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李燕 沈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8期1085-1089,1095,共6页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尼麦角林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吞咽障碍筛查量表(EAT10)、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X线片吞咽造影检查(VFS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最大峰值流速,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SSA、洼田饮水试验、EAT10、NIHSS评分、大脑动脉血管阻力指数,以及血清NSE、ET-1水平低于治疗前,VFSS、SWAL-QOL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最大峰值流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SA、洼田饮水试验、EAT10、NIHSS评分、大脑动脉血管阻力指数,以及血清NSE、ET-1水平比较结果显示,C组B组>A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升血清CGRP水平,降低血清NSE、ET-1水平,促进神经修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尼麦角林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脑血流动力学 吞咽功能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腹针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近期疗效评价
2
作者 刘昌佳 刘敏肖 +1 位作者 李鑫 苏心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9-42,47,共5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腹针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A组给予西医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B组在对照A组基础上增加腹...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腹针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A组给予西医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B组在对照A组基础上增加腹针治疗,对照C组在对照B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H-B)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神经电图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FDI评分、眼轮匝肌波幅、口轮匝肌波幅均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腹针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面神经麻痹情况的康复,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结节阻滞 腹针 补中益气汤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与控制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秀霞 尹冬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69-971,共3页
当前,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以发病急和重、年龄大、卧床时间长、常伴有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成为发生院内感染高危人群。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根据病原体来... 当前,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以发病急和重、年龄大、卧床时间长、常伴有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成为发生院内感染高危人群。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本身,如机体正常菌群;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以外的地方,如其他患者或外环境等。多数院内感染是由于致病菌在患者之间或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传播引起。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引起丘脑下部受损,使呼吸、消化、泌尿等多系统及黏膜皮肤的血管功能紊乱,导致脑血管疾病患者易受病原菌侵袭而感染,据文献报道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是普通病房的2-4倍。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护理干预能否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神经科学 护理
下载PDF
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刘敏肖 沈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电针舌三针辅助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SG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舌三针疗法,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骨移动度、吞咽用时、吞咽功能(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SWAL-QOL)评分、营养状态指标[白蛋白(Prealbumin,P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上、下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喉关闭用时、咽运送用时、口腔运送用时、吞咽反应用时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ALB、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针舌三针辅助SGB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增大舌骨移动度,缩短吞咽用时,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舌三针 星状神经节阻滞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YS1001P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临床观察
5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3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李燕 沈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YS1001P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卒中后对症治疗,包含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YS1001P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行卒中后对症治疗,包含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脂代谢、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吞咽和神经肌电刺激仪YS1001P治疗,研究组额外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0 d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和电视X线透视下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的吞咽功能,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期、咽期、误吸评分及VFSS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研究组血清NGF和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YS1001P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神经营养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困难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免疫功能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沈文 陈兰英 +4 位作者 谷婕 李芳 郜静 赵鹏 唐进松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IE)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IE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难治性癫痫(IE)患者部分免疫功能指标及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IE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左乙拉西坦,两组均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取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ELISA法测定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于治疗6个月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A、IgG、IgM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IgA、IgG、IgM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CD3^+、CD4^+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3个T细胞亚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同期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100β、MBP、NSE、GFAP降低(P<0.05),IGF-1、BDNF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S-100β、MBP、NSE、GFAP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IGF-1、BDNF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可显著改善IE患者外周血T细胞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脑组织神经保护因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癫痫 药物疗法 免疫功能 神经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类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刘晓文 王晓寅 +1 位作者 高永超 王晓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轻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2组均常规给予药物降压、降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 目的 探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轻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2组均常规给予药物降压、降糖、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新发卒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AIS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新卒中的再次发生率,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纤溶酶
下载PDF
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刘晓文 高永超 王晓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氧化应激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3例轻型AIS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重... 目的探讨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氧化应激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3例轻型AIS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氧化应激指标(NO、MDA、SOD、CAT)及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NO、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SOD、CAT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重抗血小板联合纤溶酶治疗轻型AIS,可有效改善患者应激反应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保护脑组织,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纤溶酶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司来吉兰联合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步态冻结患者步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昆 张春海 +4 位作者 白雪娇 靳文艳 王强 王健佼 陈兰英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司来吉兰联合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步态冻结患者冻结步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1例帕金森病步态冻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的原则,采用随机的方法将... 目的探讨司来吉兰联合综合训练对帕金森病步态冻结患者冻结步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1例帕金森病步态冻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的原则,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司来吉兰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司来吉兰联合综合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巴塞尔指数、治疗后步态相关参数、治疗后认知情况、治疗效果;治疗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幻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ebster评分、步频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巴塞尔指数、步长、步速均增大,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增长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视空间和执行、抽象思维、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来吉兰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帕金森病步态冻结患者对改善冻结步态、认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来吉兰 综合训练 帕金森病步态冻结 认知功能 巴塞尔指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清HDAC4和MYD88水平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刘昌佳 郝洁 +4 位作者 刘敏肖 李银 唐进松 李凡 李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和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水平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该院就诊并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69例ACI...