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学发展的方法论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定位——从“谁主神明”问题讨论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9-24,45,共7页
关键词 中医学 方法论 中西医结合 西医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恩 《中医药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14-15,共2页
分析了骨质疏松的特点与治疗现状 ,提出了骨质疏松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及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优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骨质疏松 应用 中老年人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路径及其在未来医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恩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49-651,共3页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刊开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特邀请有关专家撰文,近期发表,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学 发展路径 未来医学
下载PDF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个认识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恩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共1页
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由来已久。如果从唐容川于1884年发表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医汇通思想算起,到1958年毛泽东提出中西医结合思想,至今业已128年,但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仍有偏颇。笔者根据自己50多年中西医结合教学、科... 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研究由来已久。如果从唐容川于1884年发表的《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医汇通思想算起,到1958年毛泽东提出中西医结合思想,至今业已128年,但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仍有偏颇。笔者根据自己50多年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谈一点心悟,不求共识,只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学术思想 认识论
下载PDF
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启示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7-458,共2页
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奖励她为"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 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奖励她为"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意义在于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屠呦呦 中医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恩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展 医院模式 人员组成 组织建设 管理体制
下载PDF
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看未来中医学的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贾英民 王亚平 李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40-342,共3页
东西方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从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到临床诊疗思维模式,中西医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实践风格,都为生命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 东西方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从哲学和科学理论基础到临床诊疗思维模式,中西医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和实践风格,都为生命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通过对中西医之间的思维比较,将对未来中医学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比较 发展
下载PDF
益气通络解毒降浊方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立芳 王凤丽 +4 位作者 王月华 张丽红 林琼真 康丽霞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解毒降浊方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2007年1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门诊及住院中早期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解毒降浊方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2007年1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门诊及住院中早期CR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益气通络解毒降浊方,对照组予尿毒清颗粒,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Hb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6%(28/76),对照组为58.1%(43/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18.3±5.3)分]较本组治疗前[(26.0±4.4)分]及对照组治疗后[(22.4±4.9)分]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SCr[(169.1±22.6)μmol/L]、BUN[(10.4±2.0)mmol/L]、24h尿蛋白定量[(861.4±232.7)mg/24h]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204.1±27.7)μmol/L,(13.2±3.2)mmol/L,(1287.5±442.3)mg/24h,P<0.01];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亦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SCr[(185.8±23.9)μmol/L]、BUN[(11.2±2.5)mmol/L]、24h尿蛋白定量[(1014.5±301.7)mg/24h]降低更明显(P<0.05,P<0.01)。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10.53%,8/76)低于对照组(13.51%,10/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通络解毒降浊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早、中期CRF在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解毒降浊方 中期慢性肾衰竭 中医症状积分 终点事件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建华 李恩 +3 位作者 孔德娟 佟晓旭 刘昆 田英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5,5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用卵巢切除大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 ,给与大豆异黄酮治疗。三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大豆异黄酮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及血...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用卵巢切除大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 ,给与大豆异黄酮治疗。三个月后测定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大豆异黄酮可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雌激素水平 ,降低尿钙 (Ca) ,尿磷 (P)及尿羟脯氨酸 (HOP)的排泄 ,同时降低血清总碱性磷酸酶 (ALP) ,骨碱性磷酸酶 (BALP) ,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活性 ,还可使血清骨钙素 (BGP)的浓度降低 ,促使卵巢切除大鼠子宫的相对重量增加 ,其作用与剂量有关。结论 小剂量大豆异黄酮有类似雌激素样作用 ,可有效防治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丢失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骨转换率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骨代谢 影响 实验研究 骨丢失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与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佃贵 戎士玲 +3 位作者 张江华 顾洁 李刚 裴林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1-572,共2页
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DM)组与正常对照(NC)组各15只。DM组不予降糖药控制血糖,12周时检测两组胃排空、小肠传输功能与血浆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DM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增多、小肠推进率下降... 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DM)组与正常对照(NC)组各15只。DM组不予降糖药控制血糖,12周时检测两组胃排空、小肠传输功能与血浆胃动素、胆囊收缩素、生长激素。DM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增多、小肠推进率下降及胃肠激素紊乱。由此推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与胃肠激素的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排空 小肠传输功能 胃动素 胆囊收缩素 生长抑素
下载PDF
