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6—2008年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一民 张芳英 +1 位作者 杨树民 李凝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55-357,共3页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我们曾对我院2003—2005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作了分析。随着我院药物的更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量逐渐减少,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使用... 抗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我们曾对我院2003—2005年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作了分析。随着我院药物的更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量逐渐减少,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量逐渐增加。本研究对我院2006—2008年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状况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及生产企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治疗应用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代谢情况与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刘云斐 王小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男性患者的代谢与其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53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诊断的FES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人...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FES)男性患者的代谢与其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53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诊断的FES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人口统计学调查,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代谢情况包括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血钾、载脂蛋白A1(ApoA-Ⅰ)、载脂蛋白B(ApoB)。根据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定义GAF≥6为轻度功能损伤组(n=27),GAF<6为中重度功能损伤组(n=26)。结果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TC、LDL-C、ApoB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rs=-0.341,95%CI:-0.566~-0.054,P=0.013)、LDL-C(rs=-0.279,95%CI:-0.571~-0.001,P=0.043)、PANSS评分(rs=-0.289,95%CI:-0.539~-0.025,P=0.036)与FES男性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较高的ApoB、较高的LDL-C和较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的FES男性患者,其心理社会功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 血脂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精神科实习护士负性情绪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艳菊 尤红 +3 位作者 李永 胡蕊 董军杰 杨洁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2074-2077,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习护士负性情绪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负性情绪量表和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对118名精神科实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士负性情绪总分(43.43±7.94)分,工作倦怠总分(32.69±6.24)分,均处... 目的探讨精神科实习护士负性情绪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负性情绪量表和马氏工作倦怠量表对118名精神科实习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士负性情绪总分(43.43±7.94)分,工作倦怠总分(32.69±6.24)分,均处于中上水平。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均未发现负性情绪和工作倦怠的显著性差异。负性情绪与工作倦怠总分及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负性情绪对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护理院校和实习合作意愿可通过对实习护士,尤其是精神科实习护士,开展情绪调节和控制的培训降低实习护士工作倦怠水平,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士 负性情绪 工作倦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精神科实习护士首次针刺伤后的内心体验及应对行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艳菊 刘虹 +5 位作者 王蒙 王巍 刘少伟 吕仝 胡蕊 余明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究精神科实习护士常发生针刺伤的操作,及首次针刺伤后其内心体验及应对行为,为更好地保护实习护士身心健康探索道路。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精神科实习护士共30名,对所有实习护士首次发生针刺伤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 目的探究精神科实习护士常发生针刺伤的操作,及首次针刺伤后其内心体验及应对行为,为更好地保护实习护士身心健康探索道路。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精神科实习护士共30名,对所有实习护士首次发生针刺伤后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内心体验及应对行为;同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其焦虑程度。结果30名实习护士首次针刺伤大多发生在拔针、抽血、注射等操作时;内心体验大多有恐惧、担忧,少数有镇定、怀疑、自责等;应对行为包括寻求帮助、退缩、逃避、哭泣等。其中发生针刺伤时患者有无血源性传染病与实习护士焦虑程度相关(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实习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应加强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类教育,降低针刺伤发生率;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工作中需增强与实习护士的沟通能力,重视实习护士针刺伤后的心理及行为反应,降低针刺伤对实习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士 针刺伤 内心体验 应对行为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云斐 刘淙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72-175,共4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全球死亡率显著升高的众多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占首位,有大量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的代谢异常,证实代谢综合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比在普通人群中更常见,且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全球死亡率显著升高的众多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占首位,有大量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的代谢异常,证实代谢综合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比在普通人群中更常见,且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死亡时间比普通人群早25年,这种风险大部分是由于慢性疾病造成的,患者的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特别高,严重时致患者失去生命。另外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更容易患代谢综合征,而这与是否服用精神病药并无关系,也有研究说明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出现代谢综合征,当然这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目前该疾病的代谢领域是众多研究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且代谢综合征与精神分裂症两者出现的早晚以及是否有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将综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肥胖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蒋玉娜 纪会娟 +3 位作者 郄娜 孔红肖 韩彩娜 贾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对儿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科2013-2015年收治的患儿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对儿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科2013-2015年收治的患儿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同时对患儿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所有患儿的护理依从性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引导患儿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式心理干预 儿科护理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吕立召 张娟 +1 位作者 王娜 刘德俊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6月在河北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6月在河北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名),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情况、WCST分值、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等。结果干预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各维度评分及生命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干预组依从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完成卡片总数、正确分类卡片数、完成分类数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干预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复合量表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程度、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并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认知矫正 慢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依从性 认知功能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吸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注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香红 朱颀峰 于群英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4期1247-1248,共2页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指的是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广为应用。本研究旨在研究吸氧...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指的是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适应证广、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广为应用。本研究旨在研究吸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MECT后注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MECT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电休克 认知 吸氧
