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芳芳 宋士军 +1 位作者 李建平 李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0-70,55,共2页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衰老或绝经而引起的骨骼退行性病变,属中医“骨痹”范畴。依据“肾主骨”理论,用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淫羊藿作为传统的补肾壮阳中药,在中医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所用的众多有效方药中出现频率较高...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衰老或绝经而引起的骨骼退行性病变,属中医“骨痹”范畴。依据“肾主骨”理论,用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淫羊藿作为传统的补肾壮阳中药,在中医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所用的众多有效方药中出现频率较高[1]。其单味药水提液对去睾丸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淫羊藿 成骨细胞 增殖分化 单味药 水提液 骨量丢失 补肾壮阳中药 肾主骨 退行性病变
下载PDF
补肾方剂防治骨质疏松作用的拆方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芳芳 李恩 +2 位作者 陈永春 康文华 宋士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0-61,77,共3页
60只4月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正常健康组,Ⅱ:病理模型组,Ⅲ:病理+药A组,Ⅳ:病理+药B组,Ⅴ:病理+药C组。Ⅱ~Ⅳ组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1mg/100g,2次/周,共8周。Ⅲ~Ⅴ组第8天起灌胃中药,以... 60只4月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正常健康组,Ⅱ:病理模型组,Ⅲ:病理+药A组,Ⅳ:病理+药B组,Ⅴ:病理+药C组。Ⅱ~Ⅳ组肌内注射地塞米松0.1mg/100g,2次/周,共8周。Ⅲ~Ⅴ组第8天起灌胃中药,以腰椎骨密度和胫骨骨组织形态学为指标。结果:Ⅱ组骨密度明显低于Ⅰ组(P<0.01)。Ⅲ~Ⅴ组骨密度比Ⅱ组明显升高(P<0.05~0.01),其中最显著者为Ⅲ组(P<0.05~0.01)。骨组织形态学观察以Ⅲ组效果较好。本实验提示:用阴阳双补的原则在临床治疗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拆方研究 骨组织 腰椎骨密度 病理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方剂 老年性 阴阳双补 正常
下载PDF
地黄活性成分梓醇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1 位作者 李恩 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9-513,共5页
目的检测地黄活性成分梓醇对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地黄活性成分梓醇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梓醇溶液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采用ALP活性... 目的检测地黄活性成分梓醇对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地黄活性成分梓醇提取液。以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作为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梓醇溶液的促细胞增殖作用;采用ALP活性和骨钙素定量检测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的梓醇溶液的促细胞分化作用;以Vonkos-sa钙化染色法了解不同浓度的梓醇溶液的促细胞钙化作用。结果梓醇在1×10-7~1×10-9mol·L-1浓度范围内培养24及48h促进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增殖。梓醇在浓度1×10-5~1×10-6mol·L-148及72h提高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梓醇在浓度1×10-5~1×10-6mol·L-1培养8及12d时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骨钙素合成和分泌。梓醇在浓度1×10-5~1×10-6mol·L-1培养19d时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的矿化结节(mineralized bone nodular structure,MBNS)数目增多。结论梓醇可以提高成骨细胞株MC3T3-E1增殖和分化能力,梓醇可能是地黄治疗骨质疏松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地黄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基质矿化
下载PDF
老年大鼠体内NO、NOS、AGEs和SOD水平与衰老的关系 被引量:23
4
作者 孔德娟 陈永春 +1 位作者 李恩 佟晓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衰老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0月龄和3月龄大鼠体内NO、NOS、AGEs和SOD的活性。结果20月龄大鼠骨胶原中A...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衰老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0月龄和3月龄大鼠体内NO、NOS、AGEs和SOD的活性。结果20月龄大鼠骨胶原中AGEs显著增加(P<0.05),血浆中NO明显高于3月龄对照组,NOS活性增高(分别为P<0.02和P<0.001),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2)。结论从NO生理功能可知,此结果与老年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相矛盾。推测可能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SOD合成减少,对O÷2灭活减少,更多的O÷2与NO反应生成OONO·,使NO生物学活性降低。另一方面,AGEs通过化学反应直接灭活NO,故而导致老年体内表现出众多NO缺乏的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麦 AGES
下载PDF
补肾方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2 位作者 赵素芝 白霞 李爱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6-1397,共2页
