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以沈阳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米娟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
就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以沈阳大学为例分析了对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合作教育模式和课外教学活动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构成体系... 就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优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以沈阳大学为例分析了对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合作教育模式和课外教学活动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构成体系,最后指出了该培养方案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经济类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下载PDF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以沈阳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忠华 冯卓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第25期155-156,共2页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的必然方向,沈阳大学作为地方性的大学,服务地方是其人才培养重要的内容。总体上看沈阳大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并不理想,基础的成效与国内同类高校领先水平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应在巩固产学研合作助力人才培养的基础...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的必然方向,沈阳大学作为地方性的大学,服务地方是其人才培养重要的内容。总体上看沈阳大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并不理想,基础的成效与国内同类高校领先水平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应在巩固产学研合作助力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更高水平合作,加强人力资本建设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大学 产学研结合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下载PDF
沈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研究
3
作者 潘桔 郁超辉 丁龙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5期4-7,共4页
都市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2013~2022年沈阳都市圈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沈阳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其内部的耦合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都市圈高... 都市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2013~2022年沈阳都市圈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沈阳都市圈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其内部的耦合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绿色和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共享发展增速最快;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内部耦合性远高于其他城市;而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内部耦合性也较低;多数城市的创新、绿色和共享发展呈上升趋势,协调和开放发展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都市圈 VHSD模型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构筑沈阳农村区域物流中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奕 刘长溥 李俊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96,共2页
农村区域物流是联系生产和消费两个终端的重要纽带,涉及的领域广泛,带动作用极强,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县域经济关系到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农村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会... 农村区域物流是联系生产和消费两个终端的重要纽带,涉及的领域广泛,带动作用极强,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县域经济关系到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农村区域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会对县域经济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了农村区域物流的内涵与特点,通过分析沈阳市农村区域物流中心构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为沈阳市科技局2010年科研项目《沈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区域物流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基于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沈阳“飞地经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明友 张琳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67-171,共5页
论述了“飞地经济”对于沈阳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认为沈阳“飞地经济”业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市场化运作不畅、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飞地园区规模化不足等问题,致使产业发展仍存在条块分割、... 论述了“飞地经济”对于沈阳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认为沈阳“飞地经济”业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市场化运作不畅、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飞地园区规模化不足等问题,致使产业发展仍存在条块分割、链条脱节、集群化发展缓慢等挑战。作为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沈阳,有必要以“飞地经济”为突破口和契机,在规划布局、利益划分、平台建构、统一市场等方面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联动共赢,推进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的腾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优势互补 协同共进 “飞地经济”
下载PDF
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分析
6
作者 李庆杨 陈香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统筹协调经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优势,增强产业集群辐射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消除政策壁垒;实施... 介绍了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统筹协调经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优势,增强产业集群辐射作用;发挥政府作用,消除政策壁垒;实施沈阳经济区人才整体开发战略;给诚信示范企业优惠政策,创建企业健康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经济区 产业集群 市场竞争力
下载PDF
营改增:对辽宁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策——以沈阳为例
7
作者 李忠华 霍奕彤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25期102-103,共2页
从企业的角度看,"营改增"大多数企业税负都会下降,但会有一些购进项目较少,如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税负上升。针对这些影响,短期上看应力争提高改革后的增值税地方分成比例,或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水平;从长期上看,应加快经... 从企业的角度看,"营改增"大多数企业税负都会下降,但会有一些购进项目较少,如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税负上升。针对这些影响,短期上看应力争提高改革后的增值税地方分成比例,或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水平;从长期上看,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高端产业的发展,努力发展地方财源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辽宁经济社会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基于RCEP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测算分析
8
作者 赵亚南 张艳 《商业经济》 2024年第12期1-5,174,共6页
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意味着RCEP将成为我国与东亚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占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尤为重要。选取数字基础设施... 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署,意味着RCEP将成为我国与东亚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占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尤为重要。选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创新发展、数字产业竞争力、数字制度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20年RCEP成员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进行测算,熵值法进行检验。通过分析排名提出建议,最终提高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RCEP 数字经济发展测算 主成分分析法 熵值法
下载PDF
制度创新与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俊华 李庆杨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选取产权非国有化率、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对外开放度、资金市场化水平、政府与市场关系五个分指标衡量制度创新,并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合成制度创新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制度创新在内的广义生产函数模型,以考察制度创新对沈阳经... 选取产权非国有化率、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对外开放度、资金市场化水平、政府与市场关系五个分指标衡量制度创新,并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合成制度创新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制度创新在内的广义生产函数模型,以考察制度创新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创新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超过劳动投入,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解决制度创新中的问题,深化制度创新是沈阳经济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沈阳经济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沈阳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于磊 王明友 《科技经济市场》 2012年第3期29-32,38,共4页
