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miR-155对凝血功能障碍模型幼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雅静 袁二伟 +1 位作者 曲海新 郭华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2-856,共5页
目的:研究调控miR-155对凝血功能障碍模型幼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雄性幼鼠26只,建立凝血功能障碍模型,成功24只随机分为模型、上调miR-155和下调miR-155共3组,每组各8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 目的:研究调控miR-155对凝血功能障碍模型幼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雄性幼鼠26只,建立凝血功能障碍模型,成功24只随机分为模型、上调miR-155和下调miR-155共3组,每组各8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幼鼠miR-155表达,观察各组幼鼠凝血因子水平、凝血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上调miR-155组HMGB1、RAGE、TLR2、TLR4、NF-κB均明显增高(均P<0.05),而下调miR-155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上调miR-155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下调miR-155组均表达升高(均P<0.05)。三组凝血因子Ⅺ表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上调miR-155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水平较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均P<0.05),而下调miR-155组正好相反。结论:下调miR-155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障碍幼鼠凝血因子水平及凝血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凝血功能障碍 小鼠 作用机制 HMGB1-RAGE/TLRs-NF-κ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实施流程再造对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护士工作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静 毕宏彪 +2 位作者 郝秀轻 刘君致 何琨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23期3675-3677,3680,共4页
目的研究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对护士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工作绩效量表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对全体36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护士工作绩效的差异。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儿科门... 目的研究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对护士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工作绩效量表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对全体36名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护士工作绩效的差异。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护士工作绩效得分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流程再造可以提高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护士的工作绩效。可供其他医院的流程管理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 儿科门诊输液中心 护士工作绩效
下载PDF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静 郝秀轻 +3 位作者 毕宏彪 刘君致 何琨 俞利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家属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家属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的促进、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在所用药物相关知识、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疾病相关知识、儿童预防保健知识等方面知识正确率及按医嘱用药、常见症状家庭处理方法、预防儿童常见病方法等健康行为方面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患儿家属健康行为、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健康教育 流程再造 儿科门诊 输液中心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瑞娟 张志敏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液患儿240例,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分组,接受优质护理患儿12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模式护理患儿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一次...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液患儿240例,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分组,接受优质护理患儿12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模式护理患儿1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输液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静 郝秀轻 +2 位作者 毕宏彪 刘君致 何琨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对36名在职注册护士实施流程再造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结...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实施流程再造对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对36名在职注册护士实施流程再造前后进行调查,比较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差异。结果流程再造实施后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2.72±0.74)较实施前(2.40±0.74)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的实施可增强护士自我效能感,增强护士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去完成工作的信心,提高护士遇到问题或挑战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的能力,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门诊输液中心 流程再造 护士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D-D、FIB、IL-18、IGF-1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鸿博 王艳飞 +4 位作者 隗晓华 高娇娇 邢静 刘振奎 祈旬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29-832,共4页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18(IL-1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于本院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4月的96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18(IL-1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于本院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4月的96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甲泼尼龙治疗治疗,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18(IL-1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并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有无复发或并发紫癜性肾炎分为预后不良组(n=28)与预后良好组(n=68),对比D-D、FIB、IL-18、IGF-1不同水平的复发率、紫癜性肾炎发生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D、FIB、IL-18、IGF-1对HSP患儿预后影响;采用ROC曲线分析D-D、FIB、IL-18、IGF-1的预测效能。