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斌 侯学伶 +2 位作者 赵严亮 许然然 郭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255-256,共2页
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 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都基于免疫学检查联合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经检测后,研究组患者RF/抗CCP抗体AKA等指标都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比数据差异有非常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有利于提升内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及早对疾病进行治疗,有利于有效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检验检测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价值 应用效果 探讨
下载PDF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斌 侯学伶 +2 位作者 赵严亮 许然然 郭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85-286,共2页
对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在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以及抗体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研... 对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在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6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以及抗体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lgA)、免疫球蛋白G(lgG)指标都比对照组更优越,补体3以及补体4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数据区别明显(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其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验 抗体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失衡表达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李佳 杨保昌 郑双双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究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失衡表达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104例重症肺炎患儿为重症组,另以1∶1∶1比例选取104例普通肺炎患儿为轻症组... 目的探究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失衡表达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我院104例重症肺炎患儿为重症组,另以1∶1∶1比例选取104例普通肺炎患儿为轻症组,104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水平,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肺炎严重指数(PSI)评价病情,评估治疗后7 d疗效预后。比较三组T-bet、GATA-3表达水平及PSI、APACHEⅡ评分,比较三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白介素-2(IL-2)、IL-4、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重症组T-bet、GATA-3与APACHEⅡ、PSI评分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T-bet、GATA-3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中的交互作用,比较重症组不同预后患儿T-bet、GATA-3,分析T-bet、GATA-3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T-bet mRNA、T-bet/GATA-3低于轻症组、对照组,GATA-3 mRNA、APACHEⅡ评分、PSI评分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IL-2、IL-4、IL-10、IFN-γ、TNF-α均高于轻症组、对照组(P<0.05);APACHEⅡ、PSI评分与T-bet呈负相关,与GATA-3呈正相关(P<0.05),IL-2、IL-4、IL-10、IFN-γ、TNF-α与T-bet呈负相关,与GATA-3呈正相关(P<0.05);低T-bet mRNA与高GATA-3 mRNA二者同时存在时,交互作用OR为19.259,提示低T-bet mRNA与高GATA-3 mRNA在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中呈正向交互作用;19.259<4.078×11.556,提示低T-bet mRNA与高GATA-3 mRNA为次相乘模型。入院时、治疗3 d预后不良组患儿T-bet mRNA表达及T-bet/GATA-3均低于预后良好组,GATA-3 mRNA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入院时、治疗3 d T-bet/GATA-3预测的AUC分别为0.835(95%CI:0.750~0.901)、0.856(95%CI:0.774~0.917),大于T-bet mRNA、GATA-3 mRNA预测的AUC(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失衡表达与病情加重及预后有关,T-bet、GATA-3及T-bet/GATA-3检测对重症肺炎患儿预后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 T-BET GATA-3 TH1/TH2 ROC曲线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饶世俊 苏微微 +7 位作者 吴宝水 肖丽萍 周嘉慧 侯学伶 钱成荣 潘丹 康妍 陈巧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6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不具备溶栓治疗指征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不具备溶栓治疗指征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hs-CRP、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具备溶栓治疗指征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sST-2和NT- 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侯学伶 顾雪迪 +7 位作者 武杰 钱成荣 赵勇 赵严亮 郝世奇 张旭 田雪梅 武彩虹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ST-2和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梗患者分为:KillipⅡ级(32例)、KillipⅢ... 目的探讨血清sST-2和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心梗患者分为:KillipⅡ级(32例)、KillipⅢ级(33例)以及KillipⅣ级(30例),同期选择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入选受试者所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sST-2水平,干式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分析sST-2与NT-proBNP在两组中的相关性,就不同Killip分级患者的sST-2与NT-proBNP水平变化进行对比,并采取ROC曲线对血清sST-2与NT-pro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ST-2与NT-proBN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Killip分级的不断升高,sST-2和NT-proBNP水平也随之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的面积为0.876,优于血清sST-2(0.787);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血清sST-2与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sST-2可能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新的指标,联合NT-proBNP可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在评估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B型脑钠肽前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脊柱术后细菌感染过程中脂多糖通过TLR-4/NF-кB途径诱导降钙素原的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军 樊国峰 +4 位作者 汪阳林 杨宝昌 董巍 张天一 李立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究脊柱术后细菌感染过程中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诱导降钙素原(PCT)的机制。方法60只雌性C57BL/6小鼠(9周龄,18~22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革兰阴性(G-)感染组和革兰阳性(G+)感染组,每组20... 目的探究脊柱术后细菌感染过程中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诱导降钙素原(PCT)的机制。方法60只雌性C57BL/6小鼠(9周龄,18~22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革兰阴性(G-)感染组和革兰阳性(G+)感染组,每组20只。通过体内生物发光测量小鼠细菌感染数量。通过蛋白印迹法分析小鼠组织脂多糖、TLR-4、NF-κB和PCT的蛋白表达。通过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通过蛋白印迹法分析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通过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分析核因子KappaB抑制剂的激酶(IKK)α/β、IκB和p65的mRNA表达。结果术后第1天,各组小鼠细菌感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和3天,G-感染组和G+感染组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与G+感染组细菌感染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和G+感染组脂多糖、TLR-4、NF-κB和PCT的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与G+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和G+感染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浓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与G+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和G+感染组Bax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Bcl-2蛋白表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和G+感染组IKKα/β、IκB和p65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与G+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术后G-/G+菌感染过程中,通过激活脂多糖、TLR-4、NF-κB、PCT途径,诱导促炎和细胞凋亡。TLR-4和PCT途径可能在未来成为治疗脊柱术后感染的潜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术后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感染 脂多糖 TLR-4/NF-кB途径 降钙素原
