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TLR4表达情况与Th1/Th2免疫应答的关系
1
作者 赵淑景 马志平 +2 位作者 张金彪 付峰 冯娜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情况与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确诊为RRTI的患儿纳入研...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情况与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5例确诊为RRTI的患儿纳入研究作为RRTI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BMC中TLR2和TLR4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LR2和TLR4蛋白表达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二者比值(IFN-γ/IL-4)。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LR2、TLR4蛋白表达率与血浆IFN-γ、IL-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RRTI组血浆Th2细胞因子IL-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IL-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RTI组PBMC中TLR2和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RTI患儿PBMC中TLR2和TLR4蛋白表达率与血浆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呈负相关(P<0.05),与血浆IL-4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RRTI患儿PBMC中TLR2、TLR4的表达及血浆Th1/Th2细胞因子均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过度活化的TLR2和TLR4可能会使Th1功能减弱、Th2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TOLL样受体 辅助性T细胞 免疫应答 儿童
下载PDF
果糖胺、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靖宇 范洪 +3 位作者 陈立新 王丽芳 吴琼 王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果糖胺(FMN)、免疫球蛋白(Ig)及轻链(LC)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69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初诊时进行FMN、Ig及LC检测。FMN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测定,Ig和LC... 目的探讨果糖胺(FMN)、免疫球蛋白(Ig)及轻链(LC)联合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69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初诊时进行FMN、Ig及LC检测。FMN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测定,Ig和LC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169例MM包括IgG型88例、IgA型53例、LC型2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结果 Ig、LC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在各型MM患者血清中出现相应Ig及LC的变化,无论是κ型还是λ型M蛋白,κ/λ比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IgA型MM患者FMN平均水平明显高于IgG型、LC型和对照组(P<0.05),IgG型、LC型组FMN平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N、IgA、κ/λ单独及3项联合检测对诊断IgA型MM的敏感度分别为96.2%、81.1%、92.5%、98.1%,特异度分别为78.0%、100%、94.0%、76.0%。IgA和κ/λ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和94.0%,与3项联合检测敏感度相当,但特异度比3项联合检测明显提高。结论 FMN在IgA型MM中存在异常增高的现象,可作为IgA型MM的初筛指标,初筛阳性联合Ig及LC进行定量检测,可明显提高IgA型MM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胺 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 多发性骨髓瘤 κ/λ比值
下载PDF
果糖胺/血浆清蛋白与果糖胺/血浆总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立新 张靖宇 +1 位作者 王丽芳 王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288-2290,共3页
目的比较果糖胺(FMN)/血浆清蛋白(ALB)比值与FMN/血浆总蛋白(TP)比值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本院的糖尿病患者422例,纳入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11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检测FMN和总胆固醇(TC)、三酰... 目的比较果糖胺(FMN)/血浆清蛋白(ALB)比值与FMN/血浆总蛋白(TP)比值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入住本院的糖尿病患者422例,纳入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11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进行检测FMN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TP、ALB等指标水平,并计算FMN/TP和FMN/ALB值,同时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项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FMN/ALB比值、FPG、HbA1c、TG、FMN、FMN/TP比值、2hPG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年龄和TC等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估,选择最大的Youden指数为cut-off值,结果显示2h PG的敏感度最高,并且HbA1c的特异度最高。而FMN/ALB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95.2%;FMN/TP的敏感度为88.4%、特异度96.3%,均高于FMN。结论 FMN/ALB和FMN/TP均能有效排除血清蛋白浓度对FMN水平的影响,较好地提高糖尿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胺 血浆清蛋白 血浆总蛋白 糖尿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洪飞 郭丽 +2 位作者 林佳静 张炜 崔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2期2048-205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7年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7年8月本院糖尿病科87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将其分为正常尿白蛋白组(30例)、微量尿白蛋白组(28例)和大量尿白蛋白组(29例),同时选取本院体检中心6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DM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Hcy、CysC、和hsCRP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 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和大量尿白蛋白组Hcy、CysC和hs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尿白蛋白组Hcy、CysC和hs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微量尿白蛋白组和正常尿白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尿白蛋白组Hcy、CysC和hs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尿白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患者的血清Hcy、CysC和hsCRP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2,0.599,0.439,P<0.05);通过ROC曲线显示血清Hcy、CysC和hsCRP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5,显著高于单独检测Hcy曲线下面积0.87、单独检测CysC曲线下面积0.92和单独检测hsCRP曲线下面积0.83。