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
1
作者 杜莹莹 王亚茹 +4 位作者 宋江 李国兴 贾敏 韩宝华 张馨文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相应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急诊科诊疗期间是否发生跌倒事件分... 目的探讨急诊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相应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急诊科诊疗期间是否发生跌倒事件分为发生组与对照组。以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骨质疏松风险情况、躯体功能、营养状态及睡眠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急诊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的120例患者中有23例发生跌倒事件,跌倒发生率为19.17%(23/1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骨质疏松风险、躯体功能、6个月内跌倒史、使用辅助器、脑卒中及高血压患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脑卒中、骨质疏松风险、躯体功能、使用辅助器及6个月内跌倒史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使用辅助器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诊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年龄>70岁、高血压、脑卒中、骨质疏松风险高、躯体功能不合格、使用辅助器及有6个月内跌倒史等。因此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应的护理干预对策,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老年患者 跌倒风险 预防策略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变化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
2
作者 郝剑 温雪丽 +2 位作者 荣伟强 张斌 苏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免疫球蛋白(Ig)、淋巴细胞亚群(CD^(+))、动脉血气及乳酸清除率。分析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急性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D3^(+)、CD4^(+)、Th1/Th2、IgA、IgM、IgG、氧分压(PaO 2)低于健康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AA、CD8^(+)、CD19^(+)、CD23^(+)、CD40^(+)、乳酸清除率高于健康组,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SAA、CD8^(+)、CD3^(+)、CD4^(+)、Th1/Th2是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SAA联合预测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细胞 SAA 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
下载PDF
尿素/白蛋白、CURB-65评分联合急诊感染三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博文 苑萌 +1 位作者 韩彩玲 郭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65-71,共7页
目的 探讨尿素/白蛋白(UAR)、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量表(CURB-65)评分联合急诊感染三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肺炎... 目的 探讨尿素/白蛋白(UAR)、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量表(CURB-65)评分联合急诊感染三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肺炎131例,根据随访30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4例)与预后不良组(9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UAR、CURB-65评分、hs-CRP、PCT、IL-6,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占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氧合指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预后不良组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重症肺炎患者UAR、CURB-65评分与hs-CRP、PCT、IL-6均呈正相关(P<0.01)。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入院时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均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联合预测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大于单独预测的0.748、0.712、0.772、0.767和0.746(P<0.05,P<0.01)。结论 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重症 尿素/白蛋白 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量表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预后不良
下载PDF
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韩宝华 杨文 +5 位作者 李瑞琪 韩树池 刘云峰 王慧 王磊 连晶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急诊留观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和血气状态分为重度组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急诊留观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和血气状态分为重度组和非重度组;另选取同期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血清miR-128-3p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miR-128-3p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与非重度组血清miR-128-3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均高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淋巴细胞(LYM)、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_(1)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低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28-3p高于预后良好组,FVC、FEV_(1)、FEV_(1)/FVC、FVC%pred、FEV_(1)%pred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28-3p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r=0.916,P<0.001)。血清miR-128-3p预测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905,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0.06%、93.28%,特异度为73.46%、95.04%。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较稳定期患者明显上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miR-128-3p可能参与AECOPD病情的加重及预后恶化,可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miR-128-3p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血清组蛋白H3与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相关性
5
作者 邵宪萍 金小乐 +3 位作者 张丹 乔缘 任慧敏 高飞 《安徽医药》 2025年第3期570-57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血清组蛋白H3与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ECOPD病人作为AECOPD组(n=105)、稳定期慢...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血清组蛋白H3与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AECOPD病人作为AECOPD组(n=105)、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作为稳定期COPD组(n=120),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n=100)。检测血清组蛋白H3含量及外周血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随访AECOPD病人出院后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AECOPD组的血清组蛋白H3含量及外周血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及健康组[(8.39±2.26)μg/L比(6.11±1.58)μg/L、(3.42±0.94)μg/L,1.40±0.41比(1.12±0.37、1.00±0.24),1.28±0.24比(1.12±0.32、1.00±0.27),1.21±0.28比(1.11±0.30、1.00±0.22)](P<0.05);AECOPD组中预后不良病人的血清组蛋白H3含量及外周血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病人[(10.27±1.66)μg/L比(7.41±1.88)μg/L,1.49±0.32比1.38±0.41,1.40±0.35比1.21±0.27,1.33±0.24比1.14±0.28](P<0.05);血清组蛋白H3含量及外周血ASC、caspase-1表达水平对AECOPD具有诊断价值、对AECOPD预后具有评估价值。结论AECOPD发病过程中组蛋白H3释放增加与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可能共同参与了AECOPD的发病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组蛋白H3 Nod样受体蛋白3 预后
下载PDF
