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
1
作者 庞胤 张海峰 +1 位作者 刘美晓 刘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075-0078,共4页
在解剖学教学中,要保障其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使解剖教学有独特的优势。在课程建设中,要将思政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既能满足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能够实现教学体制的革新。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满足已有的... 在解剖学教学中,要保障其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融合,使解剖教学有独特的优势。在课程建设中,要将思政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既能满足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能够实现教学体制的革新。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满足已有的教学逻辑,保障解剖课程有明显的思想理论性、针对性,发挥高效的育人作用。解剖课程有丰富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全的人格。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整体的教学活动要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如器官形态、生长发育规律,思政教育融入其中,结合人文教育理念。使课程教学内容精准、教学方式合理、教学环节衔接紧密,提高课程自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人文教育 解剖学 实践分析
下载PDF
辣木叶发酵物通过NGF/TrkA通路调控LC3、Beclin-1表达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功能
2
作者 孙杨 刘媛媛 +4 位作者 隋月林 朱建忠 尹帅 赵灿 陈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究辣木叶发酵物通过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型(TrkA)通路调控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Beclin-1表达改善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功能。方法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VD组,辣木叶发酵... 目的探究辣木叶发酵物通过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型(TrkA)通路调控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LC)3、Beclin-1表达改善血管性痴呆(V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功能。方法1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VD组,辣木叶发酵物低、中、高剂量组(辣木叶发酵物100、200、400 mg/kg灌胃干预),各30只。通过Himori法制备VD小鼠模型。28 d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分析学习记忆功能。比较各组海马体损伤、LC3、Beclin-1、NGF、Trk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D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NGF、Trk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海马组织损伤及海马组织中LC3、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辣木叶发酵物干预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NGF、Trk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中辣木叶发酵物高剂量组>辣木叶发酵物中剂量组>辣木叶发酵物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损伤及海马组织中LC3、Beclin-1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其中辣木叶发酵物高剂量组<辣木叶发酵物中剂量组<辣木叶发酵物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辣木叶发酵物能够保护V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促进海马神经元中NGF/TrkA通路并抑制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辣木叶 辣木叶发酵物 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受体A型(TrkA)通路 自噬
下载PDF
辣木叶通过NF-κB 通路介导血管性痴呆小鼠mTOR、Cdc42的表达对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
3
作者 刘媛媛 孙杨 +4 位作者 李超 尹帅 隋月林 张海峰 刘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 探究辣木叶通过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介导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42表达调控氧化应激状态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Himori法制备VD小鼠模型... 目的 探究辣木叶通过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介导血管性痴呆(VD)小鼠海马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42表达调控氧化应激状态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Himori法制备VD小鼠模型,120只V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VD组,辣木叶低、中、高剂量(100、200、400 mg/kg)组,每组30只。30只健康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水迷宫实验分析学习记忆功能。比较各组海马体损伤、氧化应激指标、NF-κB信号通路及mTOR、Cdc42水平。结果 VD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mTOR、Cdc4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海马组织损伤及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核因子-κB上游激酶(IKK)、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辣木叶提取液干预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SOD水平、mTOR、Cdc4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辣木叶高剂量>辣木叶中剂量>辣木叶低剂量组(P<0.05);海马组织损伤及海马组织中MDA、IKK、NF-κB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辣木叶高剂量<辣木叶中剂量<辣木叶低剂量组(P<0.05)。结论 辣木叶可能通过调控VD小鼠氧化应激状态,抑制NF-κB通路,引起海马中mTOR、Cdc42表达增加,进而减少细胞凋亡数,保护受损神经元细胞,从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辣木叶 核因子(NF)-κB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国人颈椎间孔及孔内颈神经根应用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佩祥 芮炳峰 +3 位作者 刘明清 夏凤岐 王忠 张建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48-2450,共3页
