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 王彤 +1 位作者 蒋怡芳 王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6-410,414,共6页
目的 探讨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HAP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确诊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液标本,测定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与乳酸水平... 目的 探讨病原学阳性与阴性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HAP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确诊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液标本,测定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B型钠尿肽与乳酸水平。患者随访至死亡或自诊断HAP起90d。结果 共纳入161例HAP患者,病原学阳性86例,病原学阴性75例。病原学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PaO_2/FiO_2更高(P=0.012),机械通气(MV)时间更短(P<0.001)。2组患者确诊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学标志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病原学阳性组比较,病原学阴性组经验治疗方案改变率低(P<0.001),具有较短的抗菌治疗时间(P=0.001)与住院时间(P=0.001),住院病死率低(P=0.042);2组28 d与90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病原学阴性HAP患者具有较高PaO_2/FiO_2,MV、住院、抗菌治疗时间均较短,住院病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学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呼吸道念珠菌感染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邓述恺 丁翠敏 孙志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诊断 念球菌感染 治疗
下载PDF
内源性硫化氢对呼吸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平 张建新 《医学综述》 2008年第6期808-810,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硫化氢在机体内发挥着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它与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一样具有分子小、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等特点,是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研究证实,硫化氢参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气体信号分子与呼吸系统疾... 近年来研究表明,硫化氢在机体内发挥着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它与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一样具有分子小、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等特点,是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研究证实,硫化氢参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气体信号分子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本文就硫化氢的生成、代谢及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硫化氢 氢硫化钠
下载PDF
呼吸道念珠菌感染28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邓述恺 丁翠敏 孙志学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2期101-101,68,共2页
近年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 ,本文分析收治的 2 8例临床表现 ,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特征性特点 。
关键词 呼吸道 合并症 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尼达尼布治疗环磷酰胺致间质性肺炎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孟萌 梁平 +2 位作者 周霞瑾 霍丽曼 王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2-805,共4页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所致间质性肺炎的药品不良反应识别,及尼达尼布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对1例淋巴瘤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后进行药物相关性判断、可疑药物识别,并对激素治疗受限时应用尼达尼布进行用...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所致间质性肺炎的药品不良反应识别,及尼达尼布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对1例淋巴瘤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后进行药物相关性判断、可疑药物识别,并对激素治疗受限时应用尼达尼布进行用药教育、药学监护和长期随访。结果 经过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激素联合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间质性肺炎范围逐渐缩小,病情稳定。结论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及时识别、处理药品不良反应,并参与患者用药全程管理,可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 环磷酰胺 间质性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硫化氢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平 张建新 +2 位作者 李兰芳 金普乐 丁翠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探讨其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共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Ⅰ:3h空白对照组;Ⅱ:LPS3h组;Ⅲ:6h空白对照组;Ⅳ:LPS6h组;Ⅴ:LPS+NaHS低剂量组;Ⅵ:LPS+NaH...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探讨其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共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Ⅰ:3h空白对照组;Ⅱ:LPS3h组;Ⅲ:6h空白对照组;Ⅳ:LPS6h组;Ⅴ:LPS+NaHS低剂量组;Ⅵ:LPS+NaHS中剂量组;Ⅶ:LPS+NaHS高剂量组;Ⅷ:LPS+PPG组。LPS3h和LPS6h组给予LPS,其相应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在3h或6h时处死大鼠;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和LPS+PPG组分别在给LPS3h时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氢硫化钠(NaHS)或炔丙基甘氨酸(PPG),再观察3h后处死大鼠。光、电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肺系数、肺湿/干重比(W/D)、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以及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LPS3h和LPS6h组与相应的空白对照组比较,光、电镜下肺组织明显受损,超微结构明显改变,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和肺组织MDA含量升高,血浆中H2S的含量、肺组织CSE以及SOD、GSH-Px活性降低。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与LPS6h组比较,光、电镜下肺组织受损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和肺组织MDA含量降低,血浆H2S含量、肺组织CSE以及SOD、GSH-Px活性升高。