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4-2005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输血回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克芹 尹卫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了解成份输血在临床用血中的使用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5年全部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血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临床用于治疗的成份血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临床手术用血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科学、合理、安全用... 目的:了解成份输血在临床用血中的使用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5年全部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血资料并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临床用于治疗的成份血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临床手术用血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倡临床成份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成份输血 手术用血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临床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方向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斌 曹欣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2-53,共2页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经近40年的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亚专业齐全、层次明确、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但学科发展、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行培养机制与临床需求...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经近40年的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亚专业齐全、层次明确、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但学科发展、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及社会需求的发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现行培养机制与临床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基于临床检验实践及教学工作,浅要分析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临床 人才培养
下载PDF
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韩宝华 杨文 +5 位作者 李瑞琪 韩树池 刘云峰 王慧 王磊 连晶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急诊留观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和血气状态分为重度组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急诊留观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和血气状态分为重度组和非重度组;另选取同期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血清miR-128-3p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miR-128-3p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与非重度组血清miR-128-3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均高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淋巴细胞(LYM)、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_(1)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低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28-3p高于预后良好组,FVC、FEV_(1)、FEV_(1)/FVC、FVC%pred、FEV_(1)%pred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28-3p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r=0.916,P<0.001)。血清miR-128-3p预测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905,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0.06%、93.28%,特异度为73.46%、95.04%。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较稳定期患者明显上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miR-128-3p可能参与AECOPD病情的加重及预后恶化,可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miR-128-3p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可溶性ACE2水平与支原体肺炎病儿心肌损伤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郭建明 刘春燕 +3 位作者 刘飞飞 栗晓芳 马俊帅 马科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sACE2)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MPP病儿10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MPP组30例和轻症MPP组78例,... 目的分析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sACE2)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收治的MPP病儿108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MPP组30例和轻症MPP组7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根据MPP病儿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发生组23例和未发生组85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sACE2水平;收集MPP病儿临床病历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Pearson法分析sACE2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sACE2水平对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MPP组、轻症MPP组、对照组儿童血清sACE2水平[(56.19±6.13)U/L、(42.36±6.02)U/L、(28.15±5.97)U/L]依次降低,心肌损伤发生组MPP病儿血清sACE2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和未发生组MPP病儿发热程度、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发热持续时间、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时间、咳嗽性质、其他肺外并发症、胸片表现、心电图异常、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心肌肌钙蛋白(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E2水平与LDH、NT-proBNP、cTnI、CK、RDW、CRP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P<0.05);sACE2、CK-MB是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sACE2水平评估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AUC为0.94[95%CI:(0.88,0.9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6%和85.88%。结论sACE2水平与MPP病儿心肌损伤具有密切关系,是MPP病儿发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对心肌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可溶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心肌损伤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和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3
5
作者 李娜 马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2440-2442,共3页
儿童的机体免疫功能系统发育尚不健全、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和(或)病毒的感染,儿童的表达能力又相对较弱,所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和... 儿童的机体免疫功能系统发育尚不健全、抵抗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和(或)病毒的感染,儿童的表达能力又相对较弱,所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常规的检测更为方便、灵敏,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感染性疾病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早期诊断 儿童感染性疾病 检测指标 免疫功能 抵抗力低 细菌感染 实验室检验
下载PDF
血小板蛋白激酶Cε对肌钙蛋白水平正常老年急性胸痛风险分层的价值
6
