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中常见统计学错误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斯静 薛鹏 +3 位作者 高霞 张晓琳 何祯 杜媛鲲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991-992,F0003,共3页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研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统计分析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论文价值的重要载体以及论文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对《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过程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进行总结,分别从统计描述常见错误和统计...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研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统计分析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论文价值的重要载体以及论文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对《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投稿过程中存在的统计学错误进行总结,分别从统计描述常见错误和统计推断常见错误两方面进行认真梳理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修改方案。希望能够为作者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引起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重视,从而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统计错误 统计描述 统计推断 假设检验
下载PDF
二甲双胍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丽莉 范国洽 +5 位作者 韩蕊 石志平 王涛 张洁 王雪 周亚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与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糖尿病大...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与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2型糖尿病空白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n=7)、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干预组(二甲双胍组,n=8)。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灌胃8周,于干预末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次晨心尖取血并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核因子-κB水平;取胸主动脉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的表达。结果:(1)HE染色可见2型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管壁结构层次不清,内膜增厚,内皮细胞肿大变性,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2)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胰岛素[(20.00±5.91)m IU/L vs(11.34±3.88)m IU/L]、核因子-κB[(170.22±21.53)μmol/L vs(78.68±12.15)μmol/L]、ICAM-1[(130.59±16.00)pg/ml vs(75.63±19.52)pg/ml]、VCAM-1[(990.19±119.18)ng/ml vs(616.54±54.51)ng/ml]、总胆固醇[(4.15±0.41)mmol/L vs(2.18±0.93)mmol/L]、甘油三酯[(1.83±0.40)mmol/L vs(0.81±0.2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3±0.44)mmol/L vs(1.24±0.47)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曲线下面积(30.78±11.25)m IU·L-1·h vs(47.55±5.23)m IU·L-1·h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核因子-κB、MC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结束时二甲双胍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VCAM-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较2型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水平也较二甲双胍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甲双胍通过降低p38 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脂代谢而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二甲双胍
下载PDF
河北地区不同年龄健康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与体成分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宝新 黄怡 +1 位作者 王燕 李玉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河北地区不同年龄健康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BMD)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 225名受试对象年龄20~79岁,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其中20~29岁28名,30~39岁35名,40~49岁40名,50~59岁42名,60~69岁39名,70~79岁41名,均检测正位腰椎(L2... 目的探讨河北地区不同年龄健康男性不同部位骨密度(BMD)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 225名受试对象年龄20~79岁,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其中20~29岁28名,30~39岁35名,40~49岁40名,50~59岁42名,60~69岁39名,70~79岁41名,均检测正位腰椎(L2~4)、股骨(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转子间)BMD,同时测定全身各部位肌肉和脂肪含量。结果各年龄组体质量指数(BMI)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男性在40~49岁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00%,50~59岁组为13.04%,60~69岁组24.39%,70~79岁组41.86%。30~39岁组各部位BMD均为最高值,且在股骨颈、Ward三角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20~29岁、40~49岁、50~59岁间各部位BMD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60~69岁组L2~4、股骨颈、转子间BMD均明显高于70~79岁组(P<0.05);30~39岁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与40~49岁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50~59岁与70~79岁组比较,躯干、总肌肉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部位脂肪含量随增龄虽有增加趋势,但仅70~79岁组躯干、腿部、总脂肪含量较20~29岁、30~39岁组明显增加(P<0.05),其他年龄组各部位脂肪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L2~4、股骨均值BMD均与BMI、所对应的肌肉含量、年龄关系密切,与所对应的脂肪含量无相关性。结论河北地区健康男性各部位骨密度均随增龄逐渐降低,无快速骨量丢失期,各部位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之间,各部位肌肉含量均与BMD有明显相关性,与脂肪含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卫生人力 身体成分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骨代谢
4
作者 樊永平 李玉坤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0期2898-2900,共3页
近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PPARγ配体罗格列酮等能减少骨量、降低骨密度,且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增加骨量丢失和骨折风险。骨组织能表达PPARγ,治疗剂量TZDs调节PPARγ活性后对骨组织带来不良影响,相关基... 近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PPARγ配体罗格列酮等能减少骨量、降低骨密度,且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增加骨量丢失和骨折风险。骨组织能表达PPARγ,治疗剂量TZDs调节PPARγ活性后对骨组织带来不良影响,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TZDs负性调节骨代谢,本文从不同方面就其对骨代谢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ZDs PPARΓ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剑侠 薛鹏 +3 位作者 王燕 鲍晓雪 王娜 李玉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28例(T2DM组),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按其T值再分为OP组(60例)和非O...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O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128例(T2DM组),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按其T值再分为OP组(60例)和非OP组(68例),另选56例无糖代谢异常的绝经后女性为对照组。应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糖、血脂及血压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分析O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OP组的年龄、TC、LDL-C及收缩压比非OP组高,而体质量指数(BMI)、双股骨骨密度及腰椎1~4骨密度较非OP组低(均P〈0.05);对照组年龄与双股骨及腰椎1~4骨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T2DM组双股骨骨密度、腰椎1~4骨密度分别和年龄、TC、LDL-C及收缩压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C、LDL-C、收缩压是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改变及OP的发生与年龄、TC、LDL-C、收缩压密切相关,临床应密切关注以上指标防止患者发生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血脂 血压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安秀丽 张莉 梁丽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54-3056,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在老年糖尿病(DM)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DM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在老年糖尿病(DM)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DM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教育方式。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后3、6个月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前后FPG差异显著(F时间=246.584,P<0.01,F交互=15.880,P<0.01);两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2 h PG、Hb A1c及自我管理行为中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同伴支持教育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个性化健康教育 同伴支持 血糖 自我管理行为