LPS+PPG组与LPS6h组比较,光、电镜下肺组织损伤无改善,肺系数、肺湿/干重比和肺组织MDA含量升高,血浆中H2S的含量、肺组织CSE和SOD活性降低,肺组织GSH-Px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CSE/H2S体系可能参与内毒素性ALI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源性补充H2S可减轻内毒素性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急性肺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内源性H2S/CSE体系的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平 张建新 +3 位作者 李兰芳 张勤增 金普乐 丁翠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内源性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H2S/CSE)体系、IL-1β和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共80只,随机分为Ⅰ(对照)组;Ⅱ(LPS 1 h)组;Ⅲ(LPS3 h)组;Ⅳ(LPS 6 h)组;Ⅴ(LPS 9 h)组;Ⅵ(LPS 12 h... 目的:观察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内源性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H2S/CSE)体系、IL-1β和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共80只,随机分为Ⅰ(对照)组;Ⅱ(LPS 1 h)组;Ⅲ(LPS3 h)组;Ⅳ(LPS 6 h)组;Ⅴ(LPS 9 h)组;Ⅵ(LPS 12 h)组。给予LPS复制内毒素性ALI大鼠模型,分别于1、3、6、9、12 h处死,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肺系数、肺湿/干重比、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CSE活性、血清中IL-1β和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⑴LPS 1 h组,光镜和电镜下肺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肺系数、肺湿/干重比、血浆中H2S的含量和肺组织C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血清中IL-1β和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1β,P<0.05;IL-10,P<0.01)。⑵LPS 3、6、9、12 h组,光镜和电镜下肺组织明显受损,超微结构明显改变,肺系数和肺湿/干重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浆中H2S的含量和肺组织CS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中IL-1β和IL-10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源性H2S/CSE体系、IL-β和IL-10参与内毒素性ALI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类 急性肺损伤 硫化氢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柚皮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8
作者 蒋怡芳 范晓杰 +2 位作者 刘晓 耿楠 秦文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DXM,3 mg/kg)、NAR低剂量组(L-NAR,25 mg/kg)和NAR高剂量组(H-NAR,100...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DXM,3 mg/kg)、NAR低剂量组(L-NAR,25 mg/kg)和NAR高剂量组(H-NAR,100 mg/kg),每组12只。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5 mg/kg)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称重,计算肺指数;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并评分;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NLRP3、ASC和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Collagen I、α-SMA、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小鼠肺组织损伤明显,纤维化程度较为严重,肺指数和肺组织中HYP、IL-1β、IL-18、TGF-β1含量增加,NLRP3、ASC、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ollagen I、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el组比较,DXM组和H-NAR组小鼠肺损伤与纤维化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小鼠肺指数、肺组织中HYP、IL-1β、IL-18、TGF-β1含量,NLRP3、ASC、caspas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ollagen I、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NAR组与Model组比较,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R能有效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肺纤维化 博莱霉素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硫化氢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平 张建新 +3 位作者 巩建平 李兰芳 金普乐 丁翠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所致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变化及硫化氢(H2S)对PS的影响,探讨H2S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6组(n=8):空白对照组、LPS组、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LPS+PP...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所致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变化及硫化氢(H2S)对PS的影响,探讨H2S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6组(n=8):空白对照组、LPS组、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LPS+PPG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LPS组给予LPS,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和LPS+PPG组分别在给予LPS 3 h时腹腔注射低、中、高剂量氢硫化钠(NaHS)或炔丙基甘氨酸(PPG)。各组均于给予生理盐水或LPS 6 h时电镜下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形态改变,检测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和总磷脂(TPL)含量、及肺组织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B、C(SP-A、B、C)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AEC-Ⅱ超微结构明显受损,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CSE活性、BALF中TPL的含量、及肺组织中SP-A、B、C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BALF中TP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②与LPS组比较,LPS+NaHS低、中、高剂量组,AEC-Ⅱ超微结构均有所恢复,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CSE活性、SP-A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LPS+NaHS中、高剂量组BALF中TPL含量明显增高,SP-BmRNA表达升高(P<0.05);LPS+NaHS高剂量组BALF中TP含量明显降低(P<0.05);LPS+NaHS各剂量组SP-C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③与LPS组比较,LPS+PPG组AEC-Ⅱ超微结构仍损伤严重,血浆中H2S含量、肺组织中CSE活性、BALF中TPL的含量、及肺组织中SP-A、B、C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BALF中T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PS降低是内毒素性ALI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H2S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2S对PS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B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
