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颈静脉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1
作者 于增文 李振东 +2 位作者 李索林 李英超 耿娜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颈静脉 扩张 小儿 颈静脉切除
原文传递
联合手术是防治小儿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术式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振东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外科手术 门脉高压症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下载PDF
小儿外科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状况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萍 李索林 +5 位作者 李英超 张铁军 周晓康 宫颖新 黄慧 王会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2-833,868,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中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儿为脓毒症组。同期门诊查体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于术前和术后第1、5天)及健康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中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儿为脓毒症组。同期门诊查体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于术前和术后第1、5天)及健康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儿童血清IFN-γ和IL-4水平,计算IFN-γ/IL-4比值。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脓毒症组血清IFN-γ水平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5天与术前、术后第5天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下降(t=6.083 P<0.01)。脓毒症组血清IL-4水平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升高(t=11.65,1.996 Pa<0.01),与术后第5天比较下降(t=8.275 P<0.01),术后第5天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高,未恢复至正常水平(t=3.453 P<0.01)。脓毒症组IFN-γ/IL-4比值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降低(t=10.98,3.072 Pa<0.05),术后第5天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t=6.417 P<0.01),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恢复至正常水平(t=3.482 P<0.01)。结论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Th1细胞应答减弱,Th2细胞应答增强,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手术打击加重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移,经手术干预、合理治疗,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抑制 TH2 TH1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儿童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单层缝合吻合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增文 杨杨 +4 位作者 李索林 耿娜 李英超 李萌 马亚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单层缝合吻合术的可靠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模拟婴幼儿腹腔环境,分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两组进行十二指肠单层缝合吻合术;应用于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采用低压气腹、右肝悬...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单层缝合吻合术的可靠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模拟婴幼儿腹腔环境,分连续缝合和间断缝合两组进行十二指肠单层缝合吻合术;应用于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采用低压气腹、右肝悬吊技术,实施单层缝合吻合重建手术.结果 实验兔连续缝合时间[(27.0±7.25)min],比间断缝合时间[(38.8±5.07)min]明显缩短;间断缝合和连续缝合在吻合口径和吻合口耐受压力上比较无差异.12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明确病因并成功矫治,6例十二指肠隔膜狭窄患儿采取纵切横行缝合吻合术、4例十二指肠闭锁和2例环状胰腺患儿采取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1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吻合口漏经引流3 d自愈,其余于术后3~6 d开始进食,7~12 d痊愈出院.术后随诊吻合口通畅.结论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单层缝合吻合术安全可靠,但须防止吻合口黏膜外翻,以免发生吻合口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 吻合术 外科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腹腔镜下复位术2例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淑荣 马红彩 柴海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复位术 腹腔镜 新生儿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肠扭转 护理 肠道 旋转运动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异常
6
作者 陈新英 李振东 +1 位作者 王焕民 徐宝生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对6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进行IVP、B超、屎培养等检查,发现泌屎生殖系统异常以高位畸形最节见,占72%,中位畸形占40%,而低位畸形仅为23%。62.5%的患几尿培养阳性,50%膀胱输屎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泌尿系感染两者密切相关,提示对... 对6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进行IVP、B超、屎培养等检查,发现泌屎生殖系统异常以高位畸形最节见,占72%,中位畸形占40%,而低位畸形仅为23%。62.5%的患几尿培养阳性,50%膀胱输屎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泌尿系感染两者密切相关,提示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应常规做IVP及屎培养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尿培养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IVP 膀胱输尿管返流 患儿 常见 高位 泌尿系感染 低位
下载PDF
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2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莉 李振东 +2 位作者 李明红 张道荣 林文举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葡萄状肉瘤)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例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诊治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例1误诊并延误治疗而死亡。例2采取积极手术并术后化疗,已健康存... 目的:提高对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葡萄状肉瘤)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例小儿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诊治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例1误诊并延误治疗而死亡。例2采取积极手术并术后化疗,已健康存活8个月。结论:胆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极罕见,但小儿胆系恶性肿瘤多为该种肉瘤。其恶性度高,预后差,应积极外科治疗并配合化疗、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型 横纹肌肉瘤 葡萄状肉瘤 儿童 胆道肿瘤