下载PDF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MoCA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朱颀峰 吴振国 李新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原因。方法将3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其分为观察1组(有精神病性症状)与观察2组(无精神病症状);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原因。方法将3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其分为观察1组(有精神病性症状)与观察2组(无精神病症状);同时选取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选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 CA评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水平,分析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原因。结果 (1)观察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价成绩均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1组与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连线测试与卡片分类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上述认知指标均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或)Young躁狂量表评分呈弱相关(P<0.05),数字符号与病程评分呈弱相关(P<0.05)。结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Ⅰ型稳定期患者的抑郁评分、躁狂评分与其认知功能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患者的病程长短同样与认知障碍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期 精神病 双相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辛博 王朝敏 +7 位作者 余明 李娜 郭新字 王蒙 刘前莉 刘艳菊 刘春梅 刘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服用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基于体素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SZ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服药患者... 目的探讨服用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基于体素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SZ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服药患者组40例和未服药患者组20例)和6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计算VMHC值,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3组之间VMH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位于眶额叶、苍白球、枕中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P<0.05,GRF校正)。两两比较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服药患者组枕中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VMHC值降低(P<0.05),未服药患者组相比于对照组双侧苍白球、枕中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VMHC值降低(P<0.05),服药患者组较未服药患者组VMHC值降低的脑区是双侧眶额叶(P<0.05)。服药患者组双侧眶额叶VMHC值与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45,P=0.01)。结论SZ患者静息状态下感觉运动网络和视觉网络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减弱。服用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双侧眶额叶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存在差异,且服药患者该功能连接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事件相关电位及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会鹏 周爽 +4 位作者 刘晓娜 王强 杨国栋 冯玥 王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内源性标记物,及与认知功能特定的维度受损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其无症状一级亲属24例,正常对照27...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内源性标记物,及与认知功能特定的维度受损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其无症状一级亲属24例,正常对照27例。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测试,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N200、P300潜伏期较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延长,P300振幅降低;一级亲属组的P300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6项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中的评分明显低于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一级亲属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一级亲属组的N200潜伏期与符号编码评分均呈负相关(r=-0.15、-0.49,均P<0.05),P300潜伏期与词语学习均呈负相关(r=-0.12、-0.49,均P<0.05)。结论:ERPs可为精神分裂症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识别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认知功能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吸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计算与言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香红 朱颀峰 +1 位作者 于群英 王学义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6期1414-1415,共2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的核心症状之一,多数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都集中于执行功能及记忆功能方面,对计算功能及言语功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被广泛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的核心症状之一,多数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都集中于执行功能及记忆功能方面,对计算功能及言语功能的研究鲜见报道。近年来,有关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氧 电休克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文拉法辛和阿立哌唑浓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欣 罗丹 +2 位作者 杨谦谦 高明龙 杨继章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3期13-17,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文拉法辛和阿立哌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C18柱(50 mm×3 mm,2. 6μm),流动相为甲醇-2%甲酸水溶液(70∶30,等度洗脱),流速为0. 4 mL/min,柱温...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文拉法辛和阿立哌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色谱柱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C18柱(50 mm×3 mm,2. 6μm),流动相为甲醇-2%甲酸水溶液(70∶30,等度洗脱),流速为0. 4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279. 3→58. 2(文拉法辛)、m/z 448. 3→285. 2(阿立哌唑)和m/z 279. 3→110. 2(内标)。结果文拉法辛与阿立哌唑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800 ng/mL和20~800 n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10 ng/mL和20 n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为(90. 24±5. 28)%^(110. 24±6. 74)%,基质效应为(91. 24±10. 75)%^(107. 32±11. 57)%。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文拉法辛和阿立哌唑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40. 62~483. 54 ng/mL和140. 83~527. 65 ng/m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专属性和灵敏度均良好,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文拉法辛和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精神分裂症 文拉法辛 阿立哌唑 血药浓度
下载PDF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志刚 王斌 +3 位作者 薛曼 宋丽华 李素水 王学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2)和利培酮组(n=37),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时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1眼...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2)和利培酮组(n=37),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时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1眼动功能显示,治疗8周时两组的凝视点数显著提高(P<0.01);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分),两组在治疗4周、8周时均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分值两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时平均降为负分;2WCST测验治疗前两组均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基线时相比,齐拉西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利培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比,治疗4周时随机错误数齐拉西酮组(29.70±10.66)较利培酮组(35.07±12.36)显著降低(t=2.06,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20.13±7.08)较利培酮组(23.26±6.28)显著降低(t=2.07,P<0.05);其余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球轨迹运动有显著影响,改善眼动功能,与对照组利培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齐拉西酮对执行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较利培酮效果显著;齐拉西酮是一种对认知功能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眼动功能 执行功能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志刚 王学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综述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的药物治疗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缺陷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5-羟色胺1A受体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志刚 宋丽华 +1 位作者 李素水 王学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综述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与5-羟色胺1A受体间的关系。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5-羟色胺1A受体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相关神经精神损伤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晓艳 刘敬 +2 位作者 高晨阳 倪爱华 王学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02-504,共3页
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后相关神经精神损伤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及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旨在为COVID-19后神经精神症状的干预、机制探讨提供思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神经精神损伤 相关因素 风险轨迹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金成 赵晓川 王学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434-1437,共4页
本文通过查阅归纳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概念、执行功能、研究工具、影响因素、病因学及治疗等方面探讨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执行功能 病因学 综述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偏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19
作者 李娜 宇淑涵 +3 位作者 王朝敏 辛博 李永 余明 《心理学进展》 2022年第4期1291-1296,共6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偏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BMI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每一位患者的身高、体重、认知功能进行测评。结果:BMI与数字符号呈正相关,与连线测验A及连线测验B所用时间呈负相关...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偏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BMI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每一位患者的身高、体重、认知功能进行测评。结果:BMI与数字符号呈正相关,与连线测验A及连线测验B所用时间呈负相关;体重正常组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及连线测验B的成绩好于体重偏瘦组。结论:BMI能够影响认知,体重偏瘦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低于体重正常组的患者,体重越瘦其认知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功能 体重指数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氯丙嗪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郗玲燕 金圭星 +2 位作者 张素允 黄秀芹 李紫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6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氯丙嗪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嗪治疗,联合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氯丙嗪治疗。比较2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心...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氯丙嗪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丙嗪治疗,联合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氯丙嗪治疗。比较2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神经营养因子、心电图、血钾、血镁等指标以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Stroop测验、持续操作测验、数字符号编码测验评分,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连线测验A评分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氯丙嗪可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NGF、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异常表达,修复受损神经元,且不影响患者机体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