结论 血清Hcy、CysC、和hsCRP对早期DN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果糖胺联合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靖宇 范洪 +2 位作者 陈立新 王丽芳 张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果糖胺(FMN)联合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比值在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gA型MM患者(IgA型组)64例、免疫球蛋白G(Ig G)型MM患者(Ig G型组)70例、免疫球蛋白M(Ig M)型MM患者(Ig M型组)7... 目的探讨果糖胺(FMN)联合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比值在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gA型MM患者(IgA型组)64例、免疫球蛋白G(Ig G)型MM患者(Ig G型组)70例、免疫球蛋白M(Ig M)型MM患者(Ig M型组)7例、自身免疫病患者(AID组)60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0例。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测定FMN,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TP),溴甲酚绿法测定ALB,并计算A/G比值。所有纳入患者排除糖尿病。分析FMN与各检验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IgA型MM的诊断价值。结果 IgA型组FMN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FMN与IgA型组的TP、GLB呈正相关(r=0.831和0.869,均P=0.000),与ALB、A/G呈负相关(r=-0.733和-0.716,均P=0.000);FMN、A/G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IgA型M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6、0.207和0.980。单独检测时FMN诊断的敏感性(98.4%)和特异性(74.9%)高于A/G(95.3%和44.4%),联合检测时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90.9%),而敏感性(95.3%)未降低。结论 FMN可以作为诊断IgA型MM的参考指标之一。FMN联合A/G检测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同时仍具有较高敏感性,适合做IgA型MM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胺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免疫球蛋白A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研究
6
作者 范泽文 褚娜利 +3 位作者 闫石 乔建启 于巧亚 张靖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骨髓瘤骨病(MBD)患者骨代谢指标对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MM患者,根据血液离心结果,分为对照组119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骨髓瘤骨病(MBD)患者骨代谢指标对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34例初诊MM患者,根据血液离心结果,分为对照组119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胶体、红细胞),异常组15例(样本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胶体、红细胞),根据影像学表现将MBD分为0-4级,0-2级为骨病较轻者,3-4级为骨病较重者,分析两组患者MBD的分级情况,并对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MBD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分析治疗前后血液分离结果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β2-微球蛋白(MG)与骨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0-2级69例,3-4级50例;异常组0-2级5例,3-4级10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血清β2-MG、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对照组95例疗效≥部分缓解(PR),其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24例疗效0.05。与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而血液分离结果转为异常的患者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异常组治疗后血液分离结果转为正常的患者β-CTX、β2-M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P1NP、OC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而血液分离结果未改变的患者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清β2-MG与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709,P<0.001),与P1NP、OC水平呈负相关(r=-0.410、-0.412,均P<0.001)。结论:存在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MBD患者骨病分级较高、预后较差,与骨吸收指标β-CTX水平显著升高,骨形成指标P1NP、OC水平显著降低,引起更严重的骨代谢动态平衡紊乱密切相关。血液分离结果联合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作为MBD患者病情、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的综合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分离 骨代谢指标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快速改良法NAP染色法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金彪 刘玉欣 +4 位作者 张玉枝 胡海涛 刘刚 王峰 李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速改良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治的57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快速改良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治的57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儿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选择同期的健康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改良NAP染色方法,比较各组新生儿NAP阳性率和阳性积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7±15.8)%比(24.3±11.2)%;(147.8±81.1)比(42.5±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中度组与重度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均明显高于轻度组[(48.2±12.6)%、(67.1±18.6)%比(37.4±11.3)%;(120.4±50.8)、(181.6±93.2)比(70.3±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明显高于中度组[(67.1±18.6)%比(48.2±12.6)%;(181.6±93.2)比(120.4±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改良NAP染色有助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快速改良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免疫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应用中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代荣琴 张金彪 +1 位作者 王磊 刘玉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7期2343-2344,共2页
免疫检验技术是一门理论较抽象的学科,由于课堂讲授难懂,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更是吃力,寻求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免疫检验技术是一门理论较抽象的学科,由于课堂讲授难懂,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更是吃力,寻求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基础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1]。笔者将设计性实验纳入实验教学大纲,设计性实验是指教师给定实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性实验 检验技术 免疫 学习兴趣 课堂讲授 高职高专 实践活动
