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6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校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情况的调查研究及对策——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
1
作者 易庆艳 袁飞 王仝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学好党史、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研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延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学生... 学好党史、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研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延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对策研究
下载PDF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线上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2
作者 张怡轩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35-36,共2页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要求和辽宁省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根据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预案,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于3月2日起按时全面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截止目前已进行5周,总体情况平稳。
关键词 在线教学 本科教学工作 线上教学 生物制药 生命科学 疫情防控 停课不停学 反思和总结
下载PDF
药学类大学生毕业选择调查与分析——以沈阳药科大学本科生为例
3
作者 张海景 刘晨旭 +4 位作者 李娟 刘永祥 王如萍 张硕 温伟烜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49-52,62,共5页
医药产业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组成,也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在中国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药学类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毕业选择,其中升学与就业是最重要的选择途径。通过调研和访谈,找出学生面临毕业选择时个人心理和外部... 医药产业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核心组成,也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在中国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药学类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毕业选择,其中升学与就业是最重要的选择途径。通过调研和访谈,找出学生面临毕业选择时个人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谈论升学和就业的各自优点,为药学类大学生毕业选择提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类大学生 考研 就业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永学 韩静 +3 位作者 张雷 刘楠 王立红 赵宇明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6期67-67,69,共2页
文章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制药工程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提高网络育人实效,完善精准育人机制——以沈阳药科大学为例
5
作者 邬琼 高志远 +1 位作者 刘鹏程 赵宏格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58-65,共8页
当前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作为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阵地发挥着重要育人功能。笔者就其时代意义以及如何打造主体性、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从而落实高校精准思政育人机制中辅导员的主体责任,切实满... 当前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作为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阵地发挥着重要育人功能。笔者就其时代意义以及如何打造主体性、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从而落实高校精准思政育人机制中辅导员的主体责任,切实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围绕对象而搭建、教育手段围绕对象需求而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政 精准思政育人 辅导员 三全育人
下载PDF
基于时序关联和价值评估的技术主题演化研究——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
6
作者 李雪 王婧朱 +2 位作者 刘心蕊 夏焕章 袁红梅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3年第6期22-30,共9页
为全面、准确地揭示技术发展脉络和发展态势,提供技术主题演化的整体视角,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主题关联与主题价值评估的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方法。基于专利数据,依据技术生命周期S曲线动态划分时间窗口,利用LDA主题模型识别各时间窗口的技术... 为全面、准确地揭示技术发展脉络和发展态势,提供技术主题演化的整体视角,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主题关联与主题价值评估的技术主题演化分析方法。基于专利数据,依据技术生命周期S曲线动态划分时间窗口,利用LDA主题模型识别各时间窗口的技术主题,从时序主题关联和主题价值评估2个视角对技术主题演化路径进行全面探析。基于生物制药产业进行实证研究,揭示生物制药相关技术的演进路径和发展状态,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关联 主题价值评估 技术主题演化 生物制药
下载PDF
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夏焕章 倪现朴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本文从生物制药人才需求出发,对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策略。通过对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包括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方...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本文从生物制药人才需求出发,对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物制药人才培养的策略。通过对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包括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的系列改革探索,设计和建立一个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覆盖生物制药教育各个层面,多环节的、立体的、全新的生物制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人才培养 培养对策
下载PDF
双环克拉霉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8
