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吸附树脂在水溶性天然药物化学成份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作平 霍长虹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水溶性天然药物 化学成份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天然药物化学》第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霍长虹 史清文 +3 位作者 李力更 张嫚丽 王于方 吴一兵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5期148-150,共3页
作为我国药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的兴趣,针对如何讲好天然药物化学的第一堂课进行了教学探讨与尝试。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理论课教学 第一堂课
下载PDF
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全合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力更 吴明 史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04-1107,1113,共5页
紫杉醇为著名的抗肿瘤天然产物,来源有限,化学合成是制备紫杉醇的可能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公开报道的6条全合成紫杉醇的路线。
关键词 紫杉醇 全合成 二萜
下载PDF
海洋天然药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5
4
作者 史清文 顾玉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08-313,共6页
关键词 海洋天然产物 海洋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心材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聪梅 霍长虹 +3 位作者 赵永明 司晓棠 李作平 史清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用现代核磁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心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xin ine(1)...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心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用现代核磁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心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xin ine(1),taxusin(2),-βsitosterol(3),1-βhydroxybaccatin I(4),2,α5,α10β-triace-toxy-14β-(2-′m ethyl)butanoyloxy-4(20),11-taxad iene(5),2,α5,α10-βtriacetoxy-14-β(2-′m ethyl-3-′hydroxy-butanoy-loxy)-4(20),11-taxad iene(yunnanxane)(6),9,α10,β13α-triacetoxy-5-αc innamoyltaxa-4(20),11-d iene(7),2-deace-toxytaxin ine J(8),taxezop id ine G(9),2,α7,β9,α10,β13-αpentaacetoxyl-taxa-4(20),11-d ien-5-ol(5-dec innamoyltaxi-n ine J)(10)。结论:化合物4,6,1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紫杉 心材 紫杉烷类化合物 二萜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存芳 刘勇 +1 位作者 董玫 史清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21-1132,共12页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在我国自然生长的5种红豆杉中分布最广,蕴藏量也最大,其化学成分研究在我国展开得最早,研究的时间最长也最彻底,到目前为止已经从我国南方红豆杉的根、茎、叶、皮、种子等不同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47种化合物,...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在我国自然生长的5种红豆杉中分布最广,蕴藏量也最大,其化学成分研究在我国展开得最早,研究的时间最长也最彻底,到目前为止已经从我国南方红豆杉的根、茎、叶、皮、种子等不同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47种化合物,包括二环紫杉烷类、各种三环紫杉烷类、松香烷类、9(10→20)重排的松香烷类和海松烷类二萜,以及木脂素类、黄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现总结过去20年南方红豆杉在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 南方红豆杉 紫杉烷
下载PDF
东北红豆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曹聪梅 李作平 史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30-342,259,共14页
本文综述了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在化学成分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强调了近年来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化学研究和生理活性。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日本榧树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聪梅 董玫 +4 位作者 王伟 杨雁 吴明 顾玉诚 史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37-739,775,共4页
本文研究了日本榧树果实的化学成分。原植物用甲醇提取后经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制备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从日本榧树果实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用质谱、红外、紫外、核磁等波谱方法鉴定为18-羟基弥罗松酚(1)、kayadiol(2)、花... 本文研究了日本榧树果实的化学成分。原植物用甲醇提取后经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制备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从日本榧树果实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用质谱、红外、紫外、核磁等波谱方法鉴定为18-羟基弥罗松酚(1)、kayadiol(2)、花柏酚(3)和落叶松脂素(4),化合物1、3、4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1~3的细胞毒性,在浓度100μmol/L时RSa细胞生存率分别为100.00%、26.30%和5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榧树 紫杉科 半日花烷 松香烷 木脂素 果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加拿大红豆杉扦插苗中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力更 涂光忠 +3 位作者 金怡珠 张嫚丽 顾玉诚 史清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1-215,共5页
从加拿大红豆杉(Taxus canademis)的扦插苗中分离出三个紫杉烷二萜化合物1—3,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它们的化合物结构,并根据HMBC实验结果修订了化合物3中H-9,H-10和CO,C-10的化学位移的归属。这三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加... 从加拿大红豆杉(Taxus canademis)的扦插苗中分离出三个紫杉烷二萜化合物1—3,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它们的化合物结构,并根据HMBC实验结果修订了化合物3中H-9,H-10和CO,C-10的化学位移的归属。这三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加拿大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红豆杉 化学成分 紫杉烷二萜 扦插苗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嫚丽 史清文 顾玉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4-317,共4页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精细分析中药化学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之间的结合模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安堂 苏彦雷 +6 位作者 刘倩 常希龙 汪俊松 霍长虹 王建荣 段绪红 师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101,I0034-I0039,共14页
以SARS RNA聚合酶6NUR为模板,采用同源建模方法,构建出了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以之为抗病毒的研究靶点,精细分析靶酶中NTPs结合位点处氨基酸与底物抑制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虚拟筛选得出黄酮类化合物为抗新型冠状病毒活... 以SARS RNA聚合酶6NUR为模板,采用同源建模方法,构建出了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以之为抗病毒的研究靶点,精细分析靶酶中NTPs结合位点处氨基酸与底物抑制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虚拟筛选得出黄酮类化合物为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较强成分,研究结果被证明与抗疫临床治疗实践具有非常高的关联性,亦与某些黄酮类化合物为NS5B抑制剂从而具有抗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现实相符合,故认为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代表的某些中药成分是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成分,希望能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的注意,能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助力于早日研发成功更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中医 RNA聚合酶 同源建模 6NUR 6M71 分子对接 抑制剂 瑞德西韦 法匹拉韦 黄酮 丙型肝炎病毒 NS5B
原文传递
天然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长虹 张嫚丽 +3 位作者 王于芳 李力更 李作平 史清文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18,共18页
