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与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春涛 陈立华 +1 位作者 刘苏 方明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与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及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先心病患者(先心病组)和32例非先心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心肌组织...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与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及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先心病患者(先心病组)和32例非先心病者(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心肌组织、血清和白细胞中的TOX、RV、CMV及HSV4种基因并进行比较。结果先心病组心肌组织中TOX、RV、CMV、HSV的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6.2%、18.8%、28.8%和7.5%,对照组分别为0、0、18.8%和6.2%,两组TOX、RV基因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HSV基因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与对照组心肌组织中CMV、HSV阳性者的CMV〔(5.50±1.30)copies/ml和(5.30±0.33)copies/ml〕、HSV〔(4.51±0.87)copies/ml和(4.32±0.17)copies/ml〕基因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与对照组白细胞中CMV阳性者的CMV〔(5.23±1.20)cop-ies/ml和(5.02±0.79)copies/ml〕基因定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心病的发生与TOX、RV、CMV、HSV感染有关,但与病原体感染的数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弓形虫属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属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笑 赵滨 +5 位作者 李静 张青娟 高荣花 彭祝宪 刘捷 徐梦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4-8,共5页
目的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证据总结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初步设计,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最终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 目的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通过证据总结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初步设计,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结果最终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20个。3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94.12%~100.00%,权威系数为0.84,变异系数为0.00~0.22,协调系数为0.09~0.24(均P〈0.01)。结论通过循证、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对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循证护理 半结构式访谈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吴春涛 刘苏 +4 位作者 唐闽 李倩 刘钰 王凤安 阎庆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筛查有无营养风险。观察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与术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筛查有无营养风险。观察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分成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对术后第14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结果和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瓣膜病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心功能与营养风险有相关性(r=0.317,P <0.01),存在正相关关系。营养支持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4天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术后第14天营养支持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营养支持组住ICU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营养支持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发现瓣膜病病人术前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在围术期,对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治疗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科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蒋玉娜 纪会娟 +3 位作者 郄娜 孔红肖 韩彩娜 贾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对儿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科2013-2015年收治的患儿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对儿科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科2013-2015年收治的患儿11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形式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同时对患儿干预后的护理依从性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SCARED和DSRS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所有患儿的护理依从性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引导患儿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式心理干预 儿科护理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一站式杂交技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安景辉 陈子英 +5 位作者 石凤梧 马千里 张洁琼 李仁乐 吴雪达 刘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评价一站式杂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患者23例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3例,其中杂交组在经胸骨下段小... 目的评价一站式杂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患者23例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3例,其中杂交组在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以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搭桥,术毕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治疗"罪犯"血管,另外23例患者行常规胸骨正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患者死亡。杂交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杂交组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较常规组少(P<0.05);杂交组术中出血量、24 h引流量及血肌钙蛋白量较常规组少(P<0.05);杂交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引流管保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结论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较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辉 侯晓敏 +2 位作者 王慧慈 于丁 李军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6,共5页