本文在借鉴前人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沈阳市1995-2009年经济和环境数据,建立了沈阳市人均GDP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具体分析了沈阳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不明显,工... 本文在借鉴前人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沈阳市1995-2009年经济和环境数据,建立了沈阳市人均GDP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具体分析了沈阳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不明显,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虽呈现倒"U"型关系,但拐点并未出现。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低碳经济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文欣 谢涛 《当代经济》 2024年第8期3-17,共15页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关注不断增加,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采用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关注不断增加,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采用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我国西部地区显著,低碳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环保关注度是我国低碳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环保关注度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郭思蕊 王右文 《现代商业》 2024年第17期96-99,共4页
本文基于我国近十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衡量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模型来探讨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与作用路径。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 本文基于我国近十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衡量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模型来探讨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与作用路径。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可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通过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第三,数字经济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效应上存在异质性,即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要优于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绩效 科技创新水平
下载PDF
绿色金融理论演进与思考
13
作者 王伟 张烨宁 吴琼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9,28,共11页
随着绿色金融研究不断丰富,且逐渐成为金融创新发展领域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梳理其理论脉络、把握其发展动态,对于系统推进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绿色金融的基本特征、焦点问题和演化趋势,将国内外的绿色金融研... 随着绿色金融研究不断丰富,且逐渐成为金融创新发展领域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梳理其理论脉络、把握其发展动态,对于系统推进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绿色金融的基本特征、焦点问题和演化趋势,将国内外的绿色金融研究分为开端、深入和细化三个演进阶段,并分别对其进行述评。基于此,提出了公共绿色金融研究的新视角以及研究展望,以期为拓展绿色金融研究视阈、提升研究质量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理论研究 述评 展望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差异分析——基于不同发展定位城市群的数据
14
作者 潘桔 丁龙彦 郁超辉 《中国商论》 2025年第4期5-8,共4页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揭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及结构差异及来源。结果发现:优化提升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培育发展城市群总体提升速度较...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揭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及结构差异及来源。结果发现:优化提升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培育发展城市群总体提升速度较快,发展壮大城市群正在缩小与优化提升城市群的差距;城市群间高质量发展差异不断上升,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城市群内部差异较大,但缩小速度较快;创新、协调和开放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主要构成,且创新发展差异贡献率增速最快;创新、协调和共享发展分别对三类城市群高质量差异的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城市群 基尼系数 方差分解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 被引量:78
15
作者 高秀艳 王海波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9-91,共3页
本文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 本文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因此,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同城化还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经济圈 同城化 辽宁中部城市群 沈抚铁本同城化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27
16
作者 高秀艳 王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是我国现今主要的养老模式,而后者又可分为社会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基本模式。相比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具有一定的优势。针对沈阳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 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是我国现今主要的养老模式,而后者又可分为社会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基本模式。相比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具有一定的优势。针对沈阳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产业主体的战略、机会、政府角色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社区居家养老产业 钻石模型
下载PDF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差异分析 被引量:62
17
作者 潘桔 郑红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02-106,共5页
文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标准,构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及五区域2013-2017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利用核密度和泰尔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 文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标准,构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及五区域2013-2017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利用核密度和泰尔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特征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发现:我国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差异变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北和东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极化现象,西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东部、中部和西北地区各省份差异在缩小,西南和东北地区差异在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TOPSIS分析 核密度分析 泰尔指数
下载PDF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潘桔 郑红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8-92,共5页
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标准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2017年30个省份及五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对高质量发展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 文章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标准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TOPSIS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2017年30个省份及五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对高质量发展差异进行测算与分解;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五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我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差异变大,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特征相似,西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各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五个维度对于不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创新和协调因素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TOPSIS分析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状况实证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秀艳 蒋存虎 吴永恒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改造振兴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改造振兴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 产业生存环境 产业国际竞争力 产业对外依存度 产业控制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