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至2019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维忆 张宁 +3 位作者 周亚莉 尚美双 叶丹丹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分析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年龄≥60岁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信息及影像学资料并进... 目的分析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年龄≥60岁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信息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按照入院年份划分为前5年组(A组,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和后5年组(B组,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出10年间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12例,占同期上肢骨折的1.2%(312/25764),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4%(312/88886)。男64例,女248例,男女比为0.26∶1;年龄为60~93岁。骨折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其中男性为60~69岁,女性为60~69岁;跌倒伤和室内活动损伤占比最高(71.2%,222/312);高发骨折类型为11-A2、11-A3型;体重指数评价为超重及肥胖患者总数占比最高(58.7%,183/312)。A、B组患者的男女比(0.37∶1、0.22∶1)和高发年龄段(60~69岁)所占构成比[42.7%(38/89)、55.2%(123/2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和体重指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同期上肢骨折的1.2%,占同期全身骨折的0.4%。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为女性多于男性,跌倒和室内活动损伤为更常见致伤原因,复杂骨折、超重及肥胖患者比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老年人 性别分布 肱骨外科颈骨折
原文传递
2010年至2019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住院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维忆 周亚莉 +3 位作者 尚美双 叶丹丹 张宁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分析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型,按照入院年份划分为前5年组(A组)、后5年组(B组)共... 目的分析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锁骨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型,按照入院年份划分为前5年组(A组)、后5年组(B组)共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结10年期间锁骨骨折的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锁骨骨折患者2 188例,占全身骨折的2.46%(2 188/88 886),男女比为2.05∶1。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其中男性高发为65~69岁,女性为60~64岁。A组男女比2.23∶1;B组男女比1.96:1,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男性41~50岁占比最高,为23.2%(124/534),女性为51~60岁占比最高,为15.8%(38/240)。B组男性41~50岁占比最高,为19.9%(186/936),女性为61~70岁占比最高,为17.8%(85/478)。两组中71~80岁及大于80岁以上年龄段性别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t=5.449,P<0.05),其余各年龄段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伤原因中以跌倒和室内活动损伤占比最高(57.9%,1 266/2 188),其次为交通事故(28.2%,617/2 188)。两组致伤原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38,P<0.001)。高发骨折类型为Allman ⅠB和ⅠA型。A组ⅠB型骨折占比最高(56.7%,439/774),其次为ⅡB型(17.1%,132/774);B组ⅠB型占比最高(59.4%,840/1 414),其次为ⅡA型(15.9%,225/1 414)。两组的骨折分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08,P<0.001)。手术治疗患者共1 798例,A组为628例,B组为1 170例;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0.98±6.01)d和(10.48±4.86)d。两组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P<0.05)。结论 10年间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46%,与前5年相比,后五年的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构成比上升。临床特征的变化趋势为男性多于女性,跌倒和室内活动损伤为最常见致伤原因。Allman Ⅰ型高发,但ⅡA型骨折比例增高,住院天数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维忆 邢欣 +2 位作者 卞晓华 秦延军 张英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明确本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特点,为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因胸痛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明确本地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特点,为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因胸痛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胸痛患者221例,男172例(77.8%),女49例(22.2%);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3岁,四分位数间距18岁;不同年龄段病例中,以>59~69岁人数所占比例最高(30.8%);在各年龄段中,男女患病例数的构成比不同,差异有显著性(χ^(2)=16.692,P<0.05);梗死部位以前壁梗死占比最高,达到38.9%;发病季节以冬季高发,以16:00-19:59就诊例数最多;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冬季高发,男性、老年患者占比最高,梗死部位以前壁占比最高,患者在16:00-19:59时间段为就诊高峰,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科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耘生 王纯玲 于溯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75-476,共2页
目的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预防医护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压力量表对综合医... 目的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预防医护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压力量表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6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在SCL-90调查中有7个因子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压力调查中,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中重度压力达87.63%以上。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评价极低、心理能力调节不足是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心理学 数据收集
下载PDF
急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田宝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期9-9,共1页
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在美国,每年有23万人由于药物过敏反应住院[1]... 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在美国,每年有23万人由于药物过敏反应住院[1]。某些人因遗传因素或特异体质,会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当其应用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宝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1期55-55,69,共2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亦是内科常见急症,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若能在急诊科终止其发作,可无需住院,因此终止发作是其主要的治疗目的。我科近年急诊治疗PSVT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阵发性 急诊
下载PDF
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
7
作者 田宝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对359例急诊内科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生存者改良后APACHEⅡ评分为(11.3±6.9)分低于死亡者的(20.5±8.1)分,差异有... 目的探讨改良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对359例急诊内科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生存者改良后APACHEⅡ评分为(11.3±6.9)分低于死亡者的(20.5±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APACHEⅡ系统与传统A-PACHEⅡ系统同样能够可靠地评估和预测急诊内科疾病,且改良后APACHEⅡ评分系统参数能够快速获得,更能体现急诊抢救患者快捷、高效的特点,适合急诊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 急诊内科 应用
