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分类学进展与人体寄生虫分类——介绍一种新的寄生虫学分类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进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6-470,共5页
随着对生物认识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国际上对生物及寄生虫的分类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我国所用寄生虫的分类体系仍然是25年前确立的。本文概述了生物分类学的进展,并介绍了Cox的新的寄生虫分类体系,以期推动我国寄生虫学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生物学 寄生虫 分类学 分类
下载PDF
寄生虫感染对人体会有有利的一面吗?
2
作者 尹卫东 杨亦青 张进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寄生虫感染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最新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对人体有有利的一面,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而且对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寄生虫感染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最新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对人体有有利的一面,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而且对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另外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在细胞信号转导、功能基因组学和药物筛选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炎症性肠病 细胞凋亡 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症 哮喘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和阿奇霉素对小鼠体内弓形虫速殖子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尹卫东 高全成 +1 位作者 刘向东 唐红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5-327,共3页
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双氢青蒿素治疗组(A组)、双氢青蒿素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组(B组),以及感染对照组(C组)。每鼠腹腔注射感染2×103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8h后,A组灌服双氢青蒿素75mg/(kg·d),间隔12h再给药1次;B组同... 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双氢青蒿素治疗组(A组)、双氢青蒿素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组(B组),以及感染对照组(C组)。每鼠腹腔注射感染2×103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8h后,A组灌服双氢青蒿素75mg/(kg·d),间隔12h再给药1次;B组同A组,另于感染24h后灌服阿奇霉素200mg/(kg·d)1次。A、B两组均连续给药4d,双氢青蒿素间隔12h给药1次,阿奇霉素间隔24h给药1次。C组不给药。治疗后(即于感染96h后),分别随机从各组取1只小鼠解剖,抽取腹水,分离弓形虫速殖子。常规制备透射电镜标本,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B两组弓形虫速殖子均出现水肿,细胞膜结构模糊,局部断裂或破损。细胞质脂滴增多、形成空泡。而感染对照组未出现上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阿奇霉素 弓形虫速殖子 小鼠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中药常山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建玲 屈明 李海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体外抗阴道毛滴虫 超微结构观 中药 阴道毛滴虫病 世界性分布 子宫颈癌 感染机会 有效成分
下载PDF
肺孢子虫肺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酶含量变化及大蒜素治疗对其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卢致民 张有成 +4 位作者 张进顺 史宝林 贾天军 唐红炜 刘金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酶含量变化以及大蒜素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用地塞米松连续肌肉注射Wistar大鼠,诱导建立PCP大鼠模型。诱导第3、6、9周分别于后腿肌肉深部注射大蒜素治疗(10mg/kg,1次/d,连续5d)... 目的研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酶含量变化以及大蒜素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用地塞米松连续肌肉注射Wistar大鼠,诱导建立PCP大鼠模型。诱导第3、6、9周分别于后腿肌肉深部注射大蒜素治疗(10mg/kg,1次/d,连续5d)。同时设甲氧苄氨嘧啶(TMP)-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治疗对照组(SMZ/TMP组)、PCP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最后1次治疗3d后处死大鼠,无菌收集BALF,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胆碱脂酶(CHE)、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a-L-岩藻糖甘酶(AFU)、5′-核苷酸酶(5′NT)及腺苷脱氨酶(ADA)含量。结果PCP模型组ALP含量[(573.41±350.63)U/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10.56±114.41)U/L](q=4.682,P<0.01)、大蒜素治疗组[(392.07±217.57)U/L](q=3.851,P<0.05)以及SMZ/TMP组[(325.21±180.65)U/L](q=4.380,P<0.01)。CK、CKMB及5′NT含量,PCP模型对照组[依次为948.94±403.43、489.47±254.46及(6.76±3.11)U/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26.22±319.00、213.33±144.54及(3.22±1.20)U/L](q=4.696,3.784,3.812,P<0.05)。AST、ALT、CHE、LDH、HBDH、AFU及ADA含量,4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52,0.958,2.470,1.423,1.178,1.342,0.611,P>0.05)。