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白蛋白、CURB-65评分联合急诊感染三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价值分析
1
作者 杨博文 苑萌 +1 位作者 韩彩玲 郭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65-71,共7页
目的 探讨尿素/白蛋白(UAR)、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量表(CURB-65)评分联合急诊感染三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肺炎... 目的 探讨尿素/白蛋白(UAR)、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量表(CURB-65)评分联合急诊感染三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肺炎131例,根据随访30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4例)与预后不良组(9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UAR、CURB-65评分、hs-CRP、PCT、IL-6,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占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氧合指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预后不良组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和入院1、3、7 d时重症肺炎患者UAR、CURB-65评分与hs-CRP、PCT、IL-6均呈正相关(P<0.01)。在校正其他因素前后,入院时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均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联合预测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大于单独预测的0.748、0.712、0.772、0.767和0.746(P<0.05,P<0.01)。结论 UAR、CURB-65评分和hs-CRP、PCT、IL-6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重症 尿素/白蛋白 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量表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预后不良
下载PDF
非创伤性昏迷患者急诊抢救效果
2
作者 李润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非创伤性昏迷指患者昏迷是非外力打击、碰撞引发,与疾病有关,急诊抢救中这类病症占比较高。临床研究表明,昏迷期间,患者的脑功能、意识状态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昏迷程度可划分为浅度、中度、深度、脑死亡4个等级,昏迷程度分级越高,患者... 非创伤性昏迷指患者昏迷是非外力打击、碰撞引发,与疾病有关,急诊抢救中这类病症占比较高。临床研究表明,昏迷期间,患者的脑功能、意识状态会受到严重影响,根据昏迷程度可划分为浅度、中度、深度、脑死亡4个等级,昏迷程度分级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非创伤性急症的紧急救治》主编为刘殿荣,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共4章,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急救常识,讲解了急救准备、急救须知、急症的识别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军医出版社 昏迷程度 急诊抢救 非创伤性 程度分级 脑死亡 急救准备 昏迷患者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焦娇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在当前社会,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中毒事件频发,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脱离现场、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以立即让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冲洗沾染农药的裸露... 在当前社会,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中毒事件频发,已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脱离现场、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措施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以立即让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清水冲洗沾染农药的裸露部位为首要措施。尽快、彻底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是最简单又是最重要抢救手段。在实际临床中,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泻 农药中毒 护理人员 急救措施 急救效果 中毒事件 急诊护理干预 清水冲洗
下载PDF
HMGB1基因敲除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
4
作者 张志斌 李瑞彤 +6 位作者 郑卫伟 林雪容 牛宁宁 王慧 苑萌 韩树池 薛乾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敲除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及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 野生型(WT)小鼠分为WT-Sham组和WT-模型组,HMGB1基因敲除(KO)小鼠分为KO-Sham组和KO-模型组。WT-模型组和KO-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ALI模型,WT-Sham组和KO-Sham组进行假手术操作。造模后24 h,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计算氧合指数(OI),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肺损伤评分,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结果 WT-模型组的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低于WT-Sham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HMGB1、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WT-Sham组(P<0.05);KO-模型组肺组织中不表达HMGB1,PaO_(2)、OI、血清及肺组织SOD的浓度高于WT-模型组,肺损伤评分、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IL-6、ROS、MDA的浓度、肺组织中TLR4、核NF-κB的表达水平低于WT-模型组(P<0.05)。结论敲除HMGB1减轻脓毒症小鼠ALI,相关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抑制TLR4/NF-κB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
5
作者 张志斌 王楚 +5 位作者 韩英 王佳 吕骏卿 林雪容 苑萌 韩树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53-4558,共6页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 背景:发现血流感染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治疗疾病及减轻脏器损伤的分子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形式,脓毒症动物模型中铁死亡的过度激活与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肝脏、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有关,但铁死亡与血流感染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铁死亡在不同细菌所致小鼠血流感染模型中的变化规律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建立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血流感染的SPF级ICR雄性小鼠模型,每组各42只。