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彦文 符聃 +1 位作者 陈苗 张强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26-432,共7页
以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通过讨论本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特点,分析了专业实验项目设置、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验平台建设情况。并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构建了实验教学模式:基... 以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通过讨论本专业实验课程设置和实验特点,分析了专业实验项目设置、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验平台建设情况。并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构建了实验教学模式:基础实验教学采取高校之间共享实验平台的方式;专业实验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提升专业实验的开出率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升专业实验教学效果并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一流本科专业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新工科视阈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以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晴 戴民 +1 位作者 高旭 柳雨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以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对重新构建以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究,其中,理论教学体系由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数学及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以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对重新构建以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究,其中,理论教学体系由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数学及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体育类通识课程、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交叉融合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设计、专业实验、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个部分,要以理论教学体系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培养出适应新经济、新时代且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交叉、创新、复合、可持续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运学 范兆荣 +1 位作者 谷亚新 刘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年第9期111-113,共3页
基于OBE理念,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制订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教育平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终身学习理念下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4
作者 周红红 孙作青 徐聿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在终身学习时代,终身学习理念是推动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思想。分析了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终身学习理念下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从融入思政元素、实... 在终身学习时代,终身学习理念是推动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思想。分析了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终身学习理念下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创新的基本原则,从融入思政元素、实施职涯导航、推进教学创新和注重任务驱动4个方面提出了终身学习理念下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创新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 终身学习理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以沈阳建筑大学功能材料专业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谷亚新 唐明 +1 位作者 王晴 时方晓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沈阳建筑大学设置了功能材料新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其设置加大了战略性新兴功能材料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逐步构建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 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沈阳建筑大学设置了功能材料新专业。功能材料专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其设置加大了战略性新兴功能材料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逐步构建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色鲜明、领域合理、结构优化的功能材料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学校办学基础成熟、办学结构调整和学科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功能材料专业 建筑材料
下载PDF
具有土木建筑特色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课程建设——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尤 王丽华 谷亚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结合沈阳建筑大学以土木建筑为特色、服务建设行业的办学定位,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建设情况,包括课程背景、课程定位、教学特色内容、课程辅助建设等内容,并针对近年来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 结合沈阳建筑大学以土木建筑为特色、服务建设行业的办学定位,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建设情况,包括课程背景、课程定位、教学特色内容、课程辅助建设等内容,并针对近年来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土木建筑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聚合物复合材料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索——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尤 宛彤昕 刘运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沈阳建筑大学聚合物复合材料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进展情况,通过采用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综述以及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探索课程考试改革对于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 介绍了沈阳建筑大学聚合物复合材料课程考试改革的实施进展情况,通过采用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综述以及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探索课程考试改革对于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复合材料 考试改革 考核方式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培养浅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金波 赵勤 +1 位作者 裴国卿 曾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87-289,共3页
