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肺结节的综合CT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锋 王藏海 朱斌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6期68-70,共3页
关键词 孤立性 诊断 CT 结节 淋巴结肿大 SPN 生存率
下载PDF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及其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2
作者 孟令惠 刘怀军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主要见于育龄妇女,临床表现较复杂,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影像学检查是必要的检查方法,为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就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关键词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卵巢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方法 育龄妇女 临床表现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金武 张立红 +2 位作者 陈为军 王藏海 牛艳坤 《华北国防医药》 201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肝肿瘤
下载PDF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诊断
4
作者 肖志军 耿左军 +2 位作者 王铁钢 朱青峰 王永生 《河北医药》 CAS 1996年第1期44-44,共1页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诊断050000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肖志军,耿左军,王铁钢,朱青峰,王永生脑原发性淋巴瘤少见,仅占全部脑肿瘤的0.8%~1.8%[1],CT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我院198... 脑原发性淋巴瘤的CT诊断050000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肖志军,耿左军,王铁钢,朱青峰,王永生脑原发性淋巴瘤少见,仅占全部脑肿瘤的0.8%~1.8%[1],CT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我院1985~1991年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原发性 淋巴瘤 CT 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异常
5
作者 陈新英 李振东 +1 位作者 王焕民 徐宝生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对6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进行IVP、B超、屎培养等检查,发现泌屎生殖系统异常以高位畸形最节见,占72%,中位畸形占40%,而低位畸形仅为23%。62.5%的患几尿培养阳性,50%膀胱输屎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泌尿系感染两者密切相关,提示对... 对6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进行IVP、B超、屎培养等检查,发现泌屎生殖系统异常以高位畸形最节见,占72%,中位畸形占40%,而低位畸形仅为23%。62.5%的患几尿培养阳性,50%膀胱输屎管返流,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泌尿系感染两者密切相关,提示对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应常规做IVP及屎培养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尿培养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IVP 膀胱输尿管返流 患儿 常见 高位 泌尿系感染 低位
下载PDF
前脑无裂畸形(附二例报告)
6
作者 冯平勇 刘怀军 雷建明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前脑无裂畸形(附二例报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冯平勇,刘怀军,雷建明前脑无裂畸形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临床表现无特征性。CT问世后使此畸形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本文报告二例如下:例1:女,1岁。四... 前脑无裂畸形(附二例报告)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冯平勇,刘怀军,雷建明前脑无裂畸形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临床表现无特征性。CT问世后使此畸形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本文报告二例如下:例1:女,1岁。四肢软无法站立,手不能取物,不知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无裂畸形 CT
下载PDF
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剑 谢勇 +3 位作者 魏翠 田欢 向斌 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meta分析比较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内镜治疗(ET)对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VB)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 目的meta分析比较早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内镜治疗(ET)对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AVB)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20年2月1日有关早期TIPS和ET治疗肝硬化AVB对照试验研究,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893篇,最终纳入6项研究,涉及1806例患者,其中TIPS组424例,ET组1382例。TIPS组控制肝硬化AVB患者5 d内出血显著低于ET组(Log OR=-2.00,95%CI=-2.89~-1.12,P<0.05;I^(2)=0%,P=0.75),早期(5 d至6周)再出血显著低于ET组(Log OR=-1.47,95%CI=-1.99~-0.94,P<0.05;I^(2)=0%,P=0.59),1年病死率显著低于ET组(Log OR=-0.69,95%CI=-1.32~-0.07,P=0.03;I^(2)=52.79%,P=0.08),非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ET组低(Log OR=-0.89,95%CI=-1.62~-0.17,P=0.02;I^(2)=0%,P=0.40)。结论早期TIPS治疗肝硬化AVB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ET,可推荐用于治疗大部分肝硬化AVB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内镜治疗 肝硬化 静脉曲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主动脉弓形态与胸主动脉瘤形成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郝伟丽 申静 +2 位作者 张学敬 李彩英 高不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测量胸升主动脉瘤(ATAA)、胸降主动脉瘤(DTAA)患者心脏、主动脉弓形态学参数,探讨胸主动脉瘤形成与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及合作医院接受胸主动脉CTA检查的199例患者,其中ATAA... 目的测量胸升主动脉瘤(ATAA)、胸降主动脉瘤(DTAA)患者心脏、主动脉弓形态学参数,探讨胸主动脉瘤形成与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及合作医院接受胸主动脉CTA检查的199例患者,其中ATAA组患者46例,DTAA组患者35例,无主动脉病变正常对照组患者118例。Amira软件重建CTA图像后,分别测量心形角度,心形高度,主动脉弓宽度、高度、角度等形态学参数,比较ATAA组、DTAA组患者与对照组形态学参数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TAA组、DTAA组弓宽和弓高均大于对照组(P<0.01),ATAA组弓角小于对照组(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弓角是ATAA、DTAA发生的保护因素(b<0,P<0.05),弓宽是危险因素(b>0,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弓宽、弓高对胸主动脉瘤形成有良好预测价值。结论主动脉弓部形态学改变是胸主动脉瘤形成后的重要特征。弓角较大不利于胸主动脉瘤发生,弓宽、弓高可能成为胸主动脉瘤影像学诊断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弓宽度 主动脉弓高度 主动脉弓角 形态学