结果 96例HSP患儿的总有效率81.26%,且治疗后D-D、FIB、IL-18、IGF-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随访6个月,紫癜性肾炎发生率13.54%、复发率15.63%。预后不良组治疗前、治疗后D-D、FIB、IL-18、IGF-1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D-D、FIB、IL-18、IGF-1高表达组的复发率、紫癜性肾炎发生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显示,D-D、FIB、IL-18、IGF-1高表达是影响HSP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D、FIB、IL-18、IGF-1预测HSP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值分别为(0.830、0.614、0.793、0.695,P<0.05)。结论 综上所述,血清D-D、FIB、IL-18、IGF-1会随着HSP患儿再次复发和并发紫癜性肾炎而升高,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能为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白介素-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过敏性紫癜 预后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比较 被引量:56
7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3 位作者 杜雅坤 阴彦林 孟宪勇 邹宇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椎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MR资料并与已确诊的38例脊椎结核影像学资料作比较。结果(1)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灶分布...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椎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CT、MR资料并与已确诊的38例脊椎结核影像学资料作比较。结果(1)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灶分布于腰椎,其中以L4发病率最高,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多局限于椎体边缘,病灶周围明显增生、硬化,新生骨组织中有新破坏灶形成,椎间盘破坏轻,关节面增生硬化,相邻骨密度增高,少或无椎旁脓肿形成。(2)结核病灶分布于胸腰段,以椎体和椎间盘骨破坏为主并有死骨形成,椎旁脓肿和骨质疏松变化比较常见。结论依据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和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两者可作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 脊椎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62
8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5 位作者 杜雅坤 孟宪勇 邹宇纬 杨峰 刘肃 李化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以便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其中7例行MRI检查;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大于1∶1...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以便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其中7例行MRI检查;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大于1∶16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特异性抗体IgM、IgG阳性,11例作病原学检查。[结果]14例入院前临床、X线及CT误诊为脊柱结核,误诊率87.5%;经MRI扫描误诊5例,误诊率71.43%;本组16例入院确诊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2例采取介入方法,7例采取手术病灶清除,病理符合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细胞学表现。本组仅12例(包括手术8例)进行随访1~2年,痊愈10例,好转2例,愈后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主要和最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脊柱炎 诊断影像学 临床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3 位作者 阴彦林 邹宇炜 孟宪勇 刘俊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632-1634,共3页
目的:总结布氏杆菌性脊椎炎流行病学特点及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为提高对该病的药物选择及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13例确诊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采用5种不同药物,分成5组不同配伍方法,进行不同疗程治疗和对比研究。结果:布氏杆... 目的:总结布氏杆菌性脊椎炎流行病学特点及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为提高对该病的药物选择及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13例确诊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采用5种不同药物,分成5组不同配伍方法,进行不同疗程治疗和对比研究。结果: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女性发病率高,平均年龄41岁,坝上发病率高于坝下,主要集中在饲养、放牧牲畜而受染,病灶分布多在腰椎,2个椎体受累最多,涉及L4的发病率最高并破坏最为明显;含强力霉素治疗组效果优于未含强力霉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如增加疗程,疗效增加不明显。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流行病学具有特征性;以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甲基异唑为首选的抗菌素,应用两个疗程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最合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椎关节炎 流行病学 疗程 药物配伍
下载PDF
木犀草素抑制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激活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曲海新 袁二伟 +3 位作者 郭卫平 张雅静 马文霞 吴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6-683,共8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调控活性氧(ROS)/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激活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20 mg·kg^(-1))组、邻苯三酚...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调控活性氧(ROS)/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激活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改善作用。方法:60只S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20 mg·kg^(-1))组、邻苯三酚(PG)(75 mg·kg^(-1))组和木犀草素(20 mg·kg^(-1))+PG(75 mg·kg^(-1))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溶液的方法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小鼠气管滴注等量生理盐水。