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联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构建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胜 代婧 +2 位作者 滕旭 梁子辉 武宇明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8期620-622,共3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合理地评价医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在生理学教学中基于互联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此评价体系由上课签到、随堂测试、阶段性测试、终结性测试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合理地评价医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在生理学教学中基于互联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此评价体系由上课签到、随堂测试、阶段性测试、终结性测试和实验课成绩五部分组成,评价方式以网络调查问卷为主,大幅度提高了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评价中的比重。此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合理评价,有利于增强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价 互联网+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滕旭 李艳青 武宇明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上。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PBL教学相比,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的独立思考上。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PBL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能更好地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因此,将启发式教学贯穿医学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结合医学生理学一线教学经验,总结了启发式教学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和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理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网络互动辅助教学平台建设与思考
3
作者 羡晓辉 张敏 李文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5-1905,共1页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主要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医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第一次系统地接受各种疾病的知识。目前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主要为传统的讲授加入影音、图片、动画的多媒...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主要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医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第一次系统地接受各种疾病的知识。目前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主要为传统的讲授加入影音、图片、动画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的单方面向同学灌输信息,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为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我教研室进行了网络互动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搭建了教研室门户网站和学习论坛并不断完善应用,使教学过程信息化、学生学习自主化、学生眼界开阔化、师生交流互动化、教学方式多元化,为师生之间搭建了有效沟通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随着教学平台的应用,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如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师生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的更新及趣味化、网络发展的学科局限性与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矛盾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4
作者 张敏 李清君 李文斌 《实验室科学》 2007年第5期56-57,共2页
实验课教学在医学生的教学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扩大招生导致实验条件相对不足的条件下,需要对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以保证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扩大招生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
下载PDF
雌二醇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学效应(英文)
5
作者 周利彬 宋立林 +3 位作者 关玥 郭书梅 袁芳 张翼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0-844,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雌二崞(17β-estradio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应用经典的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1,10,100μmol/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雌二醇浓度依赖性地延... 本文旨在探讨雌二崞(17β-estradio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应用经典的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1,10,100μmol/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1)雌二醇浓度依赖性地延长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50%时间(APD_(50))和动作电位复极化90%时间(APD_(90)),降低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_(max))、动作电位幅值(amplitude of action potential,APA),降低窦房结自律细胞放电频率(rate of pacemaker firing.RPF)、舒张期(4相)自动去极化速率[velocity of diastolic(phase 4)depolarization,VDD];而雌二醇对窦房结自律细胞的最大舒张电位(maximal diastolic potential,MDP)无明显影响。(2)雌激素受体阻断剂他莫昔芬(10μmol/L)不能阻断雌二醇(10μmol/L)对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抑制效应(3)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00μmol/L)可完全阻断雌二醇(10μmol/L)对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抑制效应。结果提示,雌二醇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非基因组机制发挥,与一氧化氮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窦房结 动作电位 他莫昔芬 L-NAME