目的通过直接观测颈椎间孔及孔内颈神经根的解剖关系,分析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选择福尔马林防腐国人成尸颈部标本15例共30侧。对颈椎间孔及其内走行的颈神经根进行观察,并分别测量颈椎间孔长度,颈椎间孔及其内颈... 目的通过直接观测颈椎间孔及孔内颈神经根的解剖关系,分析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选择福尔马林防腐国人成尸颈部标本15例共30侧。对颈椎间孔及其内走行的颈神经根进行观察,并分别测量颈椎间孔长度,颈椎间孔及其内颈神经根的前后径及上下径,并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内走行的解剖学因素。结果颈神经根可在颈椎间孔内造成嵌压,C7与C4~C6、C3与C4~C5椎间孔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3与C4、C6与C7外,颈神经根横截面积与相应颈椎间孔的横截面积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3、C4横截面积比值最小。结论 C3、C4发生嵌压的概率较低;最容易发生颈神经根嵌压的椎间孔为C5~C7椎间孔,最常见发生部位为椎间孔内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孔 颈神经根 神经根型颈椎病 嵌压
原文传递
沧州市1 001名3~12岁儿童扁平足发生情况观测 被引量:5
5
作者 隋月林 回俊岭 +2 位作者 夏风歧 赵文涛 朱建中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足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足印法对沧州市某幼儿园和小学的1001名3~12岁男女儿童足弓进行观测并分型,以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扁平足的发生率。[结果]2002个单足足印扁平足发生率在男性为56.6%,在女性为44.8%,两性...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足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足印法对沧州市某幼儿园和小学的1001名3~12岁男女儿童足弓进行观测并分型,以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扁平足的发生率。[结果]2002个单足足印扁平足发生率在男性为56.6%,在女性为44.8%,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1);左右足型相同者283人(占28.3%),左足型﹥右足型273人(占27.3%),右足型﹥左足型545人(占54.5%);在各年龄段的分组中,扁平足的发生率男女两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组、女性组其扁平足发生率皆以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其突减低峰在男性为11岁,在女性为9岁。[结论]3~12岁儿童足弓发育随年龄增长而足弓增高,其突增高峰在男性为11岁,在女性为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平足 足弓发育
下载PDF
颈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芮炳峰 安淑芬 +2 位作者 夏凤歧 王忠 张建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测量不同节段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相应椎间空的特点,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共30侧)国人成年颈椎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颈神经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颈椎间孔长度在0.54~0.65cm,且从上到下,椎间孔长度... 目的测量不同节段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相应椎间空的特点,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共30侧)国人成年颈椎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颈神经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颈椎间孔长度在0.54~0.65cm,且从上到下,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加;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值较小,C3、C7测值较大,而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径线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神经根与脊髓在水平面上向前的前倾角各节段变化不大,在15°~19°,而与冠状面上向下的下倾角从C3到C7逐渐变小;颈神经后根根丝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支。结论椎间孔入口关节突内侧0.6cm的范围内最狭窄,切除此范围的关节突关节,既达到了对神经根减压的效果,又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颈神经存在广泛的吻合支,颈椎病的表现和神经定位不能完全相对应;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较小,而其神经根的径线较大,C4、C5、C6神经根最易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纤维解剖 颈椎病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体奥妙科教馆建设的实践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牟兆新 隋月林 +1 位作者 路兰红 刘媛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361-1364,共4页
人体形态学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如何使优质的解剖教学资源服务于社会,如何为各级医疗卫生从业者的继续学习提供场所,是诸多解剖学工作者一直研究的课题。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由于其特殊性... 人体形态学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如何使优质的解剖教学资源服务于社会,如何为各级医疗卫生从业者的继续学习提供场所,是诸多解剖学工作者一直研究的课题。人体解剖学实验室由于其特殊性,为实验教学服务较多,为社会服务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医学院校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吴桥杂技学校学员足弓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尹爱华 王忠 +5 位作者 夏凤岐 回俊岭 孟晨阳 路兰红 牟召新 张丽华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08-409,457,共3页
【目的】探讨特殊运动与儿童足弓发育的关系。【方法】以足印法测量210名(男115名,女95名)9~12岁吴桥某杂技学校2年以上学龄学员的足弓,考核受试者原地后空手翻的成绩。【结果】原地后空手翻成绩在男性扁平足组均值为(67.86±1... 【目的】探讨特殊运动与儿童足弓发育的关系。【方法】以足印法测量210名(男115名,女95名)9~12岁吴桥某杂技学校2年以上学龄学员的足弓,考核受试者原地后空手翻的成绩。【结果】原地后空手翻成绩在男性扁平足组均值为(67.86±1.22)分,非扁平足组为(66.86±1.24)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0.82,P〉0.05);在女性扁平足组均值为(70.24±1.18)分,非扁平足组为(68.72±1.32)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1.28,P〉0.05)。【结论】扁平足不影响原地后空手翻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弓 扁平足 空手翻