作者 郝翠君 王蕊 +3 位作者 洪洋 李晓颖 韩少洁 李方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额外的血小板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ε检测对老年急性胸痛和正常高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水平患者的风险分层和额外诊断测试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北北... 目的探讨额外的血小板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ε检测对老年急性胸痛和正常高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水平患者的风险分层和额外诊断测试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样急性胸痛且hs-cTnI水平正常的连续患者220例。根据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24例和非MACE组19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小板PKCε表达;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与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无事件发生时间;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时患者特征对1年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影响;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年随访期间,24例患者(10.91%)发生了MACE。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血小板PKCε表达显著升高[9.25%(6.60%,15.25%)vs 1.70%(0.80%,3.25%),Z=-7.596,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360 d内均无事件发生,而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无事件发生时间为(297.13±1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27.051,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绞痛高度可疑、hs-cTnI、血小板PKCε是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HR=3.011,95%CI:1.049~8.641,P=0.040;HR=1.216,95%CI:1.044~1.418,P=0.012;HR=1.160,95%CI:1.104~1.218,P=0.000)。在决策树模型中,≥2.05%患者1年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2.05%患者(P=0.011)。血小板PKCε表达≥2.05%患者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心肌缺血的概率高于血小板PKCε表达<2.05%患者(P=0.006)。结论在hs-cTnI水平正常的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中,进行额外的血小板PKCε检测似乎有良好的预后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血小板 蛋白激酶Cδ 肌钙蛋白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检验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洁 杜伟业 温永贤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1期159-160,163,共3页
基于医疗机构提出了区域内检验数据共享、标本高效流转、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互认等新要求,我院拟开发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检验数据共享平台,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安全、整合区域内检验资源、促进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协同服... 基于医疗机构提出了区域内检验数据共享、标本高效流转、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互认等新要求,我院拟开发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检验数据共享平台,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安全、整合区域内检验资源、促进县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协同服务、使医学检验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共享 质量控制 区域协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BMC中CSF2RB mRNA和GZMA mRNA表达水平与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郝翠君 王蕊 +3 位作者 洪洋 李晓颖 韩少洁 李方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和颗粒酶A(GZMA)的mRNA表达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CSF2RB)和颗粒酶A(GZMA)的mRNA表达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心室重构进一步分为非重构组(n=105)与重构组(n=56);以同期该院收治的未发生心肌梗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BMC的CSF2RB mRNA,GZMA mRNA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参数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CSF2RB mRNA,GZMA mRNA水平与心脏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CSF2RB mRNA(1.15±0.28 vs 1.80±0.37),GZMA mRNA(0.85±0.16 vs 1.15±0.26)表达及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002~-4.854,均P<0.05)。随访截止2024年8月,161例行PCI术AMI患者中56例发生心室重构;AMI患者中重构组CSF2RB mRNA(1.85±0.31),GZMA mRNA(1.27±0.2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构组(1.71±0.34,1.1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4,3.057,均P<0.001)。术后AMI患者中重构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室间隔厚度(IVST)均高于非重构组(t=11.247~26.008),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重构组(t=-15.2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CSF2RB mRNA,GZMA mRNA水平与LAD,LVEDD,LVPWTd,IVST呈正相关(r_(CSF2RB mRNA)=0.657~0.754,r_(GZMA mRNA)=0.512~0.745,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84,-0.754,均P<0.05)。重构组与非重构组在Cys C和Hcy在使用醛固醇受体拮抗剂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95,20.710,30.906,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F2RB mRNA>1.79,GZMA mRNA>1.18,Hcy>20.15μmol/L,未使用醛固醇受体拮抗剂是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 χ^(2)=1.137~3.206,均P<0.05);LVEF>58.11%是AMI患者发生心室重构的独立保护因素(Wald χ^(2)=1.469,P<0.05)。结论AMI患者PBMC中CSF2R BmRNA和GZ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SF2RB和GZMA是AMI患者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AMI后发生心室重构的潜在诊断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集落刺激因子2受体β亚单位 颗粒酶A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临床血液、体液专业课程实习培训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素涛 孙超 曹欣然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43-45,50,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临床血液、体液专业课程实习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01—2023-04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血液、体液组实习轮转的8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2023-07—202... 目的探讨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临床血液、体液专业课程实习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01—2023-04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血液、体液组实习轮转的8名学生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2023-07—2023-08及2023-11—2023-12实习轮转的8名学生为分层递进教学组,采用分层递进式教学。比较2组学生理论、技能考试成绩,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分层递进教学组学生理论、技能考试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对临床思维培训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vs 75%);学生与教师互动人次、互动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分层递进实习带教模式在临床血液、体液专业课程实习培训中体具有较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递进 医学检验技术 实习培训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归脾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和输血治疗用于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常规指标、铁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哲 崔冬梅 +3 位作者 张灵 袁小飞 张斌 高炳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归脾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和输血治疗用于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常规指标、铁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130例,以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归脾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和输血治疗用于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常规指标、铁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130例,以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输血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观察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和归脾汤。治疗4周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86.15%(56/65)]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92%(63/6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RBC、MCH和MCV水平,SI、SF水平,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Tf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Hb、RBC、MCH和MCV水平,SI、SF水平,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Tf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08%(2/65)vs. 4.62%(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和输血治疗用于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血常规指标、铁代谢情况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脾汤 琥珀酸亚铁片 输血治疗 重度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变化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
