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红素调节JAK2/STAT3/VEGF信号通路对脑小血管病大鼠血脑屏障和神经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刘传芬 宋征宇 +1 位作者 张晓丽 胡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43-2349,共7页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脑小血管病(CSVD)大鼠血脑屏障和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制备50只CS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调节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脑小血管病(CSVD)大鼠血脑屏障和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同种系微栓子体外注入法制备50只CSV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番茄红素低剂量(65 mg/kg)组、番茄红素高剂量(85 mg/kg)组、AG490(JAK2抑制剂,3.5 mg/kg)组、番茄红素高剂量(85 mg/kg)+AG490(3.5 mg/kg)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以番茄红素和AG490分组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检测大鼠认知能力;伊文思蓝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尼氏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因子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及JAK2/STAT3/VEG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穿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步入潜伏期、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CAT与SOD水平、ZO-1与Occludin、VEGF蛋白表达、p-JAK2/JAK2、p-STAT3/STAT3显著降低(P<0.05),错误次数、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PGE2、TNF-α、MDA水平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番茄红素低剂量组、番茄红素高剂量组大鼠穿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步入潜伏期、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CAT与SOD水平、ZO-1与Occludin、VEGF蛋白表达、p-JAK2/JAK2、p-STAT3/STAT3均升高(P<0.05),错误次数、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PGE2、TNF-α、MDA水平及MMP2、MMP9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且高剂量番茄红素作用更强;AG490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番茄红素各剂量组相反,且AG490可逆转番茄红素的作用。结论:番茄红素可通过激活JAK2/STAT3/VEGF信号通路抑制CSVD大鼠炎症与氧化应激,从而减轻其血脑屏障和神经损伤,并提升其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JAK2/STAT3/VEGF 脑小血管病 血脑屏障 神经损伤
下载PDF
脑卒中后疲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征宇 刘星亮 +4 位作者 高琳 栗泱洋 王月娟 胡瑾 岳秉宏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2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探究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首次就诊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9例,根据是否发生PSF将其分为观察组(n=52... 目的探究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首次就诊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9例,根据是否发生PSF将其分为观察组(n=52,伴有PSF)和对照组(n=47,不伴有PSF)。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2周、3个月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神经功能,并分析PSF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FT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两组TSH、FT4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均随时间延长而显著上升(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SH与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分呈正相关(r=0.678,P<0.01),FT3和FT4水平与呈负相关(r=-0.598,-0.597,P<0.05),NIHSS评分与FSS评分呈正相关(r=0.763,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PSF具有相关性,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甲状腺激素 卒中后疲劳 相关性
下载PDF
紫草素对体外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洪艳 张燕娇 +4 位作者 郑静静 卞睿 顾鑫 李文慧 任卫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62-3066,共5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以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的方法构建体外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模拟D...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以葡萄糖联合皮质酮干预的方法构建体外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对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的影响。取传代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紫草素(2μmol/L)组、C16-PAF[有效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剂,4μmol/L]组、紫草素+C16-PAF(2μmol/L+4μmol/L)组,药物干预、建模后,检测神经元细胞活力、细胞损伤、凋亡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和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及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紫草素可增强体外模拟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活力(P<0.05),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升高而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尼氏小体数减少,细胞明显损伤,细胞活力降低(P<0.05),凋亡率、TNF-α、IL-6、IL-18水平和caspase-9、Bax、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草素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数增加,损伤减轻,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TNF-α、IL-6、IL-18水平和caspase-9、Bax、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降低(P<0.05);C16-PAF可逆转紫草素对模拟DD环境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紫草素可抑制MAPK信号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合成,减轻模拟DD环境大鼠海马神经元炎症损伤,抑制其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体外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 海马神经元 凋亡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细胞凋亡因子表达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瑾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因子Trim27、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D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NDD患者100例作为NDD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因子Trim27、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D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NDD患者100例作为NDD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rim27、P38MAPK、JNK及P38MAPK、JNK磷酸化形式(P-P38MAPK、P-JNK)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NDD组与健康组患者P38MAPK、JN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DD组患者Trim27、P-P38MAPK、P-JNK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NDD患者外周血Trim27、P-P38MAPK、P-JNK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其调控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NDD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系统变性疾病 细胞凋亡 Trim27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C-JUN氨基末端激酶
下载PDF