下载PDF
浅谈涉外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双语教学 被引量:2
9
作者 宋翠荣 田静 +1 位作者 张海峰 赵文涛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14期64-65,共2页
涉外护理专业是面向国外市场培养高级护理人员的专业,其教学中必定要采用双语教学以适应将来护理人员走出国门的需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大量的解剖名词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
关键词 涉外护理专业 人体解剖学 双语教学
下载PDF
解剖学自修室的建设及利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胤 张海峰 +1 位作者 孙杨 隋月林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第10期40-41,共2页
解剖学自修室是主要用于学生自学的特殊陈列馆和实验室。自修室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文字、图片、模型和标本等形式的有机组合实现学生自修、实验教学和解剖展览等多种功能,能高效利用教学资源。
关键词 解剖学自修室 建设 利用
下载PDF
扁平足X线片测量法与比值法、三线法的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回俊岭 陈树君 +3 位作者 夏凤歧 路兰红 牟兆新 井兰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应用X线法测量足弓,并与足印比值法和三线法的方法比较,为扁平足提供新的测量方法。方法:以足印比值法选择Ⅰ~Ⅳ型分布相对均匀的48人共96支足印,通过X线片测量,再与两种足印法进行评定。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内、外侧纵弓角对照... 目的:应用X线法测量足弓,并与足印比值法和三线法的方法比较,为扁平足提供新的测量方法。方法:以足印比值法选择Ⅰ~Ⅳ型分布相对均匀的48人共96支足印,通过X线片测量,再与两种足印法进行评定。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内、外侧纵弓角对照比值法Ⅰ~Ⅳ型和三线法正常、轻、中、重顺序依次增加,舟骨结节距离依上述顺序而递次减小;比值法、三线法测出扁平足发生率分别为42.7%、43.6%,其中轻型比例分别为43.9%、50.0%,中型比例为31.75%、42.9%,重型比例分别为24.4%、7.1%。结论:两种足印测量方法与X线片测量结果之间密切相关,但在扁平足分型比例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印法 比值法 三线法 足弓
下载PDF
辣木叶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杨 赵灿 +2 位作者 刘媛媛 隋月林 朱建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8-643,共6页
目的:探讨辣木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40只大鼠给予腹腔注射25 mg/kg 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辣木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40只大鼠给予腹腔注射25 mg/kg 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辣木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日灌胃给药2.0 g/kg、4.0 g/kg、8.0 g/kg辣木叶,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给药等量生理盐水,1次/日,持续给药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切片进行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的情况及Bax、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值明显提高(P<0.01),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辣木组血糖值显著降低(P<0.05,P<0.01),辣木中、高剂量组血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不同剂量组辣木组间比较,给药后3组大鼠FBG及INS无统计学差异(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的第4-5日,与模型组相比较,辣木各剂量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辣木不同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炎症因子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辣木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6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辣木中剂量组中阳性表达,呈棕黄色,细颗粒状。辣木叶中剂量组(53.21±7.19)能显著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数目(P<0.01);辣木组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辣木叶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Bax、Bcl-2、caspase-3的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α及IL-6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糖尿病 认知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体位下推拿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建辉 朱建忠 +2 位作者 潘福勤 张海峰 庞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7期1304-130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下推拿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1例健康男性志愿者的CT和MRI数据,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2.0建立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并分别模拟前屈30°、中立位和后...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下推拿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1例健康男性志愿者的CT和MRI数据,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2.0建立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并分别模拟前屈30°、中立位和后伸30°三个体位予以旋转推拿的力学载荷,Ansys 13.0软件计算不同体位的力学载荷下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髓核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结果本次研究建立颈椎C4/C6有限元模型,共包括19255个节点,96275个单元,C4/C5、C5/C6的屈曲、伸直、侧弯、旋转力矩与实验模型的符合程度相对满意。前屈30°、中立、后伸30°三种不同体位下,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分布均集中在纤维环,髓内压变化幅度小于纤维环,但与纤维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髓核位移与髓内压变化基本一致。退变的椎间盘模型在静止生理状态时便有髓核位移情况,施加旋转手法后,髓内压和髓核位移均有所增大,其中C4/C5、C5/C6髓内压和髓核位移在后伸30°位时最小,其次是中立位,前屈30°位最大。结论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支持后伸30°位时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髓核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旋转手法 颈椎间盘 有限元模型 应力分布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文涛 李盼盼 +2 位作者 张海峰 吴娜萍 梁建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865-5871,共7页
