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8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相关神经综合征的影像特征
1
作者 周立霞 高境谦 +6 位作者 吕飞燕 张文琳 王亮 曲珍珍 司沛沛 毛卓锋 贾丽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328-334,共7页
目的分析一组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相关神经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诊断为抗GAD65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基线及随访头部磁... 目的分析一组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相关神经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诊断为抗GAD65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基线及随访头部磁共振影像特征。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女性8例,男性7例,发病年龄在28~72岁之间。临床综合征包括边缘叶脑炎(LE)、颞叶癫痫(TLE)或癫痫发作(n=12,80%)、僵人综合征(SPS)(n=1,6.67%)、小脑性共济失调(CA)(n=2,13.3%)。影像学表现:15例患者中14例(93.3%)初次就诊即存在脑萎缩,仅1例青年患者无脑萎缩;10例(67%)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海马信号异常,3例(20%)患者有皮质/皮质下异常信号。15例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其中对8例患者进行了MRI动态随访,随访时间在6个月至4年不等。随访结果显示:表现为皮质/皮质下异常信号的患者临床及影像表现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影像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海马异常信号的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差。随访过程中8例MRI复查患者脑萎缩程度均有进展。结论GAD65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神经综合征常见影像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海马异常信号、皮质/皮质下实质异常信号两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免疫治疗效果上有所差异。头部MRI影像学特征在GAD65抗体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MRI检查有望作为监测疾病进展及治疗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65 磁共振成像 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综合征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考核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丽梅 何瑛 +3 位作者 田惠杰 曹晓亚 王娟 田素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45名,在能力评价中使用OSCE。以基础理论知识及标准化患者为基础,分别进...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低年资护士45名,在能力评价中使用OSCE。以基础理论知识及标准化患者为基础,分别进行入院症状评估与基础评估、基本操作技能、床头交接班、突发情况处置、病历分析与书写、出院患者护理“6站式”考核,每站20分;在考核后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护士对考核的评价;访谈护士对考核的内心体验。结果OSCE综合成绩为(105.20±3.60)分,基本操作技能站得分最高(18.02±1.14)分,出院患者护理站得分(17.84±1.04)分,症状评估与基础评估站得分(17.60±1.19)分,床头交接班站得分(17.37±1.32)分,突发情况处置站得分(17.00±1.49)分,病历分析与书写站得分(17.37±1.25)分。护士对OSCE的评价,提高其健康评估的自信心一项得分最高(3.80±0.40)分。护士访谈结果,OSCE较传统考试更公平客观,能真实反映临床工作能力。结论OSCE设计科学合理,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可用于低年资护士临床能力评价,考试形式新颖,低年资护士易于接受,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有较好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工作能力 客观结构化考核 低年资护士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毕娟 唐丽梅 王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28-530,536,共4页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流程在预防神经内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神经内科ICU患者2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设计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预见性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评...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流程在预防神经内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神经内科ICU患者2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设计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预见性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评价2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3%,对照组为1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设计实施预见性护理流程,可以降低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拔除 护理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高压氧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袁芳 袁红 张国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77-479,共3页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疾病 治疗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沉、同型半胱氨酸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门欣怡 赵静 +2 位作者 申永椿 季辉 王秀霞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22-128,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CNSV)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CNSV)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CNSV患儿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ESR、Hcy水平,评价各指标与CNSV病情程度[伯明翰血管炎疾病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BVA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儿童(P<0.05);疾病活动期患儿BVAS评分、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水平高于疾病非活动期患儿(P<0.05);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与CNSV患儿B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随访6个月,失访2例。CNSV患儿中预后良好患儿76例,预后不良患儿25例。预后不良患儿病程长于预后良好患儿,BVAS评分、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将其他因素校正前后,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均是CNSV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预测CNSV患儿预后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7、0.808、0.841、0.839、0.74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0.58 mg/dL、1513.06 mg/dL、124.84 mg/dL、51.22 mm/h、13.66μmol/L;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联合预测CNSV患儿预后的AUC为0.943(95%CI:0.878~0.979),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93.42%,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外周血IgA、IgG、IgM、ESR和Hcy与CNSV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异常高表达会增加预后不良风险,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免疫球蛋白 血沉 同型半胱氨酸 病情程度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脑出血合并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一例
6
作者 马悦霞 祝春华 刘晓霞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67-571,共5页