下载PDF
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下血细胞分析仪故障修复后的检验质量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金彪 代荣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68-172,共5页
在ISO 15189实验室认可管理模式下,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修复后验证,实验室应该根据CNASCL02系列文件的相关规定进行一系列验证操作:更新标识、修复后验证、故障前追溯。对标准文件的理解程度和行为规范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原因... 在ISO 15189实验室认可管理模式下,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进行修复后验证,实验室应该根据CNASCL02系列文件的相关规定进行一系列验证操作:更新标识、修复后验证、故障前追溯。对标准文件的理解程度和行为规范是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不符合项的主要来源,对CNAS-CL02和CNAS-CL02-A001中相关设备维修条款是否理解透彻,是正确实施验证的前提。如何根据故障原因科学、适宜的选用验证方法是验证成功的关键。以此方可保证故障修复后的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室认可 血细胞分析仪 故障修复 质量验证
下载PDF
CA-1500血凝仪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的实验性能评价
10
作者 张金彪 代荣琴 +2 位作者 林佳静 李涓 翟文燕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11期95-97,共3页
目的:评价CA-1500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实验性能。方法:参照CLSI发布的系列文件,评估CA-1500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相关性分析、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临床可报范围(clinical r... 目的:评价CA-1500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实验性能。方法:参照CLSI发布的系列文件,评估CA-1500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相关性分析、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临床可报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CRR)、最大稀释倍数、抗干扰物质实验等内容。利用低、高值校准品检测精密度;随机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50份109 mmol/L的枸橼酸钠抗凝血,与CS-5100血凝仪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正常水平(L1)、中间水平(L2)、高水平(L3)样本进行临床可报范围评测;临床留取血红蛋白、胆红素、甘油三酯、胆固醇4种干扰血浆进行干扰试验评价。结果:高值质控品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评价均小于15%;CA-1500血凝仪与CS-5100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P=0.103〉0.01,r=0.935);评价CA-1500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的测量线性范围为0-5 mg/L;CRR评价最适合稀释倍数为1/8,结合线性范围确定CRR为0.03-40 mg/L;抗干扰物实验影响度均小于±10%。结论:从研究结果来看,CA-1500血凝仪实验性能符合原厂家质量要求,符合CLSI发布的系列文件,在精密度、相关性、AMR、CRR、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能够为实验室及临床提供可靠结果及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仪 D-二聚体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玉枝 张金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5期788-789,共2页
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期及青少年期,成年人、老年人、婴儿较少见,是儿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典型性,少部分可演变为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 IM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期及青少年期,成年人、老年人、婴儿较少见,是儿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典型性,少部分可演变为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或自发性脾破裂而危及生命。实验室检查时诊断IM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每个项目均有方法学的局限性,联合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疾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淋巴细胞 自发性脾破裂 白细胞计数 良性增生 青少年期 童期 临床诊断 血涂片 颈部肿大淋巴结 单项检测
下载PDF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 EGF片段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培星 李涓 +1 位作者 窦倩倩 贾晓晖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8年第2期15-19,共5页
目的制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BL-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2,MASP-2)EGF功能区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带有EGF基因片段的p GEX-6P-2原核载体诱导表达GST-EGF融合蛋白,并采用商品... 目的制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BL-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2,MASP-2)EGF功能区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带有EGF基因片段的p GEX-6P-2原核载体诱导表达GST-EGF融合蛋白,并采用商品化GST-Beads进行纯化;将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混合后,免疫5周龄BALB/c雌性健康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琼脂双扩散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并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效价。结果成功表达并纯化EGF蛋白,以此成功制备出特异性强的GST-EGF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与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琼脂双扩散法检测的EGF抗体效价为1∶8;Western blot检测的EGF抗体效价大于1∶2 000。结论成功制备出具有特异性强且效价高的GST-EGF蛋白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 表皮生长因子功能区 多克隆抗体 琼脂双扩散法 免疫印迹
下载PDF
血栓分子标志物预警全膝关节置换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作用
13