目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丙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异丙酚预处理组、... 目的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异丙酚联合贝那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异丙酚预处理组、贝那普利预处理组及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预处理组。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Bcl-2和Bax表达。结果异丙酚和贝那普利单独以及联合用药对心率、血压和血压-心率指数无明显影响。异丙酚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后作用增强,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高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结论异丙酚和贝那普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协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贝那普利 联合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凋亡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卡托普利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于丁 李倩 +1 位作者 于永燕 李军霞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445-1447,共3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联合卡托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卡托普利组,联合用药组。用BL-420生物采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 目的研究小檗碱联合卡托普利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小檗碱组,卡托普利组,联合用药组。用BL-420生物采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DEP)、左心室压力变化速率(±dp/dtm ax);用试剂盒测量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联合用药组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CK-MB和LDH活性(P<0.01),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P<0.05),联合应用组上述作用均比单独用药时增强(P<0.01)。结论小檗碱联合卡托普利预处理可增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卡托普利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心功能
下载PDF
盐酸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于丁 于永燕 +3 位作者 马千里 王宪德 唐闽 李军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共分5组,糖尿病大鼠假手术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组;小檗碱5、10、20mg/kg 3个剂量组。用BL-420生物...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共分5组,糖尿病大鼠假手术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组;小檗碱5、10、20mg/kg 3个剂量组。用BL-420生物采集系统记录各组大鼠心率、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变化速率;用试剂盒测量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功酶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小檗碱可升高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室收缩压和左室压力变化速率,降低左室舒张末压,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功酶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论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大鼠
下载PDF
哇巴因对心肌细胞钙瞬变及收缩力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于丁 石晓路 +1 位作者 李军霞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1-694,共4页
目的检测哇巴因对正常大鼠和阿霉素所致心衰大鼠左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钙瞬变和舒张期钙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大鼠心衰模型,以改良的Langendorff装置分离心肌细胞,负载Fluo-4钙荧光染料后采用IonOptix可视化细胞动缘探测系统... 目的检测哇巴因对正常大鼠和阿霉素所致心衰大鼠左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钙瞬变和舒张期钙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大鼠心衰模型,以改良的Langendorff装置分离心肌细胞,负载Fluo-4钙荧光染料后采用IonOptix可视化细胞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哇巴因对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舒张期钙及钙瞬变的变化。结果哇巴因可浓度依赖性增加正常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力和钙瞬变,3×10-7 mol·L-1哇巴因即明显增加收缩力和钙瞬变,但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1×10-5 mol·L-1哇巴因才明显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力和钙瞬变;哇巴因也可增加正常大鼠和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舒张期钙。结论哇巴因能够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力、钙瞬变和舒张期钙,阿霉素所致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较正常细胞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心肌细胞 Na+/K+-ATPase 哇巴因 Fluo-4 舒张期钙 钙瞬变 收缩
下载PDF
35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岭 唐闽 +1 位作者 王生池 张学丛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5期748-749,共2页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I)阳性结果进行细菌耐药性及菌群分布分析,探讨防治 CRI 的措施。方法:对30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CRI35例(16.1%);病原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结论:...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CRI)阳性结果进行细菌耐药性及菌群分布分析,探讨防治 CRI 的措施。方法:对30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CRI35例(16.1%);病原菌分布: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结论:CVC 是重要的感染途径,留置>6d 感染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性感染 护理技术