目的 探讨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报道1例脑出血合并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AE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男性患者,以脑出血起病,后伴随出现低钠血症为主... 目的 探讨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报道1例脑出血合并多重抗神经元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AE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男性患者,以脑出血起病,后伴随出现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精神症状和幻觉等,血清抗体检测显示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抗体、抗神经元核抗体1型(抗Hu抗体)、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超家族1 (SOX1)抗体三重阳性,胸部CT平扫+增强显示肺癌合并多发转移,脑电图显示广泛性慢波,诊断为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结论 多重抗体叠加出现可能导致临床特征的叠加或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多重抗体叠加出现高度提示肿瘤,且预后较差。组织免疫荧光法(TBA)和细胞免疫双荧光法(CBA)检测方法互补,有利于提高抗体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抗神经元抗体 肺癌 脑出血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冰 王志红 +1 位作者 王明栋 王洪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99-601,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朊蛋白和寄生虫等)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朊蛋白和寄生虫等)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的特点。本文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总结,以了解其发病特点、发展趋势和分布规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3至2012年诊断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1]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神经元炎相继发病一例
8
作者 祁晓明 谢涛 +5 位作者 毛卓峰 孙倩 孙世超 郭丽娇 贾晓芳 王晓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在同一患者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再认识。方法分析1例BPPV与VN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结果患者最初以“发作性眩晕,发生体位改变时...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元炎(VN)在同一患者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再认识。方法分析1例BPPV与VN相继发病时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结果患者最初以“发作性眩晕,发生体位改变时加重”被诊断为“BPPV”,行耳石复位治疗后眩晕症状缓解。3d后头晕症状再次出现,且呈持续性,再次行耳石复位治疗无效,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冷热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诊断为VN。经对症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和前庭功能康复锻炼,4w后患者痊愈。结论BPPV与VN均是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两种常见疾病,VN亦可诱发BPPV。两种疾病在同一患者相继出现时,尤其当患者先发生BPPV时,更容易发生误诊或者漏诊。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眩晕症状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及熟练运用两种疾病的检查手段,可对患者尽早作出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另外,临床医师亦应克服“一元论”的惯性思维模式,综合判断,全面诊断,防止以偏概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神经元炎 眩晕
下载PDF
基于SMAD4/hepcidin通路分析藏红花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9
作者 韩惠慧 赵秀敏 +1 位作者 高长玉 张祥建 《中药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58-2062,共5页
目的:基于SMAD4/hepcidin通路探究藏红花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藏红花素组。对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 目的:基于SMAD4/hepcidin通路探究藏红花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藏红花素组。对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记录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率;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SMAD4、hepcidin含量;比较各组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IL-6、SOD、CAT、MDA水平;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SMAD4、hepcidin mRNA及蛋白表达和JAK2、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mNSS评分、脑梗死率、皮质神经元凋亡率及脑组织TNF-α、IL-1β、IL-6、MDA水平显著降低,脑组织SOD、CAT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SMAD4、hepcidin含量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mNSS评分、脑梗死率、皮质神经元凋亡率及脑组织TNF-α、IL-1β、IL-6、MDA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SOD、CAT水平显著降低,脑组织SMAD4、hepcidin含量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藏红花素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炎症和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MAD4/hepcidin、JAK2/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同源物4 铁调素 藏红花素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 神经功能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蛇床子素通过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的神经炎症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10
作者 郑为娜 王珊 +3 位作者 封玉瑶 陶子菲 程可欣 温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86-491,共6页
目的抗炎治疗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点。蛇床子素(Ost)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记忆并具有多效性保护作用,但其在AD治疗过程中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在本研究中,作者研究Ost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的认知功... 目的抗炎治疗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点。蛇床子素(Ost)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记忆并具有多效性保护作用,但其在AD治疗过程中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在本研究中,作者研究Ost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_(1-42)建立AD大鼠模型,在Aβ_(1-42)注射前7 d至注射后7 d每日给予Ost。采用Morris水迷宫(MWM)试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胶质反应及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结果Ost治疗显著改善了AD大鼠模型海马中Aβ_(1-42)毒性诱导的认知障碍,减轻了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了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P<0.01)。经Ost处理后,Aβ_(1-42)诱导的TLR4、TRAF6和NF-κB表达的明显降低(P<0.01)。结论Ost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减轻Aβ_(1-42)诱导的神经炎症,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阿尔茨海默病 Aβ_(1-42) 神经炎症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周围血管及雪旺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郭璇珠 牛亚男 +4 位作者 夏佳宁 李梦 柴超欣 崔雨琦 陈丽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BONT/A)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及受损神经周围血管与雪旺细胞(SCs)的影响。