下载PDF
我校承办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
6
作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12月8日至11日,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生理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蒋栋、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陆松,中国生理学会循环专委会前任主委杜杰教授,中国生理学会循环专委会候任主委陈丰... 12月8日至11日,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生理科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蒋栋、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陆松,中国生理学会循环专委会前任主委杜杰教授,中国生理学会循环专委会候任主委陈丰原教授,中国生理学会循环专委会副主委张春祥教授,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闫宝勇教授,河北省生理科学会理事长、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武宇明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43所院校的215位代表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科学技术创新 副校长 党委常委 学术年会 学术研讨会 河北省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人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健 刘苏 +4 位作者 段会茹 张文立 刘林力 王永利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动作电位 ,研究双苯氟嗪 ( Dip)对人右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Dip1 0 μmol·L-1显著降低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 VDD)和自发搏动速率 ( RPF) ,分别从( 1 5.0± 2 .5) m V· s-1和...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动作电位 ,研究双苯氟嗪 ( Dip)对人右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Dip1 0 μmol·L-1显著降低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 VDD)和自发搏动速率 ( RPF) ,分别从( 1 5.0± 2 .5) m V· s-1和 ( 30± 2 ) min-1降到 ( 1 0 .2± 1 .5) m V· s-1和 ( 2 2± 2 ) min-1;Dip 30μmol·L-1显著降低动作电位幅度 ( APA) ,0相最大上升速率( Vmax) ,VDD和 RPF,分别从 ( 63± 2 ) m V,( 9.2±2 .1 ) V· s-1,( 1 5.2± 3.3) m V· s-1和 ( 30± 2 )min-1降到 ( 52± 5) m V,( 6.5± 0 .9) V· s-1,( 7.0± 2 .6) m V· s-1和 ( 1 7± 2 ) min-1.但在所用浓度范围内对最大舒张电位无显著影响 .结果提示 ,Dip降低人心房肌纤维 APA,Vmax,VDD和 RPF,可能与其抑制 Ca2 +内流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电生理学 心房肌纤维 心肌 心房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永健 郭鸣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研究双苯氟嗪(3-30μmol·L^-1)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苯氟嗪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窦房结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x,舒张期除极速... 用细胞内微电极研究双苯氟嗪(3-30μmol·L^-1)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苯氟嗪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窦房结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APA),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x,舒张期除极速率(VDD)和自发搏动速率(RRF),但在所用浓度范围内对最大舒张电位和50%复极化时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动作电位 窦房结 电生理 微电极
下载PDF
双苯氟嗪在体外对离体豚鼠乳头肌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永健 范振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正常和部分除极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研究双苯氟嗪对习乳头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苯氟嗪轻度缩短正常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平台期(PPD),50%和90%复极化时程(APD50和APD90),但对...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正常和部分除极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研究双苯氟嗪对习乳头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苯氟嗪轻度缩短正常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平台期(PPD),50%和90%复极化时程(APD50和APD90),但对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超射(OS)和0相最大上升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高K^+部分去极化的豚鼠乳头肌标本,双苯氟可轻度降低慢反应动作电位的OS,APA和V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药 双苯氟嗪 动作电位 乳头肌 电生理
下载PDF
桥粒胶蛋白2在消化系统和其他系统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闫沛慈 郭然 +3 位作者 李刚 胡蕊 王向南 胡晓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3期487-493,共7页