下载PDF
NSCLC脑转移患者血清S100B、外泌体miR-330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耿楠 丁翠敏 +2 位作者 胡文霞 刘志坤 宋姗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8-894,共7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血清S100B、外泌体miR-330表达变化以及与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术后脑转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完成计...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血清S100B、外泌体miR-330表达变化以及与调强放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术后脑转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完成计划放疗。分别于放疗前后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S100B和外泌体miR-330表达。结果放疗结束后,临床有效率为80.0%(48/60),作为临床有效组;另12例患者为临床无效组。随访期间共46例患者死亡。接受放疗前后,临床有效组患者血清S100B水平均低于无效组[(50.60±8.45)μg/ml vs.(60.21±7.00)μg/ml,(64.94±8.10)μg/ml vs.(75.87±11.32)μg/ml],同时血清外泌体miR-330水平高于无效组[(0.52±0.18)vs.(0.39±0.17),(0.54±0.19)vs.(0.40±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存活组患者血清S100B水平均低于死亡组[(45.48±7.01)μg/ml vs.(54.67±8.48)μg/ml,(59.11±4.88)μg/ml vs.(69.57±9.61)μg/ml],同时血清外泌体miR-330水平高于死亡组[(0.62±0.14)vs.(0.45±0.17),(0.67±0.15)vs.(0.46±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S100B和外泌体miR-330、治疗后血清外泌体miR-33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且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95%CI:0.763~0.895)、0.771(95%CI:0.728~0.845)、0.811(95%CI:0.745~0.898)。结论对于局部晚期NSCLC术后脑转移患者,血清S100B水平升高和外泌体miR-330水平降低与放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S100B miR-330 预后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静 宋玉芝 +5 位作者 丁翠敏 乔学英 周志国 杨立鑫 郭莹 甄婵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采用SI... 目的观察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4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采用SIB-CR技术制定放疗计划,PTV处方剂量5 040 c Gy/28次(180 c Gy/次),肿瘤局部处方剂量6 440 c Gy/28次(单次分割230 c Gy/次),1次/日,5次/周,全程放疗时间5.5周。观察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放疗结束疗效显示:总有效率为97.70%(43/44)。全组病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9%、44.8%、31.0%、18.6%。1、2、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8%、63.9%、58.1%、58.1%。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9.6%和2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3.2%(19/44)。结论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射治疗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有效率高,患者耐受性好。长期生存和晚期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同期加量适形放疗 疗效分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对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铁年 赵瑞景 +2 位作者 凌亦凌 谷振勇 周君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对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观察外源性给予ONOO-对RTE细胞线粒体呼吸、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水平、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及凋亡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 :ONO...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ONOO-)对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观察外源性给予ONOO-对RTE细胞线粒体呼吸、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水平、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及凋亡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 :ONOO-(0 2 5 - 1mmol/L)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RTE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增高LDH释放率。并呈剂量依赖性引起 8-OHdG水平升高。不同浓度 (0 2 5mmol/L、0 5mmol/L及 1mmol/L)ONOO-均以时间依赖方式引起RTE细胞凋亡。结论 :ONOO-可引起培养的RTE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低浓度的ONOO-损伤RTE细胞以凋亡为主 ;高浓度的ONOO-可能主要引起RTE细胞发生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一氧化氮 线粒体 NO 细胞凋亡 气管炎性病变 ONOO^-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下载PDF
肺癌心包积液置管注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邓述恺 孙志学 李梦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心包积液 置管注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对肺癌诊断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素菊 胡振杰 +2 位作者 韩建京 李保庆 孙志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08-810,共3页