结论PCP大鼠BALF中ALP、CK、CKMB及5′NT含量显著升高,大蒜素治疗可使ALP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虫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大鼠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杀灭阴道毛滴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建玲 高兴政 屈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对阴道毛滴虫的杀灭作用。方法将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接种于肝浸汤培养基,获阴道毛滴虫。取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取其1ml于56℃30min获补体失活血清。另取1ml患者血清于0℃以阴道毛滴虫吸附3次,获去除抗体血...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对阴道毛滴虫的杀灭作用。方法将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接种于肝浸汤培养基,获阴道毛滴虫。取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取其1ml于56℃30min获补体失活血清。另取1ml患者血清于0℃以阴道毛滴虫吸附3次,获去除抗体血清。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聚合物加速沉降法分离、纯化患者静脉血中性粒细胞。用氮蓝四唑(NBT)和沙黄O(safranin O)染色,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与阴道毛滴虫相互作用及甲臢(NBT还原产物)颗粒(formazan)沉积。取300个阴道毛滴虫和3×104个中性粒细胞,分别在有氧或厌氧、有或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有或无补体等不同条件下,培养10、20、30、40、50及60min,再接种于固态琼脂培养基,在37℃厌氧条件下继续培养5d。观察计数阴道毛滴虫存活率。结果显微镜下可见几个中性粒细胞同时围攻杀灭1个阴道毛滴虫。含有中性粒细胞时培养的虫体存活率,厌氧条件下为85%,有氧条件为3%(P﹤0.01)。SOD及CAT可明显降低其杀虫作用,培养60min虫体存活率分别为98%及94%,而无SOD及CAT时虫体存活率为2%(P值均<0.05)。加入去除抗体血清,可将虫体全部杀灭。加入补体失活血清则无杀虫作用。结论中性粒细胞杀灭阴道毛滴虫作用依赖于氧及患者血清中补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中性粒细胞 补体 抗体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兰平 赵建玲 +2 位作者 马建伟 陈立锋 杜会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77-1579,共3页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的影响以及心得安对Iso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分别观测了1μmol/L、10μmol/L、100μmol/LIso对离体豚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的影响以及心得安对Iso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分别观测了1μmol/L、10μmol/L、100μmol/LIso对离体豚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自发慢反应电位的影响,以及心得安(5μmol/L)对Iso(100μmol/L)作用的拮抗。观测指标有:最大舒张电位(MDP)、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50%(APD50)和90%(APD90)时间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11μmol/LIso可使RPF显著加快(P<0.05);210μmol/LIso灌流时,RPF和VDD明显加快(P<0.05),Vmax加速(P<0.05),APA显著增大(P<0.05);3100μmol/LIso可使RPF和VDD显著加快(P<0.01),Vmax加速(P<0.01),APA和MDP绝对值显著增大(P<0.01),APD50和APD90明显缩短(P<0.01);45μmol/L心得安可拮抗100μmol/LIso的效应,使RPF和VDD显著减慢(P<0.01),Vmax减慢(P<0.05),APA降低(P<0.01),MDP绝对值减小(P<0.05),APD50和APD90明显延长。结论:Iso可提高豚鼠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自律性,这种效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心得安可拮抗Iso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左/药物作用 异丙肾上脉素 电生理学 豚鼠
下载PDF
感染卡氏肺孢子虫大鼠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克芹 尹卫东 +1 位作者 薛贵平 张进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35,共6页
目的检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以及经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治疗后对s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纯系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PCP模型组(P组18只)、TMP-SMZ治疗组(S组18只)及正常对照组(N... 目的检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大鼠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以及经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治疗后对s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纯系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PCP模型组(P组18只)、TMP-SMZ治疗组(S组18只)及正常对照组(N组14只)。P组及S组于大鼠后腿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只,每周2次、间隔3 d),诱导建立PCP大鼠模型。N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镜检确认PCP诱导成功后,S组从第3周起灌胃TMP-SMZ[每天1次,250 mg/(kg.d)],5 d为1疗程,间隔2周,共3个疗程。分别于第0、3、6、9及12周取血,检测血清中sICAM-1水平,观察肺脏、肝脏病理及病原学变化。结果血清sICAM-1水平,P组第3周的(1.847±0.50)ng/ml显著低于第0周的(2.407±0.81)ng/ml(P<0.05);S组第3周的(1.787±0.59)ng/ml显著低于第0周的(2.478±0.59)ng/ml(P<0.01),以后逐渐上升。P组第9周的(3.233±0.83)ng/ml、12周(3.984±0.87)ng/ml显著高于第0周的(2.407±0.81)ng/ml(分别为P<0.05,P<0.01);S组第12周的(3.621±1.62)ng/ml显著高于第0周的(2.478±0.59)ng/ml(P<0.05)。P组与S组第9、12周[分别为(2.697±0.78)ng/ml及(3.621±1.62)ng/ml]均显著高于N组(分别为P<0.05、P<0.01)。