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B1足三里针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孟繁杰 马顺茂 +2 位作者 刘红磊 任瑞锋 曹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针刺注射维生素B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组(观察组)和维生素B1肌肉注射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1、... 目的观察经足三里穴位针刺注射维生素B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组(观察组)和维生素B1肌肉注射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1、3天及7天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对照组CRP术后第3天〔(146.32±5.26)mg/L比(91.18±3.56)mg/L〕、第7天〔(25.46±0.16)mg/L比(7.32±1.08)mg/L〕均较观察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对照组与观察组CD3+〔(60.3±5.1)%比(64.9±7.2)%〕、CD4+〔(34.4±3.9)%比(37.4±8.6)%〕及CD4+/CD8+〔(1.36±0.07)比(1.43±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三里穴位针刺注射维生素B1能减轻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的术后炎性反应,保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维生素B1 胃肠道肿瘤手术 炎性反应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燕书 张立献 +2 位作者 马顺茂 王海刚 黎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9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别施行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单孔组,n=42)和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n=51),比较2组手术时间... 目的 探讨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9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分别施行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单孔组,n=42)和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组,n=5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单孔组8例为后位阑尾,无法单钳局部分离,改行传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常规组51例行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手术时间(26.1±3.2)min,显著短于常规组(47.1±4.4)min(t=-23.912,P=0.000);单孔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2.1±2.1)h,显著短于常规组(20.1±1.9)h(t=-18.231,P=0.000);单孔组术后住院时间(2.1±0.7)d,明显短于常规组(3.1±0.6)d(t=-7.039,P=0.000);单孔组住院费用(5066.7±99.6)元明显少于常规组(5996.7±119.3)元(t=-37.543,P=0.000).93例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5.3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非气腹单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安全可行,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阑尾切除术相比,恢复快、费用少,切口瘢痕藏于脐部,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脐部 单孔法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分阶段康复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2 位作者 任瑞锋 李敏然 靳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6-829,共4页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32例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分阶段规范化康复治疗:第一康复阶段指术后至术后2周,行超短波治疗...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32例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分阶段规范化康复治疗:第一康复阶段指术后至术后2周,行超短波治疗;第二康复阶段指术后2周至2个月,行红外线偏振光照射结合中频电治疗;第三康复阶段指术后2个月至3个月,行直流电离子导入结合中频电治疗。另外,在二、三阶段以及以后的康复中,结合发音训练治疗。对照组未给予物理康复治疗。以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与声门闭合。结果:治疗组患者病程3个月内电子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恢复正常、声门闭合完全者达到11例(68.75%),高于对照组5例(32.25%),P<0.05;随访至4个月,治疗组患者恢复达100%,对照组仅有11例(68.75%),P<0.05;6个月时对照组患者完全恢复。2组的散点回归方程,治疗组斜率(4.0)大于对照组斜率(2.9),治疗组恢复快于对照组。主观嗓音评估中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在第3、4、5个月,治疗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分阶段康复治疗对甲状腺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声音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治疗 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4 位作者 杨京卫 何玉芳 李莉蕊 赛汉 郑春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5-86,9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34例新生儿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测量α、β角,对髋关节进行分型... 目的探讨超声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34例新生儿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测量α、β角,对髋关节进行分型。结果筛查的1034例新生儿中,DDH 24例(2.32%),其中Ⅱ型21例,发病率为2.03%;Ⅲ型2例,发病率为0.19%;Ⅳ型1例,发病率为0.097%。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新生儿DDH筛查的首选方法,简单安全,是早期发现和诊断DDH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Graf法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孟繁杰 李燕书 +3 位作者 马顺茂 王海刚 张立献 曹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后在不同时间给予抑制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变化和2年后的复发率,探讨给予TSH抑制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术后3周开始给药...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后在不同时间给予抑制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变化和2年后的复发率,探讨给予TSH抑制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对照组术后3周开始给药,实验组在术后第1d开始给药,药物为左甲状腺素,剂量均为100μg/d,每天早晨空腹顿服。于术后第3d、第5d、第9d、第14d及每个月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血清s-TSH)水平,比较2组TSH值的变化及其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s-TSH水平较早达到平稳(P<0.05),且其术后2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早期给予TSH抑制治疗能明显缩短其达到TSH平稳的时间,并且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切除术 抑制
下载PDF
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超声筛查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京卫 刘红磊 +3 位作者 马顺茂 阎文昭 任瑞锋 马龙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412-1414,共3页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976例新生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Graf法测量髋关节α角、β角判断髋关节发育情况,异常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 976例新生儿中,正常髋...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976例新生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髋关节形态结构及Graf法测量髋关节α角、β角判断髋关节发育情况,异常病例进行超声随访。结果 976例新生儿中,正常髋关节953例(97.64%),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发病率占2.36%。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20例(2.05%),半脱位2例(0.205%),全脱位1例(0.105%)。结论在新生儿中进行超声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方法简单安全,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超声检查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早期干预治疗在婴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3 位作者 杨京卫 于阳阳 卢海英 何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对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 the acetabulum,DA)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40例D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早期(出生4周后)给予干预手段(采取屈髋外展操训练结合宽尿布片法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超...