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D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参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
1
作者 张硕稳 李丹 +2 位作者 贺静 杜志兴 裴永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4-852,共9页
目的:探讨溴域蛋白亚家族4(bromodomain protein subfamily 4,BRD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参与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抗性MDA-MB-231细胞(MDAMB-231/DOX... 目的:探讨溴域蛋白亚家族4(bromodomain protein subfamily 4,BRD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参与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抗性MDA-MB-231细胞(MDAMB-231/DOX)分为对照(Con)组、DOX组和si-BRD4+DOX组。si-BRD4+DOX组在用si-BRD4转染MDA-MB-231/DOX细胞48 h后,用1μmol/L DOX处理细胞24 h。通过集落形成试验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分析评估细胞增殖能力。通过FerroOrange、liperfloo检测细胞亚铁离子浓度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将15只雌性BALB/c-nu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OX组、DOX+si-BRD4组,每组5只,用于建立MDA-MB-231/DOX细胞皮下接种模型。通过qRT-PCR、蛋白质印迹、免疫组化分析BRD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结果:与si-NC组相比,si-BRD4#1和si-BRD4#2组MDA-MB-231、BT549细胞的细胞克隆数、EDU阳性染色、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均降低(P<0.001),和MDA-MB-231、BT549细胞亚铁离子水平、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GSH比值升高(P<0.01)。与亲代细胞(MDA-MB-231)相比,在MDA-MB-231/DOX中BRD4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与Con组相比,DOX组细胞中IKβ-α、NF-κB、BRD4表达和ROS水平增加(P<0.05),和细胞克隆数和EDU阳性染色均降低(P<0.05);与DOX组相比,si-BRD4+DOX组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Anti-IKB alpha,IKβ-α)、NF-κB表达、细胞克隆数、EDU阳性染色降低(P<0.05),ROS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OX组肿瘤重量和体积均减少(P<0.05),并且肿瘤组织中TUNEL染色细胞增加(P<0.05)。此外,BRD4+DOX组肿瘤重量和体积较DOX组进一步降低(P<0.001),TUNEL染色细胞进一步增加(P<0.001)。BRD4+DOX组肿瘤组织中Ki-67、BRD4、NF-κB较DOX组下调(P<0.01),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上调(P<0.01)。结论:BRD4是一个重要的耐药因子,它可以通过促进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抑制乳腺癌化疗诱导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域蛋白亚家族4 核因子ΚB 铁死亡 乳腺癌
原文传递
臭氧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立涛 张磊 +3 位作者 周谨 赵保礼 赵丽华 杜志兴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臭氧组,每组72例。臭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治疗。于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臭氧组,每组72例。臭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4个月时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special surgery,HSS)及Lysholm评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呈先降低后稍升高趋势,HSS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呈先升高后稍降低趋势,臭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及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不仅在疼痛改善方面效果显著,在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活动改善方面亦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可作为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臭氧 关节腔内注射
下载PDF
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永建 邓永敏 +5 位作者 周谨 闫晓婧 杜志兴 陈立涛 张磊 刘同方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4例脑梗死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38例)和易损斑块组(34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指标、ADAMTS 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和ADAMTS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中的交互作用。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糖尿病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LDL-C、HCY、FIB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P<0.05)。LDL-C与ADAMTS基因rs402007位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GG、GC、CC基因型组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4例(82.29%)、209例(84.27%)、233例(89.27%)。各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治疗前、治疗后LDL-C水平,以及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G基因型为参考,GC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无相关性(P>0.05),CC基因型与疗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ADAMTS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存在相关性,与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存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ADAMTS基因 基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易损性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瘢痕内曲安奈德注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及二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林琳 刘维丽 +1 位作者 宣晓梅 王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对比瘢痕内曲安奈德(TA)注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UPCO_(2))及两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老年H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T... 目的对比瘢痕内曲安奈德(TA)注射、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UPCO_(2))及两者联合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H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老年H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TA组、UPCO_(2)组和联合组,其中TA组患者接受瘢痕内TA注射治疗,UPCO_(2)组患者接受UPCO_(2)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瘢痕内TA注射联合UPCO_(2)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瘙痒评分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以及总的治疗费用。