下载PDF
miR-22和miR-15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方园 孙岩 +2 位作者 张维 武杰 银广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2904-2907,共4页
目的分析miR-22、miR-156与骨髓瘤细胞中DNA连接酶Ⅲ(LIG3)之间的相关性,探讨miR-22、miR-1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发展中可能的调控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该院血液内科确诊并治疗的MM患者105例,参照欧洲... 目的分析miR-22、miR-156与骨髓瘤细胞中DNA连接酶Ⅲ(LIG3)之间的相关性,探讨miR-22、miR-156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发展中可能的调控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该院血液内科确诊并治疗的MM患者105例,参照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标准将其分为初治组(32例)、难治组(43例)、缓解组(30)例,并征集门诊诊断为非恶性血液病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收取所有患者的骨髓液标本,检测患者骨髓液中miR-22、miR-156的表达水平,以及LIG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LIG3 mRNA、miR-22、miR-156表达水平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miR-22、miR-156的表达水平与骨髓瘤细胞中LIG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MM难治组患者中miR-22和miR-156的表达水平低于初治组、缓解组及对照组(P<0.05)。MM患者中LIG3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难治组LIG3的蛋白表达水平最高。MM中LIG3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miR-22、miR-156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MM中miR-22的表达水平与LIG3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miR-156的表达水平与LIG3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miR-22表达水平与MM患者病理分级相关,表达水平越低说明病情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 miR-156 多发性骨髓瘤 表达
下载PDF
《临床药理学》——妊娠急性阑尾炎炎症组织中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岩 张维 李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3-963,共1页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作为非产科急腹症在孕期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孕期六个月时最为常见。病发原因为妊娠的生理变化导致了阑尾位置发生了变化。妊娠急性阑尾炎没有典型临床表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反应,导致妊娠期间容易出现误诊以...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作为非产科急腹症在孕期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孕期六个月时最为常见。病发原因为妊娠的生理变化导致了阑尾位置发生了变化。妊娠急性阑尾炎没有典型临床表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反应,导致妊娠期间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极容易造成阑尾穿孔最终导致胎儿流产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目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最好在病发24小时内进行,能够有效降低胎儿和孕妇因病情致死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阑尾穿孔 胎儿流产 阑尾位置 病原菌分布 炎症组织 耐药性分析 妊娠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联合血小板因子-4与miR-29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繁林 吴建伟 +5 位作者 侯学伶 路博 刘振腾 米盼盼 朱军 樊国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联合血小板第4因子(PF4)、微小RNA-29(miR-29)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确诊并治疗的MM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联合血小板第4因子(PF4)、微小RNA-29(miR-29)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确诊并治疗的MM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又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难治组(32例)和缓解组(48例)。比较各组人群MMP-13、PF4和miR-29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三者单项及联合诊断MM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MMP-13和miR-29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病例组血清PF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缓解组患者血清MMP-13和miR-29水平均低于难治组,缓解组患者血清PF4水平高于难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治疗后血清MMP-13和miR-29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缓解组治疗后血清PF4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缓解组患者血清MMP-13和miR-29水平均低于难治组,而缓解组患者血清PF4水平高于难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13、PF4和miR-29联合检测用于区分MM患者与健康者的AUC为0.924(95%CI:0.868~0.979,P<0.001),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4.6%;血清MMP-13、PF4和miR-29联合检测用于区分缓解组与难治组的AUC为0.889(95%CI:0.822~0.971,P<0.001),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77.4%。结论血清MMP-13、PF4和miR-29在MM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血小板第4因子 微小RNA
下载PDF
APN、TNF-α及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美丽 何文艳 +3 位作者 安红杰 田雪梅 徐金凤 任艳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4期671-674,共4页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Fibroscan(FS)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生...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Fibroscan(FS)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干预+布拉氏酵母菌,n=53)和对照组(仅进行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干预,n=47)。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PN、炎性因子、可控衰减参数(CAP)、血脂及体质指数(BMI)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肝功能和APN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TBIL和DBIL水平较对照组低,APN、ALB、PTA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G、HDL-C、LDL-C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P、BMI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含量,调节其血脂、BMI和CAP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APN TNF-Α 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在AFP阴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武彩虹 钱成荣 +3 位作者 银广悦 侯学伶 韩玉成 田雪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00853、LncRNA FAM72D-3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AFP-NHC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该院诊治的AFP-NHCC患者102例为AFP-NHCC组,以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 目的探讨血清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00853、LncRNA FAM72D-3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AFP-NHC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该院诊治的AFP-NHCC患者102例为AFP-NHCC组,以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水平;比较两组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水平,分析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对AFP-N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AFP-N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AFP-NHCC组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3.12±0.86、2.95±0.