关键词 补肾方药 含药血清 成骨细胞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孔德娟 李恩 +2 位作者 陈永春 李芳芳 廖海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 通过探讨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 A G Es)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期揭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体外合成 A G Es 以不同... 目的 通过探讨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 A G Es)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期揭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 体外合成 A G Es 以不同浓度加入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作用不同时间后,用 M T T 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观察成骨细胞的分化。结果 较低剂量 A G Es 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均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较高剂量(800 μg/m l~1 000 μg/m l)只有在培养24小时具有促增殖作用。低剂量 A G Es 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中等剂量促分化作用延迟,高剂量无促分化活性。结论 过多的 A G Es 相对降低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使骨形成作用小于骨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大鼠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细胞增殖活性 高剂量 分化 低剂量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中等剂量 不同时间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及其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功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武密山 赵素芝 +2 位作者 李恩 白霞 郝秀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及其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OB)增殖和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总黄酮(TFE)以0.2、2、20、100、200 mg.L-15种质量浓度、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RAT)以2%、4%、8%、16%等4种体积浓度分别加入新生...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及其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ROB)增殖和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淫羊藿总黄酮(TFE)以0.2、2、20、100、200 mg.L-15种质量浓度、含淫羊藿总黄酮大鼠血清(SRAT)以2%、4%、8%、16%等4种体积浓度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研究其对细胞增殖和功能表达的影响。细胞增殖采用MTT法进行分析,细胞功能表达是于培养d 5、10、15、20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色法)、骨钙素分泌量(放射免疫法)、钙盐沉积量(比色法)和矿化结节(组织化学法)等。结果TFE5种质量浓度均对ROB细胞增殖和分化无影响,2%和4%SRAT则表现出强烈的刺激细胞增殖活性并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量、矿化结节数和钙盐沉积量。结论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直接物质基础可能并非TFE,而与其经口给予后吸收入血的TFE代谢产物及其诱生物有关。血清中的TFE代谢产物可促进细胞的功能表达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含药血清 成骨细胞 功能表达 增殖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CaBp─D9k基因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刘和娣 李恩 刘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2-64,T002,共4页
本实验应用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及杂交技术,对地塞米松诱发的骨质疏松大鼠肠道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基因及其mRNA水平及补肾中药和维生素D3(Vit─D3)治疗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地塞米松、补肾中... 本实验应用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及杂交技术,对地塞米松诱发的骨质疏松大鼠肠道钙结合蛋白D9k(CaBp─D9k)基因及其mRNA水平及补肾中药和维生素D3(Vit─D3)治疗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地塞米松、补肾中药和Vit─D3均不能影响肠道CaBp─D9k基因,但对其转录却可产生不同影响,补肾中药可能是通过增加肠道CaBp─D9kmRNA水平,进而增加caBp─D9k的含量而促进肠道钙的吸收,通过肠道(45)Ca的吸收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中药 骨质疏松 大鼠 基因 肠道 药对 地塞米松 表达 影响 治疗后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血淋巴细胞Ca^(2+)和血清钙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春风 郑师陵 +2 位作者 吕佩源 尹桂山 李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内Ca2 + 信号在肾阳虚发病中的作用及补肾中药的调整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及钙荧光探针Flou 3 AM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血淋巴细胞胞内Ca2 +([Ca2 + ]i)和血清钙进行测定。