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溻渍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急性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刘琼 吕欢欢 +6 位作者 闫辉 袁香坤 赵笑博 王晴雯 王玺 万红美 马忠金 《河北中医》 2025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急性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二科收治的宫颈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急性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二科收治的宫颈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对照1组予中药阴道冲洗,对照2组予温开水阴道冲洗,治疗组予中药溻渍,每日1次,持续6个月。比较3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及舒适度、满意度,并比较3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最低,其次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发生率最高(P<0.05);治疗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时间最长,其次为对照1组,对照2组时间最短(P<0.05);治疗组放射性阴道炎严重程度最轻,其次为对照1组,对照2组最重(P<0.05)。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舒适感和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舒适感和满意度评分最高,其次为对照1组,对照2组得分最低(P<0.05)。干预期间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溻渍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急性放射性阴道炎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性阴道炎 辐射损伤 中药溻渍
下载PDF
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混悬液热灌注治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影响
2
作者 侯光营 毛裔龙 +4 位作者 苗珺珺 胡建伟 郜蕾 张永侠 袁香坤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混悬液(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热灌注治疗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疗效,为其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性放疗... 目的分析应用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混悬液(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热灌注治疗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疗效,为其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并出现放射性阴道炎的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GM-CSF混悬液的配制方法为:将GM-CSF 400μg溶于3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GM-CSF混悬液单纯阴道冲洗,试验组采用自研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GM-CSF混悬液阴道热灌注治疗,将GM-CSF混悬液置于恒温箱中加热至42℃后行阴道灌注,灌注完成后行微波深部热疗。观察患者的阴道炎症状变化情况;研究者自行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满意度;记录2组患者的阴道pH值、阴道局部体征评分、阴道清洁度评分;记录2组的康复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t=2.476,P<0.05),试验组患者恢复性生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比例为24.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P<0.05)。对照组治疗前阴道pH值与治疗3个月后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阴道pH值与治疗3个月后阴道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阴道局部体征评分及阴道清洁度评分均在治疗3个月后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康复时间为(38.4±14.4)d,对照组的康复时间为(56.2±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3D打印阴道模具辅助GM-CSF混悬液热灌注治疗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性阴道炎 3D打印阴道模具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琼 吕欢欢 +6 位作者 闫辉 袁香坤 赵笑博 王晴雯 王玺 万红美 马忠金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23-627,632,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干预。2组均干预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包括生理与精神健康2个领域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及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及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和推迟放射性阴道炎的发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阴道炎 中药溻渍 情绪释放 视觉艺术
下载PDF
血清circ-ATAD1和miR-140-3p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4
作者 冯晔 郜蕾 +3 位作者 李增慧 齐丽敏 靳亚慈 王丽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8期926-930,93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环状RNA-ATAD1(circ-ATAD1)和微小RNA-140-3p(miR-140-3p)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146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14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子宫良性病变组)及146例... 目的分析血清环状RNA-ATAD1(circ-ATAD1)和微小RNA-140-3p(miR-140-3p)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146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14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子宫良性病变组)及14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40-3p、circ-ATAD1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circ-ATAD1、miR-140-3p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circ-ATAD1水平高于对照组、子宫良性病变组(P<0.05),miR-140-3p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良性病变组(P<0.05)。有阴道浸润、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Ⅲ~Ⅳ期的宫颈癌患者miR-140-3p低表达、circ-ATAD1高表达者占比分别高于无阴道浸润、无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Ⅰ~Ⅱ期的患者(P<0.05)。血清circ-ATAD1高表达的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irc-ATAD1低表达患者(30.14%vs.64.38%,P<0.001)。血清miR-140-3p高表达的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miR-140-3p低表达患者(61.64%vs.32.88%,P<0.001)。FIGO分期、circ-ATAD1、淋巴结转移、miR-140-3p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circ-ATAD1水平升高而miR-140-3p水平降低,二者与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密切相关,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ATAD1 微小RNA-140-3p 宫颈癌 预后
下载PDF