下载PDF
两次疫情管控对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曹琦 邹凌云 +3 位作者 武柏林 蒋晋博 樊卓 宋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209,共8页
前期的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改变了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特征,2021年1月石家庄再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并进行了严格的疫情管控,该研究将进一步分析比较两次疫情管控期间空气质量特征,以揭示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石家庄市两次疫情... 前期的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改变了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特征,2021年1月石家庄再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并进行了严格的疫情管控,该研究将进一步分析比较两次疫情管控期间空气质量特征,以揭示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石家庄市两次疫情管控下空气质量的差异,进一步探讨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改善空气质量、调整大气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基于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和真气网,收集和整理了近6 a来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2021年1月5日-2月8日疫情管控期间石家庄市空气质量特征,分别与2020年1月5日-2月8日、2016-2019年相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并排除气象因素的干扰,以便分析疫情管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2021年疫情管控期间PM_(2.5)、PM_(10)、SO_(2)、CO、NO_(2)日平均浓度较疫情前(2016-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降低了52.13%、40.62%、74.93%、55.53%、4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_(3)日平均浓度较疫情前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增长4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20年同期相比PM_(2.5)、PM_(10)、CO、NO_(2)日平均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分别降低了54.85%、37.79%、52.36%、3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内石家庄市日平均温度和风速无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1年疫情管控期间日平均相对湿度与疫情前相比无明显的变化,较2020年同期相对湿度降低了6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家庄市两次疫情管控期间空气质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气象因素并未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空气质量的改变可能与管控措施的严格程度、实施次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新冠疫情 管控措施 石家庄
原文传递
母鼠孕期及哺乳期骨骼铅水平及其与甲状旁腺激素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波 武柏林 +3 位作者 张荣 孙素菊 谭凤珠 牛玉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研究母体孕期和哺乳期骨骼铅动员的规律及机制。[方法]36只雌性昆明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醋酸铅(含铅元素10.0mol/L)4周后怀孕,分别在孕期的第1、7和14天,哺乳期的第1、10和21天取股骨、全血和血清,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 [目的]研究母体孕期和哺乳期骨骼铅动员的规律及机制。[方法]36只雌性昆明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醋酸铅(含铅元素10.0mol/L)4周后怀孕,分别在孕期的第1、7和14天,哺乳期的第1、10和21天取股骨、全血和血清,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总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含量,分别与同日龄非染铅母鼠比较。[结果]自孕中期开始,铅暴露组母鼠的血铅(blood lead)及血清总PTH水平开始明显上升,血钙、骨钙及骨铅水平开始明显下降;血铅水平在哺乳期末上升至(0.38±0.02)μmol/L,较孕初期上升65.22%(P<0.05);骨铅水平(femur lead)在哺乳期末下降至(269.14±9.78)nmol/g,较孕初期下降28.45%(P<0.05);血钙、骨钙水平在哺乳期末分别下降至(1.85±0.07)mmol/L、(12.74±0.38)mmol/g,较孕初期分别下降18.50%、17.75%(P<0.05);在孕中期,血清总PTH水平上升至(6.04±0.50)μg/L,较孕初期上升103.37%(P<0.05),直至哺乳期末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的血铅、骨铅、血钙、骨钙及血清总PTH水平在观察期内各个阶段均有明显差异(P<0.05);铅暴露组血铅水平与血清总PTH水平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790,P<0.0001)。[结论]母鼠孕期及哺乳期骨骼铅动员可能与血清PTH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孕期 哺乳期
原文传递