结果 :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和... 目的 :研究细胞内Ca2 + 信号在肾阳虚发病中的作用及补肾中药的调整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及钙荧光探针Flou 3 AM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血淋巴细胞胞内Ca2 +([Ca2 + ]i)和血清钙进行测定。结果 :肾阳虚大鼠下丘脑和血淋巴细胞 [Ca2 + ]i及血清钙显著升高 ,补肾中药能够显著抑制下丘脑、血淋巴细胞内 [Ca2 + ]i和血清钙的升高。结论 :肾阳虚时下丘脑、血淋巴细胞 [Ca2 + ]i和血清钙的显著升高 ,导致Ca2 + 信号的异常 ,使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功能紊乱 ,免疫功能低下 ,出现肾阳虚的症状 ,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整下丘脑、血淋巴细胞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 淋巴细胞 CA^2+ 补肾中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补肾中药靶向经穴给药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归经调节 被引量:12
10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2 位作者 赵素芝 白霞 李爱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5336-5340,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观察补肾方药靶向经穴位给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靶向给药与药物归经的相关性。方法:①观察对象:选择2004-08/2006-12河北医科大学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和石家庄市桥东区医院门诊骨质疏松患者180例(患者知情同意,并...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观察补肾方药靶向经穴位给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靶向给药与药物归经的相关性。方法:①观察对象:选择2004-08/2006-12河北医科大学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和石家庄市桥东区医院门诊骨质疏松患者180例(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分为6组:补肾方药口服组,外贴肾经组,外贴膀胱经组,依普拉封组,骨疏康组,非经非穴位组,每组30例,平均年龄(60.5±6.0)岁,平均病程(6.32±2.03)年。6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补肾方药由地黄、淫羊藿、山药、丹参、骨碎补、独活等药物组成,每5丸含原药材3g;抗骨松贴剂:由地黄、淫羊藿、山药、丹参、骨碎补、独活等药物组成);依普拉封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骨疏康颗粒由熟地黄、淫羊藿、黄芪、丹参、骨碎补、木耳、黄瓜子组成。③实验干预:补肾方药口服组:口服补肾方药10丸/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外贴肾经穴位组:选择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和络穴大钟;外贴膀胱经穴位组:选择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肾俞穴和络穴飞扬;外贴非经非穴位组:选择大腿外侧和后背部较广阔没有经络循行的区域;外贴组每个穴位贴2g生药量,每2天1次,左右交替进行。依普拉封组:口服依普拉封200mg/次,3次/d。骨疏康组:口服骨疏康颗粒10g/次,2次/d,各组均以6个月为1疗程,用药期间不进行任何其他中西医抗骨质疏松治疗。④实验评估:比较6组的骨痛症状与骨密度、血清Ca、P、碱性磷酸酶、尿羟脯氨酸,甲状旁腺素、降钙素、雌二醇、睾酮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价,评估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结果:1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补肾方药口服组、外贴肾经组、外贴膀胱经组、依普拉封组、骨疏康组治疗后,升高骨密度、雌二醇、睾酮、降钙素;降低甲状旁腺素;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3.33%,83.33%,83.33%,83.33%。②非经非穴位组治疗后,骨密度、雌二醇、睾酮、降钙素、甲状旁腺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为46.67%。结论:靶向经穴给药可明显提高补肾方药的归经调节作用,至少在骨和性腺两个靶点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药疗法 骨密度 骨/代谢 归经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长春 尹桂山 +3 位作者 朱惠民 刘军须 李娜 李柏妹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研究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高碘水喂养豚鼠复制出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 ,分两期观察不同浓度高碘水对大脑皮质、海马和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目的 研究高碘对豚鼠脑和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高碘水喂养豚鼠复制出高碘甲状腺肿模型 ,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 ,分两期观察不同浓度高碘水对大脑皮质、海马和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高碘可以诱发豚鼠大脑皮质、海马和甲状腺细胞凋亡 ,呈现凋亡形态学及生化特征性改变。2高碘所诱发的大脑皮质、海马和甲状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高低与摄碘量和碘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结论  1高碘可以诱发大脑皮质、海马和甲状腺细胞凋亡。2高碘通过诱发大脑皮质、海马和甲状腺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对甲状腺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 甲状腺 细胞凋亡 豚鼠
下载PDF
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靶器官信号转导分子Smad2的表达 被引量:13