11
作者 郝剑 温雪丽 +2 位作者 荣伟强 张斌 苏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6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50例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8例为健康组。检测心肌损伤指标、免疫球蛋白(Ig)、淋巴细胞亚群(CD^(+))、动脉血气及乳酸清除率。分析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急性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D3^(+)、CD4^(+)、Th1/Th2、IgA、IgM、IgG、氧分压(PaO 2)低于健康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AA、CD8^(+)、CD19^(+)、CD23^(+)、CD40^(+)、乳酸清除率高于健康组,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SAA、CD8^(+)、CD3^(+)、CD4^(+)、Th1/Th2是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SAA联合预测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和血清SAA对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细胞 SAA 急诊儿童急性重症肺炎心肌损伤
下载PDF
项目综合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2
作者 兰天 刘金禄 +5 位作者 袁二伟 高晶 李宝亮 贾倩 曹亮 温红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 探讨项目综合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落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防控措施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MRSA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月某三... 目的 探讨项目综合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落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防控措施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MRSA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月某三甲医院5个ICU中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并经微生物培养分离出MRS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年为基线调查,2021年实施项目综合管理策略。比较干预前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执行情况、手卫生依从性、患者MRSA检出情况和MRSA检出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实施项目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后,MRSA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MRSA检出率由35.71%降至27.73%。MRSA检出科室分布情况显示除呼吸内科ICU持平,其他ICU检出率均下降。结论 项目综合管理策略提高了MRSA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和有效性,降低了MRSA检出率,减少了患者感染MRSA的风险,可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综合管理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飞行检查 预警机制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评估早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荣伟强 左路广 +2 位作者 段娜娜 郝剑 戚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其CRP和SAA水平。比较2组CRP和SAA水平,对比单独血清CRP水平检测、血清SAA水平检测及2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RP和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病原体检测的结果为金标准,血清CRP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0例,阴性患者70例;血清SAA检测检查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5例,阴性患者65例;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63例。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及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86.67%、91.66%,特异度分别为91.67%、95.00%、96.67%,Kappa值分别为0.833、0.908、0.942。血清CRP和SAA联合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单独血清CRP、单独血清SAA检测高。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血清CRP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35(95%CI:0.718~0.880),截断值为11.55 mg·L^(-1),单独血清SAA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AUC值为0.895(95%CI:0.832~0.958),截断值为30.45 mg·L^(-1),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65(95%CI:0.933~0.998)(P<0.05)。结论CRP、SAA水平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表现为较高水平,可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肺炎支原体肺炎 感染标志物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Hcy/HDL-C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赵静 马科 +3 位作者 冯博 李佳欣 连晶晶 崔玉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159-2163,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1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Hcy、HDL-C水平及H...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1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另收集同期1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Hcy、HDL-C水平及Hcy/HDL-C比值;比较病例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预后患者Hcy、HDL-C水平及Hcy/HDL-C比值;采用Kendall′s Tau-b检验对Hcy、HDL-C水平及Hcy/HDL-C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Hcy、HDL-C及Hcy/HDL-C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低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DL-C水平高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低于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DL-C水平高于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灶患者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低于中、大梗死灶患者,HDL-C水平高于中、大梗死灶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梗死灶患者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明显低于大梗死灶患者,HDL-C水平明显高于大梗死灶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Hcy/HDL-C比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均呈正相关(P<0.05);HDL-C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均呈负相关(P<0.05)。预后良好患者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HDL-C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y、HDL-C及Hcy/HDL-C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均具有中等预测价值,且以Hcy/HDL-C的预测价值最高,AUC分别为0.741、0.753、0.820。结论脑梗死患者Hcy水平、Hcy/HDL-C比值均呈升高状态,HDL-C水平呈降低状态,Hcy、HDL-C水平及Hcy/HDL-C比值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梗死灶体积均有关;Hcy、HDL-C及Hcy/HDL-C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以Hcy/HDL-C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梗死灶体积 预后
下载PDF
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比较分析
15
