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
44
1
作者
石远凯
许建萍
+22 位作者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验,对需接受多周期化疗的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连续2~4个周期预防性给予PEG-rhG-CSF。结果:PEG-rhG-CSF初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4.76%(13/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1.83%(5/273)、1.15%(2/174)和2.08%(2/9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11.36%(31/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6.23%(17/273)、2.87%(5/174)和3.13%(3/96)。第1次随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0.73%(2/273);FN持续时间中1例为2 d,1例为5 d;第2~4次随访的FN发生率均为0;次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筛选期的25%(7/28),分别降至后续1~3个周期的3.57%(1/28)、0(0/28)和6.67%(1/15),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从71.43%(20/28)分别降至10.71%(3/28)、14.29%(4/28)和0(0/15)。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48%(44/420)。结论:每个化疗周期应用1次PEG-rhG-CSF可有效预防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多个周期应用可以显示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
44
1
作者
石远凯
许建萍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
医院
内科
常州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肿瘤
内科
石家庄市
第一
医院
肿瘤
科
唐山市人民
医院
放化疗科
武警广东总队
医院
肿瘤
内科
邯郸市中心
医院
放疗科
东南
大学
医学院附属江阴
医院
肿瘤
科
浙江省
肿瘤
医院
胸部
肿瘤
内科
锦州市中心
医院
肿瘤
科
北京军区总
医院
肿瘤
内科
湖南省
肿瘤
医院
胸内二科
河北
省人民
医院
肿瘤
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河北医科大学
第三
医院
放疗科
安徽
医科大
学第二附属
医院
肿瘤
内科
承德医学院附属
医院
放化疗科
北京胸科
医院
综合科
河北
胸科
医院
肿瘤
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医院
肿瘤
内科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79-68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3ZX09104007)资助~~
文摘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验,对需接受多周期化疗的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连续2~4个周期预防性给予PEG-rhG-CSF。结果:PEG-rhG-CSF初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4.76%(13/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1.83%(5/273)、1.15%(2/174)和2.08%(2/9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11.36%(31/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6.23%(17/273)、2.87%(5/174)和3.13%(3/96)。第1次随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0.73%(2/273);FN持续时间中1例为2 d,1例为5 d;第2~4次随访的FN发生率均为0;次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筛选期的25%(7/28),分别降至后续1~3个周期的3.57%(1/28)、0(0/28)和6.67%(1/15),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从71.43%(20/28)分别降至10.71%(3/28)、14.29%(4/28)和0(0/15)。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48%(44/420)。结论:每个化疗周期应用1次PEG-rhG-CSF可有效预防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多个周期应用可以显示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肿瘤
化疗
Keywords
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neutropenia
tumor
chemotherapy
分类号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石远凯
许建萍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