下载PDF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455在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小鼠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春涛 李拥军 +1 位作者 刘苏 王智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9-894,共6页
目的:通过结扎小鼠主动脉弓导致主动脉缩窄(TAC)两周后建立心肌肥厚的模型,旨在探讨微小核糖核酸-455(mi R-455)在心肌肥厚中细胞与分子学机制。方法:选用1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TAC+mi R-455组(n=6,尾静脉注射包被mi R-455的腺病毒)、... 目的:通过结扎小鼠主动脉弓导致主动脉缩窄(TAC)两周后建立心肌肥厚的模型,旨在探讨微小核糖核酸-455(mi R-455)在心肌肥厚中细胞与分子学机制。方法:选用1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TAC+mi R-455组(n=6,尾静脉注射包被mi R-455的腺病毒)、TAC+绿色荧光蛋白(GFP)组(n=6,TAC+GFP组,尾静脉注射包被GFP的腺病毒)和假手术组(n=6,尾静脉注射包被GFP的腺病毒)。术后两周测量小鼠血流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对心肌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方法检测心肌肥厚基因与纤维化基因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凋亡蛋白;q RT-PCR与Western blot分析mi R-455的靶基因和蛋白。结果:造模两周时,与假手术组比较,TAC+GFP组小鼠心重/体重值增加[(9.78±0.20)mg/g vs(8.25±0.22)mg/g,P<0.01],左心室舒张期前壁厚度明显增加[(1.782±0.058)mm vs(1.457±0.050)mm,P<0.05],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变小[(3.027±0.052)mm vs(3.142±0.050)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84.167±4.167)%vs(77.000±3.347)%,P<0.05];心肌肥厚基因(心房钠尿因子、骨骼肌肌动蛋白和β肌球蛋白重链)和心肌纤维化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明显增加(P均<0.05);抗凋亡蛋白有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明显升高(P均<0.05)。与TAC+GFP组比较,TAC+mi R-455组小鼠的心重/体重值增加[(12.04±0.11)mg/g vs(9.78±0.20)mg/g,P<0.01],左心室舒张期前壁厚度增加[(1.908±0.062)mm vs(1.782±0.058)mm,P<0.01],左心室舒张期内径变小[(2.893±0.069)mm vs(3.027±0.052)mm,P<0.01],但两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肥厚基因表达增加(P均<0.05),但心肌纤维化基因表达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凋亡蛋白Bcl-2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凋亡蛋白Bax无明显升高。Western blot分析,TAC+GFP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钙网蛋白(CALR)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水平都有升高(P均<0.01),TAC+mi R-455组与TAC+GFP组比较,GRP7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LR水平却有了明显下降(P<0.01);q RT-PCR结果显示CALR水平下降同时也有CALR m RNA的下降(P<0.01)。结论:短期压力负荷后小鼠出现了代偿性心肌肥厚的特征,表现为心室壁的增厚,心室腔的缩小,心重/体重比值增加以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增强;病理学出现明显心肌细胞增大,伴随出现心肌肥厚相关的胎儿期基因的重新激活。mi R-455通过降解靶m RNA使CALR降低这条途径,使得心肌细胞进一步增大,心肌肥厚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心肌肥厚 钙网蛋白
下载PDF
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千里 唐闽 +1 位作者 于丁 王宪德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行单纯二尖瓣替换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三组:1组(32例)全部切除瓣下结构;2组(43例)保留后瓣组;3组(10例)保留全部瓣下结构。对患... 目的 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行单纯二尖瓣替换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三组:1组(32例)全部切除瓣下结构;2组(43例)保留后瓣组;3组(10例)保留全部瓣下结构。对患者进行随访,并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患者左心功能,比较各组间差别。结果 1组与2组、3组间各种参数差别均具有显著差异(P <0 .0 5 ) ,2组与3组间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二尖瓣替换术中,保留瓣下结构对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改善的影响优于不保留瓣下结构,全部保留瓣下结构优于部分保留瓣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功能 保留瓣下结构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麻醉药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辉 候晓敏 于丁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心肌短时间血供中断后,一定时间内再次恢复心肌血液供应,缺血心肌发生较血液供应恢复前更严重的损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提出缺血预适应概念,是指多次短暂缺血对随后较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指的是心肌短时间血供中断后,一定时间内再次恢复心肌血液供应,缺血心肌发生较血液供应恢复前更严重的损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提出缺血预适应概念,是指多次短暂缺血对随后较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的一种适应机制。缺血预处理是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成了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再灌注 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14
作者 刘林力 陈子英 +3 位作者 刘苏 张文立 石凤梧 赵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破裂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诊治经验
下载PDF
心脏枪弹穿通伤致心内金属异物及主动脉窦右心室瘘一例
15
作者 刘林力 谢英奎 +1 位作者 张文立 周文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1期666-666,共1页
心脏枪弹穿通伤致心内金属异物及主动脉窦右心室瘘一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刘林力谢英奎张文立周文秀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左前胸部枪击伤43小时入院。伤后无意识障碍,入院前10小时行左胸腔穿刺,抽出血性积液4... 心脏枪弹穿通伤致心内金属异物及主动脉窦右心室瘘一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刘林力谢英奎张文立周文秀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左前胸部枪击伤43小时入院。伤后无意识障碍,入院前10小时行左胸腔穿刺,抽出血性积液400ml。查体:脉博96次/分,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枪弹伤 心内异物 主动脉窦 右心室瘘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