作者 李春梅 卢艳辉 +4 位作者 宋艳红 刘振奎 高娇娇 曹燕玲 马俊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百日咳儿童为百日咳组,并同期收集43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为类百日咳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百日咳儿童为百日咳组,并同期收集43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为类百日咳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两组临床特征、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百日咳组百日咳疫苗接种占比低于类百日咳组;青紫占比、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类百日咳组(P<0.05)。百日咳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低于类百日咳组,大肠埃希菌数量高于类百日咳组(P<0.05)。百日咳组D-乳酸(D-LA)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高于类百日咳组(P<0.05)。百日咳组中,青紫、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大肠埃希菌数量与D-LA和DAO水平呈正相关(rs/r>0,P<0.05);百日咳疫苗接种史及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D-LA和DAO水平呈负相关(rs/r<0,P<0.05)。类百日咳组中,青紫、WBC、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大肠埃希菌数量与D-LA和DAO水平呈正相关(rs/r>0,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D-LA和DAO水平呈负相关(rs/r<0,P<0.05)。结论与类百日咳综合征比较,百日咳患儿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比例较低,WBC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较高,存在肠道菌群失衡,肠道黏膜屏障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类百日咳综合征 肠道微生物 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miR-205、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在自发性早产早期评估中的价值
16
作者 荣伟强 段娜娜 +3 位作者 李佳欣 贾倩 陈哲 左路广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miR-20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评估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建档并随访至分娩的自发性早产孕妇137例(早产组)和正常分娩孕妇16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目的探讨miR-20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评估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建档并随访至分娩的自发性早产孕妇137例(早产组)和正常分娩孕妇16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血清中miR-205水平,GenruiPA3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SAA浓度,分析二者评估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价值。结果早产组miR-205、SAA分别为(1.51±0.43)RQ,65.19(33.66,126.6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73±0.21)RQ,8.66(5.34,11.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04,Z=-10.179,均P<0.05)。miR-205、SAA评估早期自发性早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885,miR-205曲线下面积较大,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71。结论miR-205评估早期自发性早产价值较高,临床可联合检测miR-205、SAA以提高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5 自发性早产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风险
下载PDF
血清孤儿核受体4A1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史伟勋 左路广 +2 位作者 刘训涛 阎敏娜 孙喜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孤儿核受体4A1(NR4A1)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n=132... 目的探讨血清孤儿核受体4A1(NR4A1)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分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n=132)、RMPP组(n=68)。比较各组血清NR4A1及临床资料的差异;Pearson法分析血清NR4A1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R4A1对儿童RMPP的预测价值。结果RMPP组住院时间、高热率、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均较GMPP组增高,白蛋白较GMPP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χ^(2)值介于6.386~41.599之间,P<0.05);RMPP组血清NR4A1较GMPP组降低,CRP、IL-6、IL-8较GMPP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10.279~16.889之间,P<0.05);急性期RMPP患儿血清NR4A1较恢复期降低,CRP、IL-6、IL-8较恢复期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6.367~16.889之间,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R4A1与CRP、IL-6、IL-8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335、-0.507、-0.29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R4A1预测RMP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821~0.919),最佳截断值为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1%、92.60%。结论RMPP患儿血清NR4A1低表达,且与病情恢复程度、炎症因子表达相关,对儿童RMPP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4A1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肺炎支原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CAV1和CAV2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生存、免疫的影响
18
作者 曹欣然 樊建春 +2 位作者 王霞 刘训涛 张斌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关键生物标记物CAV1和CAV2,并探究其在HNS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GEPIA数据库比较了caveolins及c...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关键生物标记物CAV1和CAV2,并探究其在HNS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GEPIA数据库比较了caveolins及cavins在HNSCC的差异表达情况,随后同时在Ualcan平台分析了caveolins及cavins家族中差异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比较与临床表型相关的差异基因与HNSCC生存的关系;此外还进行了CAV1与CAV2的富集分析及免疫浸润分析。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CAV1、CAV2、CAVIN2、CAVIN3等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CAV1、CAV2与临床表型显著相关且能显著影响HNSCC患者生存预后。GSEA富集分析显示CAV1主要上调IL-17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CAV2主要上调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免疫浸润分析表明CAV1及CAV2能显著改变HNSCC肿瘤免疫微环境,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相关性。结论:CAV1与CAV2在HNSCC中高表达,是与免疫侵袭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确定HNSCC患者的免疫侵袭相关预后的候选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1 CAV2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免疫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兆玮 马科 +1 位作者 胡景玉 李庆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影响血流感染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北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ICU诊断为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同时选取210例血培养阴性患者资料,比较血培养阳性与...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影响血流感染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北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ICU诊断为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同时选取210例血培养阴性患者资料,比较血培养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生理指标与实验室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将189例血流感染患者按血培养采集后30 d内预后分为存活组(121例)和死亡组(68例),分析影响血流感染30d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年间ICU发生血流感染189例,革兰阴性杆菌118例,革兰阳性球菌65例,真菌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先前接受碳青霉烯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中心静脉置管、住院天数≥2周、机械通气为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之前接受碳青霉烯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OR=20.15)、中心静脉置管(OR=25.34)、机械通气(OR=18.26)为ICU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混合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多重耐药(MDR)菌感染和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血流感染30d预后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混合感染或感染性休克(OR=15.30)、MDR菌感染(OR=10.75)和高APACHEⅡ评分(OR=13.70)为影响血流感染3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之前接受碳青霉烯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是ICU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混合感染或感染性休克、MDR菌感染和高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血流感染3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任玉芳 李方江 +3 位作者 孙建经 张斌 宋郁珍 李会贤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丹参多酚酸盐 血小板聚集率 P选择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