作者 孙俊 王展 +3 位作者 潘佳彤 关奇 张为革 吴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3-氧代-8,9;10,11-双脱水-N-去甲克拉霉素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克拉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脱除克拉定糖、羟基保护、氧化、脱除羟基保护基、去甲基化、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 目的设计并合成一系列3-氧代-8,9;10,11-双脱水-N-去甲克拉霉素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克拉霉素为起始原料,经脱除克拉定糖、羟基保护、氧化、脱除羟基保护基、去甲基化、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人纤维肉瘤细胞株HT1080、人口腔癌细胞株KB和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双环克拉霉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3C-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12f和12g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合成的双环克拉霉素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抗肿瘤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制药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与实践
9
作者 来琳琳 刘岩峰 +4 位作者 崔勇 倪现朴 李盈 陈炜 张怡轩 《实验室科学》 2022年第3期105-107,110,共4页
当今国际国内生物药物市场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同时,新工科建设要求专业要紧跟产业发展方向。这为高等药学院校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专业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沈阳药科大学在此背景下开发了重组人干扰素... 当今国际国内生物药物市场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同时,新工科建设要求专业要紧跟产业发展方向。这为高等药学院校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专业建设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沈阳药科大学在此背景下开发了重组人干扰素生物制药工艺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菌种培养、发酵、离心、提取、层析、浓缩等岗位的设置,真正还原了运用菌体进行发酵生产重组人干扰素的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重组人干扰素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线的车间概况、生产设备、岗位设置、工艺流程及关键步骤注意事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生物制药工艺 虚拟仿真
下载PDF
微生物制药实验中菌种准备方法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辉 郭萍 +1 位作者 韩佳迪 陈炜 《实验室科学》 2017年第5期36-38,41,共4页
为了减少微生物制药实验中菌种准备工作量和废品处理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在普通高校微生物制药实验准备中,通过液体培养法得到菌丝体代替传统孢子斜面,提供给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学项目。实验表明,以-28℃冻存7天之内的菌丝体作为实验供... 为了减少微生物制药实验中菌种准备工作量和废品处理工作量,缩短实验周期,在普通高校微生物制药实验准备中,通过液体培养法得到菌丝体代替传统孢子斜面,提供给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学项目。实验表明,以-28℃冻存7天之内的菌丝体作为实验供种,其发酵过程中的菌丝形态及发酵单位无明显改变,并且由于不必培养大量孢子斜面,大大减少了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因此,采用冻存菌丝体代替传统的孢子斜面进行微生物发酵方法可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准备 菌丝体 微生物制药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多样化课程思政模式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汪琳 赵斯奇 +3 位作者 杜秉娜 杨宇 金汝天 王淼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采用多样化课程思政方式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融入程度与思政学习效果。方法 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思政要素;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政意识;按照不同类型的思政要素,选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来... 目的 采用多样化课程思政方式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融入程度与思政学习效果。方法 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思政要素;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政意识;按照不同类型的思政要素,选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不同形式的授课方式来进行课程思政;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 对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学生认为课程思政能够在不同的思想教育方面对自己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课程思政模式可以更好的提高专业课思政的授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学专业 课程思政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模式
下载PDF
3D虚拟仿真训练在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隋毅 田威 +2 位作者 陈光 沙露平 张怡轩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42-48,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生物制药专业中,借助于现代网络系统,3D虚拟仿真平台被应用于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线上线下生产实训教学。3D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不仅为学生的生产实训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生物制药专业中,借助于现代网络系统,3D虚拟仿真平台被应用于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线上线下生产实训教学。3D虚拟仿真平台的应用不仅为学生的生产实训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而且为线下教学的创新增添了新的动力。“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实训教学方案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生物制药专业型人才提供了新方法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虚拟仿真系统 生物制药 生产实训
下载PDF
生物化学分析法检测铅离子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夏艺菲 梁宇航 +2 位作者 闫诗瑶 沈俊彤 崔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对铅离子检测中生物化学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铅离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生物化学分析法存在结果准确度较低、重复性差、无法... [目的]对铅离子检测中生物化学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铅离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生物化学分析法存在结果准确度较低、重复性差、无法完全排除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等问题,应用场景目前尚且有限。[结论]目前铅离子的检测方法很多,但在准确简便的快速现场检测方法方面仍存在空白,未来应在这方面进行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检测 生物化学分析法 生物传感器法 酶抑制法 免疫学分析法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被引量:3
14
作者 生阳 《科教文汇》 2009年第4期85-85,共1页
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大学生 党建
下载PDF
药学院校无机化学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徐海燕 马鹤 +3 位作者 史济月 李颖 张莹 王庆河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5期127-130,134,共5页