青藤碱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志强 方敬 +3 位作者 刘丽 范焕芳 丁奇峰 张秀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青风藤提取物青藤碱(sinom en ine,SIN)对实验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的肾功能保护和病理形态学改善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慢性血清病性M sPG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青藤碱组、雷公藤多甙组,应用... 目的探讨青风藤提取物青藤碱(sinom en ine,SIN)对实验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的肾功能保护和病理形态学改善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慢性血清病性M sPGN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青藤碱组、雷公藤多甙组,应用三氯乙酸法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光镜、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情况及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组TP、ALB、BUN、Scr等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学观察也显示青藤碱组较模型组损害减轻;并且青藤碱组与雷公藤多甙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形态学观察无明显差别。结论青藤碱能够保护病鼠肾功能,有效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异补骨脂素加锌对大鼠成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建华 张军芳 +1 位作者 吕萍 王雅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03-407,共5页
为探讨异补骨脂素加锌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异补骨脂素与锌,以雌激素为阳性对照,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异补骨脂素加锌较... 为探讨异补骨脂素加锌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用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成骨细胞体系中加入异补骨脂素与锌,以雌激素为阳性对照,空白组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异补骨脂素加锌较单纯应用异补骨脂素或硫酸锌在48 h时促体外大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异补骨脂素加锌组可以明显上调大鼠成骨细胞TGF-β1的细胞信号转导因子Smad4 mRNA的表达(P<0.01);能促进Runx2/Cbfa1 mRNA的表达(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异补骨脂素组,异补骨脂素加锌组均能增强Osterix mRNA的表达(P<0.05)。与单纯应用异补骨脂素或者锌相比,异补骨脂素与锌联合应用能够协同增效,对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更加明显,探讨了异补骨脂素及其与锌配伍调节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为提高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抗骨质疏松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异补骨脂素 I型胶原(COLI) 核心结合因子(Runx2/Cbfa1) OSTERIX Smad4
下载PDF
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温进坤 韩梅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23-325,共3页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和影响最深远的生物高新技术之一。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中药作用的靶标、鉴定中药新的有效成分、研究中医药作用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为此,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和影响最深远的生物高新技术之一。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中药作用的靶标、鉴定中药新的有效成分、研究中医药作用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为此,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对开辟中医药研究新领域,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对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研究 蛋白质组学技术 基因组学 中药 传统中医药 筛查 作用机制 新领域 意义 传统方法
下载PDF
肾脏局部RAS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俊杰 尹智炜 +2 位作者 边东 齐红朝 庄克生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336-338,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系统 糖尿病肾病 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Smads蛋白介导的TGF-β超家族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英民 武密山 李恩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骨发生蛋白 信号转导 骨代谢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华 葛喜珍 +2 位作者 罗湘衡 李恩 郑晓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类 雌激素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雯红 陈志强 +3 位作者 孙玉凤 张江华 王月华 商亚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肾切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按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于第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分析其对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肾切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按各组相应药物剂量灌胃。于第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UPro)量及肾功能水平;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厄贝沙坦、中药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Upro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发挥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生活方式与健康长寿相关性研究——文登长寿之乡百位健康长寿老人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江华 刘昆 +4 位作者 王景新 赵建霞 卢毅 李彬 李恩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2期1083-1085,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寿老人在我国所占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而百岁老人无疑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主要象征。联合国确定的长寿地区标准为每百万人口中应有75位百岁老人,而山东文登市到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为58.3万,
关键词 长寿 生活方式 老年人
下载PDF
补肾方剂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英民 武密山 李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1期4035-4037,共3页
通过补肾中药对成骨细胞培养的干预,观察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检测相关的酶类的改变来评价中药或复方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进而为中药新药的开发有效方剂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已成为目前研究骨代谢基础与临床重要的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和... 通过补肾中药对成骨细胞培养的干预,观察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检测相关的酶类的改变来评价中药或复方对成骨细胞的影响,进而为中药新药的开发有效方剂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已成为目前研究骨代谢基础与临床重要的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和手段。现将补肾方剂对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剂 肾主骨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健康长寿老人相关性研究——文登100位健康长寿老人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彬 初然梁 +9 位作者 刘永伟 王东 刘昆 王景新 赵建霞 李尚烈 姜基植 刘殿武 张江华 李恩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文登市100位健康长寿老人生态环境的调查,探索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文登市12个乡镇100个常住家庭100位长寿健康老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其居住地空气、水源、气候、土壤等资料,上门走访健康长寿老人...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文登市100位健康长寿老人生态环境的调查,探索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文登市12个乡镇100个常住家庭100位长寿健康老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其居住地空气、水源、气候、土壤等资料,上门走访健康长寿老人健康状态,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长寿老人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白蛋白、A/G水平及乙肝五项等生化指标,并对生态环境和长寿的相关性进行评析。结果文登长寿之乡地理环境优,空气、水源、土壤质量好,日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四季分明。100位长寿健康老人FPG、TC、TG、LDL-C和HDL-C水平正常者分别占86.5%、93.8%、81.3%、69.8%和60.4%;肝功能良好,ALT、乙肝表面抗原均无一人异常;肾功能良好,血肌酐、血尿酸水平正常者分别占100%和94.8%。结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民健康长寿和生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健康长寿老人 流行病学调查 文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