孕期及哺乳期钙及维生素D_3干预对铅暴露小鼠骨骼铅动员影响的析因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波 武柏林 +3 位作者 孙素菊 张荣 谭凤珠 牛玉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目的研究母体孕期及哺乳期骨骼铅动员的规律,并评价大剂量补充钙及VD3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2×6析因设计原理,以补钙与否、孕期及哺乳期6个阶段分组,每组6只,将72只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乙酸铅(以铅计,50 mg/L),4周后... 目的研究母体孕期及哺乳期骨骼铅动员的规律,并评价大剂量补充钙及VD3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2×6析因设计原理,以补钙与否、孕期及哺乳期6个阶段分组,每组6只,将72只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乙酸铅(以铅计,50 mg/L),4周后与雄鼠同笼并受孕;铅暴露+钙及维生素D(3VD3)补充组母鼠在孕期及哺乳期内通过饮水补充碳酸钙(50 mg/L)及VD(30.42μg/L),单纯铅暴露组母鼠饮用蒸馏水,连续染毒42 d。分别在孕期的第1、7和14天,哺乳期的第1、10和21天取全血、股骨,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钙含量。结果孕期及哺乳期不同阶段、补充钙及VD3与否均对母鼠血液、骨骼的铅、钙含量有影响(P=0.000),且两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P=0.000)。在整个观察期内,单纯铅暴露组母鼠的血钙、骨钙及骨铅水平持续下降(P<0.05),血铅水平持续上升(P<0.05);铅暴露+钙及VD3补充组母鼠的血钙、骨钙及骨铅水平相对稳定(P>0.05),血铅水平有所下降(P<0.05)。两组母鼠的血铅水平与血钙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702,P<0.01),血铅水平与骨铅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904,P<0.01)。结论铅染毒小鼠孕期及哺乳期存在着骨骼铅动员现象,并可被大剂量补充钙及VD3部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孕期 哺乳期
原文传递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仁贵 霍萌 +13 位作者 王丹丹 高莉 张伟红 宋伟 迟红卫 李彩英 朱月香 宾怀有 李楠 董玉君 那加 冯瑞娥 王仪生 朱学俊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55例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LCD)的CT特征,并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对LCD有诊断价值的影像特点.方法 搜集20年间胸腹部LCD患者55例,其中胸部25例,腹部30例.55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组织病理学证实.所有患者均行CT平... 目的 回顾性分析55例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LCD)的CT特征,并与病理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对LCD有诊断价值的影像特点.方法 搜集20年间胸腹部LCD患者55例,其中胸部25例,腹部30例.55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组织病理学证实.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影像征象由2名放射学医师同时分析.结果 54例透明血管型(50例)和混合型(4例)Castleman病CT表现主要包括孤立性肿物(90.7%,49例)、边缘不规则或分叶或浸润(83.3%,45例)、中央性钙化(38.9%,21例)和显著强化(100%,54例),72.2%(39例)的病灶内可见局灶性非坏死性低密度影,70.4%(38例)和96.3%(52例)的病灶周围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和扩张的滋养血管.1例浆细胞型Castleman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伴中央缺血坏死的轻度强化的单发肿块影.其CT分型包括边缘光整的单发肿块(4例)、边缘不规则或分叶状单发肿块(30例)、边缘模糊呈浸润性或磨玻璃样肿块(16例)及多发融合肿块(5例).结论 胸腹部LCD的CT表现与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和混合型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而浆细胞型LCD的CT表现则缺乏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胸部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母鼠孕前低水平铅暴露对子代骨骼钙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波 武柏林 +3 位作者 刘士鹏 高天阳 张荣 牛玉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母鼠孕前低水平铅暴露是否对子代骨骼钙代谢有影响。[方法]12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铅暴露组、对照组,每组6只。铅暴露组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醋酸铅(含铅元素10.0 mol/L)4周后怀孕。在仔鼠出生后的第21天和第60天,两组每窝随... [目的]研究母鼠孕前低水平铅暴露是否对子代骨骼钙代谢有影响。[方法]12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铅暴露组、对照组,每组6只。铅暴露组小鼠通过饮水暴露于醋酸铅(含铅元素10.0 mol/L)4周后怀孕。在仔鼠出生后的第21天和第60天,两组每窝随机选取3只仔鼠处死,取股骨、全血和血清,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钙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甲状旁腺激素(PTH)含量。[结果]在出生后第21天,与对照组仔鼠相比,铅暴露组仔鼠血钙水平[(1.75±0.24)mmol/L]、骨钙水平[(10.17±1.03)mmol/g]均明显降低,血铅水平[(0.31±0.03)μmol/L]、骨铅水平[(57.24±4.65)nmol/g]及血清总PTH水平[(3.40±0.74)μg/L]均明显升高(P<0.05)。到出生后第60天,与出生后第21天相比,铅暴露组仔鼠血钙水平[(2.11±0.17)mmol/L]明显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仔鼠无明显差异(P>0.05);骨钙水平[(13.65±2.11)mmol/g]、血清总PTH水平[(5.91±0.85)μg/L]均明显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仔鼠有明显差异(P<0.05);骨铅水平[(45.04±7.62)nmol/g]明显下降(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仔鼠(P<0.05);血铅水平[(0.29±0.02)μmol/L]无明显改变,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仔鼠(P<0.05)。[结论]母鼠孕前低水平铅暴露影响导致了子代小鼠骨骼钙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铅 小鼠子代 甲状旁腺激素 骨骼 血铅
原文传递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导管留置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索文军 张艳庆 +5 位作者 张凤敏 邢庆兰 姜卫星 孙永欣 张海林 刘增品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9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并溶栓导管留置治疗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DV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双髂及双下肢静脉彩超确诊后,经股静脉或颈静脉放...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并溶栓导管留置治疗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DVT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双髂及双下肢静脉彩超确诊后,经股静脉或颈静脉放置VCF,并留置溶栓导管溶栓。结果40例患者VCF均放置成功。本组患者治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显效率95%,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9.11±4.33)d。所有患者溶栓过程中未出现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DVT患者经DSA行经皮VCF置人并溶栓导管留置是治疗DVT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有利于下肢静脉瓣功能的恢复,有效预防了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导管留置
原文传递