12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2 位作者 赵素芝 白霞 李爱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691-2694,270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靶器官信号转导分子Smad2的基因表达,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归经理论,为靶向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6/2006-11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选择3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靶器官信号转导分子Smad2的基因表达,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归经理论,为靶向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6/2006-11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实验分组:选择3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未曾交配)90只,体质量(300±20)g。常规喂养1周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非经非穴位外贴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每组20只,其余每组各10只。实验处理:除正常对照组喂正常饲料,自由饮水外,其余各组均喂食低钙饲料,饮用蒸馏水,每周2次在大鼠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mg/kg体质量,5周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实验评估:造模后,用抗骨松穴位贴剂分别外贴肾经和膀胱经穴位、非经非穴位、并与口服补肾方药比较治疗骨质疏松,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连续给药16周后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mad2的mRNA、蛋白表达,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纳入90只大鼠,在实验第5周时,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分别取10只,用于验证造模成功,7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给药16周后,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的股骨骨密度明显增加[(0.161±0.016),(0.206±0.028),(0.196±0.023),(0.202±0.015),(0.205±0.023)g/cm2,P均<0.01]。②应用补肾中药防治16周后,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Smad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0.517±0.031,0.524±0.033,0.596±0.033,0.592±0.021,0.583±0.032,P<0.01);Smad2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强,差异显著(50.901±2.205,71.802±2.100,72.352±2.306,74.012±2.145,73.802±2.203,P<0.01)。结论:①补肾方药通过口服和外贴穴位两种不同途径均发挥“归经”作用,引起靶器官骨组织上调Smad2的表达而有效改善骨密度。②Smad2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肾方药 归经 信号转导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地塞米松与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和娣 李星海 +1 位作者 佟晓旭 李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7-699,共3页
目的 :了解地塞米松和维甲酸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用 3月龄健康雌性纯系SD大鼠分别喂食低钙饲料 ,每周两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0 1mg/ 10 0g体重 ,连续 5周和常规喂养 ,每天用花生油溶解维甲酸 70mg/kg体重灌胃 ,连续 3周 ,诱发两种... 目的 :了解地塞米松和维甲酸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用 3月龄健康雌性纯系SD大鼠分别喂食低钙饲料 ,每周两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 0 1mg/ 10 0g体重 ,连续 5周和常规喂养 ,每天用花生油溶解维甲酸 70mg/kg体重灌胃 ,连续 3周 ,诱发两种不同类型的大鼠骨质疏松 ,比较不同组大鼠间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雌二醇、骨密度、骨灰重、肠钙吸收、骨组织形态多指标的变化。结果 :地塞米松组大鼠的骨组织形态学呈现典型的骨质疏松状态 ,骨密度、骨灰重、肠钙吸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大鼠体内雌二醇水平亦低于对照组 ,而血钙、磷、ALP则维持在正常范围 ,符合骨质疏松的病变特点。维甲酸组大鼠虽然骨骼病变明显 ,骨灰重、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 ,但血钙、磷、ALP变化明显 ,与骨质疏松状态下这些指标基本在正常水平或稍低的数据不符。结论 :地塞米松能诱发大鼠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维甲酸造成的大鼠骨骼病变非骨质疏松状态而更似骨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维甲酸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雌激素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安胜军 杨学辉 李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7-85,共9页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软化症 雌激素 纤维性 多发 代谢性骨病 正常 绝经后妇女 临床特点 病理学
下载PDF