桥粒胶蛋白2(desmocollin-2,DSC-2)是桥粒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细胞膜表面上起到连接细胞的作用,是细胞黏附的一个关键因子。DSC-2的表达失调与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紧密相关,其中包括肿瘤性疾病。已有研究证实DSC-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 桥粒胶蛋白2(desmocollin-2,DSC-2)是桥粒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细胞膜表面上起到连接细胞的作用,是细胞黏附的一个关键因子。DSC-2的表达失调与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紧密相关,其中包括肿瘤性疾病。已有研究证实DSC-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常常提示肿瘤的转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该文综述了DSC-2的生理功能及其异常表达在消化系统和其他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旨在阐明DSC-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临床关联,为开发和应用桥粒蛋白家族相关的肿瘤评价指标和临床治疗靶点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2 肿瘤 信号通路 转移侵袭 治疗靶点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对肺循环病理与生理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军英 狄柯坪 凌亦凌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3年第4期189-193,共5页
肾上腺素质素 (Adm)作为一种新的循环激素和局部激素 ,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 ,直接与间接地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的调节。该文对Adm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肺内分布与代谢及其在肺循环病理生理调节作用的研究... 肾上腺素质素 (Adm)作为一种新的循环激素和局部激素 ,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 ,直接与间接地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的调节。该文对Adm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肺内分布与代谢及其在肺循环病理生理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肺循环 生物学特征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肺损伤(英文) 被引量:30
12
作者 周君琳 凌亦凌 +3 位作者 金国华 张君岚 史中立 黄新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3,共5页
通过观察血红素氧化酶 (HO)阻断剂锌原卟啉 (ZnPP)对肺组织、肺泡间质多形核白细胞数目、肺组织丙二醛含量和湿重干重之比的影响 ,并对肺组织HO活性和血内碳氧血红蛋白水平 (COHb)进行检测 ,以探讨内源性HO/一氧化碳 (CO)在肢体缺血再灌... 通过观察血红素氧化酶 (HO)阻断剂锌原卟啉 (ZnPP)对肺组织、肺泡间质多形核白细胞数目、肺组织丙二醛含量和湿重干重之比的影响 ,并对肺组织HO活性和血内碳氧血红蛋白水平 (COHb)进行检测 ,以探讨内源性HO/一氧化碳 (CO)在肢体缺血再灌注 (I/R)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大鼠双侧后肢I/R可导致急性肺损伤 ,同时使肺组织中HO活性和血内COHb水平显著升高 ;应用ZnPP预处理可使HO活性和COHb水平显著降低 ,但肺损伤却进一步加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肢体I/R致肺损伤时 ,肺组织中HO活性和内源性CO生成增多可减轻大鼠肢体I/R所致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 一氧化碳 再灌注损伤 肢体缺血 肺损伤
下载PDF
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增高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丛斌 凌亦凌 +2 位作者 谷振勇 王俊霞 姚玉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8,I001,共5页
目的与方法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 8)防治内毒素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分子作用机理 ,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 (EMSA) ,观察CCK - 8对脂多糖 (LPS)诱导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变化的影响 ,用光密度扫描电泳谱带峰面积积分值表... 目的与方法 :为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 (CCK - 8)防治内毒素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分子作用机理 ,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 (EMSA) ,观察CCK - 8对脂多糖 (LPS)诱导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变化的影响 ,用光密度扫描电泳谱带峰面积积分值表示NF -κB活性 ,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LPS入血可以明显引起大鼠肺组织的NF -κB活性 16 39 92± 198 6 3(P <0 0 1) ,显著高于对照组 (5 93 5 6± 89 34) ,此作用为预先静脉注入CCK - 8部分逆转 ,NF -κB活性低至 82 3 91± 97 32 (P <0 0 1) ,CCK - 8可减轻LPS引起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 :CCK -8对LPS激活肺组织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APPAB 脂多糖类 急性肺损伤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 八肽胆囊收缩
下载PDF
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cAMP-PKA通路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高维娟 许顺江 +5 位作者 丛斌 李淑瑾 马春玲 徐锦荣 姚玉霞 谷振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和PKA抑制剂H-89,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 s)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cAMP-PKA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PIM s。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PIM s... 目的: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和PKA抑制剂H-89,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 s)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cAMP-PKA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PIM s。