S组与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血清中sICAM-1含量较低,但在诱导PCP后其含量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 大鼠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张家口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向东 张秀昌 +3 位作者 关晓珍 王磊利 唐红炜 刘金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6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感染调查 张家口市 蛲虫病 寄生虫病 生长发育 宣传教育 感染途径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小鼠肌组织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向东 唐红炜 王淑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旋毛虫感染小鼠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取40只昆明小鼠,用灌胃法建立轻度(L组)、重度(H组)旋毛虫感染动物模型,观察其膈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第1周时可见肌纤维变性、水肿、肌膜破坏等病理变化;肌幼虫囊包周围有较多的炎... 目的:探讨旋毛虫感染小鼠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取40只昆明小鼠,用灌胃法建立轻度(L组)、重度(H组)旋毛虫感染动物模型,观察其膈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第1周时可见肌纤维变性、水肿、肌膜破坏等病理变化;肌幼虫囊包周围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第5周时发生玻璃样变性,出现透明带。第7周时,幼虫及囊包周围开始有钙盐沉积。L组、H组两组除感染第13周外,其余时间病理变化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结论:感染旋毛虫后,肌组织出现变性、水肿、炎细胞浸润及幼虫囊包的钙化等病理变化,为旋毛虫病的病理检测提供有用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小鼠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对旋毛虫感染小鼠毛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作用
11
作者 刘向东 张秀昌 +2 位作者 张进顺 唐红炜 张维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1-933,共3页
目的研究甲苯咪唑(MD)、阿苯达唑(AD)治疗对旋毛虫感染所致小鼠毛中Zn、Cu、Fe3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组,用提取的旋毛虫肌肉幼虫感染小鼠,建立不同感染度的旋毛虫病模型,于感染后第7w分别给予一次性口服MD、AD50mg/kg... 目的研究甲苯咪唑(MD)、阿苯达唑(AD)治疗对旋毛虫感染所致小鼠毛中Zn、Cu、Fe3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组,用提取的旋毛虫肌肉幼虫感染小鼠,建立不同感染度的旋毛虫病模型,于感染后第7w分别给予一次性口服MD、AD50mg/kg,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旋毛虫感染非治疗对照组,于感染后第15w,测量各组小鼠毛中Zn、Cu、Fe的含量,并观察其膈肌病理变化。结果旋毛虫感染导致小鼠毛中Zn、Cu、Fe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重度感染组又显著低于轻度感染组(P<0.05)。在感染后第7w应用MD、AD治疗的小鼠,Zn、Cu、Fe3种微量元素均得以显著提高,与感染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理观察显示,治疗组囊包周围炎症较轻,可见透明带和钙盐沉积。结论MD、AD治疗可以减轻旋毛虫感染小鼠的病变程度,使因感染所致的鼠毛中Zn、Cu、Fe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的降低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咪唑 阿苯达唑 旋毛虫 小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感染旋毛虫小鼠毛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12
作者 刘向东 尹卫东 +3 位作者 张进顺 唐红炜 邓秀丽 张维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5-357,共3页
本文探讨感染旋毛虫小鼠毛中锌(Zn)、铜(Cu)、铁(Fe)等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实验分为3组,重度感染组80只小鼠,每鼠灌胃400只旋毛虫肌幼虫;轻度感染组60只,每鼠灌胃200只旋毛虫肌幼虫;正常对照组60只小鼠。于感染后第1、3、5、7、9、1... 本文探讨感染旋毛虫小鼠毛中锌(Zn)、铜(Cu)、铁(Fe)等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实验分为3组,重度感染组80只小鼠,每鼠灌胃400只旋毛虫肌幼虫;轻度感染组60只,每鼠灌胃200只旋毛虫肌幼虫;正常对照组60只小鼠。于感染后第1、3、5、7、9、11、13及15周处死取其背部毛,检测Zn、Cu、Fe的含量。结果,实验组Zn、Cu、Fe等3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Zn、Cu变化较为明显。重度感染组显著低于轻度感染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小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中药制剂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13
作者 赵建玲 屈明 唐宏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对大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第7周用吡喹酮杀虫,第8周开始用低、中、高浓度中药制剂灌胃。分别在10、12、14、16周分批剖杀大鼠,取出肝脏作病理切片测量肉芽肿的大小。结果随中药浓度的增...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对大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第7周用吡喹酮杀虫,第8周开始用低、中、高浓度中药制剂灌胃。分别在10、12、14、16周分批剖杀大鼠,取出肝脏作病理切片测量肉芽肿的大小。结果随中药浓度的增高,虫卵肉芽肿反应减轻,直径变小。结论中药制剂可以减轻血吸虫感染肝脏肉芽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吸虫 日本 肉芽肿 大鼠
下载PDF
局封足跟内侧皮神经与药物治疗足跟疼的比较
14
作者 屈明 赵建玲 薛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治疗 神经 对症治疗 效果显著 患者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小鼠尿液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检测
15