下载PDF
【最美的天使】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队员张新亮:即便危险重重我也必须去
8
作者 刘慧鑫(采访/整理) 张新亮 《档案天地》 2020年第6期17-18,共2页
【人物名片】张新亮:男,1979年10月生人,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成员,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凡人语录】"病人以性命相托,岂敢懈怠。"——张新亮采访者:出征前... 【人物名片】张新亮:男,1979年10月生人,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成员,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凡人语录】"病人以性命相托,岂敢懈怠。"——张新亮采访者:出征前情况如何,家里人支持吗?张新亮:2020年2月9日凌晨4:30,我接到了科里的电话,当时心里非常激动,感觉终于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报效祖国了,挺骄傲的。接到电话之后,我没有立即告知家人,只说去科里开会。到医院后,领导询问我去武汉支援的意愿,我说:"行啊!咱们现在走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处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方舱医院 中共党员 医疗队 采访者 科里
下载PDF
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步玮 李梅 +4 位作者 张学斌 贾龙 张新亮 卢旭东 董士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99-1102,1112,共5页
目的 通过建立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梯队,探讨创伤单元医护人员的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的优缺点,为提升队员救援能力与创伤单元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梯队,制定相关... 目的 通过建立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梯队,探讨创伤单元医护人员的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的优缺点,为提升队员救援能力与创伤单元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梯队,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创伤单元的理论和知识培训。采用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及队员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创伤单元队员的灾害救援能力。结果 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及全流程模拟演练能迅速提高创伤单元医护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创伤单元提供高效救援能力,促进创伤单元的创建和功能的实现。结论 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用于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可快速提升多种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创伤单元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模块化训练 灾难救援 创伤单元 应急移动救治中心
下载PDF
急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及致命性胸痛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维忆 胡卓思 +1 位作者 刘书娟 张英泽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847-2850,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急诊科以胸痛为主诉的431例患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就诊时间、病因、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急性胸痛患者431例,男292...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急诊科以胸痛为主诉的431例患者资料,对其人口学特征、就诊时间、病因、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急性胸痛患者431例,男292例,女139例。年龄中位数为65岁,高发就诊年龄段为55~74岁。胸痛患者高发就诊月份为3月(11.6%,50/431),高发就诊时间段为20∶01~24∶00(14.6%,63/431)。病因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占比最高,为63.8%(275/431)。男性、吸烟史、高脂血症、糖尿病、低血压、心率减慢、指脉氧降低是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致命性胸痛的危险因素为胸痛患者的进一步诊治,减少病死率和降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致命性胸痛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张春花 孟翠巧 +5 位作者 李尚璞 秦延军 国春花 刘雅建 马庆红 张秀果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74-3476,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依照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分为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每组34例。比较2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血小板(... 目的研究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依照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分为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每组34例。比较2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代谢功能[血乳酸(Lac)、碱剩余(Be)],分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比较,治疗后常规组患者心率较低,血压、血氧饱和度较高(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LT水平较高,APTT时间较长、PT指标水平较低,BE水平较高,Lac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酸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DS)以及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均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凝血及氧代谢功能,降低患者MODS、ARDS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体液复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急性胸痛患者临床特征及使用院前急救医疗影响因素
12
作者 孙维忆 邢欣 +2 位作者 卞晓华 秦延军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4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 目的分析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启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4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婚姻情况、烟酒史、既往病史是否为急性胸痛患者使用EM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450例急性胸痛患者,男性296例,女性154例,胸痛高发年龄61~70岁;胸痛的高发季节为秋季,高发时间段为20∶01~24∶00;使用EMS184例,占40.9%。根据相关检查最后确诊,急性胸痛以急性心肌梗死占比最高(42.5%,191/450)。单身状态胸痛患者48例、既往吸烟患者227例、高血压病史329例、高脂血症病史120例,使用EMS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史、既往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是急性胸痛患者使用EM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男性多于女性,61~70岁高发,秋季、20∶00~24∶00就诊病例最多,病因以急性心肌梗死占比最高。使用EMS占比约2/5,既往吸烟史、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急性胸痛患者更倾向于使用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下的康复介入管理对ICU严重创伤患者康复进程、心理状态及躯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雪霞 刘雅建 张春花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下的康复介入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8月122例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ICU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建档顺序不同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60例ICU严重...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下的康复介入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8月122例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ICU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建档顺序不同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60例ICU严重创伤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0年7月—2021年8月62例ICU严重创伤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下的康复介入管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CL-90)、认知功能(MMSE)、躯体功能[肌力(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日常生活能力(BI)]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ICU时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干预结束时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干预结束时观察组MRC-score、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5.63%),(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下的康复介入管理可改善ICU严重创伤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躯体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严重创伤 功能恢复 多学科协作 康复介入