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比TA组(75.00%)和UPCO_(2)组(77.7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联合组VSS、VAS和瘙痒评分分别为(4.05±1.24)、(3.00±0.62)、(2.02±0.51)分,均低于TA组[(5.57±1.39)、(3.98±0.74)、(3.09±0.55)分]和UPCO_(2)组[(5.42±1.32)、(3.74±0.69)、(2.78±0.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A组、UPCO 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vs 16.7%vs 11.1%)和复发率(3.13%vs 11.1%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费用为(6784.3±485.2)元,均高于TA组(4352.8±432.3)元和UPCO_(2)组(5534.8±525.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内TA注射联合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老年HS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内注射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 联合
下载PDF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EGFR/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硕稳 李丹 +5 位作者 贺静 杜志兴 庞建民 李瑞池 刘永建 郑丽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6期684-689,695,共7页
目的:探讨核桃青皮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筛选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的核桃青皮提取物合适浓度。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 目的:探讨核桃青皮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筛选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的核桃青皮提取物合适浓度。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核桃青皮提取物低浓度组、核桃青皮提取物高浓度组和核桃青皮提取物高浓度+EGFR激动剂(NSC228155)组。采用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凋亡及EGFR/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核桃青皮提取物浓度≥20μg/mL时,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故选择20、40μg/mL分别为核桃青皮提取物低浓度组、高浓度组的核桃青皮提取物处理浓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核桃青皮提取物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细胞集落形成数量,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磷酸化EGFR(p-EGFR)/EGFR、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p38 MAPK和磷酸化c-Jun氨基端蛋白激酶(p-JNK)/c-Jun氨基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比值均显著降低;TUNEL阳性细胞率、细胞凋亡率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核桃青皮提取物低浓度组相比,核桃青皮提取物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细胞集落形成数量,CyclinD1、PCNA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p-EGFR/EGFR、p-ERK/ERK、p-p38 MAPK/p38 MAPK和p-JNK/JNK蛋白比值均降低;TUNEL阳性细胞率、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桃青皮提取物高浓度组与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核桃青皮提取物高浓度组相比,核桃青皮提取物高浓度+NSC228155组细胞增殖率、细胞集落形成数量,CyclinD1、PCNA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p-EGFR/EGFR、p-ERK/ERK、p-p38 MAPK/p38 MAPK和p-JNK/JNK蛋白比值均升高;TUNEL阳性细胞率、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桃青皮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EGFR/MAPK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提取物 乳腺癌MCF-7细胞 增殖 凋亡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lncRNA LINC00467和miR-4735-3p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硕稳 李丹 +3 位作者 贺静 杜志兴 郑丽华 刘永建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7期61-65,70,共6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7(lncRNA LINC00467)、微小RNA-4735-3p(miR-4735-3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乳...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7(lncRNA LINC00467)、微小RNA-4735-3p(miR-4735-3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0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过程中收集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经病理诊断);对患者进行3年的术后随访,将31例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作为复发转移组,75例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作为未复发转移组。检测各组织中lncRNA LINC00467、miR-4735-3p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乳腺癌组织lncRNA LINC00467与miR-4735-3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乳腺癌组织lncRNA LINC00467、miR-4735-3p表达水平对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lncRNA LINC00467表达水平较高,miR-4735-3p表达水平较低(P<0.05);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乳腺癌组织lncRNA LINC00467表达水平较高,miR-4735-3p表达水平较低(P<0.05);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467与miR-4735-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TNMⅢ期及lncRNA LINC00467表达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4735-3p表达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lncRNA LINC00467和miR-4735-3p两者联合预测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467呈高表达,miR-4735-3p呈低表达,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有关,有作为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生物学指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7 微小RNA-4735-3p 术后复发转移
下载PDF