背景:近年来,已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性,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也开展了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系统评价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人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 背景:近年来,已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性,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也开展了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系统评价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人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人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7月。中文检索词为"脊髓损伤、截瘫、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移植、骨髓移植、随机对照试验";英文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y、paraplegia、cell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bone marrow transplantaion、stem cel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结果与结论:共计检索到260篇文献,其中6篇为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52例脊髓损伤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触觉评分、Frankel评分总体改善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也能提高患者的ASIA运动评分、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更高的低热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移植也可以引起双下肢麻木,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一定疗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是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外科干预时机对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文涛 陈广栋 +1 位作者 夏东昌 李盼盼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不同手术时机干预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2月。结果:纳入4个RCT,共156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当中早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MD=3.29,95%CI(-7.90,14.49),P=0.56],Frankel评分总体改善率[OR=7.65,95%CI(2.69,21.74),P=0.000 1];在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当中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对患者Frankel评分总体改善率影响不明显[OR=4.88,95%CI(0.74,32.09),P=0.10];早期手术与晚期手术对住院时间[MD=-3.4,95%CI(-8.12,1.32),P=0.16],死亡率[OR=1.07,95%CI(0.21,5.56),P=0.93],褥疮发生率[OR=1.07,95%CI(0.17,6.69),P=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也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并发症,未来仍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这个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干预时间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福勤 刘建辉 +4 位作者 庞胤 邱严力 周静 李琦 蔡春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168-2173,共6页
背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及血管生成极为有利。目的:观察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 背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及血管生成极为有利。目的:观察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接种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接种前及接种后第1,3,7,14,24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2)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3)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加(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逐渐增强;(4)结果表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胶原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 人牙髓细胞 增殖 迁移 分化
下载PDF
瘦素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建忠 赵灿 +2 位作者 隋月林 刘媛媛 乔跃兵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1,227,共6页
目的:探讨瘦素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5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霉素(STZ,25 mg/kg)的方法诱发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瘦素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5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霉素(STZ,25 mg/kg)的方法诱发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瘦素低剂量组、瘦素中剂量组和瘦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4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均持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瘦素低、中、高剂量组给予20μg/kg、50μg/kg和100μg/kg,连续5 d。