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诱导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秀昌 蔡念光 +2 位作者 孙黎 罗强 安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K562(简称K562细胞)有无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浓度为5×10-4/ml和1×10-6/ml)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100μl/孔)及50ml培养瓶(1.5ml/瓶)中,加... 目的探讨弓形虫对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K562(简称K562细胞)有无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浓度为5×10-4/ml和1×10-6/ml)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100μl/孔)及50ml培养瓶(1.5ml/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弓形虫速殖子(1×104、2×104、4×104、8×104及16×104个/ml),作用48h,用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上述不同浓度弓形虫速殖子作用48h,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依次为17%、28%、48%、50%及55%。各实验组吸光度(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06及5.918,P<0.05;t=9.171、7.841、7.067,P<0.01)。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培养的K562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凋亡峰(48h),上述不同浓度弓形虫速殖子诱导K562细胞凋亡数分别占总数的5.53%、7.12%、10.34%、21.14%及29.68%。对照组未出现凋亡小体。结论弓形虫速殖子对体外培养K56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人白血病细胞K56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北方汉族人MBL EXONⅠ52位基因频率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铁军 贾天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北方 汉族 MBLEXONⅠ52位 基因频率 免疫学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MDA·LD含量和LDH活性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芳 杨翠军 +1 位作者 李志军 刘开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044-2045,共2页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丙二醛、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急性缺氧组、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测定脑和肺组织MDA、LD含量、LDH活性。[结果]急性缺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丙二醛、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急性缺氧组、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测定脑和肺组织MDA、LD含量、LDH活性。[结果]急性缺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小鼠脑和肺组织MDA和LD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缺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小鼠肺组织中LDH活性显著降低,而在脑组织无显著性变化。MDA和LD含量在缺氧早期,脑和肺组织是易变化性指标,其改变可能与该组织损伤程度有关。LDH变化说明肺组织比脑组织对缺氧产生的自由基损伤更敏感。[结论]该模型为畜牧生产和水产养殖中出现的机体缺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缺氧 丙二醛 乳酸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体外诱导S180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丽娜 孙黎 +2 位作者 程建贞 罗强 翟登高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体外对S180肉瘤细胞(简称S180)生长有无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S180细胞浓度为5×104/mL和1×106/mL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50mL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体外对S180肉瘤细胞(简称S180)生长有无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取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S180细胞浓度为5×104/mL和1×106/mL分别接种于96孔板和50mL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DV(1∶20、1∶10、1∶5)作用24h,分别用MTT法检测NDV对S180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上述不同浓度的NDV作用24h,对S180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依次为10%、26%、39%,各实验组吸光度值(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培养的S180瘤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梯形条带。结论:NDV对体外培养S180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S18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细胞凋亡 电泳/琼脂凝胶
下载PDF
北方汉族人MBL EXON I 52位基因频率调查
5
作者 赵铁军 韩瑞 贾天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955-1957,共3页
目的初步调查北方地区汉族人MBL52位密码子基因频率的情况。方法采用MBL52位密码子基因突变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SSP检测方法。结果270例健康汉族人52位密码子的野生型为261例,占96.67%;突变杂合型为8例,占2.96%。突变... 目的初步调查北方地区汉族人MBL52位密码子基因频率的情况。方法采用MBL52位密码子基因突变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SSP检测方法。结果270例健康汉族人52位密码子的野生型为261例,占96.67%;突变杂合型为8例,占2.96%。突变纯合型为1例,占0.37%。结论基因频率分别为CGT为0.9815;TGT为0.0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L 北方汉族人 频率调查 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基因频率 健康汉族人 密码子 北方地区 初步调查 检测方法 基因突变 SSP PCR 野生型 杂合型 纯合型 TGT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CD14启动子C(-260)T基因点突变及血浆IL-6含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6