方法将12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对照组(Control)以及BONT/A组,对照组以及BONT/A组(6U·kg^(-1))又各分为7d组和21d组,每组25只。...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BONT/A)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及受损神经周围血管与雪旺细胞(SCs)的影响。方法将12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对照组(Control)以及BONT/A组,对照组以及BONT/A组(6U·kg^(-1))又各分为7d组和21d组,每组25只。对照组和BONT/A组通过挤压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观察小鼠整体状态并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估其运动功能。髓鞘甲苯胺蓝(TB)染色观测坐骨神经再生修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Cs标志物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p75NTR)、髓磷脂蛋白零(MPZ)以及血管标志物白细胞分化抗原簇34(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BONT/A促进SFI值恢复。髓鞘TB染色观测到BONT/A组在21d时坐骨神经恢复更显著。BONT/A能进一步增加p75NTR的表达,而对MPZ、BONT/A组在早期阶段其表达稍高,却在21d时显著降低MPZ的表达。BONT/A能随时间变化进一步促进血管标志物VEGF、CD34的表达。结论BONT/A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加损伤神经周围血管的生成,促进SCs的去分化和髓鞘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血管 雪旺细胞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厌氧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12
作者 郝文文 刘雅菁 +2 位作者 冯双浩 卜晖 何俊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56-459,共4页
厌氧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不能在空气(或含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可通过临近头部与颈部的感染灶、血行播散、颅脑外伤等方式扩散至CNS,引起局灶性化脓性感染,如颅... 厌氧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不能在空气(或含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可通过临近头部与颈部的感染灶、血行播散、颅脑外伤等方式扩散至CNS,引起局灶性化脓性感染,如颅内脓肿(脑脓肿、硬膜外脓肿和硬膜下脓肿),而厌氧菌引起的脑膜炎较少见。本文对CNS厌氧菌感染的手术治疗、抗生素选择及其他治疗方式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CNS 治疗
下载PDF
3-MA及OPTN对稳转SOD1-G93A突变蛋白NCS-34细胞系中自噬通路蛋白的作用
13
作者 温迪 王娟 +2 位作者 李媛媛 王燕燕 刘亚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索以自噬通路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及慢病毒(LV)为载体介导的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LV-OPTN)对稳转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突变蛋白的NCS-34细胞系自噬通路蛋白OPTN、p62、微管相关蛋白ⅠA/ⅠB轻链3(LC3)、TANK结合激酶... 目的探索以自噬通路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及慢病毒(LV)为载体介导的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LV-OPTN)对稳转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突变蛋白的NCS-34细胞系自噬通路蛋白OPTN、p62、微管相关蛋白ⅠA/ⅠB轻链3(LC3)、TANK结合激酶1(TBK1)的变化。方法采用稳转SOD1-G93A突变蛋白的NCS-34细胞系,并分为3组:无干预对照组、3-MA处理组(自噬通路抑制剂)、3-MA处理后给予LV-OPTN组,同时对3组细胞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标记自噬通路蛋白p62、LC3、TBK1及OPTN,统计分析各蛋白的荧光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MA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荧光强度p62增多,而LC3、TBK1及OPTN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3-MA预处理后再给予LV-OPTN组,我们观察到自噬通路相关蛋白的荧光表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即p62减少,而LC3、TBK1及OPTN均增加,与3-M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MA抑制稳转SOD1-G93A突变蛋白的NCS-34细胞系中自噬蛋白的活性,而LV-OPTN重新激活自噬,逆转了3-MA诱导的自噬通路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1 神经元细胞系 3-甲基腺嘌呤 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 自噬通路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芹菜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培培 孙健 +4 位作者 张艳景 吕素君 谢涛 程冉冉 周燕 《科学咨询》 2025年第3期212-215,共4页
芹菜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芹菜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重点关注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芹菜素预处理,观察心肌梗死面... 芹菜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芹菜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重点关注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芹菜素预处理,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指标及JAK2、STAT3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芹菜素预处理可以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为芹菜素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JAK2/STAT3信号通路 炎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AAV9-OPTN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小鼠自噬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温迪 李秋生 +2 位作者 李媛媛 王燕燕 刘亚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索以自我互补双链腺相关病毒9为载体介导的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AAV9-OPTN)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SOD1-G93A转基因模型小鼠自噬通路的作用。方法采用ALS的转基因SOD1-G93A突变型小鼠动物模型,在其出生后30~40 d龄时采用随机的... 目的探索以自我互补双链腺相关病毒9为载体介导的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AAV9-OPTN)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SOD1-G93A转基因模型小鼠自噬通路的作用。方法采用ALS的转基因SOD1-G93A突变型小鼠动物模型,在其出生后30~40 d龄时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鞘内注射AAV9-OPTN,对照组鞘内注射AAV9-GFP。在注射40~50 d后,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腰髓中OPTN含量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OPTN的定位情况,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自噬通路相关蛋白p62、TBK1、LC3的染色情况及荧光含量变化。结果蛋白印迹结果显示鞘内注射AAV9-OPTN后,腰髓中OPTN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FP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OPTN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均P<0.01)。对自噬通路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AV9-OPTN治疗组中TBK1、LC3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62的荧光强度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AV9-OPTN可以转导至小鼠腰髓中并诱导OPTN蛋白表达,能够激活SOD1-G93A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自噬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SOD1-G93A转基因小鼠 腺相关病毒9 视神经病变诱导反应蛋白 自噬通路
下载PDF
IKKβ抑制剂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保护性作用
16