对材料科学素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从调整培养方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 素质培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玲玲 陈慧玲 +4 位作者 李世晋 贾茗森 常小龙 师文婧 孟宪宇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以不同方式(单掺、混掺)研究玄武岩纤维掺量(0.1%、0.3%、0.5%)和纤维长度(6mm、9mm、12mm)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起到明显提升作用,单掺时本实验最优掺量为0.3%,最佳长度... 本文以不同方式(单掺、混掺)研究玄武岩纤维掺量(0.1%、0.3%、0.5%)和纤维长度(6mm、9mm、12mm)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起到明显提升作用,单掺时本实验最优掺量为0.3%,最佳长度为9mm。混掺最优方案为三种纤维长度等量混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 抗折强度
下载PDF
建筑大学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10
作者 赵苏 高丽丽 魏桂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等特点,教学方法通常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建筑院校材料类的专业特色,提出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生活中、自然界中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结... 物理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等特点,教学方法通常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建筑院校材料类的专业特色,提出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生活中、自然界中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结合起来,将物理化学原理与工程或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将来在建筑材料领域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专业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富油型高黏高弹桥面铺装过渡层材料服役性能研究
11
作者 吴杰 郑红 +3 位作者 吴繁 赵元炎 赵明宇 丁庆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2期320-325,共6页
针对混凝土桥面板铺装工程对铺装层材料的性能需求,提出富油型高黏高弹桥面铺装过渡层材料,开发出60℃黏度>70万Pa·s的过渡层材料专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油石比、不同级配、不同厚度的过渡层材料与组合结构的服役性能... 针对混凝土桥面板铺装工程对铺装层材料的性能需求,提出富油型高黏高弹桥面铺装过渡层材料,开发出60℃黏度>70万Pa·s的过渡层材料专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油石比、不同级配、不同厚度的过渡层材料与组合结构的服役性能规律.结果表明:富油型高黏高弹过渡层材料具备优异的高温、低温,以及水稳定性能,在组合结构的形式中与混凝土桥面板的25℃的剪切强度、拉拔强度分别达到0.98、0.71 MPa.动态荷载下,随着油石比与厚度的提高,组合结构试件的初始裂纹出现、裂缝扩展速度降低,起到阻止裂缝传递与反射的作用,在0.2应力水平下铺装层组合结构疲劳寿命可达到10万次.超薄组合铺装结构服役性能优异,可有效防止铺装层出现推移、拥包、开裂等桥面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型沥青混合料 高黏高弹 桥面铺装 过渡层 服役性能
下载PDF
芳纶纤维与树脂基体改性对复合材料剪切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梁起睿 叶金蕊 +4 位作者 颜丙越 刘凯 何剑飞 姬晓龙 侯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0,共10页
芳纶纤维表面惰性会影响其与树脂间的浸润性能和界面结合强度,因此限制了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输电等领域的应用。为了对比纤维表面改性和树脂基体改性技术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文中结合光学和力学测试方法... 芳纶纤维表面惰性会影响其与树脂间的浸润性能和界面结合强度,因此限制了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输电等领域的应用。为了对比纤维表面改性和树脂基体改性技术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文中结合光学和力学测试方法对不同改性技术及处理过程对芳纶纤维表面刻蚀的影响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酐化学刻蚀会对芳纶纤维表面基团产生影响且增加表面粗糙度。热氧化刻蚀处理后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具有明显“沟壑”状。然而,当乙酸酐化学刻蚀处理时间高于6 h、热氧化刻蚀处理时间高于4 min时,纤维内部结构就会受到损伤,导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降低。超声浸渍改性处理后,纤维表面粗糙度有一定增加,纤维表面附着的气体将会排出,超过20 min后改性效果趋于稳定。使用偶联剂改性树脂基体可以增加纤维表面的键合作用,当添加量超过3%时,树脂分子间的过度交联导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下降。研究结果为提高芳纶复合材料浸润性能和界面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航空航天、电力系统中芳纶复合材料设计及制造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表面改性 界面强度 树脂基体改性 微观形貌 浸润性能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晴 冉坤 +1 位作者 贾竟航 牛晚扬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式由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有机结合,强调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难点理论、抽象概念的理解,授课过程中巧妙运用人文典故、比... 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式由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有机结合,强调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难点理论、抽象概念的理解,授课过程中巧妙运用人文典故、比喻类比方法,调整学生的考核方式,关注多因素考核策略,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文素养的相互促进。力求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改革 整改课堂 优化课设 多元素教学结合