松萝酸调节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可心 宋征宇 +1 位作者 刘传芬 胡瑾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78-1684,共7页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影响,以及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方法建立大鼠脑... 目的探讨松萝酸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影响,以及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方法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NEC-1(RIPK1抑制剂)组及低、中、高剂量松萝酸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大鼠设置为假手术组。药物干预3 d后,以改良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 NSS)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PI/NeuN染色观察神经元坏死;RT-qPCR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中RIPK1、RIPK3、MLKL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脑组织中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结构破坏,细胞萎缩变形、核固缩;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PI阳性神经元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中RIPK1、RIPK3、MLKL mRNA水平,p-RIPK1/RIPK1比值及RIPK3、MLKL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松萝酸组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受损程度逐渐减轻,核膜逐渐清晰,胞体逐渐恢复正常;NEC-1组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基本完好,核膜基本清晰;低、中、高剂量松萝酸组及NEC-1组mNSS评分、脑梗死体积、PI阳性神经元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中RIPK1、RIPK3、MLKL mRNA水平及p-RIPK1/RIPK1比值和RIPK3、MLKL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松萝酸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高剂量松萝酸组与NEC-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萝酸通过抑制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抑制脑梗死大鼠神经元坏死性凋亡,从而减轻脑梗死大鼠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萝酸 RIPK1/RIPK3/MLKL 脑梗死 神经元 坏死性凋亡 大鼠
原文传递
移动互联网管理下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术后近远期效果及心理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双颖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1期167-168,共2页
现阶段,我国人群逐步老年化,脑梗死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很大的压力,同时还发现该病出现了低龄化、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和复发率高等[1]。脑梗塞后住院期间的初始自主... 现阶段,我国人群逐步老年化,脑梗死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很大的压力,同时还发现该病出现了低龄化、发病率高、患病率高和复发率高等[1]。脑梗塞后住院期间的初始自主神经锻炼对于促进神经系统功能问题的修复具有核心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已经得到临床研究[2]。本研究抽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管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脑梗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洪艳 张玉平 +4 位作者 张燕娇 郑静静 卞睿 李文慧 任卫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47,共6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致郁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并...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研究姜黄素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慢性不可预测性应激致郁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18g/kg二甲双胍和1.8mg/kg氟西汀,灌胃),姜黄素低、高剂量组(30、60mg/kg,灌胃)和姜黄素高剂量+CREB抑制剂组[60mg/kg姜黄素(灌胃)+5mg/kgCREB抑制剂666-15(腹腔注射)],每组12只。另选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干预4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并对其抑郁症状进行评估;检测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和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REB、BDN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严重,神经元分散;空腹血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血清中CORT、TNF-α、IL-1β和IL-6水平,神经元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或延长(P<0.05);海马组织中NE、5-HT水平,存活神经元数以及CREB、BDN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或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姜黄素各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有所减轻,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姜黄素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CREB抑制剂可显著逆转高剂量姜黄素对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减轻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糖尿病 抑郁症 CREB/BDNF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海马组织 神经元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变异与周围性眩晕相关性研究——评《眩晕临床诊疗》
8
作者 王嘉南 陈玺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眩晕临床诊疗》由周文华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ISBN:9787557838713。位于椎动脉左侧和右侧的动脉便是椎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是颈椎两侧穿行的横突孔,并向上进入到脑颅部分,合并起来呈现为一支具有供血作用的动脉,也是大脑之中最为主... 《眩晕临床诊疗》由周文华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ISBN:9787557838713。位于椎动脉左侧和右侧的动脉便是椎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是颈椎两侧穿行的横突孔,并向上进入到脑颅部分,合并起来呈现为一支具有供血作用的动脉,也是大脑之中最为主要的供血动脉,可以提供丰富的血液给丘脑以及脑干等结构。椎基底动脉发生变异带来的直接性恶劣影响是会导致患者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合并颅脑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眩晕是耳鼻喉科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眩晕症的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该疾病3%~10%的患者可能会终身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临床诊疗 患病风险 供血动脉 横突孔 眩晕症 耳鼻喉科 周文华
下载PDF
血清胎球蛋白A、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联合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价值 被引量:20
9
作者 范磊 岳秉宏 +1 位作者 刘星亮 张洪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胎球蛋白A(AHS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联合诊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价值。方法纳入ACI患者136例,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57例和易损斑块组79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Logi... 目的研究血清胎球蛋白A(AHS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联合诊断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价值。方法纳入ACI患者136例,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57例和易损斑块组79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Logisit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索血清AHSG、TNF-α、IL-1β各自及联合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1)易损斑块组ACI患者AHSG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 <0.05),而TNF-α、IL-1β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 <0.05)。(2)高血压病(OR=1.257,95%CI:1.017~1.554)、2型糖尿病(OR=1.474,95%CI:1.048~2.074)、LDL(OR=1.226,95%CI:1.032~1.457)、AHSG(OR=0.510,95%CI:0.287~0.920)、TNF-α(OR=1.020,95%CI:1.006~1.029)及IL-1β(OR=1.484,95%CI:1.067~2.062)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3)血清AHSG、TNF-α、IL-1β联合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95%CI:0.840~0.947),敏感度为89.87%,特异度为75.44%,显著优于3个指标单独的诊断效能(P <0.05)。