作者 蔡念光 程健君 +4 位作者 罗强 孙黎 贾天军 翟登高 吕占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300-230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CD14启动子C(-260)T基因点突变情况及血浆IL-6含量变化与CHD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15例CHD病人和60例健康人抗凝血,用PCR-RFLP法测定CD14启动子C(-260)T基因点突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浆IL-6含量。结果CHD组CD14启...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CD14启动子C(-260)T基因点突变情况及血浆IL-6含量变化与CHD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15例CHD病人和60例健康人抗凝血,用PCR-RFLP法测定CD14启动子C(-260)T基因点突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浆IL-6含量。结果CHD组CD14启动子C(-260)T基因点突变频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χ2=2.644,P=0.267);CHD组血浆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3.553,P<0.01);CHD病人不同基因型组血浆IL-6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0.294,P=0.749)。结论CD14启动子C(-260)T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CHD的基因决定性危险因子,但作为炎性因子的IL-6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DL4 基因多态性 PCR-RFLP IL-6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实验性肾损伤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洪华 李霞 +2 位作者 薄爱华 邢立强 薛贵平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实验性免疫性肾损伤作用和机理,为中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开辟新途径。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8周,复制大鼠实验性肾损伤模型,川芎嗪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尿蛋白、血清BUN和Scr含量,取肾组织制作光、电镜标本检查。结果:...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实验性免疫性肾损伤作用和机理,为中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开辟新途径。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8周,复制大鼠实验性肾损伤模型,川芎嗪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检测尿蛋白、血清BUN和Scr含量,取肾组织制作光、电镜标本检查。结果:川芎嗪大、小剂量组尿蛋白、血清BUN和Scr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小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较模型组轻。结论:川芎嗪具有治疗大鼠实验性免疫性肾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肾损伤 药理学 疾病模型 大鼠
下载PDF
NDV+IL-12联合应用抗小鼠S180肉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蒋丽娜 程建贞 +4 位作者 刘华 刘雪晴 张晓丽 翟登高 吕占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与新城疫病毒(NDV)联合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NDV、IL-12、NDV+IL-12联合分组免疫治疗BALB/c小鼠S180肉瘤模型,通过分析瘤指数和抑瘤率及T细胞亚群分布、CTL活性,探讨免疫治疗效果与T...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与新城疫病毒(NDV)联合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用NDV、IL-12、NDV+IL-12联合分组免疫治疗BALB/c小鼠S180肉瘤模型,通过分析瘤指数和抑瘤率及T细胞亚群分布、CTL活性,探讨免疫治疗效果与T细胞亚群分布及CTL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NDV、IL-12、NDV+IL-12实验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26±9.25)%、(31.85±7.24)%、(48.96±3.80)%,NDV+IL-12联合组的抑瘤率与NDV、IL-12单独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瘤指数分别为(5.26±0.49)、(5.51±1.35)、(3.95±0.49),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7.67±0.67)(P<0.01),NDV组、IL-12单独治疗组与NDV+IL-12组小鼠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NDV、IL-12和NDV+IL-12组的CTL活性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NDV+IL-12组又显著高于NDV、IL-12组(P<0.01)。NDV、IL-12、NDV+IL-12组的荷瘤小鼠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所占百分数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且CD4/CD8比值也在升高。结论NDV、IL-12单独应用均能提高机体抗S180肉瘤的免疫力,NDV与IL-12联合免疫治疗能协同提高抗肿瘤作用,但其协同抗肿瘤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IL-12 肿瘤免疫 免疫治疗 小鼠肉瘤S180细胞
下载PDF
河北省部分大学新生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检测结果
9
作者 罗强 刘华 +6 位作者 骆鹏 邵月萍 李英琴 常占英 赵铁军 贾天军 张庶民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05-1006,共2页
关键词 甘露聚糖类 血液化学分析 学生
下载PDF
护肝醒脾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闫爱春 刘沈萍 +3 位作者 薄爱华 李春亮 石振海 芦广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20-921,共2页
目的:探讨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酒精喂养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大、小剂量护肝醒脾汤灌胃治疗6周,检测血清学指标,并且在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治疗... 目的:探讨护肝醒脾汤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酒精喂养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利用大、小剂量护肝醒脾汤灌胃治疗6周,检测血清学指标,并且在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治疗组细胞器增多。血清中PT延长,ALT、LN、HA增高,A/G下降。经护肝醒脾汤治疗后,大剂量组PT、ALT、LN、HA和A/G均接近正常。小剂量组PT、LN和HA虽然较模型组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护肝醒脾汤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肝细胞器有保护作用和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并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中药疗法
下载PDF
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脾、肾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变化
11