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中医证候、阴道炎症的影响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郜蕾 胡建伟 +6 位作者 苗珺珺 田丹丹 王晴雯 齐子威 陈媛媛 崔芒芒 侯光营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中医症候、阴道炎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20例2019年5月-2022年5月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二科收治的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对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中医症候、阴道炎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120例2019年5月-2022年5月河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化疗二科收治的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常规阴道冲洗,试验组给予清热解毒中药进行阴道冲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阴道酸碱度值(p H值)、阴道症状、免疫功能、阴道炎症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80.00%)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93.33%,P<0.05)。治疗6个月后,2组外阴瘙痒、干涩灼热、带下量多、色黄味腥臭、阴道清洁度评分、阴道p H值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阴道局部体征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1.67%)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灌洗可有效调节宫颈癌放射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 H值,改善阴道症状和中医证候,并可减轻患者阴道炎症,改善免疫功能,进而可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性阴道炎 清热解毒中药 中医证候 阴道炎症 免疫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插植放射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光营 苗珺珺 +3 位作者 胡建伟 郜蕾 张永侠 袁香坤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插植放射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治疗组,每组40例。单...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插植放射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0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单纯治疗组,每组40例。单纯治疗组外照射采用6 MV-X加速器放疗同步顺铂化疗,后装治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通用施源器腔内放疗,大体肿瘤靶区照射30~36 Gy,5~6次,6 Gy/次,1次/周。联合治疗组外照射及同步化疗同单纯治疗组,插植放射治疗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引导下进行,总剂量及分次剂量同单纯治疗组,每次插植治疗结束2 h内联合深部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90%靶区体积剂量(D90)、1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危及器官膀胱和直肠2 cm^(3)体积的受照剂量(D_(2) cm^(3))。结果治疗结束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92.5%vs 72.5%,χ^(2)=4.242,P=0.039),但部分缓解率和疾病稳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5,P=0.193;χ^(2)=3.117,P=0.241)。与单纯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高危临床靶区的V100、D90均明显升高[(79.83±6.31)%vs(87.35±4.38)%,t=6.685,P<0.001;(5.89±0.24)Gy vs(6.32±0.21)Gy,t=7.584,P<0.001],危及器官直肠D2 cm^(3)的平均剂量明显降低[(3.50±0.27)Gy vs(3.25±0.36)Gy,t=-3.406,P=0.002],但膀胱D_(2) cm^(3)的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2±0.18)Gy vs(4.37±0.25)Gy,t=-0.961,P=0.343]。两组患者1~2级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以及3级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治疗组3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较单纯治疗组明显降低(χ^(2)=3.914,P=0.048)。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应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插植放射治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较传统通用施源器三维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提高,不良反应较轻,在靶区受照剂量及危及器官保护上也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 插植放射治疗 深部热疗
下载PDF
不同消融方式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建伟 袁香坤 +2 位作者 张永侠 苗珺珺 郜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消融方式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消融方式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指标、肺功能、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肿瘤相关指标均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显著均低于术前(均P<0.05);但组间术后FVC值和FEV1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簇分化抗原4^(+)(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消融技术联合靶向治疗NSCLC的疗效一致,但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NSCLC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免疫功能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射频消融 靶向治疗 氩氦刀冷冻消融 血清指标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血清miR-326和miR-6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黄如敬 鲁洪岭 +6 位作者 吴超 杨洪娟 尹晓明 赵阳 康华薇 田菲 孙云川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微小RNA-326(miR-326)和微小RNA-623(miR-6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院确诊的NSCLC病人114例为病例组,同期12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3年生存情况将病人...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微小RNA-326(miR-326)和微小RNA-623(miR-62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院确诊的NSCLC病人114例为病例组,同期12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3年生存情况将病人分为生存组(71例)和死亡组(4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病人入院时血清中miR-326和miR-623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病人血清miR-326和miR-623表达水平与病人3年预后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26和miR-623表达水平对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SCLC病人3年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miR-326分别为0.64±0.15和1.02±0.23,miR-623表达水平分别为0.56±0.10和0.98±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的miR-326和miR-623低表达病人比例高于肿瘤中高分化、TNM分期Ⅰ期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病人血清中miR-326和miR-623低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36.36%,44.26%)低于miR-326和miR-623高表达病人(86.44%,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32.060,22.812,P<0.05)。死亡组和生存组血清miR-326分别为0.55±0.09和0.69±0.11,miR-623分别为0.48±0.08和0.6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326、miR-623单独及联合预测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95%CI:0.754~0.901)、0.763(95%CI:0.671~0.855)、0.903(95%CI:0.849~0.958)。