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脂肪及骨骼肌CT测量在胃癌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价值
1
作者 贺萧萧 马国洪 +3 位作者 刘羽 李敏 尤杨 杨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及骨骼肌CT测量指标在胃癌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胃癌患者56例,记录临床营养评估指标、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评分及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及骨骼肌CT测量指标在胃癌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胃癌患者56例,记录临床营养评估指标、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2002)评分及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在患者术前腹部CT图像上测量脐平面及全腹内脏脂肪容积(visceral fat volume,VFV)、皮下脂肪容积(subcutaneous fat volume,SFV),计算内脏与皮下脂肪容积比(visceral-to-subcutaneous fat volume ratio,VSR)、内脏脂肪百分比(visceral fat percentage,VF%);测量腰3横突平面及腰3椎体水平骨骼肌容积(skeletal muscle volume,SMV),计算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分析CT测量指标与临床营养评分及定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次腹部脂肪及骨骼肌CT测量结果与NRS2002及PG-SGA评分无相关性。二维与三维测量的VFV、SFV呈正相关(r=0.906、0.921,P<0.001)。VFV、SFV与患者BMI呈正相关(P<0.001)。SMI、二维及三维SMV与右上臂肌围及握力呈正相关(P<0.001)。结论腹部脂肪及骨骼肌CT测量指标与临床营养评估定量指标具有相关性,对胃癌患者营养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脂肪测量 骨骼肌测量
下载PDF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扫描可行性及图像质量评估中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齐晓辉 王琦 +7 位作者 沈智威 段梦婷 刘响 潘江洋 范雪丽 贾丽涛 王亚宁 杜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临床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共...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临床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09例。采用飞利浦3.0 T MRI设备进行扫描,分别采集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及多期增强图像。机器自动生成经过B0校正的肝脏APTw图像。计算3D-APTw成像的扫描成功率及计算成功率。采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对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主观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主观评分3分以上的病例测量3D-APTw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肿瘤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及肝实质的APTw值并计算各参数值的变异系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3D-APTw图像中病变区域存在信号缺失,扫描成功率为89.91%(98/109),剩余98例患者中78例3D-APTw图像的主观评分为3分以上,计算成功率为71.56%(78/109)。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分别为0.771和0.692,P<0.01。肿瘤组织APTw值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822和0.811,肝实质APTw值、SNR及CNR观察者ICC分别为0.675、0.634、0.666,肝实质APTw值、SNR及CNR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614、0.290、0.560。肿瘤组织APTw值高于肝实质[(2.55±0.08)%vs.(1.45±0.0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组织和肝实质APTw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40%和44.40%。SNR和CNR为25.92±18.50和3.35±3.20。SNR变异系数为71.40%,CNR变异系数为90.00%。结论 参数优化后的3D-APTw成像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扫描,但容易受呼吸运动、胆囊或血管的影响而出现信号缺失或伪影,在参数设置及成像技术上仍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以进一步优化其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诊断可行性 图像质量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冠状动脉成像与CTA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敏 秦洪涛 +3 位作者 杨丽 王琦 段梦婷 王向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评价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方法招募1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同日依次接受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目的评价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方法招募1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同日依次接受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分段评价MRA检查及CTA检查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CTA作为标准,评价冠状动脉MRA显示管腔狭窄的能力。结果10例志愿者冠状动脉血管共90段,冠状动脉MR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83段(92.2%),CTA检查血管满足诊断要求90段(100.0%)。2种检查方法显示近中段血管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左前降支远段、左回旋支远段、右冠状动脉远段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TA检查(P<0.05)。MRA显示管腔狭窄6段,轻微狭窄2段,轻度狭窄4段。CTA显示管腔狭窄8段,轻微狭窄6段,轻度狭窄2段。以CTA检查为标准,MRA检查高估狭窄4段,低估狭窄5段。有2段CTA检查显示轻微狭窄MRA不能评价。2种检查方法显示管腔狭窄能力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值=0.656)。结论非增强、自由呼吸、3D-TFE-WH序列对冠状动脉近中段图像质量及轻度以上管腔狭窄的显示能力与CTA相仿。此技术可作为造影剂禁忌人群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筛查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后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孔洁 祝淑钗 +4 位作者 刘志坤 时高峰 刘洋 张钧 任嘉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73-981,共9页
目的:利用增强CT图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的局部控制情况。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218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53例)和验证组(65例)... 目的:利用增强CT图像特征构建模型,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的局部控制情况。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218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153例)和验证组(65例),提取训练组患者的增强C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并验证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效能。采用ROC曲线、C-index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不同模型的性能。结果:在训练组筛选出6个有意义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后原发病灶局部控制的放射学标签。训练组和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728;Cindex为0.709和0.695;以放射学标签得分−0.22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学标签构建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775和0.740;C-index分别为0.722和0.707;以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得分0.55为界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低危组患者的1、3、5年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率均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结论:成功构建预测食管癌放疗后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的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增强 CT 放射学特征 无原发病灶复发生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