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磺熏蒸对白芷质量的影响及产地替代加工方式探讨
1
作者 王常顺 王晓蕾 +3 位作者 段吉平 袁浩 刘永利 赵丁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治虫防霉、保持色泽光鲜、加速中药材干燥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转化成新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残留量及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含量升高,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中药材产地加工养护方法,具有治虫防霉、保持色泽光鲜、加速中药材干燥等功效。然而硫磺熏蒸也会导致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转化成新的化合物,二氧化硫残留量及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含量升高,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和健康风险。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硫磺熏蒸对白芷质量的影响及产地加工方式探讨,为白芷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熏蒸 白芷 活性差异 质量控制 产地加工 药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南重楼Paris vietnamensis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芸 崔力剑 +1 位作者 王强 叶文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研究南重楼Paris vietnamensis (Takht.)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南重楼中分离得到11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南重楼Paris vietnamensis (Takht.)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南重楼中分离得到11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结构为:3β,5α,6α-三羟基-7(8)-烯-异螺甾烷醇-3-氧-β-D-葡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1),命名为南重楼皂苷A。化合物2—11分别为:25(R)-薯蓣皂苷元-3-氧-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β-D-葡吡喃糖苷(2);25(R)薯蓣皂苷元-3-氧-α-L-鼠李糖吡喃基(1→2)-β-D-葡吡喃糖苷(3);25(R)薯蓣皂苷元-3-氧-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4);25(R)薯蓣皂苷元-3-氧-α-L-葡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5);25(R)薯蓣皂苷元-3-氧-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6);25(R)偏诺苷元-3-氧-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β-D-葡吡喃糖苷(7);25(R)偏诺苷元-3-氧-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8);25(R)偏诺苷元-3-氧-α-L-阿拉伯呋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9);25(R)偏诺皂苷元-3-氧-α-L-葡吡喃糖基(1→3)[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10);25(R)偏诺苷元-3-氧-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吡喃糖苷(11),体外筛选表明部分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具有细胞毒作用。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2,3,6—11均为首次从南重楼中获得。化合物3,4,6,8具有对肝癌HepG2和胃癌SGC-7901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重楼 甾体皂苷 异螺甾烷醇类化合物 南重楼皂苷A 细胞毒
下载PDF
HPLC-ELSD法分析重楼商品药材中甾体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27
3
作者 黄芸 崔力剑 +1 位作者 刘伟娜 王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建立重楼药材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甾体皂苷的HPLE-ELSD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在反相C18(4.6mm×150mm,5μm)柱上,测定重楼药材中11个甾体皂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重楼药材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甾体皂苷的HPLE-ELSD测定方法。方法:应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在反相C18(4.6mm×150mm,5μm)柱上,测定重楼药材中11个甾体皂苷的含量。结果:在30min以内,成功地分离分析11个甾体皂苷。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在95%~97%。结论:此方法对这11个甾体皂苷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适用于常用中药重楼的质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甾体皂苷 含量分析
下载PDF
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 被引量:9
4
作者 黄芸 崔力剑 +1 位作者 窦玉红 王永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3,242,共4页
在超声循环条件下,探讨从中药淡豆豉中提取总异黄酮的工艺。以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确... 在超声循环条件下,探讨从中药淡豆豉中提取总异黄酮的工艺。以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90(30,30,30)m in。按最佳工艺扩试3次,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平均提取率达1.696 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大豆素 异黄酮 超声循环提取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发酵处理对大豆中总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崔力剑 黄芸 +2 位作者 詹文红 窦玉红 魏春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8-590,596,共4页
以大豆及其发酵制品——淡豆豉为试验对象,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大豆与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784 m... 以大豆及其发酵制品——淡豆豉为试验对象,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大豆与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784 mg/g、9.884 mg/g,结果表明发酵处理使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相对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淡豆豉 氢氧化钠 异黄酮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黄芸 崔力剑 +2 位作者 窦玉红 王鑫国 牛丽颖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3-275,共3页
建立一种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大豆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为4.784 mg/g,加样... 建立一种测定大豆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中总异黄酮的含量。大豆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为4.784 mg/g,加样回收率为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0%。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查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的一种手段,适用于大豆及其保健品的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氢氧化钠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醋酸铅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荣 牛玉杰 +2 位作者 赵春芳 张景坤 王建华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研究醋酸铅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SD大鼠用 2 5、5 0、10 0mg/kg体重醋酸铅腹腔注射 5d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铅的含量 ;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测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mRNA和... 目的 研究醋酸铅对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SD大鼠用 2 5、5 0、10 0mg/kg体重醋酸铅腹腔注射 5d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中铅的含量 ;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测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mRNA和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 醋酸铅染毒后 ,血清和脑组织中铅含量迅速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 ;NGFmRNA表达在皮层中、高剂量组 (0 65± 0 0 9,0 744± 0 0 7)和海马各剂量组 (0 76± 0 13 ,0 80± 0 0 6,1 0 0± 0 0 4)显著高于对照组 (0 3 9± 0 10 ,0 3 9± 0 0 4) (P <0 0 5 ) ;中、高剂量组皮层组织NGF平均灰度(180 49± 10 3 3 ,169 72± 19 75 )与对照组 (2 0 0 75± 3 2 7)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各剂量组海马组织NGF面密度(0 0 9± 0 0 1,0 12± 0 0 2 ,0 13± 0 0 4)与对照组 (0 0 3± 0 0 1)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醋酸铅可以诱导大鼠脑组织中NGFmRNA的表达 ,并使NGF蛋白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大鼠 脑组织 神经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NGF 神经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