作者 张金彪 李晓明 +3 位作者 邢婉琳 马飞 于巧亚 代荣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2-577,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存在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引起手术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的术后血栓监测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存在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而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引起手术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有效的术后血栓监测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赛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7月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80例患者,以术后3 d血栓是否形成分为血栓组(n=39)与无栓组(n=41),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3组均检测血清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于术前当天与术后8 h检测,对照组检测1次。结果与结论:①术前当天:无栓组患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栓组患者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均高于无栓组(P<0.05),血栓组患者4种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8 h:血栓组患者的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无栓组(P<0.05);③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单指标血栓调节蛋白的预测效能最好(ACU=0.814,灵敏度76.70%,特异度83.80%,P=0.00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血栓调节蛋白联合检测提高了预测效能(ACU=0.822,灵敏度83.30%,特异度76.80%,P=0.000);术后单指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预测效能最好(ACU=0.898,灵敏度83.30%,特异度84.80%,P=0.00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联合检测提高了预测效能(ACU=0.897,敏感度88.30%,P=0.000);④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术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与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r2=0.209,P<0.05);⑤血栓调节蛋白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的早期预警指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作为临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特异指标,4种指标联合检测能提升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分子标志物 全膝关节置换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警效能 特异性 灵敏度 截断值 指南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VCS参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潇驰 张金彪 《医疗装备》 2023年第3期34-36,4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VCS参数[包括淋巴细胞体积(LV)、淋巴细胞电导率(LC)、淋巴细胞光散射性(LS)]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34例SLE...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VCS参数[包括淋巴细胞体积(LV)、淋巴细胞电导率(LC)、淋巴细胞光散射性(LS)]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34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组(83例,SLEDAI评分≥10分)和缓解组(51例,SLEDAI评分<10分),另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LV、LC、LS及各参数的平均分布宽度(SD)。结果活动组的LV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的LV-SD、LC-SD、LS-SD和缓解组的LV-SD、LS-S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活动组的LV与SLE疾病活动性成正相关(r=0.586,P<0.05);其余参数与SLE疾病活动性均无相关性。ROC分析结果显示,LV诊断活动期SLE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为0.780~0.915),最佳截断值为85.29 fl,此时约登指数为0.688,诊断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91.7%。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VCS参数可以反映SLE患者淋巴细胞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变化,其中LV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对判断SLE患者是否处于活动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细胞VCS参数 活动性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通路研究木犀草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15
作者 李红心 张玉枝 +1 位作者 刘静 李涓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焦亡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吡啉结构域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肠上皮细胞HIEC-6,对其进行(1.0μg/mL)LPS诱导,并将细胞分为对...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焦亡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吡啉结构域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肠上皮细胞HIEC-6,对其进行(1.0μg/mL)LPS诱导,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25、50、100μmol/L)木犀草素组、木犀草素+NLRP3激活剂尼日利亚菌素钠盐(NSS)组,除对照组外均添加1.0μg/mL的LPS。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电阻仪检测单层上皮跨膜电阻(TEER);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各组细胞焦亡相关蛋白(GSDMD、GSDMD-N)及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HIEC-6细胞活力、TEER值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LDH水平、TNF-α、IL-6、蛋白GSDMD、GSDMD-N、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25、50、100μmol/L)木犀草素组HIEC-6细胞活力、TEER值显著升高,细胞上清液LDH水平、TNF-α、IL-6、GSDMD、GSDMD-N、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LPS+100μmol/L木犀草素组比较,木犀草素+NSS组HIEC细胞活力、TEER值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LDH水平、TNF-α、IL-6、GSDMD、GSDMD-N、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木犀草素能够减轻LPS诱导的人肠上皮细胞HIEC-6焦亡和细胞炎性损伤,可能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脂多糖 肠上皮细胞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吡啉结构域蛋白3 半胱氨酸蛋白酶1 炎性损伤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大肠埃希菌硝基还原酶NfsA的变异及活性研究
16
作者 王彬 张慧锋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硝基还原酶NfsA的基因变异及活性差异,初步探讨肠道大肠埃希菌NfsA变异与人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集31例肠癌患者(病例组)及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肠道粪便标本,分离并鉴定出大... 目的通过对比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硝基还原酶NfsA的基因变异及活性差异,初步探讨肠道大肠埃希菌NfsA变异与人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集31例肠癌患者(病例组)及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肠道粪便标本,分离并鉴定出大肠埃希菌,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NfsA的基因片段,采用克隆测序技术比较NfsA的基因序列差异;采用酶-特异性底物法测定并比较NfsA酶活力差异。结果经16SrDNA基因序列对比,鉴定分离出的菌株与弗氏大肠杆菌相符;分离菌株中大肠埃希菌NfsA基因序列有4处变异,其中第714位碱基由G颠换成A、第52位碱基缺失,差异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NfsA活性病例组为(46.7±5.0)U/L,对照组为(40.2±4.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埃希菌携带的NfsA发生基因突变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诱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NfsA基因突变进而上调NfsA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大肠埃希菌 硝基还原酶