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PIM s中NF-κB活性,用W estern b lotting分析IκB-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PIM s核内未检测到与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相结合的NF-κB,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胞浆中IκB-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CK组和Fsk组细胞内NF-κB活性和胞浆中IκB-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CCK+LPS组和Fsk+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均低于LPS组(P<0.05),IκB-α含量均高于LPS组(P<0.01)。LPS+CCK+H-89组NF-κB活性高于CCK+LPS组(P<0.01),而IκB-α蛋白水平低于CCK+LPS组(P<0.01)。结论:cAMP-PKA信号通路的活化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PIM s细胞内NF-κB活性升高和IκB-α蛋白水平的降低,CCK-8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活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胆囊收缩素 巨噬细胞 肺间质 NF-ΚB 脂多糖类
下载PDF
IL-10抗内毒素气管内滴注致急性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君岚 刘艳梅 +2 位作者 王殿华 凌亦凌 黄善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4-326,I0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中的作用及IL-10对ALI的拮抗作用。方法:用 LPS(100 μg/只)或 LPS+ IL-10(1μg/只)向SD大鼠气管内滴注复制ALI模型,检测支气管肺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中的作用及IL-10对ALI的拮抗作用。方法:用 LPS(100 μg/只)或 LPS+ IL-10(1μg/只)向SD大鼠气管内滴注复制ALI模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MN数目、蛋白质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LPS气管内滴注可引起BALF中PMN数目明显增加,伴有蛋白质及 MDA含量的增高,光镜观察显示肺组织间隙弥漫性炎细胞浸润。 LPS+IL-10组则BALF中PMN数目、蛋白质及MDA含量显著低于LPS组,肺组织中PMN浸润程度也明显轻。结论:PMN在ALI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IL-10能够拮抗LPS所致AL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IL-10 中性粒细胞 ALI
下载PDF
茶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会杰 马慧娟 +2 位作者 李茜 袁芳 张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研究茶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用相对荧光强度((FI-FI0)/FI0,%;FI0:对照;FI:给药)表示。结果①茶黄素(10,20,40μmol.L-1)对正常台氏... 目的研究茶黄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用相对荧光强度((FI-FI0)/FI0,%;FI0:对照;FI:给药)表示。结果①茶黄素(10,20,40μmol.L-1)对正常台氏液中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没有影响,却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模拟缺血液中心室肌细胞[Ca2+]i的增加。②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可大部分取消茶黄素(20μmol.L-1)在模拟缺血液中的作用。③茶黄素(20μmol.L-1)能明显抑制无钙台氏液中由低浓度ryanodine引起的[Ca2+]i增加。④当细胞外液钙浓度由1 mmol.L-1增加到10 mmol.L-1而诱发心室肌细胞钙超载时,部分心室肌细胞产生可传播的钙波,茶黄素(20μmol.L-1)可降低钙波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最终阻断钙波并降低[Ca2+]i。结论茶黄素可抑制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外钙内流和减少肌浆网的内钙释放从而降低[Ca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荧光强度 心肌细胞 细胞内钙 共聚焦显微镜 电压门控性钙通道
下载PDF
猴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入脑脊液主要途径的结构基础电镜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保芝 王建钦 +3 位作者 崔慧先 石葛明 侯广棋 郭兰英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28,I006,共4页
目的 探讨松果体分泌物直接释放入脑脊液途径的形态学依据 , 方法 采用常规及 Na OH消蚀法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对成年日本猴松果体及其被囊进行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松果体囊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在面... 目的 探讨松果体分泌物直接释放入脑脊液途径的形态学依据 , 方法 采用常规及 Na OH消蚀法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对成年日本猴松果体及其被囊进行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松果体囊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在面对蛛网膜下隙的囊上皮细胞和细胞间存在许多上皮孔 ;上皮下结缔组织伸入松果体形成小叶间隔 ,将松果体分隔为许多实质小叶。松果体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 ;实质小叶由大量松果体细胞和少数胶质细胞组成。实质细胞间存在与血管周隙相通的细胞间小管。 结论 细胞间小管 -血管周隙 -囊上皮孔 ,构成了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入脑脊液主渠道的结构基础。由此组织信息通道 ,松果体分泌物更易直接被释放入脑脊液而非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分泌物 电镜 日本猴 脑脊液
原文传递