作者 张秀昌 卢致民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5期62-63,共2页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小鼠尿中弓形虫循环抗原(TCA)。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鼠尿中均检出TCA。结论:快速ELISA是一种特异、敏感的弓形虫循环抗原检测方法,...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小鼠尿中弓形虫循环抗原(TCA)。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鼠尿中均检出TCA。结论:快速ELISA是一种特异、敏感的弓形虫循环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循环抗原 小鼠 尿液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哌喹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体内原虫消长的影响
16
作者 刘向东 张勇 +1 位作者 赵志刚 唐红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哌喹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红细胞感染率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于感染后第3天开始,连续3d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20mg/kg,于感染后第2天开始每天观察其红细胞感染情况并计算感染率。结果:约氏疟原虫感染...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哌喹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红细胞感染率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于感染后第3天开始,连续3d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20mg/kg,于感染后第2天开始每天观察其红细胞感染情况并计算感染率。结果: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小鼠红细胞感染率逐渐上升。应用双氢青蒿素哌喹治疗后,红细胞感染率明显降低,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原虫血症的变化上证明双氢青蒿素哌喹具有确切的抗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哌喹 约氏疟原虫 小鼠
下载PDF
褪黑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有亮 刘向东 +2 位作者 马爱君 陈俊轶 李建英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大鼠循环血和血管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组如下:(1)溶剂对照组;(2)LPS组;(3)LPS+MT组;(4)MT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应用RT-...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大鼠循环血和血管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组如下:(1)溶剂对照组;(2)LPS组;(3)LPS+MT组;(4)MT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在血管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血管TNF-α mRNA水平均增高(P<0.01),TNF-α蛋白在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阳性表达增多;而给予LPS前后应用MT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含量、血管TNF-α mRNA生成,与同时间点LPS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TNF-α生成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与相关疾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翠英 卢致民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相关疾病 临床表现 医务工作者 猫科动物 器官移植 免疫缺陷 弓形虫病 临床特征 特异性 脏器 球虫 肠道 虫体
下载PDF
褪黑素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李有亮 刘向东 +2 位作者 马爱君 陈俊轶 李建英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51-652,共2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大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溶剂对照组、LPS组、LPS+MT组、MT组,每组12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大鼠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溶剂对照组、LPS组、LPS+MT组、MT组,每组12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结果 LPS+MT组的血清SOD活性较LPS组明显增高(P<0.01),MDA含量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LPS组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给予LPS前后应用MT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与同时间点LPS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可以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褪黑素增强内皮细胞抗LPS损伤能力的研究
20
作者 李有亮 刘向东 +2 位作者 马爱君 陈俊轶 李建英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485-486,共2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抗内毒素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加入5mg/L脂多糖(LPS)和(或)褪黑素(0.1mmol/L)干预培养24h后,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率、丙二醛含量;应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录...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抗内毒素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加入5mg/L脂多糖(LPS)和(或)褪黑素(0.1mmol/L)干预培养24h后,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率、丙二醛含量;应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录水平的改变;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LPS刺激24h后,TNF-α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下降、而丙二醛含量和乳酸脱氢酶释放率均增高(P<0.05);加用褪黑素后,TNF-αmRNA表达量下降,细胞存活率提高、丙二醛含量和乳酸脱氢酶释放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脂多糖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