建模后0.5,1,3,6,12,24,48 h时检测肝脏、心肌、肾脏中铁死亡标志基因转铁蛋白受体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另选用18只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DMSO+肺炎克雷伯菌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肺炎克雷伯菌组,每组6只;后两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肺炎克雷伯菌悬液的方式建立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模型,分别在血流感染建模前1 h给予5 mg/kg的Ferrostatin-1及等剂量DMSO腹腔注射;建模后6 h小鼠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以及各组织中铁死亡标志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血流感染建模后,不同细菌血流感染小鼠肝脏、心肌、肾脏中转铁蛋白受体1 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且均在建模后6 h达到峰值;②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较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小鼠更为显著,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中转铁蛋白受体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表达的变化最显著;③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建模后6 h时,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升高;④建模前给予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干预可显著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⑤以上结果提示不同细菌致血流感染小鼠中铁死亡明显激活且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小鼠的铁死亡激活更为显著;抑制铁死亡可明显减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肌、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小鼠模型 铁死亡 转铁蛋白受体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竹红素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
6
作者 陈雷刚 任慧敏 +3 位作者 吴远慧 安国芝 景晓蕾 赵同心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究hypocrellin A(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es相关蛋白(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H组(1.0μmol/L HA处理)、L组(3 J/cm~2红光照射)、H+L组、阴性对照... 目的探究hypocrellin A(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es相关蛋白(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H组(1.0μmol/L HA处理)、L组(3 J/cm~2红光照射)、H+L组、阴性对照(NC)质粒组、NC质粒+H+L组、YAP质粒+H+L组、检测细胞增殖的OD_(450)水平及BrdU阳性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YAP、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H组、L组、H+L组KFs的OD_(450)、BrdU阳性率、SOD及GSH-Px的含量、YAP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H+L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H组、L组更明显(P<0.05);YAP质粒+H+L组KFs的OD_(450)、BrdU阳性率、SOD及GSH-Px的含量、YAP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NC质粒+H+L组,MDA的含量低于质粒+H+L组(P<0.05)。结论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抑制YAP/β-catenin途径抑制KFs增殖、激活KFs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竹红素A 增殖 氧化应激 Yes相关蛋白
下载PDF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高飞 张秀梅 +3 位作者 金小乐 薛乾隆 王慧 张志斌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33-736,755,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重症肺炎组,同期本院收治的184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重症肺炎组,同期本院收治的184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根据治疗结局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和死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重症肺炎组患者miR-24表达水平与病情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miR-24表达水平对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肺炎组患者miR-24表达水平与CRP、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PaO_(2)呈正相关(P<0.01)。重症肺炎组死亡患者CRP、PCT、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PaO_(2)、miR-24表达水平均低于存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O_(2)、APACHEⅡ评分、miR-24均是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24表达水平预测重症肺炎组患者预后的AUC为0.780(95%CI:0.711~0.8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59和0.826。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miR-24表达降低与病情加重及预后恶化有关,miR-24可能成为评价病情并预测预后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miR-24 预后 预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小RNA-155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杨亚琴 杨文 +1 位作者 刘淑婷 孙亦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微小RNA-155(miRNA-155)和血清β2微球蛋白的表达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试验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患者一...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微小RNA-155(miRNA-155)和血清β2微球蛋白的表达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试验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患者一定量的静脉血样,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肌钙蛋白T(TNT)与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进行评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清中的miRNA-155的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年龄、糖尿病史的比例、开始透析的平均年龄、TNT平均水平、NT-proBNP平均水平与sST2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对照组的平均透析时间要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的miRNA-155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的miRNA-155的含量(P<0.05),同时血清miRNA-155表达水平与TNT、NT-proBNP、sST2的水平呈现负相关性(均P<0.05)。试验组血清中的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的β2微球蛋白的含量(P<0.05),同时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TNT、NT-proBNP、sST2的水平呈现正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NA-155与β2微球蛋白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95%CI:0.798~0.985)与0.842(95%CI:0.793~0.972)。结论:sST2、TNTNT-proBNP可以有效地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作出诊断,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miRNA-155表达水平较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因此miRNA-155与血清β2微球蛋白在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时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血清Β2微球蛋白 心血管疾病 血液透析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肌钙蛋白T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miR-205、miR-2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董慧文 苑萌 张志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miR-205、miR-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COPD 1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组。