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措施对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 the acetabulum,DA)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40例D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治疗组早期(出生4周后)给予干预手段(采取屈髋外展操训练结合宽尿布片法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超声定期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中2个月内DA患儿恢复17例(85.0%),高于对照组11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病程3个月,治疗组恢复20例(100.0%),对照组仅有14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对照组仍有3例未恢复正常。治疗组恢复效果的散点回归方程斜率4.0大于对照组斜率2.9,表明治疗组的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措施能够促进DA患儿的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疾病 发育性 超声检查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NO表达及肠壁通透性改变及Leptin对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斌 孟繁杰 +2 位作者 王海刚 尹东剑 马顺茂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胰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表达及肠壁通透性的改变,并观察瘦素(Leptin)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AP组(n=15);②治疗组(n=15);③假手术对照组(n=15)。测定胰腺组织...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胰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表达及肠壁通透性的改变,并观察瘦素(Leptin)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AP组(n=15);②治疗组(n=15);③假手术对照组(n=15)。测定胰腺组织中NO的表达,血淀粉酶(blood amylase,AMY)与肠内^(125)I-清蛋白累积指数,以及胰腺和回肠病理检查。结果 AP组胰腺NO呈强阳性表达,血中AMY及^(125)I-清蛋白累积指数和腹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与AP组比较,治疗组胰腺及回肠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胰腺NO表达强度较弱,血中AMY及腹水量均显著下降(P<0.05),^(125)I-清蛋白累积指数亦降低。结论 AP肠壁通透性增加的原因之一,可能与AP时胰腺产生过多NO有关。Leptin可以使AP时胰腺NO的表达及肠壁通透性明显降低,对AP有一定预防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一氧化氮 瘦素
下载PDF
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直视微创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志英 马顺茂 +2 位作者 孟繁杰 王海刚 尹东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研究。方法将有上腹部手术史的39例患者分为2组,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者23例为观察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16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研究。方法将有上腹部手术史的39例患者分为2组,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者23例为观察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16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胆囊切除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鼻腔肠管胆汁回输对胆道术后炎性反应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3 位作者 刘永红 彭艳军 任瑞锋 曹斌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4-36,53,共4页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胆汁外引流患者经鼻腔肠管胆汁回输对炎性反应以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于2016年1—2017年5月收治的胆道手术胆汁外引流80例。按是否回输胆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胆汁外引流患者经鼻腔肠管胆汁回输对炎性反应以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于2016年1—2017年5月收治的胆道手术胆汁外引流80例。按是否回输胆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将胆汁加热净化后,通过鼻腔肠管回输到空肠内;对照组经鼻胃管输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炎性反应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7 d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术后胆汁通过鼻腔肠管回输,可以改善术后炎性反应,促进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胆汁 回收 炎症反应 肠道功能
下载PDF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立丽 刘红磊 +2 位作者 石荣强 李红霞 马顺茂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及血浆NT-pro BNP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分钟静息通气量和右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血浆NT-pro 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环磷腺苷葡胺 肺源性心脏病
下载PDF
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53例分析
12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2 位作者 尹东剑 王海刚 孟繁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9期4706-4706,共1页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减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10-2009-10 53例老年人胃肠道手术病例,术前给予呼吸道准备,术后进行呼吸道管理,做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术后8例出现肺部并...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对减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10-2009-10 53例老年人胃肠道手术病例,术前给予呼吸道准备,术后进行呼吸道管理,做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术后8例出现肺部并发症,占15.1%,分别为肺部感染5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患者术前呼吸道准备以及术后呼吸道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呼吸系统 人类
原文传递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孟繁杰 王海刚 +3 位作者 李燕书 马顺茂 张立献 黎辉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对90例(130侧)儿童实施了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于100例(150侧)儿童实施了单孔腹腔镜疝囊高...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对90例(130侧)儿童实施了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于100例(150侧)儿童实施了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39、1.75,χ2=0.33,P均>0.05)。在家属对切口满意度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A组随访12~59个月,平均26个月,复发4例。B组随访7~31个月,平均20个月,复发3例。结论二孔法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同样安全、可靠,单孔法在美容效果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儿童
原文传递
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顺茂 冯增利 +3 位作者 刘红磊 任瑞锋 陈咏梅 于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491-1493,1497,共4页