死亡组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miR-326低表达和miR-623低表达病人比例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26和miR-623是NSCLC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SCLC病人3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iR-326和miR-623低表达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A-326 微小RNA-623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肺瘤消积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痰瘀互结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晶晶 王振强 +6 位作者 张庆江 赵阳 赵芳 董雪珊 赵怡然 张瑞 李莹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肺瘤消积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痰瘀互结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痰瘀互结型晚期NSCLC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 目的探讨肺瘤消积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痰瘀互结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痰瘀互结型晚期NSCLC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50)。对照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片,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肺瘤消积方,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期。对比分析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中医症状分级、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分级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68.00%、8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00%、62.00%)(P<0.05);治疗组皮肤反应、腹泻总发生率(22.00%、5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74.00%)(P<0.05)。结论肺瘤消积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痰瘀互结型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CEA、IL-1、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瘤消积方 吉非替尼 痰瘀互结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宫颈病变患者病灶组织miR-21、miR-146a、miR-224表达与HR-HPV感染、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10
作者 丁珍珍 王丽丽 +2 位作者 闫锡钊 安凤兰 杨晓晖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病灶组织miR-21、miR-146a、miR-224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病变患者252例,根据宫颈病变程度分为宫颈癌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病灶组织miR-21、miR-146a、miR-224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病变患者252例,根据宫颈病变程度分为宫颈癌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根据是否感染HR-HPV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另选宫颈正常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为对照组。PCR检测各组miR-21、miR-146a和miR-224表达水平,并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miR-21、miR-146a和miR-224表达的关系。结果感染组、非感染组miR-224水平高于对照组,感染组miR-224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宫颈癌组高于对照组、LSIL组、HSIL组(P<0.05)。低分化、FIGO分期Ⅱb~Ⅲa期、淋巴结转移、HR-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miR-224高于中高分化、FIGO分期Ⅰb~Ⅱa期、无淋巴结转移及非HR-HPV感染者(P<0.05)。分化程度、HR-HPV感染、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病变患者病灶组织miR-224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miR-224表达明显上调,且HR-HPV感染者miR-224表达水平更高;HR-HPV感染、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组织miR-224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HPV 宫颈病变 MIR-21 MIR-146A miR-224
下载PDF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袁香坤 崔芒芒 +4 位作者 苗珺珺 郜蕾 胡建伟 田丹丹 张永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10例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下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在术后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10例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患者行个体化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下三维插植后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阴道定位模板,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设计主要导向针道空间分布,打印出3D微创导向模板。根据预设针道植入插植针,制定治疗计划,高危临床靶区(high risk-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处方剂量为6 Gy/次,共4~6次。结果:10例患者共行插植治疗52次,每次插植治疗平均扫描CT次数为(1.58±0.70)次,每次插植治疗从插植针植入至插植针到达满意位置的平均消耗时间为(10.88±2.94)min,每次治疗插植针的使用针数为(5.69±1.91)根。剂量参数HR-CTV包绕90%靶区体积的剂量(D90)为(6.41±0.29)Gy,包绕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2 cm3体积的剂量(D2cm3)分别为(4.75±0.37)、(3.93±0.26)、(4.33±0.24)Gy。10例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8例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达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结论: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应用于术后中心型复发性宫颈癌三维插植后装治疗,定位准确,可重复治疗,插植操作时间短,插植针数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而轻,肿瘤缩小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复发性宫颈癌 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 插植后装治疗
下载PDF