原文传递
小儿食管裂孔疝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和军 周玲 +7 位作者 玉苏甫.阿克木 阿孜古丽.买买提 阿布都赛米.阿布都热衣木 李龙 汤绍涛 李索林 颜景灏 李水学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食道裂孔疝的优缺点、小儿食道裂孔疝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腹腔镜手术安全性等问题,为临床广泛推广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2月4个小儿外科诊疗中心(新... 目的通过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食道裂孔疝的优缺点、小儿食道裂孔疝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腹腔镜手术安全性等问题,为临床广泛推广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2月4个小儿外科诊疗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首都儿科研究所小儿外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55例经腹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经腹腔腹腔镜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指针、手术要点以及手术安全性。结果 55例食道裂孔疝患儿腹腔镜下手术一次成功54例,一例术后2月复查发现食管裂孔疝复发,再次行经腹腔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疝囊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未再次复发。经腹腔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20~180 min,术中均无明显的失血;术后24~48 h进食流质饮食;不切除疝囊的患儿,疝囊较大者术后复查胸片可见胸部局部有阴影,疝囊小者无明显阴影。结论小儿食管裂孔疝经腹腔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在有腹腔镜操作经验的小儿外科专科医师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腹腔镜 胃底折叠术
原文传递
小儿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术对机体免疫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耿娜 时保军 +1 位作者 李索林 李英超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从机体免疫和蛋白质代谢方面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消化道重建术对小儿机体应激和创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06年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共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消化道... 目的从机体免疫和蛋白质代谢方面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消化道重建术对小儿机体应激和创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06年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共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术组21例和开腹消化道重建术组23例,分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CRP)反映体液免疫活动,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反映机体蛋白质代谢情况,同时对2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无论是腹腔镜组还是开腹组,与术前比较对免疫和代谢指标的影响均有体现,但其在不同时段的恢复情况不尽相同,在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改变程度小、恢复快,这在CRP、PA、IgG、IgM等指标的检测中均有体现,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术对小儿体液免疫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小,为腹腔镜在小儿外科大中型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腹腔镜 免疫 体液 蛋白质类 代谢
原文传递
小儿左下肺炎性占位医源性播散一例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大海 刘雪来 +2 位作者 高鹏 王更辉 李怀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1期3242-32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近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左下肺炎性占位患者诊治过程的回顾及复习相关文献,为基层医院临床提供对该病诊治的经验教训。方法患儿女,10岁,于2014年8月27日因"发热6 d,咳嗽伴胸痛3 d"以"膈下脓肿"入... 目的通过对近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左下肺炎性占位患者诊治过程的回顾及复习相关文献,为基层医院临床提供对该病诊治的经验教训。方法患儿女,10岁,于2014年8月27日因"发热6 d,咳嗽伴胸痛3 d"以"膈下脓肿"入院治疗。入院后急行血清学、病原学、影像学检查,并因突发呼吸功能不全转入重症监护室。保守治疗期间病情进行性恶化,考虑病变来源于胸腔可能性大,遂行"胸腔镜下病灶探查及清除术"。术中发生脓液经支气管灌入病变对侧,导致感染医源性播散。结果本患因疾病鉴别诊断复杂、进展迅猛以及术前估计不足、术中处理不当导致患儿预后不良。结论个别病例膈肌上、下的炎性占位存在一定的临床鉴别难度,在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对于尚无小儿单肺通气技术及双腔气管插管的基层医院儿外科来讲,手术治疗肺炎性占位时需警惕占位内液体自发性破入肺部导致感染医源性播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性占位病变 医源性播散 原发性膈下脓肿 鲍曼不动杆菌
原文传递
腹腔镜十二指肠隔膜切除术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仲智勇 李索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 腹腔镜辅助 切除术 CO2气腹 X线造影 查体 呕吐物 肠管狭窄 腹部X线平片 立位
原文传递
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
12
作者 赵莉 李振东 牛爱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4例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患儿均为女性,合并先天性肛门闭锁,婴儿期行会阴肛门成型术。术后4例均进行性排便困难,充盈性大便失禁,经保守疗法无效。钡灌肠可见直肠、... 目的:为了提高对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4例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患儿均为女性,合并先天性肛门闭锁,婴儿期行会阴肛门成型术。术后4例均进行性排便困难,充盈性大便失禁,经保守疗法无效。钡灌肠可见直肠、乙状结肠扩张呈囊袋状。手术发现扩张肠管无蠕动,与正常肠管分界明显,切除病变肠管。组织学检查肠壁肌层增生、肥厚,神经节细胞正常。结果:术后2例患儿排便正常,无污粪及大便潴留,1例尚未关瘘,1例大便次数多,有污粪。结论:袋状直肠、乙状结肠综合征是直肠、乙状结肠局限性高度扩张,合并有瘘的肛门闭锁和(或)同时合并泌尿生殖系畸形的一种疾病。保守治疗无效,必须手术切除扩张肠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直肠 乙状结肠 扩张 病理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