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顺势三服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安全性及即时和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峰 刘星 +2 位作者 吕炳鑫 王毅盟 李继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探讨中药顺势三服法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一日一方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顺势三服法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中药顺势三服法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一日一方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顺势三服法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D40/CD40L炎症信号通路、斑块总积分、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和停药6个月后总有效率(74.47%、78.72%)高于对照组(46.81%、44.68%,P<0.05);两组治疗4个月后,ALT、AST、BUN、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9%)与对照组(10.6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停药6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1(IL-1)、IL-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MT、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一日一方的常规服法,采用中药顺势三服法分别于早、中、晚服用桃红四物汤、二陈汤、四妙勇安汤能明显提高即时疗效,更有效改善停药后稳定斑块面积和IMT,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及肝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顺势三服法 斑块 远期效果
下载PDF
序贯服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刘峰 刘星 +2 位作者 吕炳鑫 王毅盟 李继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常规服法与序贯服法对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整方组和序贯组,对照组80例,整方组和序贯组各40例,维持现有的化药治疗方式不变,... 目的探讨中药常规服法与序贯服法对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整方组和序贯组,对照组80例,整方组和序贯组各40例,维持现有的化药治疗方式不变,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整方组与序贯组每日服用中药一致,序贯组早上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中午用泽泻汤加味,晚上用四妙勇安汤加减,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以及停药后的心绞痛1周发作次数、心绞痛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1周消耗量,中医证候积分,FPG、HbA1c以及100 g和200 g馒头餐负荷后2 h-PG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相关指标,整方组和序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序贯组馒头餐负荷后2 h-PG波动幅度较整方组更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回访,整方组相关数值反弹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则较为稳定(P>0.05),与对照组和整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整方服法和序贯服法均能有效改善T2DM-SAP患者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相关指标,序贯服法在停药后的疾病稳定上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序贯服法
原文传递
DECT与MRI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石向明 刘星 +3 位作者 王佳 贺亚男 张玉 王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26-3229,3233,共5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在双能量CT(dual energy CT,DE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影像表现,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6例膝关节炎患者共120个膝关节为研究对象,其中GA 8... 目的分析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在双能量CT(dual energy CT,DE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的影像表现,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6例膝关节炎患者共120个膝关节为研究对象,其中GA 81个,非GA 39个,1周内对患者同时进行DECT及MRI检查。以关节液、痛风石穿刺活检及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2种检查方法病变征象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种方法检出尿酸盐结晶、骨质异常、滑膜肥厚、软组织肿胀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积液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3)。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93.83%vs 82.72%、92.31%vs 61.54%、7.69%vs 38.46%、6.17%vs 17.28%、96.20%vs 81.71%、87.8%vs 63.16%。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参考线面积,为0.908vs 0.756,95%CL为0.840~0.954vs 0.668~0.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T显示痛风石的能力高于MRI,MRI对关节整体受累程度分析较DECT好,两种检查方法综合运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膝关节整体损害程度,便于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膝关节 骨髓水肿 滑膜 尿酸盐结晶
下载PDF
101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治疗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峰 王毅盟 +2 位作者 吕炳鑫 刘星 李继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八珍汤加味在不同服法时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I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36例。对照组给安慰剂治疗,治疗1组常规中药服法,治疗2组精细化给药服法。对比3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八珍汤加味在不同服法时治疗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I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36例。对照组给安慰剂治疗,治疗1组常规中药服法,治疗2组精细化给药服法。对比3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和复发比例,探讨不同服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舒张期血压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1组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相当,复发率高于治疗2组(P<0.01)。结论八珍汤加味治疗IDH疗效显著,精细化给药服法复发率显著低于整方服法组,IDH病机可能跟免疫水平下降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高血压 八珍汤 免疫