下载PDF
水源性高碘地区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筛查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侯振江 张靖宇 +2 位作者 牟兆新 范洪 王华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分别以TPOAb>34 U/ml和Tg Ab>115 U/ml为阳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6.19%,且随年份增加呈明显的增高趋势,不同性别之间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TPOAb、Tg Ab、TPOAb和Tg Ab同时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4.57%、12.74%和11.12%,1 686名女性的阳性检出率(21.53%、19.16%、16.67%)显著高于男性(6.92%、5.68%、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随年龄增加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女性阳性率高峰在≥70岁年龄组,男性阳性率高峰在50~59岁年龄组。甲亢和亚甲亢、甲减和亚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O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对甲状腺功能正常而自身抗体阳性者进行动态监测、随访或早期干预,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靖宇 范洪 +5 位作者 张静 赵倩 许迪 尤芳芳 郭丽 张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7-552,共6页
目的:研究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离心后2种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2种分离结果对MM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8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离... 目的:研究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离心后2种不同血液分离结果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2种分离结果对MM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68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离心后血液分离结果将血液样本分为对照组(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胶体、红细胞)和异常组(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胶体、红细胞),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酐)、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免疫分型和临床分期等临床数据的差异;分析血液分离结果与疗效的关系,并比较2组患者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异常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分型、临床分期差异明显(P<0.05),而性别、年龄、血钙、乳酸脱氢酶、肌酐、血小板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异常组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转为正常,部分缓解(PR)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部分转为正常、部分未发生变化,而获得PR疗效以下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没有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获得PR疗效以下的患者血液分离结果部分转为异常;正常血液分离结果患者具有较好的OS,而异常血液分离结果患者的OS明显缩短。结论:MM患者血液离心后存在异常分离现象;异常分离现象与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分型及临床分期有关。这提示,异常分离存在更高的肿瘤负荷;正常血液分离结果提示预后较好,而异常血液分离结果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分离胶 真空采血管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四种中药注射液对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分析干扰筛选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峰 冯秀河 +3 位作者 张金香 张强 张娜 时丽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对常用生化检验项目是否存在体外分析干扰。方法收集当日我院体检中心3日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健康体检者混合血清做基础样本,取基础样本20倍稀释四种药物原液...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对常用生化检验项目是否存在体外分析干扰。方法收集当日我院体检中心3日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健康体检者混合血清做基础样本,取基础样本20倍稀释四种药物原液作为实验样本。取基础样本20倍稀释注射用水做对照样本,分别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羟丁酸脱氢酶(a-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通过计算得出4种药物对各检验项目是否存在干扰可能。结果四种药物中丹红注射液对生化项目UREA、CREA、UA、TG、TCHO、HDL-C、a-HBDH、LDL-C、CK、CK-MB存在分析干扰可能,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中的生化项目不存在分析干扰可能,喜炎平注射液对生化项目LDH存在分析干扰可能,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生化检验项目CREA、UA、TG、TCHO、HDL-C、LDL-C、LDH存在分析干扰可能。结论四种中药注射液中丹红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存在干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干扰 基础样本 实验样本 对照样本
下载PDF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洪 严占林 +3 位作者 纪洪猛 刘刚 闫中华 赵青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脉管炎科及糖尿病科送检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分泌物1 845份,分离多重耐药菌,分析其分布情况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真菌的...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脉管炎科及糖尿病科送检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分泌物1 845份,分离多重耐药菌,分析其分布情况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真菌的多重耐药特点。结果分离出465株多重耐药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274株(58.92%),革兰阳性球菌191株(41.08%)。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株为主占37.60%,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1.30%;多重耐药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高耐药性,耐药率达到50.00%以上;多重耐药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阳性菌株,这些菌株表现高耐药性,耐药率达85.00%以上。结论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高耐药性,临床应结合耐药鉴定分析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湿性坏疽 多重耐药菌 药敏试验 耐药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