称量各组小鼠右肺湿质量和干质量,并计算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检测各组小鼠动脉血氧分压(PaO_(2)),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检测各组小鼠吸气阻力(Ri)、每分钟通气量(MV)和呼气峰流速(PEF),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TXNIP、caspase-1、caspase-4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壁变厚,肺泡塌陷变形,肺间质水肿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有严重病理损伤,W/D比值,Ri,血清IL-18、IL-1β及TNF-α水平,肺组织中ROS水平及TXNIP、caspase-1、caspase-4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V、PEF、PaO_(2)和肺组织中GSH-Px及CAT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均有所改善,W/D比值,Ri,血清IL-18、IL-1β及TNF-α水平,肺组织中ROS水平和TXNIP、caspase-1、caspase-4及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V、PEF和PaO_(2)及肺组织中GSH-Px和CAT水平均升高(P<0.05);PG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均加重,W/D比值,Ri,血清IL-18、IL-1β及TNF-α水平,肺组织中ROS水平及TXNIP、caspase-1、caspase-4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V、PEF和PaO_(2)及肺组织中GSH-Px和CAT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抑制ROS/TXNIP/NLRP3信号通路激活,减轻肺部炎症与氧化应激,改善ARDS小鼠肺损伤,修复其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活性氧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NOD样受体相关蛋白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电子健康教育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琨 袁美锦 +2 位作者 余立强 杨东东 武雪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988-4990,共3页
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了解并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 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了解并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效果理想、可靠、手术风险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路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用 电子 人口老龄化 行为干预 信息传播
下载PDF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津莉 贾黎英 +3 位作者 郭俊红 刘振奎 邢静 袁二伟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6期1459-1461,共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是儿童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癫痫的主要原因,对患儿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HIE会降低我国人口素质,也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负担。所以,HIE及早治疗、早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是儿童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癫痫的主要原因,对患儿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HIE会降低我国人口素质,也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负担。所以,HIE及早治疗、早期干预可以防止神经细胞能量代偿障碍的继续加重,从而减轻或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 免疫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骨旁脂肪瘤临床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文献综述附14例报告)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4 位作者 杜雅坤 孟宪勇 邹宇纬 刘肃 李化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骨旁脂肪瘤的命名、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将国内文献的20例一起列入临床资料分析,包括作者14例共34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1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以四肢长管...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骨旁脂肪瘤的命名、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将国内文献的20例一起列入临床资料分析,包括作者14例共34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1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以四肢长管状骨为好发,其次发生于扁平骨(骨盆、肩岬骨、髌骨、肋骨)、不规则骨(胸椎、腰椎、骶尾椎)、短管状骨和跗骨;本病临床误诊率为41.17%,X线误诊率26.47%,CT及MRI诊断率100%;34例均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脂肪瘤,3例低度恶变;随访2~10年,仅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骨旁脂肪瘤是最佳的命名,病因未明,但与遗传和先天因素及创伤和炎症因素有关;病理表现为带骨蒂的脂肪瘤,细胞学形态为脂肪组织;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旁脂肪瘤 诊断影像学 病理学 临床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兵 王义成 +3 位作者 张力维 任伟利 焦桂青 郭华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肾动脉(renal artery,RA)血流阻力指标及比值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选取孕周37~41+6周孕妇283例。根据羊水量分为羊水量过少胎儿83例和...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肾动脉(renal artery,RA)血流阻力指标及比值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选取孕周37~41+6周孕妇283例。根据羊水量分为羊水量过少胎儿83例和羊水量正常胎儿200例,羊水量过少胎儿根据胎儿有无窘迫分为窘迫组19例及无窘迫组64例。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获取各组胎儿UA、MCA、RA血流频谱,测量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计算RIUA/MCA、PIUA/MCA、RIRA/MCA和PIRA/MCA。记录胎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结果窘迫组UA和RA的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窘迫组,MCA的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无窘迫组,RIUA/MCA、PIUA/MCA、RIRA/MCA及PIRA/M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窘迫组(P<0.01);对照组和无窘迫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胎儿UA、MCA、RA阻力指标及比值可预测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提示临床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羊水过少 超声检查 多普勒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体液免疫与补体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津莉 孙芳 +3 位作者 孔令霞 蔡艳霞 麻丽娟 郭华贤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7期614-615,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是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癫痫酌主要原因。探索临床上安全、有效地治疗HIE方法是国内外围生医学研究热点,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异常在围生期窒息中的作用已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是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癫痫酌主要原因。探索临床上安全、有效地治疗HIE方法是国内外围生医学研究热点,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异常在围生期窒息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婴儿 新生 补体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髓芯减压、空心钛钉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4 位作者 杜雅坤 黄艳平 孟宪勇 阴彦林 李化光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8期582-584,628,共4页