结论血清AHSG、TNF-α、IL-1β是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均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指标,且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胎球蛋白A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颈动脉 易损斑块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血清白介素-1β、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征宇 刘星亮 +3 位作者 高琳 栗泱洋 岳秉宏 胡瑾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7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首次就诊的100例缺血性脑卒...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首次就诊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评分≥4分和<4分,分为疲劳组(39例)和非疲劳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血清IL-1β、CRP水平以及神经功能变化,并对血清IL-1β、CRP与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IL-1β、CRP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疲劳组患者上述时间点血清IL-1β、CRP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均高于非疲劳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IL-1β、CRP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存在正相关(r=0.785,0.712,0.664,0.61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疲劳患者血清IL-1β、CRP水平升高,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患者远期预后较差,患者血清IL-1β、CRP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疲劳 预后 白介素-1Β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范磊 刘星亮 +1 位作者 岳秉宏 潘妍婷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7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1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阿替普酶静...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1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利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3%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4,P=0.03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下降,BI升高,IL-6、IL-8及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下降,BI明显升高,IL-6、IL-8及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283)。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阿替普酶 丁苯酞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辅助舍曲林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洪艳 张玉平 +5 位作者 张燕娇 郑静静 卞睿 王琪娜 李文慧 任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期67-70,83,共5页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辅助舍曲林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学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舍曲林...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辅助舍曲林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学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舍曲林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认知行为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结果 对照组脱落4例,试验组脱落2例。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V变化的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副交感神经活动的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副交感神经调节能力的相邻间期的差值标准差(SDSD)、副交感神经调节能力的高频段功率(HF)高于治疗前,交感神经活性为主的低频段功率(LF)、LF/HF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DNN、r MSSD、SDSD、HF高于对照组,LF、LF/H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NS、FBG、HOMA-IR、HAMD总分、CRP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 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辅助舍曲林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更佳,同时对HRV、血糖、胰岛素功能、CRP改善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认知行为治疗 舍曲林 2型糖尿病 抑郁障碍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韩雪青 胡婷婷 +2 位作者 张燕娇 梁志超 李文斌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enumonia,MPP)的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MPP患儿193例,进行统一的治疗干预后,统计分析难治性MPP感染特点。根据病情进展将患儿分为难治性组... 目的调查分析难治性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enumonia,MPP)的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MPP患儿193例,进行统一的治疗干预后,统计分析难治性MPP感染特点。根据病情进展将患儿分为难治性组和非难治性组,对2组患儿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难治性小儿MP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93例MPP患儿中有78例难治性MPP,占比为40.41%。难治性MPP患儿以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胸片检查小斑点状模糊影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RP、CK-MB水平显著升高。经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儿在年龄、流行病接触史、侵入性操作、发病季节、抗生素应用情况、合并感染、凝血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有流行病接触史、侵入性操作、秋冬季节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合并感染、凝血状态异常是难治性MP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难治性MPP表现为持续的高热、咳嗽和肺部湿啰音等感染特点。难治性MPP诱发的危险因素包括低龄、有流行病接触史、侵入性操作、秋冬季节发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合并感染、凝血状态异常,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感染特点 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米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洪艳 郝秀轻 +4 位作者 李多 卞睿 张玉平 杨晓静 张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米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学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米氮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心理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学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试验组在米氮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健康问卷(PHQ-15)、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随访丢失6例,因担心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丢失2例,试验组随访丢失2例。治疗8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Q-15、5-HT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AS、MTL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认知行为干预联合米氮平治疗方案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不仅能改善多种躯体不适症状,而且能更好地改善胃肠动力学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米氮平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磊 刘星亮 +2 位作者 娄展 王颖 王月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9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糖尿病(DM)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符合PD合并DM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9例)...