GOD-PAP法检测大鼠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In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瘦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瘦素中、高剂量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5,P<0.01);瘦素高剂量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瘦素组间比较,给药后三组大鼠FBG及INS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瘦素中、高剂量组T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高剂量组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剂量瘦素组进行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在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52.27±10.93)比,瘦素高剂量组100μg/kg(40.13±9.87)、中剂量组50μg/kg(44.68±10.23)、低剂量组20μg/kg(47.35±12.09)脂肪中瘦素表达水平依次降低。结论:瘦素水平分泌异常是诱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在给予一定浓度外源性瘦素(100μg/kg)干预下,能显著降低MDA、TNF-α水平,提高IL-6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在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纠正血脂异常紊乱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糖尿病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大鼠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修复急性脊髓损伤:效果与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文涛 袁红兵 +2 位作者 李盼盼 张海峰 刘明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6868-6874,共7页
背景: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常用药物,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 背景:甲基强的松龙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常用药物,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结果与结论:纳入12个RCT,合计642例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Meta分析结果: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常规治疗)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功能评分、触觉评分变化、针刺评分变化及Frankel评分总体改善率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的死亡率、消化道反应比例、泌尿系感染比例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消化道出血比例、肺感染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甲基强的松龙能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肺感染等。但是进一步的结论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甲基强的松龙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甲基强的松龙 急性脊髓损伤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D-半乳糖对SD大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γ-氨基丁酸受体1和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路兰红 李秀清 +3 位作者 刘媛媛 隋月林 刘建辉 路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06-509,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注射D-半乳糖后大鼠学习记忆变化以及脑海马γ-氨基丁酸受体1(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1,GABA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MDAR2B)的表达变化,探讨衰老过程中认知水平下降与脑... 目的观察注射D-半乳糖后大鼠学习记忆变化以及脑海马γ-氨基丁酸受体1(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1,GABA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MDAR2B)的表达变化,探讨衰老过程中认知水平下降与脑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20只)。实验组给予D-半乳糖溶液连续10周颈背部皮下注射(15mg·kg^(-1)·d^(-1)),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制作完成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束后采集大鼠脑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ABAR1及NMDAR2B基因转录以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潜伏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穿越目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NMDAR2B和GABAR1以及NMDAR2BmRNA和GABAR1mRNA各组大鼠均可见阳性表达。实验组NMDAR2B表达和mRNA转录均弱于对照组,而GABAR1表达和mRNA转录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D大鼠大脑衰老过程中,学习记忆下降与大脑海马区NMDA和GABA等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记忆 衰老 大鼠
下载PDF
基于体力劳动能力的Heath-Carter体型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媛媛 尹帅 +4 位作者 隋月林 路兰红 丁文锋 王磊 牟兆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4-596,643,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水平体力劳动能力(PWC170)的HeathCarter法体型分类。方法: 对某全训部队418名男战士,按GJB1337—92规定,采用两级台阶运动负荷试验间接测定法,进行PWC170的测定;按国际通用的HeathCarter方法测量体型。结果:... 目的: 探讨高水平体力劳动能力(PWC170)的HeathCarter法体型分类。方法: 对某全训部队418名男战士,按GJB1337—92规定,采用两级台阶运动负荷试验间接测定法,进行PWC170的测定;按国际通用的HeathCarter方法测量体型。结果: 男战士 PWC170均值为(1355.8±331.1)kg·m·min^-1,总体评价为优秀;PWC170优秀者215人,占51.4%,均值为(1620.2±225.0)kg·m·min^-1,体型均值为2.3±0.7-5.1±3.8-2.4±0.9, SAM为1.7,优秀者中有193人体型集中于中胚层体型,占89.8%;优良(含优秀)者285人,占68.1%,PWC170均值为(1522.4±260.9)kg·m·min^-1,体型均值为2.3±0.7-5.0±3.3-2.4±0.9,SAM为17,优良者中有255人的体型集中于中胚层体型,占89.5%;内、中、外三因子是影响PWC170成绩的主要因素,PWC170成绩越好,内、外因子值越小,而中因子值越大。结论: 高水平PWC170的体型分类高度集中于中胚层体型。PWC170与中因子值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劳动能力 Heath—Carter法 体型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