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窦蠊缨滴虫感染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卢致民 林彦涛 +3 位作者 张秀昌 王燕 唐红炜 张进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1-422,共2页
蠊缨滴虫(Lophomonas blattarum Stein,1860)隶属于超鞭毛纲(Hypermastigida)超鞭毛目(Hypermastigida)缨滴虫科(Lophomonadae),通常寄生于白蚁和蜚蠊的消化道内,人体感染少见。1993年国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蠊缨滴虫的病例,后... 蠊缨滴虫(Lophomonas blattarum Stein,1860)隶属于超鞭毛纲(Hypermastigida)超鞭毛目(Hypermastigida)缨滴虫科(Lophomonadae),通常寄生于白蚁和蜚蠊的消化道内,人体感染少见。1993年国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蠊缨滴虫的病例,后又陆续报道了60余例。报道的病例多为肺部感染,鼻窦感染极少见,现报道1例上颌窦感染病例。患者,女,54岁,汉族,河北省涿鹿县食品加工厂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滴虫感染 感染病例 蠊缨滴虫 人体感染 食品加工厂 肺部感染 鼻窦感染
下载PDF
感染旋毛虫兔血清酶变化与虫体密度关系
2
作者 李立宏 李宝亮 +2 位作者 陈立峰 唐宏炜 张进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旋毛虫病时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与虫体密度的关系,为旋毛虫病血清酶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将实验用兔随机分成三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 目的:探讨旋毛虫病时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与虫体密度的关系,为旋毛虫病血清酶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将实验用兔随机分成三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CK、ALD、ALT、AST和LDH活性,处死后用人工消化法进行肌幼虫计数。结果:兔旋毛虫病时五种血清酶(CK、ALD、ALT、AST和LDH)均升高,五种血清酶与宿主腓肠肌虫体密度有相关性。结论:CK、ALD、ALT、AST及LDH与宿主腓肠肌虫体密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血清 酶类 虫体密度
下载PDF
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182例体会
3
作者 屈明 赵建玲 +2 位作者 薛军 王玮 朱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胆总管结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