半乳凝素-3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华 赵娅南 刘同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4期111-11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半乳凝素-3的含量,评价其在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选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的胰腺癌患者7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46例,健康对照人群101例。电化学发...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半乳凝素-3的含量,评价其在胰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选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的胰腺癌患者7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46例,健康对照人群101例。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的含量,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半乳凝素-3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较,慢性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的CA199和半乳凝素-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两种指标联合用于区分健康对照组和胰腺癌组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4~0.95),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2%和85.15%,其曲线下面积与两者单独检测时,均显著升高;当两种指标联合用于区分慢性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时,CA199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0.69~0.91),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49%和83.17%,其曲线下面积与两者单独检测时,均显著升高。结论半乳凝素-3联合CAl9-9检测,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凝素-3 胰腺癌 血清 CA19-9 诊断 方法
下载PDF
石家庄市育龄妇女优生十项的知晓情况及前瞻性干预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熙 马翠霞 +6 位作者 贾立云 杨翠 祁麟 潘雪娇 李天洁 杨会欣 王莉莎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育龄妇女优生十项知晓情况及前瞻性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石家庄市处于育龄期的816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以面访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共发放81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86...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育龄妇女优生十项知晓情况及前瞻性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石家庄市处于育龄期的816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均以面访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共发放816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86份,问卷有效率为96.32%;786名育龄妇女中有770名认为有必要了解优生优育相关知识,占97.96%,剩余16名认为没有必要了解,占2.04%;优生优育知识获取途径以周围人群日常交流(54.58%)及报纸、杂志、电视为主(52.42%),有62.34%及61.96%的育龄妇女希望从有经验的人及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获取优生优育相关知识;干预前,786名育龄妇女对孕前检查及准备措施知晓率最高,为68.96%,对长效避孕药物对受孕的影响知晓率最低,为18.96%,优生十项检查知晓率为50.13%;城市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较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育龄妇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育龄妇女与城乡结合部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或本科、硕士及以上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均较高中及以下育龄妇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或本科与硕士及以上的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入<900元育龄妇女与900~1500元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入1501~4000元育龄妇女与>4000元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生优育相关内容知晓率均较干预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市育龄妇女优生十项知晓率较低,居住地为城市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较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育龄妇女高,针对不同区域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知晓率实施优育知识的宣传,能够提高育龄妇女优生十项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优生十项 知晓率 畸形 早产
下载PDF
健康人群口服二甲双胍预防肿瘤机制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晓净 王志峰 +2 位作者 韩丹丹 杜志兴 庞建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381-384,共4页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引入双胍类药物以来,二甲双胍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T2DM)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加细胞葡萄糖摄取,并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1]。体检人群中也有部分糖尿病病人...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引入双胍类药物以来,二甲双胍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T2DM)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加细胞葡萄糖摄取,并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1]。体检人群中也有部分糖尿病病人服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除了用于降糖外,还有抗肿瘤作用。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在二甲双胍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时,同时抑制了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I,增加了胞内AMP与ATP比值,从而激活了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2]。二甲双胍激活AMPK后可下调糖皮质激素基因的表达,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脂肪变性减少。虽然AMPK被认为是二甲双胍作用的优选机制,但其他AMPK独立机制对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也有影响[3-5]。2005年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病人与降低癌症风险直接存在联系[6]。最近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在合并有糖尿病的结肠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患者,表现有更高的总生存率、较低的复发率和更长的缓解期[7-9]。美国糖尿病学会和美国癌症协会于2010年联合发表了《糖尿病与癌症共识报告》[10],报告指出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与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就体检人群中糖尿病病人服用二甲双胍抗肿瘤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AMP激酶 肿瘤 糖尿病 2型 体格检查
原文传递