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和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水平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该院就诊并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69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将其分为转化组(46例)和非转化组(123例),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5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各组血清HDAC4、MYD88水平进行检测,并对转化组和非转化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对ACI患者血清HDAC4和MYD88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DAC4、MYD88水平及二者联合对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ACI组血清HDAC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YD8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转化组和转化组ACI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高血脂、冠心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心房颤动占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化组较非转化组血清HDAC4水平降低,血清MYD8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HDAC4水平与MYD88呈负相关(r=-0.40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MYD88水平是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HDAC4水平是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HDAC4、MYD88联合检测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22%和98.37%,优于HDAC4和MYD88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HDAC4=2.298,P=0.022;Z二者联合-MYD88=2.545,P=0.011)。结论ACI患者血清HDAC4和MYD88水平与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髓样分化蛋白88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闫昆 白雪娇 +3 位作者 靳文艳 王强 王健佼 陈兰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20例帕金森不伴步态冻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帕...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20例帕金森不伴步态冻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partⅢ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H-Y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PDRS partⅢ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与UPDRS partⅢ评分呈正相关(r=0.585和0.50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Y分级是帕金森病患者并发步态冻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受病程、H-Y分级的影响,而出现步态冻结时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冻结 影响因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超声高精细血流联合弹性成像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价值
12
作者 张洪江 贾贤达 +2 位作者 牛亚军 赵鹏 胡晓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54-660,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fine-flow imaging,FFI)技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有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灰阶超声观察所有患者颈动脉... 目的探讨超声高精细血流成像(fine-flow imaging,FFI)技术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有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灰阶超声观察所有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采用超声FFI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进行血流分级,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斑块弹性参数。分析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特点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相关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为患者早期预防提供诊断依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超声FFI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糖尿病史、心血管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酐、不稳定斑块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得观察组B/A比值、组织弹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B/A值和组织弹性评分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值(r=0.791,P<0.001)、弹性评分(r=0.773,P<0.001)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r=-0.270,P<0.001)与斑块的稳定性呈负相关。新生血管分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4,敏感度为51.6%,特异度为75.9%;B/A值AUC为0.822,敏感度为77.4%,特异度为86.2%。两者联合后AUC为0.864,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6.2%。结论超声高精细血流技术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通过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可用于早期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为临床医生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诊断依据,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高精细血流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及疗效探讨
13
作者 闫昆 刘昌佳 +5 位作者 郝洁 白雪娇 靳文艳 王强 王健佼 陈兰英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案对患者步态冻结、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80例PD患者根据冻结步态调查问卷评测结果分为冻结步态组32例与非冻结步态组48例。通过抑...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案对患者步态冻结、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80例PD患者根据冻结步态调查问卷评测结果分为冻结步态组32例与非冻结步态组48例。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情绪状态;采用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方案对步态冻结组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步态冻结、SDS、SAS变化。结果冻结步态组与非冻结步态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结步态组治疗后SDS、SAS、冻结步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冻结步态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821、0.639,P<0.05)。结论PD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通过强化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能够改善PD患者步态冻结及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冻结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痴呆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刘昌佳 闫昆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辅助治疗帕金森痴呆应用效果。方法: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与观察组(盐酸美金刚组)各3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辅助治疗帕金森痴呆应用效果。方法: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与观察组(盐酸美金刚组)各3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辅助治疗帕金森痴呆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金刚 盐酸多奈哌齐 帕金森 痴呆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7
15
作者 郜静 赵鹏 刘敏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并经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TIA常规治疗,并给...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并经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TIA常规治疗,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并检测机体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TC、TG、LD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HDL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循环平均血流速、平均血流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脑血管床特性阻抗及外周阻力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TIA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或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沈文 陈兰英 +5 位作者 肖志娟 谷婕 李芳 郜静 赵鹏 唐进松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试验组口...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试验组口服左乙拉西坦,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质-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行神经电生理P300电位检查,记录治疗后2、4、6个月P300电位潜伏期时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时长较同组治疗前缩短(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2、4、6个月P300电位潜伏期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2、IL-6、TNF-α、ICAM-1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CRP、IL-2、IL-6、TNF-α、ICAM-1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OD、CAT、MPO低于同组治疗前,MDA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试验组治疗后SOD、CAT、MPO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可明显改善癫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减轻神经组织损伤,达到更好治疗癫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卡马西平 癫痫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8
17
作者 吴晓芸 白莹 +2 位作者 李迎婕 魏晓岩 王晶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9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9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肾内科常规护理,此外,观察组实施以认知行为论理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持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运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cr、BUN水平分别为(239.67±12.69)mmol/L、(8.45±1.27)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61±23.58)mmol/L、(9.91±1.5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量表八项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仅在机体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维度方面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依从率为93.5%,对照组仅为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血液透析依从性率,并有效提高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 认知行为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宗羡 李冬梅 何进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康复组44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 目的探讨偏瘫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康复组44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经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简式Fugl-Meyer评定量(FMA)值、Barthel指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偏瘫 康复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 被引量:25
19
作者 沈文 陈兰英 +1 位作者 张学林 杨庆华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51-1053,10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自愿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分别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测...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自愿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分别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血管内径(VD)、平均血流速度(MF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不同性质CAS斑块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TG、TC、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A、CRP、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A和CCA的VD显著小于对照组,MFV显著大于对照组,IMT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S斑块发生率及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生化指标的测定是一种简便、经济、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方法,能够及时了解CAS斑块、颈动脉狭窄程度,对预防及治疗ICVD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