下载PDF
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吕钦 孙峰 +1 位作者 贾龙 井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4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SDT)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SDT)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普通雾化方法干预,试验组行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干预,比较两组吸痰时生命体征、气道湿化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吸痰时的生命体征中气道阻力、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术后肺部感染,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69%,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良PSDT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自制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进行辅助干预,能有效提高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身体机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气切套管用雾化组件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 湿化 术后肺部感染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宝石 董士民 +1 位作者 李侠 张新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40-64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16
作者 夏为 卞晓华 董士民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ICU收治的37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ICU收治的37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ICU脓毒症病死率为46.5%(172/3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9.2%)为主,合并多部位感染者占12.7%;革兰阴性菌为最常见致病菌[62.7%(175/2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ICU 24 h APACHE II评分、并发脓毒症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ICU脓毒症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脓毒症性休克患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不同部位有创血压监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春花 邓卓军 +4 位作者 郭旋 吕钦 杨志慧 周春霞 耿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选取脓毒症性休克老年患者30例,分别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胺治疗。结果显示,不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并不会对桡动脉及股动脉的有创血压值测量造成影响,二者可以相互替换使用。
关键词 有创血压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邓卓军 夏为 +1 位作者 卞晓华 田宝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4例ARD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床旁超声指导液体管理,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管...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4例ARD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床旁超声指导液体管理,B组采用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入院后当天以及第7天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II)和Murray肺损伤评分,并计算氧合指数(Pa O2/Fi O2)以及肺静态肺顺应性(Clst);记录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在第7天氧合指数、Clst、心率、呼吸频率、PEEP、Pplat、APACHE II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以及28 d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安全,有效,对指导ARDS患者液体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床旁诊断化验信息系统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下载PDF
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芳 王琴 +2 位作者 董士民 李玉兰 付绍莉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3期3272-3275,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对ACS患者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rhBNP组...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对ACS患者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rhBNP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及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形态学参数和舒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8h、5d、7d两组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5d时2组BNP水平均有所回升,形成第二峰,但rhBNP组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h rhBNP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较治疗前分别下降26.8%、19.6%、17.3%,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5d、7d、14d心脏射血分数(EF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rhBNP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4d时均有增加,rhBNP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rhBNP可以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BNP水平,提高心脏射血分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增长,可以阻抑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急性冠脉综合征 神经内分泌 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卞晓华 董士民 +1 位作者 秦延军 张春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IT)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37例,随机分为目标组(平均血糖控制在4.1~6.1 mmol/L,n=19)和常规组(平均...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IT)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37例,随机分为目标组(平均血糖控制在4.1~6.1 mmol/L,n=19)和常规组(平均血糖控制在6.2~8.3 mmol/L,n=18).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天血清cTnI、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两组死亡率(常规组27.7%,目标组26.3%)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常规组比较,目标组平均胰岛素用量增加31.6%[(7.2 ±1.8)U/h vs.(9.8±2.1)U/h,P<0.05].与常规组同时间点比较,目标组第3天血清cTnI水平降低38.0%、血浆TNF-α水平降低31.7%,第4天血浆IL-6水平降低26.0%(P均<0.05).结论 IIT可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症 胰岛素 脓毒症 肌钙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