不同调强技术在鼻咽癌患者术前短程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建伟 袁香坤 +2 位作者 张永侠 苗珺珺 郜蕾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调强技术在鼻咽癌患者术前短程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6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2)、B组(n=22)与C组(n=21)。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调强技术在鼻咽癌患者术前短程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65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2)、B组(n=22)与C组(n=21)。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扫描,根据CT、MRI检查结果进行放疗。A组采用静态调强放疗,B组采用动态调强放疗,C组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比较3组的放疗效果、靶区剂量、危及器官(OAR)受量、治疗效率及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总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靶区的最大剂量(D2%)、中位剂量(D95%)、近最小剂量(D98%),计划靶区(PTV)1的D95%、D98%、平均剂量(Dmean)、靶区均匀性指数,PTV2的D95%、D98%、Dmean,视神经、晶体及腮腺的受量,以及放疗过程中加速器跳数和治疗时间均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MA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可满足靶区剂量要求,在保证最佳疗效的同时,可通过提高治疗效率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及OAR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鼻咽癌 危及器官 剂量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抗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后肺的纤维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如敬 鲁洪岭 +7 位作者 吴超 尹晓明 杨洪娟 康华薇 赵阳 田菲 冯娜娜 孙云川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4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沙参麦冬汤抗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机制。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照射对照组、照射中药组、抑制剂组,每组20只,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21d后处死小... 目的探究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沙参麦冬汤抗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机制。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照射对照组、照射中药组、抑制剂组,每组20只,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21d后处死小鼠,称重肺组织,计算肺系数;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方法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小鼠肺组织纤连蛋白(fibronectin)、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Wnt3a、β-catenin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和空白组比较,照射对照组肺系数增高;肺组织呈现大量胶原沉积,纤维细胞增多;TGF-β1、IL-6、TNF-α、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水平增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激活。和照射对照组比较,照射中药组和抑制剂组肺系数降低;肺纤维化程度改善;TGF-β1、IL-6、TNF-α、fibronectin、CollagenⅠ、α-SMA水平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到抑制。结论沙参麦冬汤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对抗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沙参麦冬汤 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损伤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北沙参提取物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14
作者 黄如敬 鲁洪岭 +7 位作者 吴超 尹晓明 杨洪娟 康华薇 赵阳 田菲 冯娜娜 孙云川 《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11-516,488,共7页
[目的]探讨北沙参提取物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北沙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8.75 mg/kg、37.50 mg/kg、75.00 mg/kg),每组12只,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15 Gy构... [目的]探讨北沙参提取物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北沙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8.75 mg/kg、37.50 mg/kg、75.00 mg/kg),每组12只,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照射15 Gy构建放射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照射完毕后连续给药28 d,造模结束后处死。肺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评价其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炎症因子与炎症浸润调控关键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炎症显著提高(P<0.05),各剂量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TGF-β1、TNF-α、IL-1β、IL-6水平,肺组织中TGF-β1、p-Smad2/3蛋白与IL-1β、IL-6、TNF-α、TGF-β1、α-SMA和COL1A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各干预组大鼠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结论]北沙参提取物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改变炎症调控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提取物 放射性肺损伤 大鼠 炎症反应 作用机制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3D打印模板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后装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永侠 袁香坤 +4 位作者 苗珺珺 侯光营 陈媛媛 刘琼 吕欢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9-523,共5页
目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后装放疗应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的剂量学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就诊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共68例,均为偏心性或外照射后仍有巨大肿块(肿瘤直径>5 cm)残... 目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后装放疗应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的剂量学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9年8月就诊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共68例,均为偏心性或外照射后仍有巨大肿块(肿瘤直径>5 cm)残存的患者,外照射采用调强放疗,后装治疗方法为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area,HR-CTV)剂量为6 Gy/次,1次/周,共5次。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模板组35例采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辅助置入宫腔管并植入插植针;自由插植组33例徒手进行宫腔管的置入及插植针的植入。所有患者均于CT引导下调整宫腔管、插植针位置及深度,将最终CT图像传入后装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结果共制定340次后装放疗计划,其中模板组175次、自由插植组165次。模板组较自由插植组的HR-CTV的D90(包绕90%靶区体积的剂量)、中危临床靶区(intermediate-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IR-CTV)的D90均明显增高(t=3.63、2.45,P<0.05),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的D2 cm3均显著降低(t=-2.81、-2.54、-2.33,P<0.05)。同时,模板组每次后装治疗平均扫描CT次数为(1.78±0.53)次,每次治疗从宫腔管及插植针植入至调整达满意位置的平均消耗时间为(11.35±3.98)min,每次治疗使用插植针的针数平均为(5.21±1.37)枚。而自由插植组分别为(3.56±0.88)次,(30.67±5.83)min,(7.48±2.79)枚,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6、-4.53、-3.21,P<0.05)。结论对于偏心性或巨大肿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应用3D打印微创导向模板剂量学优势明显,操作简便,用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3D打印 腔内 插植 剂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