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使之适应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新形势下对高校实验室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无机化学实验室是药学院校学生从事药学实践的第一个重要基地,其建设和管理水平对药学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针... 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使之适应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新形势下对高校实验室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无机化学实验室是药学院校学生从事药学实践的第一个重要基地,其建设和管理水平对药学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药学院校无机化学实验室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和原因,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并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 教学实验室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970对白鲜碱的微生物转化
16
作者 张金凤 张萌 +2 位作者 徐嘉新 陈羽 王淼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4-1620,共7页
目的采用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970(C.blakesleana AS 3.970)对白鲜碱展开微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利用30株丝状真菌对白鲜碱进行微生物转化,筛选出转化效果好的菌株;然后在该菌株微生物转化试验中考察接种量、转化温度、培养基pH值、转化时... 目的采用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970(C.blakesleana AS 3.970)对白鲜碱展开微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利用30株丝状真菌对白鲜碱进行微生物转化,筛选出转化效果好的菌株;然后在该菌株微生物转化试验中考察接种量、转化温度、培养基pH值、转化时间等不同因素对白鲜碱微生物转化作用的影响,选择出最优的转化条件;在最优转化条件下,规模制备白鲜碱的微生物转化产物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970对白鲜碱的微生物转化效果好,在微生物转化研究中发现白鲜碱转化的最优条件是转化温度为28℃,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最适接种量5%(体积分数),转化时间为7 d;通过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最终得到两个主要转化产物,分别是4-甲氧基-2,3-二氢呋喃喹啉与3-(2-羟乙基)-4-甲氧基喹啉酮。结论通过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对白鲜碱进行微生物结构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碱 短刺小克银汉霉 微生物转化
原文传递
(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的制备
17
作者 陈耀 王晓奎 +1 位作者 李松 胡春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67-69,共3页
采用以L-N-Boc酪氨酸甲酯为原料,经苄基保护4位酚羟基、LiAlH4还原甲酯、脱苄基保护、醚化反应、脱Boc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中间体3和(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3个。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中间体3和(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分别... 采用以L-N-Boc酪氨酸甲酯为原料,经苄基保护4位酚羟基、LiAlH4还原甲酯、脱苄基保护、醚化反应、脱Boc保护基等反应,合成了中间体3和(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3个。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中间体3和(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分别为(S)-3-(4-羟基苯基)-2-叔丁氧甲酰氨基-1-丙醇、(S)-3-(4-苄氧苯基)-2-氨基-1-丙醇、(S)-3-[4-(3,4-二氟苄氧苯基)]-2-氨基-1-丙醇和(S)-3-[4-(2,6-二氟苄氧苯基)]-2-氨基-1-丙醇,所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本合成路线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的特点,其中中间体3可用于氨基醇类衍生物的合成,而(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基础化合物和合成方法参考,以发现和研制新的活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Boc酪氨酸甲酯 (S)-4-苄氧基取代苯丙胺醇衍生物 LiAlH4还原 醚化反应 合成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探讨
18
作者 王翠 赵宇明 +3 位作者 吴宏宇 于巍 吴昊 郭永学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23-29,共7页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工程实践课程,是促进理论课程走向工程实际的桥梁。笔者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与探索。通过有益的尝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以期为提升制...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工程实践课程,是促进理论课程走向工程实际的桥梁。笔者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与探索。通过有益的尝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以期为提升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工程教育认证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跨校修读学分助力制药工程制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王翠 赵宇明 +3 位作者 韩静 吴宏宇 于巍 郭永学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依托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制药工程制图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路径,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总结制药工程制图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概况、取得成... 依托辽宁省本科高等学校跨校修读学分项目,制药工程制图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路径,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总结制药工程制图课程跨校修读学分的实施概况、取得成效及改进方向,以期为其他工程课程开展跨校修读学分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校修读 制药工程制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以教学-竞赛-改革的循环模式构建化学实验赛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
20
作者 张莹 马鹤 郭春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1-65,70,共6页
化学实验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提出教学—竞赛——改革的持续循环,将多层次化学实验赛(1.技能赛、2.设计赛、3.兴趣赛)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以... 化学实验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提出教学—竞赛——改革的持续循环,将多层次化学实验赛(1.技能赛、2.设计赛、3.兴趣赛)与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以赛(技能赛)促学,以赛(设计赛、兴趣赛)促改,通过比赛促进了学生对基本操作的重视和实验知识学习的热情;达成了学生自主架构实验内容和理论知识联系的目标。对于创新思维的启蒙和高水平化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赛 实验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