16
作者 王立坤 邢恒国 +1 位作者 刘钰 张彤迪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176-1176,1282,共2页
患者,男性,1.5岁,因出生后口唇紫绀,哭闹时加重,发现心脏杂音15个月入院.查体:T 36.8℃,P 120次/min,R 25次/min,BP 10.4/6.8 kPa.患儿发育较差,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胸骨左缘2、3、4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心前区无隆起,... 患者,男性,1.5岁,因出生后口唇紫绀,哭闹时加重,发现心脏杂音15个月入院.查体:T 36.8℃,P 120次/min,R 25次/min,BP 10.4/6.8 kPa.患儿发育较差,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胸骨左缘2、3、4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心前区无隆起,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超声所见,左、右心室腔大小及室壁厚度比例相当.主动脉起自右心室,肺动脉起自左心室,二者近似平行走形.室间隔上部回声失落约15mm,与肺动脉关系密切(图1).房间隔卵圆孔分离约2mm.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分叉处之间可见一异常交通,内径约2mm.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婴儿
下载PDF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附29例报告)
17
作者 陈子英 张文立 +4 位作者 周文秀 刘绍贤 谢英奎 赵宏 刘苏 《河北医药》 CAS 1996年第6期344-344,共1页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附29例报告)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陈子英,张文立,周文秀,刘绍贤,谢英奎,赵宏,刘苏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随着诊断水平的...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房室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附29例报告)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陈子英,张文立,周文秀,刘绍贤,谢英奎,赵宏,刘苏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彩色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房室瓣关闭不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围术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变化及意义
18
作者 李伟 刘苏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在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t disease,RHD)患者围术期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60例RHD患者围术期的血浆CGRP水平,与非手术组21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比...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在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t disease,RHD)患者围术期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60例RHD患者围术期的血浆CGRP水平,与非手术组21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1)手术组术前血浆CGRP水平为(93.4±17.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06.4±20.1)pg/ml,而与非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2)术后第4 h明显升高[(356.6±40.1)pg/ml,P<0.01],以后维持高水平,与非手术组及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RHD患者围术期CGRP明显增高,提示CGRP在RHD的病理生理改变中有重要意义,其血浆水平可作为判断RHD患者心功能和手术后心功能改善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型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瓣膜成型术 降钙素相关基因肽
下载PDF
JAK-STAT通路在兔心肌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长江 刘苏 +3 位作者 郭立新 闫世伟 左相荣 李瑞冰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385-1388,1394,共5页
目的观察JAK-STAT通路在兔心肌缺血后处理(IPO)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只进行简单的缺血再灌注,即每只标本在阻断前降支30分钟后再进行120分钟的再灌注。组2单纯缺血后处理组(IPO组,... 目的观察JAK-STAT通路在兔心肌缺血后处理(IPO)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只进行简单的缺血再灌注,即每只标本在阻断前降支30分钟后再进行120分钟的再灌注。组2单纯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0),给予IPO,不给予通道阻断剂。组3,进行IPO,同时给予JAK-STAT特异性阻断剂AG490(AG490+IPO组,n=10)。以阻断前10分钟为起点,期间每10分钟记录1次左心室压力情况。每组分别于阻断前、阻断后20分钟、再灌注后60分钟、120分钟抽取2ml血液作为标本,分别进行心肌磷酸激酶(CPK)的检测;最后处死,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各组的CPK于缺血、再灌注后均明显增加,组2CPK于再灌注后较组1显著降低(P<0.05),而组3与组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dt max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越靠近0点表明心功能越差,IPO对心功能起到了保护作用,而AG490阻断了IPO的保护作用。组2的细胞凋亡千分率均小于组1(P<0.01),组3与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O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及凋亡、心肌酶的释放,改善心功能。JAK-STAT通路参与了IPO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后处理 JAK-STAT信号通路 阻断剂
下载PDF
心肌缺血后处理实验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长江 郭立新 刘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心肌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是通过在缺血心肌再灌注前施加一定的干预,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以达到心肌保护,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措施.后处理是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1]之后,... 心肌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是通过在缺血心肌再灌注前施加一定的干预,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以达到心肌保护,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措施.后处理是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1]之后,心肌保护研究的一个热点,多家机构在不同动物模型上,证实心肌IPost在减少再灌注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减少细胞凋亡等方面起到保护作用[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模型 动物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