根据COPD是否进入急性加重期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 目的 探讨血浆miR-205、miR-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COPD 14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健康组。根据COPD是否进入急性加重期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组63例与稳定组77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血浆miR-205、miR-2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浆miR-205、miR-21对AECOPD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ECOP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稳定组和急性加重组COPD患者血浆miR-205、miR-2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急性加重组高于稳定组(P<0.05)。血浆miR-205、miR-21联合预测AECOP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死亡组AECOPD患者血浆miR-205、miR-21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血浆miR-205、miR-21高表达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系统评分≥2分是AECOPD患者入院后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浆miR-205、miR-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AECOPD患者发生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微小RNA-205 微小RNA-21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预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魏酸通过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敬茹 李中霞 +3 位作者 牛宁宁 乔缘 韩芸 林雪容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究阿魏酸是否可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在体内外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方法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魏酸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进行体外实验,对照组正常培养;阿魏酸处理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 目的探究阿魏酸是否可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在体内外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方法将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魏酸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进行体外实验,对照组正常培养;阿魏酸处理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1.25、2.5、5、10、20、40、80、160µmol/L)阿魏酸,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筛选实验浓度;LY294002处理组给予50µmol/L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核蛋白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PTEN、p-PI3K、PI3K、p-AKT和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使用30只雄性BALB/c裸鼠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平均分为正常组和阿魏酸处理组进行体内实验,正常组接种Jurkat细胞后以生理盐水灌胃,阿魏酸处理组接种Jurkat细胞后以75 mg/kg阿魏酸灌胃,比较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变化,并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cleaved caspase-3/caspase-3、E-cadherin、N-cadherin、PTEN、p-PI3K、PI3K、p-AKT和AKT水平。结果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5、10、20µmol/L阿魏酸处理组和LY294002处理组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Ki67、PCNA、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E-cadherin、PTEN明显升高(P<0.05)。体内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阿魏酸处理组裸鼠肿瘤质量减轻,肿瘤体积减小,肿瘤组织中Ki67、N-cadherin、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cleaved caspase-3/caspase-3、E-cadherin、PTEN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在体内外均可抑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阿魏酸 PTEN/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总胆红素、尿酸、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对稳定期COPD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1
作者 金小乐 钱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随访1年的164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随访1年的164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情况分为频繁发作组(48例,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和非频繁发作组(78例,急性加重发作次数≤1次)。查阅病历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TBIL、UA、FIB对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的预测价值。结果 频繁发作组的患者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的比例、RDW、UA、FIB水平高于非频繁发作组,TBIL、白蛋白水平低于非频繁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以及RDW、TBIL、UA、FIB是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DW、TBIL、UA、FIB单独及联合均对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具有预测价值,并且4项联合预测的效能较理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9%和85.42%。结论 RDW、TBIL、UA、FIB联合检测对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2次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频繁发作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总胆红素 尿酸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BUA、FIB联合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风险的效能
12
作者 郭占敏 金小乐 +1 位作者 杨博文 韩彩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BUA)、纤维蛋白原(FIB)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发作风险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9例稳定期慢阻肺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入组后随访半年,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发作分为... 目的探讨血尿酸(BUA)、纤维蛋白原(FIB)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发作风险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9例稳定期慢阻肺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入组后随访半年,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发作分为发作组48例、未发作组111例。比较2组BUA、FIB、RDW,建立慢阻肺急性发作风险的Logistic回归方程,使用Stata 10.0软件确定约登指数最大时,BUA、FIB联合RDW的最佳临界值和预测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UA、FIB、RDW及联合方程预测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能力。结果发作组BUA、FIB、RDW高于未发作组(P<0.01)。BUA、FIB、RDW升高均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P<0.01)。BUA、FIB联合RDW的最佳临界值为0.101,此时预测准确度为98.2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方程预测慢阻肺急性发作的AUC为0.939大于BUA(0.795)、FIB(0.798)、RDW(0.701)单独预测(P<0.05)。对Logistic整体回归方程显著性进行检验显示,F=44.305,R 2=0.820,提示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拟合度良好。结论BUA、FIB、RDW升高是稳定期慢阻肺急性发作的相关风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或可作为预测急性发作的可靠方案,能为临床精准分层管理稳定期慢阻肺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尿酸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发作 预测 Logistic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一站式”救治护理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抢救效果及对生活能力的改善