下载PDF
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再次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安秀丽 张莉 +2 位作者 李子怡 梁丽娜 薛鹏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1424-142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次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骨科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2例,年龄60~8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由骨科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干预组61例,...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次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骨科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2例,年龄60~8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由骨科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干预组61例,由骨科联合内分泌科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2、24个月骨密度值及术后再次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后腰椎骨密度平均值比较,F_(时间)=46.250,P<0.01,F_(交互)=13.999,P<0.01;2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左、右髋部骨密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24个月再次骨折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护理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重建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燕 李宝新 +1 位作者 刘岩 李玉坤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7-782,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探讨其骨重建特点。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S组);去卵巢组(NOVX组);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和2型糖尿病去卵巢组(DOVX组)。糖尿病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行双侧卵巢切除术,0、4、8和12周... 目的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探讨其骨重建特点。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S组);去卵巢组(NOVX组);2型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和2型糖尿病去卵巢组(DOVX组)。糖尿病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行双侧卵巢切除术,0、4、8和12周测血糖(FPG)、胰岛素(FINS)、雌激素(E2)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同期测定骨密度(BMD)并行成骨和破骨细胞培养。结果 0周时DOVX组的血糖(13.1±4.9)mmol/L明显高于NS组的(4.4±0.6)mmol/L(P<0.05)。4周时DOVX组的BMD为(0.073±0.012)g/cm2明显低于NS组的(0.098±0.016)g/cm2(P<0.05)。4、8和12周时DOVX组的B-ALP与NS组均无差异,而4和8周时DOVX组的TRACP5b明显高于NS组(P<0.05)。4、8和12周时DOVX组的成骨细胞活力与NS组均无差异,而DOVX组的破骨细胞计数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重建特点为骨吸收活跃而骨形成相对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去卵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重建
下载PDF
丹酚酸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方向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子怡 王娜 +1 位作者 薛鹏 李玉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4095-4100,共6页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目的:综述丹酚酸B对骨髓间充质...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酚酸B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分化。目的:综述丹酚酸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方向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分别以"丹酚酸B、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Salvianolic acid B,differentiation/osteogenic/adipogenesis,mesenchymal stem cells"为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9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 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章,其中中文102篇,英文136篇,最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9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目前发现,丹酚酸B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神经分化、成心肌细胞分化,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丹酚酸B是否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其他方向分化及在促进不同分化方向上的有效浓度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 分化 成骨分化 成脂分化 成神经分化 成心肌分化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丹参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综述 组织工程
下载PDF
2017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40
10
作者 薛鹏 李玉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2017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于2017年10月13日在线公布,2017年10月19日在沈阳召开的第九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开幕式上进行正式发布。近年,由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探索和发现,在骨质疏... 2017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于2017年10月13日在线公布,2017年10月19日在沈阳召开的第九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开幕式上进行正式发布。近年,由于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探索和发现,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新药研发、分级诊疗等有了新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疗指南 解读 骨矿盐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安秀丽 张莉 梁丽娜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治疗依从性在疾病进展中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治疗依从性在疾病进展中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压等测定。结果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干预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Hb A1c、ACR、血压值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期DN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维持血糖、血压稳定,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有效延缓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 早期糖尿病肾病 依从性 效果
下载PDF