作者 程建青 李海峰 +2 位作者 范红斌 杜斌 杨志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脾、肾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腹膜炎病程中变化。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腹膜炎48h、5d、10d、14d、21d组与对照组,腹膜炎组腹腔注射1%冰醋酸0.2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6只。采用比色法测... 目的:观察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脾、肾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腹膜炎病程中变化。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腹膜炎48h、5d、10d、14d、21d组与对照组,腹膜炎组腹腔注射1%冰醋酸0.2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6只。采用比色法测定脾、肾组织CaN活性。结果:脾CaN活性在实验性腹膜炎5d、10d、14d、21d呈持续性低水平(P<0.01);肾CaN活性在实验性腹膜炎10d达高峰14d、21d与10d相比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脾、肾CaN活性变化与病程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钙调神经磷酸酶
下载PDF
微波促进长春新碱药物作用的实验观察
12
作者 赵荧 薄爱华 李海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微波 长春新碱 胃肿瘤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MDA、LD及LDH的变化(英文)
13
作者 李海峰 李英 +1 位作者 范红斌 李鑫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方法: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急性缺氧组;③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分别测定... 目的:探讨小鼠实验性缺氧脑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变化。方法:1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急性缺氧组;③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分别测定脑和肺组织MDA、LD、LDH含量和活性。结果:急性缺氧组和急性一氧化碳染毒组小鼠脑和肺组织MDA和LD含量显著增高。LDH活性在两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显著降低,而在脑组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MDA和LD含量在缺氧早期脑和肺组织是易变化性指标,其改变可能与该组织损伤程度有关。肺较脑对缺氧产生的自由基损伤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丙二醛 乳酸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苯妥英钠对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14
作者 李金磊 李英 +1 位作者 范红斌 李海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对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肺组织损伤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18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非特异性腹膜炎,观察腹腔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对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肺组织损伤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18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非特异性腹膜炎,观察腹腔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othione,GSH)的含量。治疗组诱发实验性腹膜炎后腹腔注射苯妥英钠。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NO、MDA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显著下降。治疗组的NO和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GSH显著升高。结论:实验性腹膜炎小鼠肺组织自由基增高及高浓度NO介入了损伤过程,早期应用苯妥英钠治疗有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一氧化氮 丙二醛 苯妥英钠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肺损伤
下载PDF
金莲花黄酮对A549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孙黎 罗强 +4 位作者 张力 郝秀轻 刘华 田嘉铭 安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金莲花黄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不同浓度的金莲花黄酮作用为实验组,并设对照组,应用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效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A... 目的观察金莲花黄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以不同浓度的金莲花黄酮作用为实验组,并设对照组,应用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效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中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A549细胞24 h增殖抑制明显(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的特点并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同时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金莲花黄酮可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黄酮 A559 CCK-8 P53 BCL-2
下载PDF
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黎 刘芳 +2 位作者 刘华 罗强 安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探讨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9.516、6.344、3.172、1.586、0.793mg/ml... 目的探讨金莲花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9.516、6.344、3.172、1.586、0.793mg/ml5个不同浓度金莲花黄酮作用于MCF-7细胞24h,对细胞增值的抑制率依次为17%、28%、48%、50%、55%。各实验组A4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P<0.01),且用药浓度与抑制率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端粒酶活性与用药浓度成正比。结论金莲花黄酮对MCF-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降低端粒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黄酮 MCF-7 CCK-8 端粒酶活性
下载PDF
景天三七中没食子酸和总酚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69
17