大黄素抑制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柳 杨晶 +5 位作者 胡畔 韩笑 蒋丽丽 马会杰 郭赞 张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十二指肠标本随机分为7组(n=6):对照组、大黄素剂量组(1、5、10、20μmol·L-1),普萘洛尔(propranolol,PRO)加大黄素组、格列苯脲(gliben... 目的观察大黄素(emodin)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十二指肠标本随机分为7组(n=6):对照组、大黄素剂量组(1、5、10、20μmol·L-1),普萘洛尔(propranolol,PRO)加大黄素组、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GLI)加大黄素组、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加大黄素组、无钙Krebs-Henseleit(K-H)液对照组及无钙K-H液加大黄素组。采用颈椎离断法处死大鼠并分离其十二指肠,将肠段标本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并置于氧饱和的K-H液中。采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大鼠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张力(tention,TE)、幅度(amplitude,AM)和频率(frequency,FR)的影响。结果 (1)大黄素能使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张力和幅度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对频率无明显影响。(2)普萘洛尔(P<0.01)、格列苯脲(P<0.01)可部分阻断大黄素对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抑制作用。(3)L-NAME对大黄素所引起的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无影响。(4)氯化钙所引起的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可被大黄素所抑制(P<0.01)。结论大黄素能明显减弱大鼠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张力和收缩幅度,对收缩频率无影响。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素β受体、开放ATP敏感钾通道、阻断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十二指肠平滑肌 Β肾上腺素受体 ATP敏 感钾通道 外钙内流 NO合酶
下载PDF
间歇性低压低氧方式对发育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浩 杨长瑛 +4 位作者 王莹萍 王昕 崔芳 周兆年 张翼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0-66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不同形式的间歇性低压低氧(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IHH)对发育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雄性Sprague-Dawley(SD)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IHH 3000m组(IHH3000)、IHH5000m组(IHH5000)。低... 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不同形式的间歇性低压低氧(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IHH)对发育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雄性Sprague-Dawley(SD)新生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IHH 3000m组(IHH3000)、IHH5000m组(IHH5000)。低氧组大鼠出生后立即于低压氧舱分别接受28d、42d和56d(海拔5000m、每天6h;海拔3000m、每天5h)的低压低氧处理。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给予心脏缺血(停灌30min)/再灌注(复灌60min)处理,分别在缺血前5min及复灌后1、5、10、20、30、60min记录心功能和冠状动脉流量变化,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实验结束时测定心脏重量。结果显示:(1)IHH3000组大鼠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IHH5000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慢于对照组及IHH3000组大鼠(P<0.01)。(2)IHH3000组大鼠表现明显的心脏保护效应。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心脏停灌/再灌注60min时,心功能(LVDP、±LVdp/dtmax)恢复增强(P<0.05)、LDH活性降低(P<0.05)、冠状动脉流量增多(P<0.05);心脏重量与对照组大鼠无差异;IHH42d处理的大鼠心功能恢复明显好于IHH28d处理的大鼠(P<0.05)。(3)IHH5000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心脏损伤效应,各项心功能指标(LVDP、±LVdp/dtmax)的恢复均低于对照组(P<0.05),复灌过程中LDH活性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右心室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结果表明,适当的IHH增强发育大鼠心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抵抗能力;间歇性低氧方式是影响其心脏保护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 大鼠 心脏 缺血 再灌注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硫化氢与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羡晓辉 黄新莉 +2 位作者 周晓红 张景琨 凌亦凌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7-362,共6页
为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与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关系,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方法制备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PG,... 为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与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关系,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方法制备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PG,H2S代谢酶抑制剂)组、LPS+NaHS(H2S供体)组。观察给药后4h内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H2S含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心肌组织中TNF-α、H2S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结果如下:(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大鼠血压迅速下降,血浆TNF-α、H2S含量显著增高,且血浆中H2S含量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LPS注射后1、2、4h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0.913和?0.908(均P<0.05);心肌组织TNF-α、H2S含量及LDH、MPO活性也明显升高,并出现组织损伤;(2)给予PPG能显著抑制血浆TNF-α、H2S含量的增高,并可显著减轻LPS所致的血压下降(均P<0.05)和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组织中TNF-α、H2S含量及LDH、MPO活性;(3)给予NaHS后,与LPS组相比,大鼠血浆TNF-α、H2S含量增高,血压明显下降(均P<0.05),心肌组织损伤加重,心肌组织中TNF-α、H2S含量及LDH、MPO活性增高。结果提示,内毒素血症大鼠低血压和心肌损伤的部分原因是由于H2S生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内毒素 心肌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