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糖尿病(DM)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符合PD合并DM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9例)和研究组(79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与口服复方左旋多巴片的治疗方式,研究组给予皮下注射GLP-1与口服复方左旋多巴片的治疗方式,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中的UPDRS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Ⅲ(运动能力)评分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有2例患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最终纳入156例患者。治疗后,两组Mo CA评分高于治疗前,UPDRSⅡ、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UPDRSⅡ、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LP-1联合复方左旋多巴不仅有助于改善PD合并DM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复方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糖尿病 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征宇 岳秉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287-528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老年PD患者85例,按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PD伴高血压组和PD组,入组前给予PD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NMSQuest),问卷评分,记录每位患者的评分结果。常规药物治疗1年后...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老年PD患者85例,按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PD伴高血压组和PD组,入组前给予PD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NMSQuest),问卷评分,记录每位患者的评分结果。常规药物治疗1年后,再次NMSQuest问卷评分,比较结果。结果 PD伴高血压组入组前评分为(21.7±2.3)分,PD组为(17.5±3.0)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1年后PD伴高血压组为(25.7±2.4)分,PD组为(20.9±1.8)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NMSQuest问卷量表中认知功能、焦虑抑郁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自主神经功能的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加重了老年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高血压 非运动症状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磊 岳秉宏 +4 位作者 刘星亮 张洪艳 宋征宇 禹爱梅 杜志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ACI患者128例,收集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ACI患者128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2.966,95%CI:1.267-6.945),2型糖尿病(OR=3.701,95CI%:1.555~8.813)、LDL(OR=1.006,95CI%:1.001-1.011)、TNF-α(OR=1.281,95CI%:1.066-1.540)及MMP-9(OR=2.320,95CI%:1.322-4.070)均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l:0.724~0.884);校准曲线图形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560/=0.478)均显示该模型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LDL、TNF-α及MMP-9这5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ACI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 易损斑块 列线图
下载PDF
改良胃管应用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兰天 贾倩 《护理学报》 2015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在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吞咽障碍患者75例,按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日为对照组(n=39),双日为观察组(n=36)。两组患者均置入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胃管,观察组使用改良胃管。观...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在重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吞咽障碍患者75例,按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日为对照组(n=39),双日为观察组(n=36)。两组患者均置入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胃管,观察组使用改良胃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置管后胃管滑脱、胃管堵塞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胃管提高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患者置管后胃管滑脱、胃管堵塞及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胃管 吞咽障碍 重度 置管成功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促甲状腺素与脑卒中后疲劳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征宇 王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疲劳(PSF)与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于入院第14日及6月后分别检测体内TSH水平,同时,应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对PSF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伴有PSF者为PSF组,不伴有PSF者为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疲劳(PSF)与促甲状腺素(TSH)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于入院第14日及6月后分别检测体内TSH水平,同时,应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对PSF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伴有PSF者为PSF组,不伴有PSF者为对照组。对2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入院第14天和6月,对照组和PSF组的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F组TSH值与FSS值呈正相关(r=0.741,P<0.05;r=0.61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促甲状腺素与PSF有相关性,对其发生可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后疲劳 促甲状腺素
下载PDF
麦冬皂苷D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倩 张烨君 +2 位作者 李燃 岳宇坤 娄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046-1051,共6页
目的探究麦冬皂苷D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麦冬皂苷D 10 mg/kg组、麦冬皂苷D 20 mg/kg组、麦冬皂苷D 4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探究麦冬皂苷D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麦冬皂苷D 10 mg/kg组、麦冬皂苷D 20 mg/kg组、麦冬皂苷D 4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AD大鼠模型,药物干预4周。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认知能力;HE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组织尼氏体变化,评估神经元情况;检测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跑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减少(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冬皂苷D 20 mg/kg组、4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逃跑潜伏期均缩短(P<0.05),穿越目标象限次数增加(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出现明显神经元排列紊乱、海马组织空洞增多,尼氏体数量减少,麦冬皂苷D 20 mg/kg组、4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较模型组海马组织病理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尼氏体数量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MDA、AChE水平升高(P<0.05),SOD、GSH-Px、ChAT、Ach水平降低(P<0.05),BDNF、TrkB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冬皂苷D 20 mg/kg组、40 mg/kg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大鼠海马组织MDA、AChE水平降低(P<0.05),SOD、GSH-Px、ChAT、Ach水平升高(P<0.05),BDNF、TrkB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结论麦冬皂苷D可改善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氧化应激,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D 阿尔茨海默病 氧化应激 BDNF/Trk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