在系统分析天然紫杉烷类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骨架类型的天然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供了部分不同类型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这些1HNMR特征对于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非... 在系统分析天然紫杉烷类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骨架类型的天然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供了部分不同类型的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这些1HNMR特征对于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确定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红豆杉 天然紫杉烷类 核磁共振氢谱
下载PDF
天然Diels-Alder加成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思明 郭瑞霞 +4 位作者 李力更 常和平 李骘 史清文 李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8-705,共8页
Diels-Alder反应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反应,其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并且通过Diels-Alder反应形成的天然加合物,同时为复杂天然产物的仿生全合成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Diels-Alder加合物 天然产物 最新进展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苏建 史红星 +3 位作者 王丽军 郭瑞霞 任天坤 吴一兵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51,共9页
目的:研究生长在中国东南部的南方红豆杉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生长在中国东南部的南方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了12个紫杉烷二... 目的:研究生长在中国东南部的南方红豆杉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生长在中国东南部的南方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了12个紫杉烷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杉吉酚(1)、decinnamoyltaxagifine(2)、19-debenzoyl-19-acetyltaxinine M(3)、9-二氢-13-乙酰基-巴卡亭Ⅲ(4)、7,9-dideacetylbaccatinⅣ(5)、1,3-二氢紫杉宁(6)、南方红豆杉醇C(7)、紫杉佐匹定J(8)、7-木糖基-10-去乙酰基紫杉醇A(9)、10-deacetyltaxol(10)、taxicinⅡ(11)、2α,7β,10β-triacetoxy-5α,13α-dihydroxy-2(3→20)abeotaxa-4(20),11-dien-9-one(12).结论:其中,化合物1、2、4~6、8、9、11和12为首次从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南方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树皮 紫杉烷类二萜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被引量:35
15
作者 史清文 李力更 +2 位作者 霍长虹 张嫚丽 王于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57-1463,共7页
天然药物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对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简要总结... 天然药物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对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期望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 学科发展 学科联系 中药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魅力 被引量:29
16
作者 郭瑞霞 李力更 +4 位作者 王于方 霍长虹 付炎 王磊 史清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019-2033,共15页
在研究天然产物过程中,无论发现新天然产物并将其作为药物应用,还是因此产生的各种理论、各门学科等都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通过对科学家们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展现天然产物研究的魅力,... 在研究天然产物过程中,无论发现新天然产物并将其作为药物应用,还是因此产生的各种理论、各门学科等都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通过对科学家们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展现天然产物研究的魅力,期待为年轻研究者开阔眼界,增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物物化学 天然产物 研究历史 奎宁 青蒿素 紫杉醇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青蒿素——中药研究的丰碑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铁军 王于方 +4 位作者 刘丹 李力更 郭瑞霞 史清文 董燕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351-3361,共11页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奖填补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空白。青蒿素的发现必将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一个辉煌的记录,是对我国科学界特别是天然药物工作者的巨大鼓舞。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总结,回顾了青蒿素...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奖填补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空白。青蒿素的发现必将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一个辉煌的记录,是对我国科学界特别是天然药物工作者的巨大鼓舞。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总结,回顾了青蒿素的研发历史,表达了对老一辈科学家的衷心敬佩,同时给年青科学工作者以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屠呦呦 天然药物 诺贝尔奖 中药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银杏内酯 被引量:29
18
作者 郭瑞霞 李骘 +2 位作者 李力更 霍长虹 史清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1-645,共5页
天然药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又重新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天然产物的抗衰老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介绍天然来源的著名抗衰老药物银杏内酯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以纪... 天然药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又重新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天然产物的抗衰老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介绍天然来源的著名抗衰老药物银杏内酯的发现与研究历史,以纪念这一伟大发现以及为此研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期望为以后相关的研究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研究历史 天然药物 抗衰老 新药发现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与新药开发 被引量:52
19
作者 史清文 李力更 +2 位作者 霍长虹 张嫚丽 王于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3-1589,共7页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天然药物一直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主要来源。天然产物是自然界的生物历经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二次代谢产物,具有化学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类药性。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 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天然药物一直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主要来源。天然产物是自然界的生物历经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二次代谢产物,具有化学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类药性。临床上应用的许多药物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如天然产物可作为药物半合成的前体物、药物化学合成的模板以及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受高通量筛选和组合化学的影响,天然药物的研究一度进入低谷。近10年来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又重新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天然产物已成为发现治疗重大疾病的药物或重要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源泉之一。现就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新药研发 回顾与展望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奎宁的发现、化学结构以及全合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郭瑞霞 李力更 +3 位作者 付炎 霍长虹 王磊 史清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37-2741,共5页
奎宁是非常著名的天然药物,曾经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甚至被认为影响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对奎宁的研究也在科学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记录。着重对奎宁的发现、结构鉴定、生物活性和全合成做了简要介绍,以纪念在奎宁的研究中做出伟大贡献的... 奎宁是非常著名的天然药物,曾经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甚至被认为影响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对奎宁的研究也在科学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记录。着重对奎宁的发现、结构鉴定、生物活性和全合成做了简要介绍,以纪念在奎宁的研究中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为科研人员在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工作中开阔眼界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宁 天然药物 全合成 抗疟 金鸡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