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2±0.36、1.16±0.28(t=17.546、19.552,P<0.05)。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与AFP-NHCC患者BCLC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肝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ncRNA 00853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9.31个月(95%CI 26.36~32.26)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32.41个月(95%CI 32.55~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844,P=0.028)。LncRNA FAM72D-3高表达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43个月(95%CI 27.81~33.04),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的32.61个月(95%CI 30.64~3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4.576,P=0.032)。BCLC分期B~C期、病理低分化程度、伴有肝内淋巴结转移、LncRNA 00853高表达及LncRNA FAM72D-3高表达是影响AFP-NHC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FP-NHCC患者血清外泌体LncRNA 00853、LncRNA FAM72D-3水平升高,是影响AFP-NHCC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外泌体 长链非编码RNA00853 长链非编码RNA FAM72D-3 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腺苷脱氨酶、总胆红素和尿酸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翠玲 刘继勇 +3 位作者 郝世奇 银广悦 刘惠铃 张秋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2914-29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ADA)、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采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67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及128例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活性(ADA)、总胆红素(TBIL)和尿酸(UA)在2型糖尿病及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采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67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及128例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DA、TBIL和UA三项指标。结果:ADA、TBIL、UA在三组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17,P=0.000;F=6.435,P=0.02;F=6.335,P=0.02);合并慢性并发症组的ADA和UA均高于未合并慢性并发症组和对照组,TBIL浓度水平则低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慢性并发症组AD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和UA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A和UA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处于高水平表达,TBIL处于低水平表达,动态检测三项指标,对于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总胆红素 尿酸 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张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研究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特选取2019年7月份至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集三组患者的静脉血检测及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 研究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特选取2019年7月份至2020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集三组患者的静脉血检测及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检测中的检测结果。结果:在补体C3水平方面, C组的患者教师A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患者较之B组患者, B组患者较C组患者更高,比较差异非常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gA水平方面, C组的患者与B组患者相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患者就是A组患者,A组患者明显比C组患者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lgC水平方面, C组患者较之A组患者,A组患者明显比C组患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gM水平方面, C组较之A组与B组, A、B两组患者显著较之C组更低,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乙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积极的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能够给临床治疗带来对应的指导依据,具备比较高的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硬化 糖尿病 补体 检测价值分析 探讨
下载PDF
甲胎蛋白异质体3在肝癌中水平的META分析
14
作者 周志伟 安冠旭 +2 位作者 银广悦 吴晓林 武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8-9,共2页
评价甲胎蛋白异质体3水平(AFP-L3)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三大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已经发表的均为肝癌患者在AFP-L3表达的病例-对照研究,将所有检索到论文当作基础文献,数据以Revman5.3和R4.0.2软件进行m... 评价甲胎蛋白异质体3水平(AFP-L3)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三大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已经发表的均为肝癌患者在AFP-L3表达的病例-对照研究,将所有检索到论文当作基础文献,数据以Revman5.3和R4.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搜索共有11篇文献符合要求,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患者AFP-L3水平与肝硬化患者、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比较,明显增高(p<0.05),使用R软件证实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肝癌患者AFP-L3水平高于肝硬化患者、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AFP-L3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FIB/ALB、Hcy及叶酸水平特点及与病变程度的关系
15
作者 郑双双 邢焕霞 +2 位作者 武彩虹 闫再宏 陈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与清蛋白比值(FIB/AL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的水平特点,并分析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87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与清蛋白比值(FIB/AL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的水平特点,并分析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87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87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组间FIB/ALB、Hcy及叶酸水平情况,并探究各指标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IB、FIB/ALB、Hcy均高于对照组,ALB及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的FIB/ALB、Hcy高于缓解组,叶酸水平低于缓解组(P<0.05)。FIB/ALB、Hcy及叶酸水平对患者活动期的诊断价值较高,其AUC值分别为0.725、0.885、0.945。重度组患者的FIB/ALB、Hcy高于轻度组,叶酸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FIB/ALB、Hcy及叶酸水平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较高,其AUC值分别为0.821、0.957、0.744。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FIB/ALB、Hcy水平较高,叶酸水平较低,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活动期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FIB/ALB和Hcy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轻度患者,而叶酸水平则显著低于后者,对于活动期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纤维蛋白原 清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选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岩 张维 +1 位作者 李娜 张霄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局部脓液的病原菌需氧培养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164例标本中有102份标本培养共...