作者 刘亚坤 温迪 +3 位作者 祁晓明 于利双 李春岩 李媛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IKKβ抑制剂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运动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方法首先在ALS模型小鼠腰髓的运动神经元中鉴定IKKβ的表达情况;然后利用稳定表达SOD1G93A的NSC34细胞系,给予IKKβ抑制剂(TPCA-1)后,观察抑制剂对神经元的影响,包... 目的探讨IKKβ抑制剂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运动神经元的保护性作用。方法首先在ALS模型小鼠腰髓的运动神经元中鉴定IKKβ的表达情况;然后利用稳定表达SOD1G93A的NSC34细胞系,给予IKKβ抑制剂(TPCA-1)后,观察抑制剂对神经元的影响,包括蛋白印迹方法观察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ALS模型小鼠腰髓运动神经元中IKKβ的表达较同窝对照小鼠明显增多;给予IKKβ抑制剂后,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指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凋亡蛋白活化的Caspase-3明显减少;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IKKβ、PP65明显减少;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有所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KKβ抑制剂(TPCA-1)促进NSC34-SOD1G93A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及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对神经元有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IκB激酶β 神经元 细胞增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是ACI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预测因子
17
作者 杨静 侯谦 +2 位作者 李文一 付金生 杜风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ENR)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ACI患者和同时期体检中心常规健康体检者临床数据。单因素分析ACI的危险因素,RO... 目的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ENR)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和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ACI患者和同时期体检中心常规健康体检者临床数据。单因素分析ACI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在ACI中的诊断价值。比较ACI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899例ACI患者和300例体检者,单因素分析显示ACI患者ENR降低,与ACI风险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ENR的AUC为0.7052。723例ACI患者预后良好,176例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脑梗死面积和ENR存在差异。脑梗死面积和ENR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入院时ENR与ACI的风险相关,可能是ACI诊断和预后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 急性脑梗死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IL-6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及脑水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春燕 张祥建 +3 位作者 祝春华 李海燕 胡书超 张丽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 探讨IL- 6表达在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及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不抗凝自体尾动脉血脑出血模型 (5 0 μl中等量脑出血 ) ,于脑出血后 6h、 2 4h、 4 8h、... 目的 探讨IL- 6表达在大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及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 ,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不抗凝自体尾动脉血脑出血模型 (5 0 μl中等量脑出血 ) ,于脑出血后 6h、 2 4h、 4 8h、 72h处死大鼠 ,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及Nissl染色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于 4 8h达到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大鼠脑组织表达IL - 6也于 4 8h达到高峰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肿周围及海马的未受损神经元数在 72h时最少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高表达IL - 6参与了脑水肿形成和继发性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IL-6 大鼠 脑水肿 神经元损伤 对照组 继发性 中等 高峰 结论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片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卫刚 肖向建 +2 位作者 李敏 马征 李春岩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3-937,共5页
目的:利用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死亡的脊髓薄片培养模型,观察石杉碱甲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乳大鼠腰段脊髓组织薄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石杉碱甲1,10,100μmol·L-15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脊髓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染... 目的:利用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死亡的脊髓薄片培养模型,观察石杉碱甲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乳大鼠腰段脊髓组织薄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石杉碱甲1,10,100μmol·L-15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脊髓片形态变化,SMI32免疫组化染色对腹角α运动神经元记数,透射电镜观察α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石杉碱甲100μmol·L-1组脊髓片在体外生长良好,形态与正常对照组相近;石杉碱甲1,10μmol·L-1组脊髓片生长不良,形态与模型组相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片前角SMI32阳性α运动神经元数减少(P<0.05),培养液中LDH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石杉碱甲100μmol·L-1组脊髓片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增加(P<0.05),胞浆内空泡明显减少,培养液中LDH含量减低(P<0.05)。结论:高浓度石杉碱甲能改善乳大鼠脊髓片前角α运动神经元生长,减少其空泡形成及死亡,并降低LDH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肌萎缩侧索硬化 脊髓 谷氨酸 细胞培养 苏-羟天冬氨酸
下载PDF
持续癫痫大鼠行为学和神经肽Y mRNA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7
20
作者 娄燕 王维平 +4 位作者 王晓鹏 段瑞生 李攀 霍会永 陈永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大鼠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组织神经肽Y(NPY)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采用抬高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E)对大鼠情感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海马组织神经肽Y(NPY)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戊四氮诱导大鼠SE,采用抬高迷宫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情感反应和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PY mRNA的表达。结果SE组大鼠在抬高迷宫开放臂中逃避时间延长(P<0.01),进入次数增多(P<0.01);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搜寻策略变差(P<0.05),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百分比降低(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同时伴有海马NPY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SE可使大鼠情感行为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受损,NPY可能参与这一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情感行为 学习记忆 神经肽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