下载PDF
论循环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玲玲 毕岩 徐玉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45-447,共3页
在总结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从转变观念意识、加强科技创新、致力体制改革、严格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循环经济 3R原则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农业剩余物在无机建筑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长伟 王建恒 +2 位作者 田英良 戚红 孙诗兵 《农业工程》 2015年第6期40-43,54,共5页
农业剩余物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其资源化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各种方法探索其综合利用途径。介绍了农业剩余物在无机建筑保温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详细对比了胶凝复合法、造孔法和煅烧法3种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并对... 农业剩余物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其资源化利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各种方法探索其综合利用途径。介绍了农业剩余物在无机建筑保温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详细对比了胶凝复合法、造孔法和煅烧法3种应用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物 建筑材料 胶凝复合法 造孔法 煅烧法
下载PDF
基于AHP-FPR模型的新型乡村经济建筑材料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军 蔚筱偲 刘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乡村建筑材料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该体系中的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对新型乡村建筑材料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方法利用AHP-FPR模型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验证了AHP-FP... 目的分析新型乡村建筑材料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将该体系中的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对新型乡村建筑材料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方法利用AHP-FPR模型分析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验证了AHP-FPR模型在新型乡村建筑材料评价与优选中的适用性,经实性量化分析,得到秸秆砖在新型乡村经济建材选择中的影响级别特征量为3.36,介于影响程度一般和适用之间,说明秸秆转这一建筑材料在新型乡村经济建材选择中利大于弊.结论初步建立了AHP-FPR评价模型,证明该模型在新型乡村建筑材料模糊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FPR模型 新型乡村经济建筑材料 综合评价 隶属度
下载PDF
保温隔热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阳 陈彦文 潘文浩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2期9-10,18,共2页
建筑墙体的隔热保温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保温隔热墙体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展望了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节能 墙体材料
下载PDF
调湿硅藻土基建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晴 刘颖琦 +2 位作者 丁兆洋 吴陶俊 张存宝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2,共3页
摘要:主要研究不同种类填料及孔径范围对硅藻泥吸放湿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上得到吸放湿最优配合比,即当硅藻土掺量55%,硅灰石粉25%,凹凸棒粉10%的配合比下,吸放湿率达到最优,吸湿率达到14.80%,放湿率达到9.0... 摘要:主要研究不同种类填料及孔径范围对硅藻泥吸放湿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上得到吸放湿最优配合比,即当硅藻土掺量55%,硅灰石粉25%,凹凸棒粉10%的配合比下,吸放湿率达到最优,吸湿率达到14.80%,放湿率达到9.03%。硅藻土对调湿性能影响极为显著,凹凸棒粉次之。通过压汞测试得到,调湿性能最优配合比硅藻泥,孔径基本分布在300~1500nm区间内,该范围对硅藻泥调湿性能有利,吸湿性能好的试样其500~1200am孔径明显较多,300~500am孔隙则为填料自身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材料 硅藻土 吸湿率 放湿率
下载PDF
模糊需求下建筑材料最优采购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军 王旭明 +1 位作者 刘宁 左宗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存在需求量不确定的问题,在模糊理论和采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筑材料在模糊需求情况下的最优采购。运用模糊理论描述了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模糊需求和订货费均为模糊参数的建筑材料采购决策模型,... 针对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存在需求量不确定的问题,在模糊理论和采购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筑材料在模糊需求情况下的最优采购。运用模糊理论描述了建筑材料采购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模糊需求和订货费均为模糊参数的建筑材料采购决策模型,利用符号距离法和重心法进行解模糊来优化,确定建筑材料采购的最佳订货周期和最优订货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需求 建筑材料 采购模型 订货批量 订货周期
下载PDF
智能材料与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飞 唐宁 李晓 《上海建材》 2016年第3期15-17,共3页
智能材料与结构是近年来在世界上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材料技术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材料与结构概念是美国和日本科学家首先提出的,1989年日本高木俊宜教授将信息科学融于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提出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概念,它是指... 智能材料与结构是近年来在世界上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材料技术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材料与结构概念是美国和日本科学家首先提出的,1989年日本高木俊宜教授将信息科学融于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提出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概念,它是指对环境具有可感知、可响应等功能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结构概念 日本科学家 执行功能 信息科学 碳纤维增强 机敏复合材料 CFRC 传感系统 强度调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