面部透明质酸注射美容急性期并发症及其急诊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任静 王白石 +2 位作者 杨红岩 赵婷婷 韩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透明质酸注射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因注射透明质酸类药物进行填充后出现急性并发症的112例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结果112例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 目的探讨面部透明质酸注射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因注射透明质酸类药物进行填充后出现急性并发症的112例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结果112例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108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仅有2例患者形成轻度瘢痕,2例患者形成色素沉着。结论适当的急诊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后的并发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注射美容 并发症 急诊治疗
下载PDF
HMGB1基因敲除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志斌 李瑞彤 +6 位作者 郑卫伟 林雪容 牛宁宁 王慧 苑萌 韩树池 薛乾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ALI模型,WT-Sham组和KO-Sham组进行假手术操作。造模后24 h,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损伤评分,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结果 WT-模型组的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低于WT-Sham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WT-Sham组(P<0.05);KO-模型组肺组织中不表达HMGB1,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高于WT-模型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WT-模型组(P<0.05)。结论敲除HMGB1减轻脓毒症小鼠ALI,相关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非创伤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效果
8
作者 李润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非创伤性昏迷指患者昏迷是非外力打击、碰撞引发,与疾病有关,急诊抢救中这类病症占比较高。临床研究表明,昏迷期间,患者的脑功能、意识状态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昏迷程度可划分为浅度、中度、深度、脑死亡4个等级,昏迷程度分级越高,患者... 非创伤性昏迷指患者昏迷是非外力打击、碰撞引发,与疾病有关,急诊抢救中这类病症占比较高。临床研究表明,昏迷期间,患者的脑功能、意识状态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昏迷程度可划分为浅度、中度、深度、脑死亡4个等级,昏迷程度分级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非创伤性急症的紧急救治》主编为刘殿荣,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共4章,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急救常识,讲解了急救准备、急救须知、急症的识别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军医出版社 昏迷程度 急诊抢救 非创伤性 程度分级 脑死亡 急救准备 昏迷患者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调控HMGB1/TLR4/NF-κB通路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斌 李瑞彤 +6 位作者 郑卫伟 林雪容 牛宁宁 王慧 苑萌 韩树池 薛乾隆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54-260,共7页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血必净组,阴性对照(NC)组,NC+模型组,NC+高剂...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血必净组,阴性对照(NC)组,NC+模型组,NC+高剂量血必净组,HMGB1+高剂量血必净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肺损伤模型,造模前给予NC慢病毒或HMGB1慢病毒尾静脉注射,造模当天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剂量5、10、15mL/kg)腹腔注射,2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24 h进行取材和检测。比较各组间肺组织病理改变,湿重(W)/干重(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裂解型Caspase-3、HMGB1、TLR4、NF-κB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损伤的病理改变,W/D、TNF-α、IL-1β、IL-6、MDA的含量及裂解型Caspase-3、HMGB1、TLR4、NF-κB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OD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减轻,W/D、TNF-α、IL-1β、IL-6、MDA的含量及裂解型Caspase-3、HMGB1、TLR4、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SOD的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HMGB1+高剂量血必净组小鼠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加重,W/D、TNF-α、IL-1β、IL-6、MDA的含量及裂解型Caspase-3、HMGB1、TLR4、NF-κB的表达水平均高于NC+高剂量血必净组,SOD的含量低于NC+高剂量血必净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其相关的分子机制为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血必净注射液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焦娇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在当前社会,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中毒事件频发,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脱离现场、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以立即让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冲洗沾染农药的裸露... 在当前社会,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中毒事件频发,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脱离现场、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以立即让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冲洗沾染农药的裸露部位为首要措施。尽快、彻底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是最简单又是最重要抢救手段。在实际临床中,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泻 农药中毒 护理人员 急救措施 急救效果 中毒事件 急诊护理干预 清水冲洗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Toll样受体4轴与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及其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张志斌 李瑞彤 +6 位作者 郑卫伟 林雪容 牛宁宁 王慧 苑萌 韩树池 薛乾隆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678-682,共5页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轴与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n=58)和非ARDS组(n=1...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轴与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风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n=58)和非ARDS组(n=112),根据28 d生存情况评价预后。入院后24 h内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检测HMGB1、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诊断指标及预后预测指标。结果ARDS组年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APACHEⅡ评分及血清HMGB1、TLR4、NF-κB、TNF-α含量均高于非ARDS组(t=3.007、4.423、7.413、8.069、16.955、9.072、4.751、8.569,P<0.05);HMGB1、TLR4、TNF-α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RDS的影响因素(Waldχ^(2)=18.284、11.878、13.248、12.620,P<0.05);四项联合使用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脓毒症ARDS患者的HMGB1及下游TLR4轴均处于过表达状态,血清HMGB1、TLR4、TNF-α和APACHEⅡ评分联用对脓毒症ARDS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竹红菌素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自噬的研究
12