目的 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及新的禁食水方法,即麻醉前6h禁食2h禁水,麻醉前2h口服含50 g... 目的 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及新的禁食水方法,即麻醉前6h禁食2h禁水,麻醉前2h口服含50 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 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前12 h禁食,术前6h禁水.于术前3h、术后第1、3、7天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定量监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HOMA-IR明显高于术前,CD4^+、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治疗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HOMA-IR接近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CD4^+、CD4^+/CD8^+比值水平均接近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预处理可以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时间,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强度,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外科学 胃肠肿瘤/免疫学 禁食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胰岛素抗药性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对防治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3 位作者 尹东剑 孟繁杰 吴挺 高景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98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早期给予氧驱动雾化... 目的探讨加强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98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早期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不给予雾化吸入,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7/50),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2例。对照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1.2%(15/48),分别为肺部感染8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4例,其中2例出现呼吸衰竭1例死亡。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防治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手术期间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胃肠道手术术前不同的呼吸道准备方法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东剑 时耐先 +3 位作者 李燕书 黎辉 张立献 孟繁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手术术前不同的呼吸道准备方法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道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术前仅进行雾化吸人,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咳痰训练。观察分析术后两组肺部并发症... 目的研究胃肠道手术术前不同的呼吸道准备方法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道疾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术前仅进行雾化吸人,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咳痰训练。观察分析术后两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肺部感染8例、痰阻10例、呼吸衰竭1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19/50)。B组肺部感染2例、痰阻2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术前多种呼吸道准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可明显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道准备
原文传递
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磊 马顺茂 +2 位作者 任瑞锋 彭艳军 曹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3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糖预处理组术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糖预处理组术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于术前3h及术后1,3,7d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1L).6及c反应蛋白(CRP),计算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术前3hFBG、FINS、IL-6、CRP及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FBG、FINS、IL-6、CRP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术前3h,而且除FBG外,对照组明显高于糖预处理组[术后第1天:(39.67±10.37)mU/L比(25.78±12.43)mU/L、(98.67±12.42)μg/L比(65.36±16.72)μg/L、(121.74±11.32)mg/L比(82.18±4.36)mg/L、19.07±5.49比11.67±6.32,术后3d:(24.34±6.78)mU/L比(16.23±7.56)mU/L、(116.43±18.57)μG/L比(78.53±10.38)μg/L、(151.30±10.46)mg/L比(129.29±10.24)mg/L、8.56±2.87比5.12±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预处理组术后7dFINS及HOMA.IR与术前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术前3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FBG、IL-6、CRP与术前3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预处理组无一例患者发生麻醉时误吸。结论糖预处理可以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时间,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强度,改善炎性反应,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糖预处理 胰岛素抵抗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文增 杨京卫 +2 位作者 刘荣红 孟繁杰 曹斌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698-69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行导管接触性溶栓( CDT )治疗,均行超声引导下患肢胫后静脉穿刺术。结果37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在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行导管接触性溶栓( CDT )治疗,均行超声引导下患肢胫后静脉穿刺术。结果37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溶栓、抗凝等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胫后静脉穿刺置管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胫后静脉 穿刺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顺茂 刘红磊 +2 位作者 任瑞锋 陈咏梅 孟繁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0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即麻醉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即麻醉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处理,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于术前3h和术后1,3,7d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术后1,3d两组FB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术前3h[观察组:(10.65±1.78)、(7.32±1.48)mmol/L比(5.09±0.43)mmol/L,(25.78±12.43)、(16.23±7.56)mU/L比(10.48±1.57)mU/L,11.67±6.32、5.12±2.11比2.35±0.54;对照组:(11.18±1.25)、(8.04±1.53)mmol/L比(5.12±0.39)mmol/L,(39.67±10.37)、(24.34±6.78)mU/L比(9.98±2.04)mU/L,19.07±5.49、8.56±2.87比2.2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对照组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3d对照组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FINS及HOMA.IR接近术前3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6.32±4.56)mU/L、3.87±1.123仍高于术前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预处理可以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时间,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胰岛素抗药性 糖预处理
原文传递
老年胃肠手术呼吸道准备与肺部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东剑 时耐先 +3 位作者 马顺茂 王海刚 张立献 孟繁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0期7400-7401,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肠道手术术前呼吸道准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01-2009-12老年胃肠道疾病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不进行呼吸道准备,治疗组进行大于3 d的呼吸道准备,观察分析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肠道手术术前呼吸道准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01-2009-12老年胃肠道疾病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不进行呼吸道准备,治疗组进行大于3 d的呼吸道准备,观察分析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呼吸道准备)25例中肺部感染1例、痰阻1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25例中肺部感染5例、痰阻4例、呼吸衰竭2例,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术前呼吸道准备可明显降低老年人胃肠道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肺疾病/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