滋阴补肾方药对糖尿病大鼠骨中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齐锦生 李恩 +1 位作者 薛智权 凌亦凌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复制的糖尿病模型大鼠骨密度与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滋阴补肾方的防治机理。方法: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病理模型中药治疗组,...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复制的糖尿病模型大鼠骨密度与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滋阴补肾方的防治机理。方法: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病理模型中药治疗组,病理模型氨基胍治疗组4组,检测体重、血糖,12周后取股骨、胫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骨密度值,采用组织学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观察骨组织形态及骨中i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降低,骨组织形态学呈退行性变化,骨iNOS mRNA表达增多;中药治疗组的骨密度值明显升高,骨组织形态学明显改善,骨中iNOS mRNA表达少,与氨基胍治疗组相当。结论:糖尿病骨质疏松骨中的iNOS 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抑制骨中iNOS mRNA表达,可能是滋阴补肾方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补肾方 糖尿病 一氧化氮合酶 MRNA 表达 影响
下载PDF
小鼠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年龄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健 高福禄 +1 位作者 支会英 段相林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9-214,T001,T002,共8页
为研究雄性小鼠睾丸在发生、发育过程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年龄变化 ,本研究采用了免疫细胞化学、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电镜及体视学图象分析等方法 ,对胚胎 15天到生后 10月各发育阶段生精细胞的超微结构、PCNA表达、凋亡情况进行了较深... 为研究雄性小鼠睾丸在发生、发育过程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年龄变化 ,本研究采用了免疫细胞化学、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电镜及体视学图象分析等方法 ,对胚胎 15天到生后 10月各发育阶段生精细胞的超微结构、PCNA表达、凋亡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结果 :(1)精原细胞PCNA反应在胚胎 15天为阳性 ,从胚胎 18天到生后 5天 ,降为弱阳性 ,而阳性的精原细胞在生后 7天重新出现 ,一直到生后 6月 ,仍可见部分精原细胞呈阳性反应 ;(2 )生后 3天 ,可见凋亡的精原细胞染色质浓缩 ,核膜出现明显的核周隙 ,核碎裂。凋亡细胞数从生后 1天到生后第 3周有增加的趋势 ,于生后第 3周出现峰值 ,之后降低。结论 :(1)PCNA阳性细胞面密度到生后第 2周出现峰值 ,而凋亡细胞数于生后 3周出现峰值。生精细胞凋亡的高峰要滞后其增殖峰 1周左右 ,而且与其所处生精周期的特定阶段有关 ;(2 )精原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向曲细精管周边迁移 ,其排列由无序到有序 ;(3)在生后各发育阶段中 ,精原细胞始终保持DNA复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生精细胞 增殖 年龄变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血胆固醇与脑胆固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海暴 石如玲 +3 位作者 赵朝贤 杨原 王素玲 姜玲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研究血胆固醇(TC)对脑TC及脑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方法给高TC血症的W istar大鼠饲喂考来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 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促进胆汁酸的合成,降低其血TC后,测定其脑TC及Aβ的含量;以测定脑羟甲基... 目的研究血胆固醇(TC)对脑TC及脑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方法给高TC血症的W istar大鼠饲喂考来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 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促进胆汁酸的合成,降低其血TC后,测定其脑TC及Aβ的含量;以测定脑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和脑TC 24S-羟化酶(CYP46)的mRNA表达水平,反映脑TC的合成水平和转出水平。结果高TC血症大鼠脑Aβ含量明显增高(P<0.05),脑TC以及脑HMG-COAR和CYP46的mRNA表达水平未变;考来烯胺饮食组大鼠血TC水平明显降低(P<0.01),脑中Aβ含量和对照组一样保持在低水平,脑TC的含量有增高趋势,HMG-COAR mRNA表达增加(P<0.05),CYP46 mRNA表达无变化;DEHP饮食组血TC及脑中的Aβ无显著变化,脑TC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脑HMG-COAR mRNA表达增加(P<0.05),CYP46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脑TC的含量不受血TC的直接影响,而与其自身代谢有关;整体动物脑Aβ生成量增加与脑TC浓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考来烯胺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过氧化物酶体 TC-24S-羟化酶
下载PDF
补肾方药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垂体-甲状腺轴及其骨密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9
18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3 位作者 赵素芝 白霞 李爱英 孟云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7-189,共3页