作者 陈雷刚 任慧敏 +3 位作者 吴远慧 安国芝 景晓蕾 赵同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究竹红菌素A(H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将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HA组(分别予0.125、0.25、0.5、1.0μmol/L HA处理)、si-阴... 目的:探究竹红菌素A(H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将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HA组(分别予0.125、0.25、0.5、1.0μmol/L HA处理)、si-阴性对照(NC)组、si-NC+HA组(转染NC si RNA+1.0μmol/L HA)及si-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HA组(转染PTEN siRNA+1.0μmol/L HA)。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胶原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的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及m TOR途径中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HA组KFs的A_(450)值,Col-Ⅰ、α-SMA、FN含量以及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TEN、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si-PTEN+HA组KFs的A_(450)值,Col-Ⅰ、α-SMA、FN含量以及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i-NC+HA组(P<0.05);而PTEN、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均低于si-NC+HA组(P<0.05)。结论:HA通过调控m TOR途径介导的细胞自噬可抑制KF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竹红菌素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原文传递
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
13
作者 张志斌 王楚 +5 位作者 韩英 王佳 吕骏卿 林雪容 苑萌 韩树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53-4558,共6页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流感染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血流感染的SPF级ICR雄性小鼠模型,每组各42只。建模后0.5,1,3,6,12,24,48 h时检测肝脏、心肌、肾脏中铁死亡标志基因转铁蛋白受体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另选用18只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DMSO+肺炎克雷伯菌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肺炎克雷伯菌组,每组6只;后两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肺炎克雷伯菌悬液的方式建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模型,分别在血流感染建模前1 h给予5 mg/kg的Ferrostatin-1及等剂量DMSO腹腔注射;建模后6 h小鼠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各组织中铁死亡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血流感染建模后,不同细菌血流感染小鼠肝脏、心肌、肾脏中转铁蛋白受体1 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且均在建模后6 h达到峰值;②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较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小鼠更为显著,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最显著;③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建模后6 h时,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升高;④建模前给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干预可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⑤以上结果提示不同细菌致血流感染小鼠中铁死亡明显激活且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的铁死亡激活更为显著;抑制铁死亡可明显减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肌、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小鼠模型 铁死亡 转铁蛋白受体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竹红素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
14
作者 陈雷刚 任慧敏 +3 位作者 吴远慧 安国芝 景晓蕾 赵同心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究hypocrellin A(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es相关蛋白(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H组(1.0μmol/L HA处理)、L组(3 J/cm~2红光照射)、H+L组、阴性对照... 目的探究hypocrellin A(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es相关蛋白(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H组(1.0μmol/L HA处理)、L组(3 J/cm~2红光照射)、H+L组、阴性对照(NC)质粒组、NC质粒+H+L组、YAP质粒+H+L组、检测细胞增殖的OD_(450)水平及BrdU阳性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YAP、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H组、L组、H+L组KFs的OD_(450)、BrdU阳性率、SOD及GSH-Px的含量、YAP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H+L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H组、L组更明显(P<0.05);YAP质粒+H+L组KFs的OD_(450)、BrdU阳性率、SOD及GSH-Px的含量、YAP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NC质粒+H+L组,MDA的含量低于质粒+H+L组(P<0.05)。结论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抑制YAP/β-catenin途径抑制KFs增殖、激活KFs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竹红素A 增殖 氧化应激 Yes相关蛋白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S1PR2表达量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韩宝华 杨文 +4 位作者 王慧 韩树池 张志斌 焦会珍 王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2期1454-1457,共4页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表达量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7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141例SAP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内存活情况分...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表达量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4年7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141例SAP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内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S1PR2表达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预后风险因素。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S1PR2表达量与SAP预后的水平效应关系。用Spearman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1PR2的影响因素。结果 38例(26.95%)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死亡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8、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Ⅱ)、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和S1PR2表达量均高于存活组(P<0.05)。高水平的CRP(OR=1.054,95%CI:1.012~1.098,P=0.012)、PCT(OR=1.889,95%CI:1.267~2.818,P=0.002)、APACHEⅡ(OR=2.310,95%CI:1.081~4.936,P=0.031)、BISAP(OR=20.000,95%CI:2.227~179.584,P=0.007)和S1PR2(OR=74.126,95%CI:6.928~793.134,P<0.001)是SA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S1PR2表达量与SAP预后主要呈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χ^(2)=1.320,P=0.250)。SAP患者S1PR2表达量低于1.28时的不良预后风险低,高于1.28时的不良预后风险高。S1PR2与CRP、PCT、IL-6、APACHEⅡ和BISAP均呈正相关关系(r_(s)值分别为0.174、0.168、0.167、0.424和0.306,P<0.05)。APACHEⅡ(β=0.309)和BISAP(β=0.182)与S1PR2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S1PR2表达量有助于评估SAP患者预后,SAP患者外周血S1PR2表达量越高,其预后不良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S1PR2 预后 连续性血液净化 乌司他丁
下载PDF