13
作者 陆振宇 尹楠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一站式”救治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救治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一站式”救治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救治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一站式”救治护理,观察患者急救指标、救治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就诊-CT检查、CT检查-用药、采血-送检及DNT用时均较对照组更低,且DNT达标率与救治效果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水平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一站式”救治护理,可提升急救速度,改善救治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使其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一站式”救治护理 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清NOX4联合Nrf2水平检测对稳定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金小乐 钱晶 +2 位作者 韩英 邵宪萍 张丹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NADPH氧化酶4(NOX4)联合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检测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随访1年内有急性加重发作... 目的探讨血清NADPH氧化酶4(NOX4)联合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检测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在出院后随访1年内有急性加重发作情况的138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分为急性加重发作次数≥2次的频发组52例和发作次数≤1次的非频发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NOX4、Nrf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NOX4、Nrf2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效能。结果频发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血清NOX4水平均高于非频发组,ALB、Nrf2水平均低于非频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NOX4水平升高是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危险因素,Nrf2水平升高是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的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OX4及Nrf2水平对稳定期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具有预测价值,两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4和0.885。结论血清NOX4和Nrf2有望成为评价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频繁发作风险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频繁发作 预测 NADPH氧化酶4 核因子相关因子2
下载PDF
面部透明质酸注射美容急性期并发症及其急诊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15
作者 任静 王白石 +2 位作者 杨红岩 赵婷婷 韩岩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透明质酸注射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因注射透明质酸类药物进行填充后出现急性并发症的112例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结果112例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 目的探讨面部透明质酸注射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对因注射透明质酸类药物进行填充后出现急性并发症的112例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结果112例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108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仅有2例患者形成轻度瘢痕,2例患者形成色素沉着。结论适当的急诊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后的并发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注射美容 并发症 急诊治疗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吸烟COPD模型小鼠膈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慧敏 韩树池 +2 位作者 薛乾隆 王慧 王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6,33,共6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RS)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膈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激动剂组、拮抗剂组,Perk基因敲除小鼠分为PERK-KO组、PERKKO+模型组,采用被动吸烟法...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ERS)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膈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激动剂组、拮抗剂组,Perk基因敲除小鼠分为PERK-KO组、PERKKO+模型组,采用被动吸烟法复制COPD模型,给予ERS激动剂毒胡萝卜素或拮抗剂4-苯基丁酸干预,检测0.3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FEV_(0.3)/FVC)、最高峰值流速(PEF)、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流液(BALF)中IL-1β及IL-6含量、肺组织病理改变、膈肌中细胞凋亡率及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6(ATF6)、p-eIF2α、ATF4、C/EBP同源蛋白(CHOP)、Caspase-12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EV_(0.3)/FVC、PEF降低,肺组织出现病理改变,膈肌中细胞凋亡率及PERK、p-eIF2α、CHOP、Caspase-12表达水平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激动剂组膈肌中细胞凋亡率及PERK、peIF2α、CHOP、Caspase-12表达水平提高(P<0.05),拮抗剂组膈肌中细胞凋亡率及PERK、p-eIF2α、CHOP、Caspase-12表达水平降低(P<0.05);敲除PERK后,与模型组相比,PERK-KO+模型组膈肌中细胞凋亡率及eIF2α、CHOP、Caspase-12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吸烟COPD模型小鼠膈肌细胞凋亡过度激活,ERS的PERK通路激活与膈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内质网应激 膈肌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下载PDF