原文传递
鲜品药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刘峰 刘星 +2 位作者 吕炳鑫 王毅盟 李继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35-141,共7页
目的 探讨服用鲜品药材与服用饮片药材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饮片组和鲜药组,每组36例,维持现有的西医治疗方式不变,对照组不给中药治疗... 目的 探讨服用鲜品药材与服用饮片药材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饮片组和鲜药组,每组36例,维持现有的西医治疗方式不变,对照组不给中药治疗,饮片组用桃红四物汤、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鲜药组将地黄和金银花替换为鲜药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各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血脂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鲜药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以及TNF-α、IL-6水平明显优于饮片组(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鲜药组较饮片组下降得更为显著(P<0.05);血脂指标方面,鲜药组和饮片组仅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有所下降;饮片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为76.5%,鲜药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鲜药组的显效率为48.6%,明显高于饮片组的17.6%(P<0.05)。结论 中药能显著改善UAP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调整部分饮片为鲜药后,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品药材 不稳定型心绞痛 气虚血瘀证
下载PDF
四妙勇安汤加味方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影响
6
作者 刘峰 张彩虹 +3 位作者 王毅盟 刘星 吕炳鑫 李继光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67-73,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量和给药频次条件下,四妙勇安汤加味方提取物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细胞因子水平和泡沫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方法:把建模成功的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成整方组和精细化组,并把四妙勇安汤加味方提取物...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量和给药频次条件下,四妙勇安汤加味方提取物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细胞因子水平和泡沫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方法:把建模成功的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成整方组和精细化组,并把四妙勇安汤加味方提取物加入到细胞培养基中,调节至药材浓度相当于0.1g·μL^(-1),刺激体外培养的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48小时,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观察泡沫细胞数量和形态变化。整方组,每日给药1次,给药量分别为1~10、12和16μL,共12个剂量组;精细化组每日给药3次,单次给药量分别是1、3和4μL共3个剂量组。结果:整方组中,除IL-8和TNF-α水平超过检测上限外,随着给药量的增加,小于12μL·d^(-1)时,IL-1β和IL-10水平快速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大致保持平稳,大于12μL·d^(-1)时,IFN-α和IL-5水平快速降低,IL-1β、IL-2、IL-6、IL-17水平快速上升。泡沫细胞数量方面,在给药小于6μL·d^(-1)区间内,呈现增加趋势,6~12μL·d^(-1)区间,呈现下降趋势,给药16μL·d^(-1)时,泡沫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整方组和精细化组间比较,IL-1β(给药3、9和12μL·d^(-1))、IL-6(给药9μL·d^(-1))和IL-10(给药12μL·d^(-1))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泡沫细胞数量方面,给药3μL·d^(-1)时,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9μL·d^(-1)和12μL·d^(-1)时,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味方存在量效关系,当给药量超过剂量阈值时,日给药量和给药频次都会对泡沫细胞数量、形态和细胞因子水平产生影响,因此,中药的给药量和给药频次都是影响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改变给药模式可能是提高临床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四妙勇安汤
原文传递
非疾病状态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与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
7
作者 刘峰 杨晓静 +5 位作者 吕炳鑫 刘星 王毅盟 沈丽 张彩虹 李继光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3-28,49,共7页
目的:分析非疾病状态人群外周血中淋巴细胞(LYM)数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不同性别人群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讨这些指标用于评价非疾病状态人群免疫水平的可行性。方法: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河北中石油... 目的:分析非疾病状态人群外周血中淋巴细胞(LYM)数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不同性别人群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讨这些指标用于评价非疾病状态人群免疫水平的可行性。方法: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选取28~60岁年龄区间内10^(9)98例(男性5509例,女性5489例)非疾病状态人员,对其外周血LYM和NLR数值进行分析,按性别分别绘制散点图,进一步探讨这些指标在不同性别人群中,随年龄变化的差异和规律。结果:28~60岁年龄区间内,随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LYM、NLR散点图拟合曲线各自呈现规律性变化,其中,男性组LYM呈单调递减趋势,NLR呈单调递增趋势。女性组LYM随年龄增长大致呈“U”形,在28~30岁年龄区间,拟合曲线平直,LYM值约在(1.93~1.96)×10^(9)/L,30~35岁区间,呈下降趋势;35~50岁年龄区间,拟合曲线基本保持水平状态,LYM均值(1.79±0.02)×10^(9)/L;50~60岁年龄区间,拟合曲线呈上升趋势;NLR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致呈倒“U”形,在40~41岁年龄区间达到最大值。结论:LYM、NLR水平既有性别特征,又有年龄规律,作为非疾病状态人群免疫状态客观评估和健康管理的有效参考指标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免疫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