百草枯急性染毒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波 武柏林 +3 位作者 徐岳宗 刘学慧 张魏丽 牛玉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百草枯染毒后第1、3天组各16只,染毒后第7天组20只,染毒组大鼠按10.96 mg/kg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一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百草枯染毒后第1、3天组各16只,染毒后第7天组20只,染毒组大鼠按10.96 mg/kg剂量腹腔注射百草枯一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乌拉坦麻醉动物后处死取材,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血清中百草枯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动物额叶皮层、海马、黑质和纹状体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计数染色阳性数目,透射电镜观察动物额叶皮层、海马、黑质和纹状体的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染毒后第1、3和7天组血中百草枯测量结果分别为(1.020±0.059)、(0.564±0.087)和(0.067±0.045)mg/L,三组间血清毒物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第7天组黑质和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染毒后第7天组动物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胞浆水肿,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引起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急性毒性 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螺旋CT评价中心型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的价值
16
作者 郭平珍 张宁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6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中心型肺癌 螺旋CT 诊断 心脏大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胆管癌的CT诊断
17
作者 冯平勇 雷建明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7年第1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胆管肿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急性百草枯中毒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迪 樊晓蓓 +4 位作者 武柏林 郭艳苏 王梦潮 段琬钰 宋波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百草枯中毒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月,选择河北省某省级医院急诊科2017年急性百草枯中毒经救治存活患者作为病例组,共36例;选取健康个体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数字... 目的探究急性百草枯中毒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6月,选择河北省某省级医院急诊科2017年急性百草枯中毒经救治存活患者作为病例组,共36例;选取健康个体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连线测验、波士顿命名测验和《老年抑郁量表》对受试者认知功能及抑郁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结果《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结果显示,病例组总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结果显示,病例组延迟回忆、线索回忆和辨正能力等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即刻记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数字广度测验得分较低、连线测验时间较长、波士顿命名测验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急性中毒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测验
原文传递
急性百草枯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迪 樊晓蓓 +3 位作者 武柏林 王梦潮 段琬钰 宋波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5-619,共5页
目的通过行为学实验探索急性百草枯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成年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25和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采用一次性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分别于染毒后第9、3... 目的通过行为学实验探索急性百草枯染毒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成年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25和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每组24只,雌雄各半。采用一次性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分别于染毒后第9、30、60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第3天进行跳台实验,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后第30天时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雌性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第1、2、4天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染毒后第60天时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雌性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第1、4天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延长;仅染毒后第30天时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雄性大鼠定位航行实验第1、2天的平均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第9天时,各剂量百草枯染毒组大鼠的平均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后第9天及60天时各剂量百草枯染毒组大鼠的穿台次数及目标象限活动时间均减少,染毒后第30天时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大鼠的目标象限活动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染毒后不同时间各剂量百草枯染毒组大鼠的空间探索时间及路径比例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仅染毒后第37天时45 mg/kg百草枯染毒组雄性大鼠训练第2天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染毒不同时间各剂量百草枯染毒组大鼠的错误次数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百草枯染毒可在一定时期内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急性毒作用 学习和记忆能力 MORRIS水迷宫实验 跳台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