作者 付煜荣 张万明 +1 位作者 陈桂敏 白雪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测定景天三七中没食子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没食子酸含量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pH3.0)(90∶10),检测波长271 nm,流速1.0 mL/m in。总酚酸的含量测定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 目的:测定景天三七中没食子酸和总酚酸的含量。方法:没食子酸含量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pH3.0)(90∶10),检测波长271 nm,流速1.0 mL/m in。总酚酸的含量测定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0.6%FeC l3—0.9%K3[Fe(CN)6](1∶0.9)混合溶液为显色剂,在720 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没食子酸分析的线形范围为0.343 0μg^1.200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91%,RSD为1.8%(n=6)。总酚酸分析的线形范围为0.4640~2.320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为2.0%(n=6)。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景天三七中没食子酸和总酚酸的质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天三七 没食子酸 总酚酸 高效液相色谱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HPLC测定金莲花中三种黄酮苷的含量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曲彩红 颜娟 +2 位作者 田嘉铭 王书华 安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0-502,共3页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据记载中药金莲花有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金莲花提取物中药效组分主要是荭草苷、牡荆苷、...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据记载中药金莲花有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金莲花提取物中药效组分主要是荭草苷、牡荆苷、槲皮素等黄酮苷类化合物。有文献报道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莲花制剂中荭草苷和牡荆苷的含量,但对金莲花中槲皮素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优化条件,同时测定了金莲花中的荭草苷、牡荆苷、槲皮素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为金莲花制剂质量控制和金莲花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梯度洗脱 金莲花 荭草苷 牡荆苷 槲皮素
下载PDF
黄芪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早期胞内钙调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新生 李海峰 +3 位作者 赵荧 赵铁军 张晓丽 薄爱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495-4499,共5页
背景:黄芪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但对于诱导机制的报道较少,目前普遍认为诱导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功能有关。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早期进程中细胞内钙调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设计... 背景:黄芪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但对于诱导机制的报道较少,目前普遍认为诱导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功能有关。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早期进程中细胞内钙调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10/12在河北北方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清洁级6周龄雄性大鼠1只,购自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中心。黄芪注射液为大理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60105。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4代按4×105L-1密度接种于12孔板,加入含200g/L黄芪注射液、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诱导分化,制备的细胞爬片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传至第5代细胞平均分配到4个离心管内,1管为对照组,另外3管加入上述诱导培养基分别作用30,60,120min,消化获取的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钙调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主要观察指标:黄芪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作用,诱导后钙调蛋白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黄芪诱导5h后,可见少量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胞体变圆,自胞体伸出细长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可见巢蛋白阳性细胞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少量细胞呈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弱阳性。RT-PCR实验显示,在黄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早期,钙调蛋白基因进行了转录,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钙调蛋白mRNA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诱导30,60,120min组与对照组钙调蛋白mRNA的相对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53.315,P=0.000)。结论:黄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初期细胞内钙调蛋白转录水平上调,提示其诱导作用可能与钙调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诱导分化 黄芪 钙调蛋白
下载PDF
金莲花中总黄酮抗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颜娟 胡海娜 +4 位作者 田嘉铭 杨国栋 曲彩红 王书华 安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6-387,共2页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总黄酮抗氧作用的能力。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总黄酮对O2-·、·OH、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并与维生素C比较。结果金莲花总黄酮有抑制O2-·、·OH、DPPH的能力和保护红细胞膜的... 目的研究金莲花中总黄酮抗氧作用的能力。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总黄酮对O2-·、·OH、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并与维生素C比较。结果金莲花总黄酮有抑制O2-·、·OH、DPPH的能力和保护红细胞膜的作用,金莲花总黄酮的浓度与抑制O2-·、·OH、DPPH的能力和保护红细胞膜的能力呈量-效关系。结论金莲花总黄酮具有较强抗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总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