生长因子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莉莉 李玉坤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生长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骨生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可通过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等而调节骨代谢。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骨生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可通过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等而调节骨代谢。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生长因子在骨与软骨形成、骨折愈合及其他肌肉骨骼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生长因子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骨代谢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软骨细胞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剑侠 薛鹏 +2 位作者 王燕 鲍晓雪 李玉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72-2673,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Hcy的表达水平与骨密度(BMD)间的关系。方法接受治疗的102例老年T2DM患者参照腰椎2、3、4椎体BMD检测结果分成A(OP)组32例、B(低骨量)组40例和C(骨量正常)组30例。另外选择性别、年龄相仿的28例健...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Hcy的表达水平与骨密度(BMD)间的关系。方法接受治疗的102例老年T2DM患者参照腰椎2、3、4椎体BMD检测结果分成A(OP)组32例、B(低骨量)组40例和C(骨量正常)组30例。另外选择性别、年龄相仿的28例健康体检者为D(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三酰甘油(TG)、碱性磷酸酶(ALP)、血磷、血钙、Hcy的水平。结果 A、B两组的BMI水平明显比C、D两组低(P<0.05);T2DM各组(A、B、C组)的Hb A1c水平均比D组高(P<0.01)。与D组比较A、B、C组LDL-C、HDL-C、TC、TG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Hcy水平明显比C、D组高,且A组比B组高,C组比D组高(P<0.05);各组ALP、血磷和血钙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OP患者高血浆Hcy水平与其腰椎的BMD值的下降可能相关,血浆Hcy水平的上升可能是老年T2DM患者OP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体成分与骨密度关系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燕 李宝新 +1 位作者 刘岩 李玉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39-245,共7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DM组)68例,绝经后血糖正常女性(NC组)73例。详细记录全部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绝经年限,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正位腰椎(L_(2-4))、股骨...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体成分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DM组)68例,绝经后血糖正常女性(NC组)73例。详细记录全部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绝经年限,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正位腰椎(L_(2-4))、股骨(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骨密度(BMD)与全身各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含量,并进行临床指标测定,分析骨密度与对应的肌肉和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 2组受试者的年龄、BMI、绝经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L_(2-4)、股骨颈、大转子BMD较N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较N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躯干、总脂肪含量较NC组明显增加,(P<0.05)。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组(DM-OP组)和糖尿病非骨质疏松组(DM-NP组):2组受试者年龄、BMI、绝经年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OP组DM病程、FBG、PBG、HbAlc明显高于DM-NP组(P<0.05),DM-OP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明显低于DM-NP组(P<0.05);总脂肪含量DM-OP组明显高于DM-NP组(P<0.05),其他部位脂肪含量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L_(2-4)、股骨均值BMD与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BMI、TLM、TKLM关系最为密切。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较血糖正常女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脂肪含量均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肌肉含量较脂肪含量对骨密度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2型糖尿病 体成分 骨密度
下载PDF
糖尿病与骨健康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秀丽 鲍晓雪 +1 位作者 李玉坤 薛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475-1480,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是决定骨强度的重要因素。据估计欧盟27个国家有2 200万女性和550万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350万人为新发脆性骨折患者,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代谢性疾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质量是决定骨强度的重要因素。据估计欧盟27个国家有2 200万女性和550万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350万人为新发脆性骨折患者,其中包括61万髋部骨折,52万椎体骨折,56万前臂骨折,180万其他部位骨折(如骨盆、肋骨、肱骨、胫骨、腓骨、锁骨、胸骨、肩胛骨等骨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疾病 代谢性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骨转换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萌 李玉坤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骨骼脆性和骨折危险增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骼是一个动力器官,具有支持、保护、储存代谢因子,为肌腱和韧带提供起止点等多种功能。骨质不断循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骨骼脆性和骨折危险增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骨骼是一个动力器官,具有支持、保护、储存代谢因子,为肌腱和韧带提供起止点等多种功能。骨质不断循环,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介导进行骨形成与骨吸收,维持骨量动态稳定。近年来检测血、尿骨转换生物标志物已趋于成熟,本文对主要骨转换生物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达到更早、更准确发现骨代谢异常,对预防骨质疏松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生成 骨质吸收 骨密度 骨转化标志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一洁 石振峰 李玉坤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又称外周血管病变(PVD)或外周动脉病变(PAD),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糖尿病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重要原因。糖尿病PAD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0倍。其中8%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己存在PA...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又称外周血管病变(PVD)或外周动脉病变(PAD),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和糖尿病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重要原因。糖尿病PAD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0倍。其中8%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己存在PAD,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因此早期诊查及早预防对减少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预混门冬胰岛素50与预混人胰岛素50R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剑侠 薛鹏 +1 位作者 王燕 李玉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50与预混人胰岛素50R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预混门冬胰岛素50组和预混人胰岛素50R组各38例,采用2次皮下注射方案,药物剂量依据血糖调整,为期12周,观察... 目的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50与预混人胰岛素50R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预混门冬胰岛素50组和预混人胰岛素50R组各38例,采用2次皮下注射方案,药物剂量依据血糖调整,为期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与预混人胰岛素50R组相比,预混门冬胰岛素50组治疗后餐后2h血糖降低明显(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胰岛素应用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混门冬胰岛素50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同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胰岛素 普通 天冬胰岛素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代谢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洁 李玉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89-94,共6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家庭成员参与骨骼形成、分化、吸收等过程,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BMPs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软骨细胞 骨代谢
下载PDF
糖尿病血脂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薛鹏 李玉坤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6期474-477,481,共5页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本文对近年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提出合理...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本文对近年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研究进行综述,阐述了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强调糖尿病综合管理中加强血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脂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