背景:将补肾方药分别制成“外贴剂”和“口服剂”,根据“体表穴位-经络-内脏-靶器官”相关,分别用外贴穴位和口服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治疗骨质疏松,按照中医传统理论推测均会归入肾经”而发挥调节作“用,但实际上是否会有“靶向给药”的... 背景:将补肾方药分别制成“外贴剂”和“口服剂”,根据“体表穴位-经络-内脏-靶器官”相关,分别用外贴穴位和口服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治疗骨质疏松,按照中医传统理论推测均会归入肾经”而发挥调节作“用,但实际上是否会有“靶向给药”的特异性?检测“下丘脑-垂体-靶腺”系统的激素,进一步分析肾、骨、子宫、甲状腺、睾丸等靶器官的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观察归经与受体的相关性。“”设计:以骨质疏松大鼠为研究对象的完全随机设计,补肾方药不同给药途径对照实验研究。目的:探讨补肾方药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0-01/2004-12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选择3月龄健康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300±20)g。实验动物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鼠在实验室常规喂养1周后,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10只);病理模型组(10只);补肾方药总成分按0.8g/100g体质量灌喂组10只;穴位贴剂外贴膀胱经穴位组10()(只);穴位贴剂外贴肾经穴位组(10只);穴位贴剂外贴非经非穴位组(10只)。方法:采用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用抗骨松穴位贴剂(antagonismosteoporosisacupointpaste,AOAP)外贴穴位、非经非穴位、并与口服补肾方药比较治疗骨质疏松(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肾方药 垂体 甲状腺 骨密度
下载PDF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在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德娟 李恩 +1 位作者 陈永春 佟晓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AGE)在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做糖尿病大鼠模型 ,3个月后测定大鼠腰椎骨密度及骨胶原中 AGE的含量及观察血、尿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骨胶原中 AGE的含量与正常对... 目的 探讨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AGE)在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做糖尿病大鼠模型 ,3个月后测定大鼠腰椎骨密度及骨胶原中 AGE的含量及观察血、尿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骨胶原中 AGE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0 .0 0 1 ) ,而骨密度明显降低 (P<0 .0 2 )。 2 4 h尿钙增加 ,血钙降低。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胶原中 AGE含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成骨作用降低 ,可能是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靶器官信号转导分子Smad4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武密山 李恩 +2 位作者 赵素芝 白霞 李爱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095-909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靶器官信号转导分子Smad4的基因表达,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归经理论,为靶向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6/2007-05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SD大...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归经与实验性骨质疏松靶器官信号转导分子Smad4的基因表达,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归经理论,为靶向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6/2007-05在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未曾交配)70只,体质量(300±20)g。常规喂养1周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非经非穴位外贴组,每组10只。②实验处理:除正常对照组喂正常饲料,自由饮水外,其余各组均喂食低钙饲料,饮用蒸馏水,每周2次在大鼠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mg/kg体质量,5周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补肾方药口服组将补肾方药总成分按8g/kg体质量灌喂给药;依普拉封口服组按10mg/kg体质量灌喂给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上午给药;膀胱经外贴组大鼠在膀胱经取肾俞、飞扬穴;肾经外贴组大鼠在肾经选太溪、大钟穴;非经非穴位外贴组大鼠在大腿内侧肌肉丰厚处选非经非穴位;于脱毛区贴上相应的膏剂,左右交替进行,1次/d。③实验评估:检测连续给药16周后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雌二醇、睾酮,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mad4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7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碱性磷酸酶、雌二醇、睾酮、骨密度:给药16周后,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雌二醇、睾酮、骨密度明显增加(P均<0.01)。②Smad4mRNA和Smad4蛋白的表达:应用补肾中药防治16周后,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口服组、肾经外贴组、膀胱经外贴组、依普拉封口服组Smad4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Smad4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补肾方药通过口服和外贴穴位两种不同途径给药均发挥"归经"作用,使靶器官骨组织上调Smad4的表达而有效改善骨密度。②Smad4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肾方药 归经 信号转导 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