目的研究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复合物联合髓芯减压、空心钛钉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双侧股骨头3例,右单侧7例,左单侧2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CT、MRI检查,ARCO分期,期4髋,期11髋;C型臂X线... 目的研究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复合物联合髓芯减压、空心钛钉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双侧股骨头3例,右单侧7例,左单侧2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CT、MRI检查,ARCO分期,期4髋,期11髋;C型臂X线透视下行股骨头坏死区和囊性变区定位、髓芯减压,关节镜监视下刮除坏死骨,送病理;植入由自体红骨髓与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成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空心钛钉支撑股骨头软骨下骨质。结果本组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12分法评分系统评定,优8髋,良5髋,可2髋,差0髋,优良率为86.66%。结论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植入、空心钛钉支撑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在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防止股骨头塌陷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减压 自体红骨髓 骨形成蛋白 组织工程 骨移植
下载PDF
PEWS在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卢艳辉 刘振奎 +5 位作者 李世阳 王艳飞 李春梅 袁二伟 邢静 郭卫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3-75,82,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热性惊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热性惊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PEWS评分。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其中病情稳定、无需心电监护者...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热性惊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热性惊厥、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PEWS评分。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其中病情稳定、无需心电监护者为A组(热性惊厥91例,化脓性脑膜炎71例,病毒性脑炎78例);需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但未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者为B组(热性惊厥9例,化脓性脑膜炎26例,病毒性脑炎15例);病情危急,需入住PICU者为C组(化脓性脑膜炎3例,病毒性脑炎7例),比较相同疾病下各组PEWS评分情况。结果热性惊厥患儿中,B组PEWS评分较A组显著升高(P<0.0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C组PEWS评分最高,其次是B组,而A组评分最低;三组患儿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病毒性脑炎患儿中,C组PEWS评分最高,其次是B组,而A组评分最低;三组患儿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PEWS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临床简单、可行、有效、迅速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下载PDF
围产期乙肝病毒感染对脐血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文霞 卢艳辉 +2 位作者 郭卫平 李亚军 赵晓霞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1050-1051,共2页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是发展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1]。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I/3,人群中慢性乙肝病毒携... 乙肝病毒宫内感染是发展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1]。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约占我国婴幼儿感染的I/3,人群中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40%-50%是母婴传播造成的。胎儿期乙肝病毒感染,不仅易形成以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且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因素^[2]。我们通过观察母体乙肝病毒感染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了解其免疫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感染 脐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围产期
下载PDF
颗粒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特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斌 蔡艳霞 +4 位作者 张素贞 佟长青 房胜春 周素涛 赵海军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颗粒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例少见G-ALL患者的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G-ALL在形态学上多数具有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特点,但过氧化... 目的分析颗粒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G-ALL)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特点,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例少见G-ALL患者的形态学及流式散点图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G-ALL在形态学上多数具有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特点,但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且此类细胞均高表达CD34。结论在诊断G-ALL方面,形态学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需明确确诊必须依靠免疫学分型。该类原始淋巴细胞既有典型B淋巴细胞的免疫标志又有髓系原始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因此单纯依靠细胞形态学无法或者难以明确诊断,这也是形态学容易误诊的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形态学 流式散点图
下载PDF
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复合物移植与联合空心钛钉支撑的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新明 石蔚 +4 位作者 孟宪勇 阴彦林 黄艳平 邹宇纬 李化光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ARBM)组织工程复合物移植与联合空心钛钉支撑的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NFH)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C臂X线机及关节镜监视下行髓芯减压、刮除坏死骨,对照组仅植入ARBM与骨诱导活性材料... 目的比较髓芯减压自体红骨髓(ARBM)组织工程复合物移植与联合空心钛钉支撑的复合物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NFH)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C臂X线机及关节镜监视下行髓芯减压、刮除坏死骨,对照组仅植入ARBM与骨诱导活性材料(OAM)组成的组织工程复合物,治疗组联合空心钛钉支撑股骨头软骨下骨质。术后定期随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在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表现及临床疗效方面,对NFHⅠ期病变两组治疗效果相同,但对NFHⅡ期病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髓芯减压、ARBM组织工程复合物植入对于早期NFH的治疗有极好的修复作用,对NFHⅡ期病变联合空心钛钉支撑,在疗效改善及防止股骨头塌陷、避免行全髋关节置换方面具有独特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减压 自体红骨髓 组织工程 骨移植 钛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