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立涛 周谨 +3 位作者 张磊 赵保礼 赵丽华 杜志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TKO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T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联合组采用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单纯采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案。分别... 目的观察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TKO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T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联合组采用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单纯采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HSS评分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联合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有更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HSS评分都有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HSS评分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臭氧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法对于TKOA患者不仅在疼痛方面改善显著,在功能恢复方面亦疗效卓著,推荐作为治疗TKOA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臭氧 注射 关节内 高能量冲击波
原文传递
男性酒依赖患者的血细胞学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鲁璐 许银珠 +5 位作者 周子璇 王迪 王永良 周谨 徐丽芬 王学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患者临床特征与外周全血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88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为酒依赖组,配对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名男性为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患者临床特征与外周全血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88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为酒依赖组,配对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8名男性为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全血细胞计数指标,并计算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比较酒依赖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全血细胞计数及PLR与酒依赖患者开始饮酒年龄、成瘾时间、日饮酒量的相关性。结果酒依赖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YM)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5、-6.367、-6.454、-4.117、3.052、14.131;P<0.05)。两组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3,P>0.05)。PLT与酒依赖的开始饮酒年龄呈负相关(r=-0.282,P<0.01),PLT、PLR与酒精成瘾时间呈正相关(r=0.241、0.214;P<0.05),LYM、WBC与日饮酒量呈正相关(r=0.214、0.222;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的PLT、LYM、WBC及PLR改变可以作为评估酒依赖临床特征的客观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男性 全血细胞计数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关联性
原文传递
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周谨 田津 +10 位作者 闫晓婧 卢承前 王静 颜伟 杨莉 殷婕 胡宝玲 冯晓曼 张艳慧 陶黎 李增宁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5年第4期264-272,共9页
目的分析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150例超重/肥胖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分析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150例超重/肥胖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高蛋白组和普通组(各50例)。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减重健康宣教+限能量膳食+代餐粉及益生菌(或益生菌安慰剂)干预,联合组给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和益生菌,高蛋白组给予高蛋白代餐粉和益生菌安慰剂,普通组给予普通代餐粉和益生菌安慰剂。代餐粉35 g/袋,主要成分为含量各不相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益生菌粉和益生菌安慰剂均2 g/袋,益生菌粉主要成分为多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辅料,益生菌安慰剂主要成分为辅料。代餐粉及益生菌粉或益生菌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各1袋,共12周,结束后再随访4周。检测试验开始前(0周)及开始后第2、4、8、12、16周结束时的体重、体重指数、体脂量、腹围和臀围,计算各项指标变化率;检测第0周及第4、8、12周结束时的生化指标、微量元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在第12周结束时进行产品评估问卷调查。由于各种原因中途出组19例,最终联合组46例、高蛋白组42例、普通组43例纳入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3种干预方案的减重及维持效果、安全性及患者接受程度差异,分析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的应用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131例超重/肥胖成人中,男性57例,女性74例,年龄(37.30±8.33)岁。第12周结束时,联合组、高蛋白组、普通组的体重指数[26.87(25.77,30.38)比29.61(27.96,33.09)kg/m^(2)、27.10(24.70,31.37)比29.40(27.20,34.17)kg/m^(2)、27.98(26.43,30.12)比29.88(28.22,31.93)kg/m^(2)]、体脂量[22.15(17.70,30.15)比30.75(25.63,35.40)kg、23.35(19.12,28.70)比29.45(26.20,37.05)kg、26.80(24.10,31.60)比30.00(26.00,34.70)kg]均低于0周(均P<0.05)。第12周结束时,联合组体脂量变化率、体重指数变化率均高于高蛋白组和普通组[(25.98%±9.58%)比(23.88%±11.15%)、(9.35%±11.00%),9.29%(7.23%,11.58%)比7.96%(5.51%,10.92%)、5.77%(2.68%,10.03%)](均P<0.05);联合组和高蛋白组体脂量均低于普通组[22.15(17.70,30.15)、23.35(19.12,28.70)比26.80(24.10,31.60)kg](均P<0.05);联合组尿酸下降值、高敏C-反应蛋白下降值均高于高蛋白组和普通组[17.15(13.02,23.45)比1.50(0.22,28.60)、4.20(0.15,19.95)μmol/L,0.43(0.24,0.60)比0.21(0.06,0.43)、0.28(-0.04,0.88)mg/L](均P<0.05)。在干预期间和干预结束时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联合组问卷调查中的使用频率、食用口感、饱腹感、是否愿意继续使用、是否愿意介绍给别人以及是否愿意购买等项目得分均高于高蛋白组和普通组[4(3,4)比3(3,4)、3(2,4)分,4(3,4)比3(3,4)、3(2,4)分,4(3,4)比3(3,4)、3(3,3)分,4(3,4)比3(3,4)、3(3,4)分,4(3,4)比3(3,4)、3(3,3)分,3(3,4)比3(3,4)、3(2,3)分](均P<0.05)。结论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对于超重/肥胖成人有较好的减重及维持效果,安全性较高,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成人 代餐粉 益生菌 限能量饮食 减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