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军彪主任中医师从脾论治帕金森病经验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俊邯 马瑞山 +2 位作者 陈志兴 韩宇帆 田军彪(指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2期54-57,共4页
帕金森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田军彪主任中医师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脾于五脏位置居中,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与其他四脏在功能上关系密切,在治疗上,以脾为中心,同时兼顾四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从脾论治 帕金森病 颤证 神经内科 静止性震颤 健脾益气养血
下载PDF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通路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宇帆 霍瑞卿 +2 位作者 李芳钊 孙阔 田军彪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1期1861-1869,共9页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采用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给分别予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25、6.25 g/(kg·d)灌胃,尼莫地平组予尼莫地平混悬液9.375 mg/(kg·d)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灌胃3 d后比较各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后处死取脑,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干湿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Nrf2、Keap1蛋白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脑组织Nrf2、Keap1基因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mNSS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mNSS均降低(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mNSS均升高(P<0.05);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mNSS升高(P<0.05)。假手术未见明显脑梗死灶,其余组脑组织均见白色梗死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均降低(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均升高(P<0.05);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密集,排列整齐,胞浆丰富,染色均匀,胞核居中,核仁清楚,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缺血区脑组织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水肿明显,胞浆染色变淡,出现核固缩、碎裂、溶解现象。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缺血坏死区有所减少,细胞排列紊乱、水肿、胞浆淡染色变淡、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现象均有减轻。尼莫地平组、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缺血坏死区减少更为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均降低(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均升高(P<0.05);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升高(P<0.05)。尼莫地平组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0.05),SOD、CAT活性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均降低(P<0.05),SOD、CAT活性均增高(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SOD、CAT活性降低(P<0.05);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SOD、CAT活性降低(P<0.05)。尼莫地平组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脑组织MDA含量及SOD、CAT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组织Nrf2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Keap1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低剂量组脑组织Nrf2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Keap1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组织Nrf2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Keap1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比较,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低剂量组脑组织Nrf2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Keap1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尼莫地平组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高剂量组脑组织Nrf2、Keap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方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控Nrf2/Keap1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 解毒 活血通络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模型 动物 大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VEGF、Notch1、Dll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占维 孙玲玲 +3 位作者 石瑞 孙亚萍 崔怡娴 田军彪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494-1501,共8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机制。方法将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机制。方法将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各组予相应干预,3天后计算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F)蛋白表达,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Notch1、Dll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VEGF、Notch1、Dll4蛋白表达。结果(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2)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缩小(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大(P<0.05);(4)q-PCR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otch1、Dll4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5)免疫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VEGF、Notch1、Dll4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可以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血管单元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脑组织VEGF、Notch1、Dll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血管单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otch信号通路 NOTCH1 DLL4
下载PDF
基于“浊毒”理论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病机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明明 高小童 +1 位作者 张鑫杰 杨丽静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7期104-109,共6页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梗死亚型,病机复杂,复发率高。近年来基于其病机的中西医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结合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受累”等西医病机,回顾了“浊毒”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基...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梗死亚型,病机复杂,复发率高。近年来基于其病机的中西医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结合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受累”等西医病机,回顾了“浊毒”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基本特点,指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中医病机为“浊毒伏脉,胶结痰瘀”,提出了“化浊解毒、益气散瘀通络”的治疗原则,并综述了近年来相关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以为此治疗原则提供依据。本文丰富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中医病机,为其中医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浊毒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六味地黄颗粒剂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聂晶晶 程丽娜 +4 位作者 郭旭瑾 武海娜 董笑一 陈芳 王骁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748-3751,共4页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颗粒剂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脑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并随机分...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颗粒剂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脑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黛力新联合六味地黄颗粒剂治疗;疗程均为3周。动态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2组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708,P=0.010),治疗后治疗组ISI分数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503,P=0.014)。结论对于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患者,采用六味地黄颗粒剂联合黛力新治疗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心肾不交 六味地黄颗粒剂 黛力新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从调畅气机角度谈治疗失眠常用药对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志兴 杨俊邯 +3 位作者 马瑞山 孙阔 赵见文 田军彪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2060-2063,共4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学称之为“不寐”,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功能异常是引发失眠的关键病机。本文通过探讨气机与失眠的关系,提出应用调畅气机法辨治失眠的思路,从脏腑、阴阳及营卫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总结分析了治疗失眠常用药对及其...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学称之为“不寐”,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功能异常是引发失眠的关键病机。本文通过探讨气机与失眠的关系,提出应用调畅气机法辨治失眠的思路,从脏腑、阴阳及营卫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总结分析了治疗失眠常用药对及其配伍特色。柴胡—枳实、半夏—秫米、黄连—阿胶药对重在调畅气机以恢复脏腑生理功能;合欢皮—夜交藤、半夏—夏枯草药对重在调畅气机以交通阴阳;桂枝—白芍药对重在调畅气机以恢复营卫循行,从而达到治愈失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调畅气机 药对 脏腑 阴阳 营卫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娇 李德辉 +6 位作者 梅建强 武蕾 陈分乔 刘源 郎晓猛 袁国栋 赵亚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治疗的用药规律和组方原则。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3月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支援河北省新冠定点医院期间收治且临床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临...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治疗的用药规律和组方原则。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3月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支援河北省新冠定点医院期间收治且临床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中药用药频次和处方信息等,将信息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通过该软件的集成关联规则及复杂熵聚类等分析方法实现,包括对每味药物使用频次、药物归经和性味以及组方规律的分析,同时衍化出新处方。结果共纳入564例患者(即564张处方),涉及中药200味,其中普通型新冠肺炎357例,无症状感染207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女性比例较高,高发年龄段为51~70岁;无症状感染者性别则无明显差别,高发年龄段为1~20岁。大部分患者以头重、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低热、咳痰,两种类型患者的主要舌苔和脉象相似。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所用中药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甘草(326次)、茯苓(264次)、半夏(263次)、杏仁(236次)、黄芩(229次)、石膏(205次)、藿香(201次)、陈皮(194次)、麻黄(184次)、柴胡(163次),无症状感染者则为黄芩(174次)、甘草(142次)、神曲(137次)、藿香(127次)、半夏(114次)、柴胡(100次)、厚朴(91次)、苍术(89次)、赤芍(84次)、黄芪(83次)。两种类型患者用药均以温、寒、平药物为主,性味以辛、苦、甘为主,用药归经均以肺、脾、胃为主,高频药物组方均以化浊解毒药物为主。同时衍化出用于普通型新冠肺炎的新处方7张,用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处方4张。结论浊毒疫戾是新冠肺炎发生发展的基本病因,化浊解毒为基本治则;在此基础上,对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应同时兼顾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药等对症治疗,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则应更侧重于扶正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石家庄
原文传递
苏志伟教授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惠婷 苏志伟 程丽娜 《河北中医》 2022年第5期842-845,共4页
面肌痉挛是顽固难愈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面肌痉挛属于中医“痉证”“眼睑瞤动”等范畴。苏志伟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病与肝紧密相关,强调肝阴虚风动为发病之本,风邪入络为标。... 面肌痉挛是顽固难愈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面肌痉挛属于中医“痉证”“眼睑瞤动”等范畴。苏志伟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的发病与肝紧密相关,强调肝阴虚风动为发病之本,风邪入络为标。治疗主张针药并重,针刺以浅刺挂针法为主,形神共调,用药主要从柔肝止痉论治,兼以镇肝熄风通络。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痉挛 中医药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