皮细胞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1、P27、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并用半定量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进行计量分析。应用TUNEL检测肾小球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N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P21、P27、TGF-β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P21[(12.86±0.98)%vs(0.46±0.21)%,P=0.004 5],P27[(21.76±2.75)%vs(9.57±1.86)%,P=0.007 1]和TGF-β1[(12.85±5.54)%vs(7.63±0.84)%,P=0.003 7)];CIN组24 h尿蛋白显著性增加[(23.44±5.22)mg/d vs(2.13±0.52)mg/d,P=0.007 0];CIN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的病理损害更加严重和凋亡率明显增高[(52.5±6.4)%vs(4.2±0.3)%,P=0.007 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积分与24 h尿蛋白排泄量及P21,P27和TGF-β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765、0.701、0.842、0.651,P<0.01)。结论碘普罗胺可通过上调肾小球上皮细胞的P27、TGF-β1的表达及尿蛋白的排泄量,加重肾小球上皮细胞的病理损害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碘普罗胺 肾小球上皮细胞
下载PDF
30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炎临床分析
10
作者 王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32-33,共2页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0例ANCA相关性肾炎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查,并进行肾穿刺。治疗方法主要为经激素+环磷酰胺冲击及维持治疗或血液... 目的总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30例ANCA相关性肾炎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查,并进行肾穿刺。治疗方法主要为经激素+环磷酰胺冲击及维持治疗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总结患者临床表现、诊断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计数升高10例,肌酐升高19例。所有患者都有程度不一的低蛋白血症,贫血20例,血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升高18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8例。肾功能检查结果均异常,肾穿刺检查显示免疫复合物均呈阴性,ANCA检查结果均呈阳性。15例误诊为间质性肾炎或间质性肺炎,1例因咳痰咳嗽误诊为肺结核,误诊率53.33%。16例(53.33%)处于细胞新月体期,14例(46.67%)处于非细胞新月体期。细胞新月体期患者中75.00%经环磷酰胺+激素治疗有效,非细胞新月体期患者中28.57%经环磷酰胺+激素治疗有效,环磷酰胺+激素治疗对细胞新月体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非细胞新月体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对非细胞新月体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细胞新月体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CA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快,临床应尽早确诊,在细胞新月体期应用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通常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肾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环磷酰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正常血压IgA 肾病患者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洋 王曦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8年1月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17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8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8年1月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17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89例和观察组8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来氟米特,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肾功能指标[血肌肝(Scr)、尿素氮(BUN)和24h尿蛋白定量(24hUP)],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l(ET-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记录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VEGF、ET-1和ICAM-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hUP、D-二聚体、IL4、VEGF、ET-1和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CD3^+CD4^+T淋巴细胞IFN-γ和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含糖皮质激素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的动脉病变,臬机制可能与来氟米特改善承者肾功能、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VEGF、ET-1和ICAM-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糖皮质激素 IgA肾病 动脉病变 疗效 机制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96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磷、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治疗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磷水平、血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P3、BMP7和B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骨代谢异常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异常,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慢性肾衰竭 骨代谢异常 并发症
下载PDF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鹏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析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应用别嘌醇片治疗... 目的探析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参照组应用别嘌醇片治疗,研究组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清白介素(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和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UN、SUA和Sc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NAL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1β、NALP3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χ^(2)=7.46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慢性肾衰竭 非透析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鹏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4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究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胶囊 前列地尔注射液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指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2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血液透析并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注射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血液透析并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注射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残余肾功能(RRF)]、日均尿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UN为(40.25±4.15)mmol/L、SCr为(510.37±62.53)μmol/L、RRF为(5.23±1.06)ml/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25±2.61)mmol/L、(493.52±56.91)μmol/L、(5.79±1.20)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均尿量(602±86)ml高于对照组的(506±82)ml,日均尿量减少幅度(71±38)ml低于对照组的(156±42)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血液透析患者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残余肾功能,增加日均尿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血液透析 残余肾功能
下载PDF
他克莫司用于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鹏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8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用于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红蓝数字抽签法分为红字组和蓝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降脂与抗凝...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用于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红蓝数字抽签法分为红字组和蓝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降脂与抗凝等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红字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蓝字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尿蛋白水平与生化指标。结果蓝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红字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红字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字组白蛋白、FPG、SCr均高于红字组,尿蛋白、TC、TG均低于红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还可有效调节尿蛋白水平与生化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泼尼松
下载PDF
前列地尔和羟苯磺酸钙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薇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前列地尔与羟苯磺酸钙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前列地尔与羟苯磺酸钙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24 h尿蛋白、BUN、Ccr、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BUN、Ccr、UA依次为(1.17±0.23)g、(10.11±3.28)mmol/L、(35.73±7.62)mL/min、(410.29±100.94)mg/d,对照组为(1.98±0.32)g、(15.20±3.21)mmol/L、(28.74±4.85)mL/min、(467.04±102.53)mg/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可提高疗效,更好地改善相关指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前列地尔 羟苯磺酸钙 肾功能指标
下载PDF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观察
18
作者 赵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8期89-89,共1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90例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小剂量和大剂量缬沙坦治疗,...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90例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小剂量和大剂量缬沙坦治疗,对比其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缬沙坦 治疗 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B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燕文 王超 +8 位作者 王旭光 冯永民 安宁 吴洪銮 李尚妹 陶静莉 刘伟敬 刘华锋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0-1384,1388,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就诊前4周内未用药的SLE患者6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正常人和68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组就诊前4周内未用药的SLE患者68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正常人和68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补体C3、SLEDAI评分和血清Anti-ds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活动组(SLEDAI score≥10)SLE患者显著高于稳定组(SLEDAI score<10),且活动组中初发组(即首次确诊)显著高于复发组(P均<0.05)。而SLE患者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活动组SLE患者显著低于稳定组,且活动组中初发组显著低于复发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LE患者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s=0.289,P<0.05),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s=0.371,P<0.01)。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5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SLEDAI降低≥4分)的T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降低(P<0.05);治疗3 d后,SLE患者预后良好组的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即可显著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T、B淋巴细胞的自噬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自噬水平异常,其变化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有望作为疾病活动度指标和潜在的临床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 B细胞 自噬 LC3-Ⅱ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晓 罗莹 +4 位作者 董想 冯艳玲 张文宇 万多 宋晓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2-984,共3页
目的研究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原花青素,给药量为每天20 mg/kg,注射3周。检测肝脏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结果原花青素可降低缺血再灌注... 目的研究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腹腔注射原花青素,给药量为每天20 mg/kg,注射3周。检测肝脏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水平。结果原花青素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的释放,并提高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丙二醛水平,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状况。结论原花青素可以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的损害,可以作为一种预处理药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预处理 肝脏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