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局部脓液的病原菌需氧培养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164例标本中有102份标本培养共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93.40%,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66.98%、9.43%、7.55%。药敏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敏感率均≥85.0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敏感率均≥9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性均≥85.00%。3种主要致病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是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有效率达到100.00%。3种主要致病菌敏感性≥85.00%的是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可作为主要抗生素备选,其他疗效较好的药物还包括头孢西丁、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等。临床上应结合妊娠用药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阑尾炎 病原菌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胜乐 米盼盼 +5 位作者 许雅芳 王一凤 贾俊玲 周志伟 刘创建 樊国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29-831,8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程度以及血清SF、IL-1β、TNF-α、MMP-3含量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手术切口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血清中的SF、IL-1β、TNF-α、MMP-3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小创伤伤口,并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铁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金属基质蛋白酶-3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脊柱术后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军 赵学臣 +6 位作者 汪阳林 杨宝昌 董巍 王红岩 米盼盼 孔繁林 张天一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脊柱术后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491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52例发生术后感染,比较感染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血清PCT、hs-CRP、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脊柱术后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491例脊柱手术患者,其中52例发生术后感染,比较感染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血清PCT、hs-CRP、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ROC曲线分析血清PCT、hs-CRP、IL-6水平对脊柱术后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结果:感染患者术后血清PCT和hs-CRP水平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术后的血清D-D、IL-6、ESR、TNF-α水平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预测的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1.1%;血清hs-CRP预测的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78.1%;血清IL-6预测的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87.5%。PCT与hs-CRP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90.7%,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脊柱术后患者感染可导致血清PCT、hs-CRP水平升高,两者对感染的预测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感染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E-cadherin、IFN-α、β2-GP1-Ab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方园 孙岩 +2 位作者 张维 武杰 银广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干扰素-α(IFN-α)、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Ab)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强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9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SLE疾病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干扰素-α(IFN-α)、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Ab)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强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9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SLE疾病活动型指数(SLEDAI-2000)评分标准将196例SLE患者分为稳定组65例、轻度活动组51例、中度活动组42例和重度活动组38例。另选择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cadherin、IFN-α、β2-GP1-Ab水平,分析E-cadherin、IFN-α、β2-GP1-Ab与SLE患者临床指标、临床病理表现及疾病活动强度的关系。结果各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白细胞介素(IL)-6、补体C3、补体C4、E-cadherin、IFN-α、β2-GP1-Ab水平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SLEDAI-200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口腔溃疡、脱发、皮疹、光敏感、血液系统损伤、浆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发热、乏力、肌痛、关节炎、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IFN-α水平与CRP、IL-6、SLEDAI-2000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β2-GP1-Ab水平与CRP、IL-6、SLEDAI-2000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补体C3、补体C4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E-cadherin、IFN-α、β2-GP1-Ab水平异常,且与疾病临床表现和活动程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钙黏蛋白 干扰素-Α 抗Β2糖蛋白1抗体 疾病活动强度
下载PDF
基于ROC曲线模型下分析血清PCT水平与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军 赵学臣 +6 位作者 汪阳林 杨宝昌 董巍 王红岩 米盼盼 孔繁林 张天一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ROC曲线模型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内的感染发生率,将其分成感染组、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 d采血检测血清PCT水平,... 目的:探讨基于ROC曲线模型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内的感染发生率,将其分成感染组、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 d采血检测血清PCT水平,并测定传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ESR、WBC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比较血清PCT与传统血清指标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PCT与血清CRP、ESR、WBC的相关性。针对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行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并据此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变化。结果:在350例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中,有21(6.00%)例发生术后感染,329(94.00%)例无术后感染。在21例术后感染者中,表浅切口感染12例(57.14%),深部切口感染6例(28.57%),器官感染3例(14.29%)。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CRP、ESR、WBC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CRP、ESR、WBC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599、0.628、0.605。血清PCT、ESR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较好(P<0.05),其中PCT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PCT与ESR呈正相关(r=0.548,P<0.05),与CRP、WBC未见明显相关性(r=0.353、0.381,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者的血清PCT、CRP、ESR、WBC水平较非感染者均增高,其中血清PCT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且与ESR有相关性,临床可将PCT作为诊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术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沉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