目的:对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及CYFRA21-1水平的测定,旨在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患者BALF及血清中CYFRA21-1水平及细胞学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做比较,评价其对... 目的:对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及CYFRA21-1水平的测定,旨在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患者BALF及血清中CYFRA21-1水平及细胞学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做比较,评价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CYFRA21-1水平肺癌组BALF及血清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2)BALF中CYFR21-1在Ⅰ~Ⅱ期肺癌的阳性率、符合率(75.0%,83.3%)均显著高于血清(6.3%,50.0%)(P<0.01,<0.05)。3)周围型肺癌BALF中CYFRA21-1阳性率(77.3%)及细胞学阳性率(72.7%)显著高于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9.1%,P<0.01)及刷检阳性率(36.4%,P<0.05)。结论:检测BALF中肿瘤标志物(TMS)对肺癌早期诊断优于血清;周围型肺癌BALF中CYFRA21-1阳性率及细胞学阳性率显著高于支气管活检和刷检阳性率,是诊断周围型肺癌有效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诊断 CYFRA21-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下载PDF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与细胞损伤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铁年 赵瑞景 凌亦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 is a protein-modifying and nucleotide-polymerizing enzyme. As a critical element in DNA repair, PARP can be activated by DNA strand breaks. Excessive activation of PARP, however, can ...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 is a protein-modifying and nucleotide-polymerizing enzyme. As a critical element in DNA repair, PARP can be activated by DNA strand breaks. Excessive activation of PARP, however, can deplete NAD + and ATP, leads to cell death. Cleavage of PARP by activated caspase-3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apop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聚核苷酸合成酶类 细胞损伤 细胞坏死 炎症
下载PDF
胸膜活检术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淼 李占华 +1 位作者 金普乐 孙毅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9期823-825,共3页
关键词 胸膜疾病 胸腔积液 活组织检查 诊断
下载PDF
胸腔灌注联合长春瑞滨、顺铂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大运 齐战 李朝霞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胸腔积液 恶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平 巩建平 +1 位作者 金普乐 李烨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4期356-357,共2页
患者,女,41岁,农民,间断咳嗽、咳白痰半年,痰中带血丝1周,于2010年6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患者于2010年1月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盗汗,无痰中带血,无咯血,无活动后气促,不伴有胸痛,未予诊治。2010年6月出现痰中带少... 患者,女,41岁,农民,间断咳嗽、咳白痰半年,痰中带血丝1周,于2010年6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患者于2010年1月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盗汗,无痰中带血,无咯血,无活动后气促,不伴有胸痛,未予诊治。2010年6月出现痰中带少量鲜红色血丝,当地县医院胸部CT检查示气管壁有多发性的点状或斑点状钙化影并突入管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疾病 骨化 异位性 支气管镜检查 治疗
下载PDF
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后的失败模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斌 邢凌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74-3975,共2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失败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不同失败模式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均出...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失败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EGFR-TKIs治疗的NSCLC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分析不同失败模式下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均出现病灶转移、复发等疾病进展现象;其中73例(94.81%)单个病灶部位疾病进展,4例(5.19%)全身多处转移复发;49例(63.64%)出现新病灶导致疾病进展,28例(36.36%)原有病灶出现进展;肺部病灶进展34例(44.16%),肺外病灶进展40例(51.9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20例(25.97%),骨肿瘤病灶进展13例(16.88%),肝脏病灶进展2例(2.60%),肾脏病灶进展3例(3.90%),其他部位2例(2.60%)〕,肺内及肺外病灶进展3例(3.90%)。肺外病灶进展患者的疾病无进展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显著长于肺内病灶进展(7个月)和肺内+肺外病灶进展患者(6个月)(P<0.05)。结论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是EGFR-TKIs治疗NSCLC患者失败的主要模式,肺部进展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失败模式
下载PDF
胸腔前外侧壁层胸膜活检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普乐 田晓玲 +2 位作者 杜芸 王平 王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胸膜活检是明确胸膜疾病性质的重要手段。获得胸膜组织的主要方法有:Vim-silverman分叶针,Abrams针,Cope针,Tru-Cut针,电视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等,这些方法在不同方面存在活检的组织小,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 目的:胸膜活检是明确胸膜疾病性质的重要手段。获得胸膜组织的主要方法有:Vim-silverman分叶针,Abrams针,Cope针,Tru-Cut针,电视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替代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等,这些方法在不同方面存在活检的组织小,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创伤大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胸膜组织活检器械-钳式胸膜活检套管针,并探讨其对胸膜咬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钳式胸膜活检套管针对3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腔腋前线壁层胸膜活检。沿胸壁垂直方向将套管针送入胸腔,拔出针芯,将活检钳插入套管针外套管内,一只手固定外套管,另一手用指尖捏住活检钳体部,沿外套管管腔来回做提插运动,同时向腋前线胸腔逐步、缓慢推送外套管,当出现阻力感时说明已经抵达壁层胸膜,此时张开活检钳,将外套管和活检钳前推,钳头轻轻施压壁层胸膜后,关闭钳头并退出外套管,取出组织块。结果:取材成功率96.6%(29/30),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0.6%(21/30),第1次咬检明确诊断率76.2%(16/21),病理未见肌肉、脂肪组织。平均活检组织块2.1±1.3mm。发生气胸4例(13.3%),胸痛14例(46.6%),出血3例(10%)。结论:应用钳式胸膜活检套管针进行腋前线壁层胸膜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和有效的胸膜活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胸膜 套管针 活检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