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任慧敏 薛乾隆 +2 位作者 温德惠 王佳 韩宝华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价值与效能。方... 目的分析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价值与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成功组(撤机成功,69例)和失败组(撤机失败,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测试(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后不同时间点(SBT即刻以及SBT后5、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分析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以及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SBT即刻,两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BT后5、30min,成功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RP、ALB、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H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成功组患者的肌酐、CRP/ALB比值均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以及CRP/ALB比值是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联合指标预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显著大于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0.706)和CRP/ALB比值(0.631)(P<0.05)。且联合指标预测的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及CRP/ALB比值是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结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机械通气 撤机结局 膈肌收缩速度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对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志斌 王楚 +5 位作者 韩英 王佳 吕骏卿 林雪容 苑萌 韩树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对血流感染(BSI)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抗生素治疗前的血清LIF、RANTES水平;根据... 目的研究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对血流感染(BSI)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检测抗生素治疗前的血清LIF、RANTES水平;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BSI组和非BSI组,BSI组包括革兰阳性(G^(+))菌感染和革兰阴性(G^(-))菌感染患者,评估患者的28 d预后。结果BSI组血清LIF和RANTES水平高于非BSI组(P<0.05);BSI组中G^(-)患者血清LIF和RANTES水平高于G^(+)患者(P<0.05);BSI组中死亡的G^(-)患者血清LIF和RANTES水平高于存活的G^(-)患者(P<0.05),BSI组中死亡的G^(+)患者血清LIF和RANTES水平与存活的G^(+)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IF和RANTES对脓毒症患者BSI、BSI脓毒症患者G^(-)菌感染具有诊断价值,对G^(-)菌感染导致BSI脓毒症的预后具有评估价值。结论血清LIF和RANTES是诊断BSI脓毒症、评估细菌感染类型以及G^(-)菌感染导致BSI脓毒症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流感染 诊断 白血病抑制因子 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
下载PDF
血清模式识别受体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张志斌 王楚 +5 位作者 韩英 王佳 吕骏卿 林雪容 苑萌 韩树池 《安徽医学》 2023年第9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模式识别受体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BSI)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2例脓毒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检测血清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 目的探讨血清模式识别受体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BSI)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2例脓毒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检测血清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进行血培养,并根据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BSI组(n=178)和非BSI组(n=64),将BIS组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感染者(n=65)和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n=113)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LR2、TLR4、NLRP3水平对BSI的诊断价值。结果BSI组患者血清TLR2水平为(8.37±1.46)pg/mL、TLR4为(11.25±2.21)pg/mL、NLRP3为(766.97±150.08)ng/mL,均高于非B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I组中,G-患者的血清TLR2水平为(8.92±1.41)pg/mL、TLR4为(11.86±2.07)pg/mL、NLRP3为(824.39±129.43)ng/mL,均高于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LR2、TLR4、NLRP3水平均与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血清TLR2、TLR4、NLRP3单独诊断BSI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789和0.753,三指标联合的AUC为0.93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63%和87.08%;血清TLR2、TLR4、NLRP3单独诊断BSI脓毒症患者G-感染的AUC分别为0.780、0.722和0.816,三指标联合的AUC为0.90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46%和83.08%。结论血清TLR2、TLR4、NLRP3在诊断BSI脓毒症及细菌感染类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流感染 模式识别受体 革兰氏阴性菌 诊断
下载PDF
CT评分和炎性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周坏死感染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20
作者 韩宝华 杨文 +4 位作者 王慧 韩树池 张志斌 焦会珍 王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19-1623,共5页
目的探究CT评分和炎性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胰周坏死感染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137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 目的探究CT评分和炎性因子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胰周坏死感染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137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D-二聚体(D-D)水平,第3 d行CT检查。根据是否继发胰周坏死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SAP继发胰周坏死感染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因素模型,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模型价值。结果SAP患者中继发胰周坏死感染66例,共检查出病原菌74株。感染组的CRP、PCT、IL-6、IL-8、TNF-α、D-D、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和胰腺外炎症CT评分(EPIC)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PCT、IL-6、D-D、MCTSI和EPIC升高均是SAP继发胰周坏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B(由CRP、PCT、IL-6、D-D、MCTSI和EPIC构成)的C-index高于模型A(由CRP、PCT、IL-6和D-D构成;0.969比0.909),平均绝对误差(MAE)低于模型A(0.041比0.067)。在大部分风险阈值范围内,模型B的净收益高于模型A。结论CRP、PCT、IL-6、D-D、MCTSI和EPIC升高与SAP继发胰周坏死感染有关。由上述因素构建的模型可预判SAP继发胰周坏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周坏死感染 炎性因子 CT评分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