OKR管理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强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强 刘新伟 +1 位作者 郭志诚 隋江峰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4年第8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与关键结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OKR)管理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参加2022年9月至12月临床强化培训的护士90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 目的探讨目标与关键结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OKR)管理法在急诊科护士临床强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参加2022年9月至12月临床强化培训的护士90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人),观察组采用OKR管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比较两组护士每月底(共3个月)学习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临床综合能力(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ness in learning,SRSSDL)]及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评分[(65.78±5.11、77.89±4.22、85.10±4.70)]、实践操作评分[(62.33±4.01)分、(72.45±4.29)分、(83.20±5.10)分],优于对照组[(61.99±6.09)分、(74.18±4.09)分、(82.60±5.40)分;(60.09±4.56)分、(70.24±4.11)分、(80.70±4.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护理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自我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及培训满意度(理论知识培训、临床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将OKR管理法应用在急诊科护士临床强化培训中,能显著提高护士临床能力与知识水平,调动其自我学习能力,并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法 急诊科 临床强化培训 临床综合能力
原文传递
微小RNA-155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亚琴 杨文 +1 位作者 刘淑婷 孙亦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微小RNA-155(miRNA-155)和血清β2微球蛋白的表达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试验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患者一...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微小RNA-155(miRNA-155)和血清β2微球蛋白的表达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试验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患者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钙蛋白T(TNT)与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清中的miRNA-155的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年龄、糖尿病史的比例、开始透析的平均年龄、TNT平均水平、NT-proBNP平均水平与sST2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对照组的平均透析时间要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的miRNA-155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的miRNA-155的含量(P<0.05),同时血清miRNA-155表达水平与TNT、NT-proBNP、sST2的水平呈现负相关性(均P<0.05)。试验组血清中的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的β2微球蛋白的含量(P<0.05),同时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TNT、NT-proBNP、sST2的水平呈现正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155与β2微球蛋白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95%CI:0.798~0.985)与0.842(95%CI:0.793~0.972)。结论:sST2、TNTNT-proBNP可以有效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作出诊断,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miRNA-155表达水平较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因此miRNA-155与血清β2微球蛋白在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时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血清Β2微球蛋白 心血管疾病 血液透析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钙蛋白T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效果及对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卫伟 张志斌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2月接受治疗的140例脓毒症并发急...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2月接受治疗的140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按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MGB1、TLR4及NF-κB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43%(64/70)优于对照组的75.71%(53/70)(P<0.05)。治疗后2组血清HMGB1、TLR4、NF-κB、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清HMGB1、TLR4、NF-κB和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血必净注射液 乌司他丁注射液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miR-205、miR-2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慧文 苑萌 张志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miR-205、miR-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COPD 1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组。根据COPD是否进入急性加重期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 目的 探讨血浆miR-205、miR-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COPD 1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组。根据COPD是否进入急性加重期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组63例与稳定组77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血浆miR-205、miR-2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浆miR-205、miR-21对AECOPD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ECOP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稳定组和急性加重组COPD患者血浆miR-205、miR-2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急性加重组高于稳定组(P<0.05)。血浆miR-205、miR-21联合预测AECOP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死亡组AECOPD患者血浆miR-205、miR-21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血浆miR-205、miR-21高表达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系统评分≥2分是AECOPD患者入院后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miR-205、miR-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AECOPD患者发生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微小RNA-205 微小RNA-21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预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高飞 张秀梅 +3 位作者 金小乐 薛乾隆 王慧 张志斌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33-736,755,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重症肺炎组,同期本院收治的184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重症肺炎组,同期本院收治的184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根据治疗结局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和死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肺炎组患者miR-24表达水平与病情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miR-24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肺炎组患者miR-24表达水平与CRP、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PaO_(2)呈正相关(P<0.01)。重症肺炎组死亡患者CRP、PCT、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PaO_(2)、miR-24表达水平均低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O_(2)、APACHEⅡ评分、miR-24均是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4表达水平预测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AUC为0.780(95%CI:0.711~0.8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59和0.826。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降低与病情加重及预后恶化有关,miR-24可能成为评价病情并预测预后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miR-24 预后 预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